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注射用前列地尔胶束对血管的刺激性。方法健康合格家兔3只,自身耳缘静脉左右对照,左侧给予注射用前列地尔胶束、右侧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次/d,连续3 d按人用浓度给药,分别于即刻、24h观察并做组织切片。结果试验动物耳缘静脉血管注射部位均未出现明显差异及全身的不良反应。结论注射用前列地尔胶束对受试家兔耳缘静脉注射部位血管及组织无明显的刺激作用。  相似文献   

2.
眼镜蛇伤模型造模探讨及多项指标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眼镜蛇伤模型的造模方法并观察模型多项指标的动态变化。方法 用中华眼镜蛇毒于家兔左小腿作皮下注射制作眼镜蛇伤模型,并分别于注蛇毒前1天,注蛇毒后6h,24h和7天从家兔耳缘静脉采血作血液和生化等多项指标的检查。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相比,眼镜蛇毒组的家兔在注毒后数小时至24h可出现炎症反应和急性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心功能及水盐代谢亦受到一些影响。结论 利用家兔可制作出眼镜蛇伤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乳腺癌血行肺转移模型家兔血小板与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取健康雌性新西兰白兔12只,随机分为2组:正常组和模型组,模型组家兔左侧第3乳房乳垫注射VX2组织悬液,再经耳缘静脉注射VX2细胞悬液,构建乳腺癌血行肺转移家兔模型。观察42 d内家兔精神状态、饮食情况,监测体重和肿瘤大小,检测血小板相关参数PLT、MPV、PDW、PCT和凝血相关指标PT、APTT、TT、FIB及D-二聚体;实验终点ELISA法检测血清CD63、CD62P、TXB2及血浆GMP-140水平;取肿瘤组织和肺用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肿瘤和肺组织形态变化。结果 家兔乳垫注射VX2组织悬液附加静脉注射VX2细胞悬液,能成功构建乳腺癌血行肺转移家兔模型,肺转移率100%,模型家兔血液处于高凝状态,14~42 d内,PLT、MPV、PCT均明显增加;10~30 d内,PT、APTT、TT均明显缩短,且FIB、D-二聚体含量均明显增加;血清CD63、CD62P、TXB2及血浆GMP-140水平明显增高;模型家兔乳腺中肿瘤细胞增多、排列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外源性硫化氢(H2S)对家兔内毒素休克(ES)诱发肺动脉血管反应性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家兔经颈静脉注射脂多糖(LPS,8 mg/0.8 ml/kg)复制家兔ES模型,并提前15 min腹腔注射H2S供体硫氢化钠(NaHS,28μmol/kg)进行干预。随机将新西兰大耳白家兔分为4组(n=8):溶剂对照组、LPS组、LPS+NaHS组和NaHS组。监测平均动脉压(MAP)和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变化;应用血管环张力测定技术,检测各组家兔离体肺动脉张力变化;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分别观察肺动脉管壁结构及肺动脉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1)注射LPS后家兔出现MAP降低、MPAP升高,成功复制家兔ES模型;与LPS组相比,LPS+NaHS组家兔MPAP在各个时间点均显著降低(P均﹤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组家兔肺动脉对苯肾上腺素(PE)的收缩反应增强,对乙酰胆碱(ACh)的舒张反应降低(P均﹤0.01);与LPS组相比,LPS+NaHS组家兔肺动脉对PE的收缩反应降低,而对ACh的舒张反应增强(P均﹤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黄芪注射液安全性试验。采用豚鼠过敏试验、体外溶血试验方法,观察黄芪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豚鼠对黄芪注射液未见过敏反应,无溶血现象,对兔静脉血管、肌肉无明显刺激作用。黄芪注射液安全性试验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6.
Ni YQ  Tang H  Fu WS 《生理学报》2005,57(3):328-332
为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70mRNA在庆大霉素(gentamicin,GM)耳中毒中的意义,本实验选用耳廓反射灵敏的健康白色红目豚鼠(200~250g)2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成两组,每组10只。实验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GM100mg/kg;对照组动物每日腹腔注射与GM等量的生理盐水2.5ml/kg。两组动物混合饲养,均连续用药10d。在用药前1天和停药后第1天进行听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测试。各组豚鼠在行第二次ABR检测后,应用原位杂交及图像分析技术观察GM耳中毒后HSP70mRNA在豚鼠耳蜗中表达。结果显示:实验组耳蜗ABR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实验组豚鼠耳蜗血管纹、螺旋韧带、螺旋神经节细胞HSP70mRNA表达呈强阳性,其平均灰度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小(P<0.001),即GM能显著增强耳蜗HSP70mRNA的表达。结果提示,GM中毒后,动物可能通过增加HSP70mRNA在耳蜗的表达,起保护听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侧脑室注射组胺Hs受体激动剂R-α-甲基组胺对哮喘豚鼠气道内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的影响。方法:豚鼠首先腹腔注射卵蛋白致敏,给药组给予豚鼠股静脉注射卵蛋白激发哮喘发作后,再侧脑室注射组胺Hs受体激动剂R-α-甲基组胺(5μg)。哮喘组豚鼠在诱发哮喘发作后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经肺动脉灌注4%多聚甲醛,取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冰冻切片,做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气管、支气管和肺泡间隔内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在哮喘发作组明显多于对照组,在给药后10min组明显少于哮喘组,给药后20min组已接近正常组。结论:经侧脑室途径激动中枢组胺Hs受体后,哮喘豚鼠呼吸道内神经源性炎症介质P物质减少,提示中枢组胺Hs受体参与对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食欲素(Orexin)和P物质(SP)对顺铂诱发大鼠异食癖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顺铂处理组,顺铂处理组给予大鼠顺铂(3或6 mg/kg,腹腔注射),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记录顺铂大鼠摄食高岭土量、摄食量的改变;Real-time PCR法观察顺铂对大鼠下丘脑Orexin和延髓中SP前体-前速激肽原A(PPT-A)m RNA表达的影响;分别和联合应用SP受体(NK1受体)拮抗剂阿瑞匹坦和Orexin-A对顺铂大鼠异食癖和摄食量的作用。结果:皮下注射3 mg/kg(低剂量组)的顺帕后大鼠高岭土摄入量和摄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而注射6 mg/kg(高剂量组)顺铂后,大鼠高岭土摄入量与对照组和低剂量组相比显著增加(P0.05);高剂量的顺铂作用12 h时,大鼠延髓内PPT-A的m RNA表达有轻微增加,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24 h后,延髓内PPT-A的m RNA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在此后持续观察的5天中,顺铂可持续引起延髓中PPT-A的mRNA表达增高,在第5天时PPT-A的m RNA仍维持166.23±16.92%的高表达。高剂量顺铂抑制大鼠下丘脑中Orexin的mRNA表达,24 h时Orexin降低幅度最明显,为对照组的34.81±7.22%(P0.05)。此后检测的5天,Orexin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将阿瑞匹坦和orexin联合应用,大鼠高岭土摄入量较单独应用阿瑞匹坦或orexin明显减少,摄食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P物质和orexin通路对顺铂化疗大鼠的异食癖和摄食量调控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肝癌患者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栓塞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奥沙利铂栓塞联合益气活血解毒中药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甲胎蛋白(AFP)、脯氨酸羟化酶2(PHD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变化情况以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患者血清AFP,VEGF,HIF-1α及PHD2水平均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AFP,VEGF,HIF-1α及PHD2水平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2.59%)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活血解毒中药联合奥沙利铂能够降低肝癌晚期患者血清AFP,VEGF,HIF-1α及PHD2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构建豚鼠颈内静脉置管模型,解决豚鼠静脉多次、大剂量给药问题。方法 10只豚鼠麻醉后均在显微镜下切开颈内静脉,置入医用PE导管,术后7d每日换药并向导管内注射1mL肝素化的生理盐水(50U/mL),观察有无堵管、脱落现象以及伤口有无红肿、渗液,术后第7d抽取静脉血行血常规及"C"反应蛋白检查。结果①术后观察7d,10只豚鼠存活8只,2只豚鼠于第4d死亡,每日观察无脱管及堵管现象。②术后第1d2只豚鼠伤口有明显渗出,略肿胀,第2d渗出减轻,无肿胀,此后至第7d伤口无渗出及肿胀出现;③术前与术后7d血常规主要指标与"C"反应蛋白均无明显差异。结论成功构建豚鼠颈内静脉置管模型,可满足静脉多次、大剂量给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探讨顺铂对大鼠造成的听力损伤及耳蜗细胞形态学变化。方法:体内实验,运用顺铂腹腔注射的方法,连续七天注射,通过听性脑干反应检测,观察顺铂对不同日龄的大鼠听力损伤情况;测听后取耳蜗,通过基底膜铺片和冰冻切片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听力损伤后对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的影响。体外实验,耳蜗器官培养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顺铂对耳蜗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的影响。结果:顺铂具有耳毒性,会对大鼠听力造成损伤,高频听力损伤更加严重,而且对不同日龄的大鼠造成的听力损失不同,小日龄的大鼠对顺铂耳毒性更加敏感。体内实验,顺铂耳毒性造成听力损失,会引起大鼠耳蜗毛细胞的缺失,但未观察到明显的螺旋神经元缺失,也没有观察到明显的Cleaved caspase-3阳性螺旋神经元细胞。体外实验,可以观察到顺铂同时引起毛细胞和螺旋神经元产生明显的损伤。结论:体、内外实验,都可以建立稳定的顺铂耳毒性大鼠耳聋模型,对研究顺铂损伤耳蜗毛细胞的发生机制和保护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2.
奥沙利铂被称为第三代铂类药物,特别对胃肠道肿瘤具有较好的疗效.目前大多数的研究表明奥沙利铂的主要作用靶点是DNA分子,但它与DNA分子形成的关键结构和作用机制仍处在探索阶段.本研究运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探索奥沙利铂与DNA在活体外的相互作用过程,从而揭示奥沙利铂产生抗癌作用的主要分子结构基础.首先使用紫外光谱研究了较高浓度奥沙利铂与DNA的作用过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在高定向热解石墨表面观察了不同浓度奥沙利铂与质粒DNA在37℃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后的结构形貌变化,分析了奥沙利铂与DNA相互作用的过程.高分辨原子力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奥沙利铂与DNA作用后可导致质粒DNA的结构发生显著的变化.随着作用时间的增加,DNA分子逐渐由伸展的链状变化为相互缠绕并带有许多结点的紧密结构,最终变化为更紧密的球状结构.本研究结果表明奥沙利铂可通过化学键合作用和静电作用使质粒DNA逐渐凝集为紧密的球状结构,这种结构可能对奥沙利铂的抗癌活性和毒性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侧脑室注射组胺H3 受体激动剂R α 甲基组胺对哮喘豚鼠气道内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的影响。方法 豚鼠首先腹腔注射卵蛋白致敏 ,给药组给予豚鼠股静脉注射卵蛋白激发哮喘发作后 ,再侧脑室注射组胺H3 受体激动剂R α 甲基组胺 (5 μg)。哮喘组豚鼠在诱发哮喘发作后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组豚鼠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经肺动脉灌注 4 %多聚甲醛 ,取气管、支气管和肺组织 ,冰冻切片 ,做P物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 气管、支气管和肺泡间隔内的P物质样免疫反应物在哮喘发作组明显多于对照组 ,在给药后 10min组明显少于哮喘组 ,给药后 2 0min组已接近正常组。结论 经侧脑室途径激动中枢组胺H3 受体后 ,哮喘豚鼠呼吸道内神经源性炎症介质P物质减少 ,提示中枢组胺H3 受体参与对哮喘气道神经源性炎症的调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迷走神经复合体(Dorsal vagal complex,DVC)内orexin-A对顺铂所致胃功能紊乱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随机选取30只大鼠并将其分为3组(n=10):对照组(NS组);24 h顺铂治疗组;48 h顺铂治疗组。24 h顺铂治疗组和48 h顺铂治疗组大鼠分别在腹腔注射顺铂后24 h和48 h处死大鼠,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采用定量实时PCR检测各组大鼠下丘脑orexin-A mRNA的表达,ELISA测量大鼠脑脊液中P物质水平;DVC内微量注射orexin-A和ghrelin受体拮抗剂后,检测大鼠食物和高岭土的摄入量。结果:顺铂可显著减少大鼠下丘脑orexin-A mRNA表达,增加其脑脊液内P物质的浓度。外源性orexin-A可改善顺铂引起的厌食症和异食癖。orexin-A以上的效应可被DVC内预先注射ghrelin受体拮抗剂部分逆转。结论:orexin-A可能通过ghrelin神经肽系统改善顺铂在化疗过程中诱导的胃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15.
目的建立稳定、完善的系统性光变态反应检测的动物模型。方法以对氨基苯磺酰胺(SN)作为光敏剂,经腹腔注射与灌胃两种途径对小鼠和豚鼠进行给药,通过UVA加UVB光照诱导以及只用UVA光照激发后,于4h、24h、48h和72h分别测量小鼠耳厚度及观察豚鼠皮肤红斑反应。结果24h、48h和72h时,小鼠出现耳肿胀反应,豚鼠出现皮肤红斑反应。结论口服、腹腔注射SN,均可产生光变态反应,成功建立系统性光变态反应检测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研究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对胃癌细胞的增殖的影响。方法:实验分为空白组,重组人类生长激素组,奥沙利铂组和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用不同浓度的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处理SGC-7901细胞,采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检测人胃癌细胞株的细胞抑制率,细胞周期和DNA抑制率。结果:体外实验结果表明,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对SGC-7901细胞株增殖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重组人类生长激素组和空白组以及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和奥沙利铂组之间没有统计显著性(P>0.05),细胞抑制率和停止生长的细胞在G0-G1期明显增加(P<0.01),同时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和空白组以及奥沙利铂组在S期,细胞数依次下降,DNA抑制率依次增加。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奥沙利铂组与奥沙利铂组相比,细胞抑制率有明显上升趋势。结论:体外实验表明,重组人类生长激素并不加快人类胃癌细胞的增殖,与抗癌药物一同使用时,有增加治疗功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油酸(OA)构建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3天内的稳定性及血浆炎症因子IL-1、IL-8含量变化的意义。方法: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3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6只,实验组(n=24)耳缘静脉注射油酸(0.1mL/kg)建立ARDS模型,对照组(n=6)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分别检测对照组6h和实验组6h、24h、48h、72h(n=6)动脉血PH值、PaO2、PaO2/FiO2、PaCO2、肺湿/干重比值(W/D),ELISA法检测血浆细胞因子IL-1、IL-8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和对照组比较,实验组血中细胞因子IL-1在6h、24h组升高;细胞因子IL-8在6h组、24h组、48h组升高。6h组、24h组、48h组氧合指数<200mmHg。结论:兔油酸ARDS模型48h内稳定,炎性细胞和IL-1、IL-8可能是导致ARDS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莲必治氯化钠注射液的安全性。方法:采用豚鼠全身主动过敏试验、主动皮肤过敏试验及被动皮肤过敏试验、体外溶血试验。兔血管刺激性试验和肌肉刺激性试验观察莲必治氯化钠注射液的安全性。结果:莲必治氯化钠注射液有轻微的过敏反应症状,无皮肤过敏反应。无溶血现象,对静脉血管、肌肉无刺激反应。结论:在该实验条件下莲必治氯化钠注射液,除有轻微的过敏反应症状外,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19.
(一)以耳廓反射阈值的改变为指标,我们观察了新霉素中毒时豚鼠耳聋形成过程。在14只豚鼠按每天200毫克/公斤体重剂量,分两次腹腔内注射共9天,耳聋形成最早发生在给药后的第9天,最迟发生在第96天。15天内有9只动物耳聋。在7只豚鼠按每天50毫克/公斤体重剂量注射40—44天,耳聋形成最早发生在第38天,最迟在第114天。两组豚鼠耳聋的发生均包括两种类型:第一种类型为急性耳聋,从耳廓反射阈值开始提高发展到耳聋的过程短。第二种类型为慢性耳聋,从耳廓反射阈值开始提高到耳聋经过的时同长。中毒豚鼠一旦听阈提高则迟早将不可避免地发展到耳聋。(二)新霉素中毒过程中豚鼠内耳生物电与组织学的变化:(1)听觉功能轻度损伤时,微音器电位最大值最先下降,其“阈值”与听神经电位阈值和最大值均无改变。形态上耳蜗第一圈外毛细胞最先发生变性。而且在形态没有检查到变化时,生物电已有改变。(2)听觉功能中等程度损伤时,微音器电位最大值的下降比听神经电位的下降更为显著。微音器电位与听神经电位阈值均提高5—20分贝。外毛细胞变性加重,内毛细胞出现轻度变性。部分豚鼠螺旋神经节细胞中尼氏小体减少,核染色加深。(3)当听觉功能从中等程度损伤发展到耳聋的过程中,听神经电位逐渐下降到零,但仍可记录到低波幅微音器电位,该电位不是由毛细胞所产生,起源不明。外毛细胞轮廓和境界逐渐模糊,内毛细胞变性加剧,最后两者均消失。耳聋形成后历时较长的豚鼠,柯蒂氏器完全消失,支配内、外毛细胞的神经纤稚与蜗轴中的神经纤维全部退化。(三)皮层听区声诱发电位测定表明,在新霉素中毒豚鼠中未出现皮层诱发电位阈值提高的分贝数超过听神经电位阈值所提高的分贝值,或诱发电位消失而仍保留听神经电位的现象。可以认为皮层声诱发电位的改变是由于新霉素对听觉外周器官功能影响的结果。(四)旋转后眼球震颤实验表明,新霉素对豚鼠前庭功能影响很小。  相似文献   

20.
研究黄芩苷对LPS诱导的家兔乳腺炎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分娩7~10 d的50只健康新西兰泌乳家兔随机分为LPS模型组(LPS,0.25 mg/kg·BW)、黄芩苷75 mg/kg·BW组、黄芩苷150 mg/kg·BW组、黄芩苷300 mg/kg·BW组和DEX组(0.5 mg/kg·BW)。通过乳头管灌注LPS,黄芩苷和DEX分别在灌注LPS前48、24、1 h和灌注后8、32、56 h耳缘静脉注射给药。灌注LPS前50 h、灌注后6、12、24、48 h和72 h测量家兔直肠温度,采集家兔耳缘静脉血;灌注LPS前50 h、灌注后12、24 h和72 h摘取乳腺组织。采集的样品进行下列检测:(1)制作病理组织学切片观察乳腺的病理组织学变化;(2)检测血清中LDH、ALP、MPO和NAG的活性变化;(3)ELISA检测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的含量。结果显示,与LPS模型组比较,注射黄芩苷各组:(1)乳腺组织的炎性损伤减轻;(2)血清中LDH、ALP、MPO和NAG活性降低,其中黄芩苷300 mg/kg·BW组抑制血清中酶活性升高效果最好;(3)血清中促炎细胞因子IL-1、IL-6和TNF-α水平降低,其中在6 h时血清中TNF-α水平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5);72 h时,血清中IL-1水平显著低于LPS模型组(P0.05)。结果表明,黄芩苷能够有效减轻乳腺组织的炎性损伤,300 mg/kg·BW保护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