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的质膜(plasma membrane)具有很重要的功能,它关系到细胞与它周围环境之间的物质交换、细胞壁物质的合成、质膜与其它膜系(membrane system)的分子交换、细胞融合(cell fusion)、细胞识别(cell re-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新城疫病毒融合蛋白(F)分子上活性位点中保守氨基酸在F蛋白的细胞融合作用,弄清F细胞融合的分子机理,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法,创造一个酶切位点,用酶切反应初步筛选突变株,然后用DNA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并于真核细胞内进行表达,Giemsa染色定性和指示基因法定量检测细胞融合功能,荧光强度分析(FACS)检测表达效率情况。结果表明,NDV F第117位苯丙氨酸(F)突变成亮氨酸(L)时对细胞融合作用没有显著影响。R112和K115同为保守序列,分别突变为G时,细胞融合活性只有原来的44%,下降了56%。细胞表面表达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变。N147突变为K时,细胞融合活性明显下降,只有原来的15%,而细胞表面表达效率没有明显的改变。L154为保守序列,突变为K时,细胞融合活性消失,说明L154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氨基酸,对维持F蛋白的细胞融合活性非常重要。细胞表面表达效率也有所下降(为原来的94%)。D462属于高度保守氨基酸,当突变为N时,细胞融合活性消失,但经细胞表面表达效率分析证明,此突变蛋白未表达于细胞表面,证明在细胞浆转运至细胞表面的过程中发生了问题。当突变为R和E时,细胞融合活性未发生改变,但细胞表面表达效率有所下降,分别为野毒株的63%和44%。说明NDV F分子上与HN相互作用的特异性区域中的某些保守氨基酸在细胞融合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F蛋白的折叠、加工、转运等,发挥着不同作用,从而影响F蛋白的细胞融合作用和/或在细胞表面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3.
《生命科学研究》2016,(6):561-564
细胞融合引发的衰老普遍存在于发育正常的胚胎中,通常由特定的内源性逆转录病毒介导产生,其在生理和病理等方面起关键作用,例如:胚胎发育、免疫应答、肿瘤抑制及组织修复等。细胞融合引发的衰老异常不仅可导致胚胎疾病,还可引发正常组织癌变。目前,细胞融合引发衰老的潜在分子机制仍不清楚。现主要就国内外对于融合引发衰老的引发因素、表型特征、功能特征、相关分子机制及其潜在的应用价值等的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融合包括细胞识别和黏附、融合孔开放以及胞质混合等基本步骤,它参与人类的许多生理病理过程。细胞融合为受精卵、胎盘、骨骼肌、破骨细胞等组织细胞正常发育所必需。同时,细胞融合在癌细胞的产生、恶性转移以及病毒入侵等人类重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健康。本文围绕细胞融合参与的生理、病理过程,借助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揭示细胞融合在人类疾病病理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提出了阻断细胞融合以减缓病毒入侵人体细胞以及肿瘤细胞的产生与扩散的治疗新策略;进一步探讨了细胞融合在干细胞介导的组织再生以及细胞重编程中的潜在作用。这将深化人们对细胞融合在相关疾病病理中作用的认识,并大力推进细胞融合分子的临床应用进程。  相似文献   

5.
刘晶雪  王志玉 《病毒学报》2017,33(6):959-964
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可导致急性和高度致死性禽类传染病,严重危害世界养禽业。膜融合是NDV发挥毒力的第一步,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emagglutinin-neuraminidase,HN)发挥促细胞融合作用,协助融合蛋白(Fusion protein,F)介导完成膜融合这一过程。本文从HN蛋白的结构和功能入手,对HN蛋白头部、头-颈连接区及颈部在促细胞融合机制中的作用进行综述与讨论,以期为深入研究NDV的致病机制,进一步研发新型药物和疫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副粘病毒F1蛋白胞外非保守区对其特异性膜融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融合蛋白F1分子的胞外非保守区在融合蛋白(F)与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的特异性膜融合中的作用,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方法,在新城疫病毒(NDV)F1与人副流感病毒(hPIV)F1基因的胞外非保守区进行定点突变,创造酶切位点,得到分别含3个相同酶切位点的突变株NDV-M和hPIV-M。经检测,突变体的细胞融合功能与野毒株相同。然后用3个限制性内切酶分别从NDV-M与hPIV-M中切出两个片段NDVF-1、F-2及hPIVF-1、F-2。NDV-M和hPIV-M相互交换对应的F-1片段后进行基因重组,得到2个嵌合体(Chimera),即NDV-C1和hPIV-C1;同样方法交换F-2片段后又得到2个嵌合体NDV-C2和hPIV-C2。将各种嵌合体DNA与同源及异源HN基因共转染BHK21细胞后,在真核细胞中表达。Giemsa染色和指示基因法检测细胞融合功能,荧光强度分析(FACS)检测F蛋白的表达效率。结果表明,突变体:NDV-M和hPIV-M的细胞融合功能与野毒株相同,可用于构建嵌合体。NDV-1C和NDV—C2分别与NDV HN共表达后,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76.34%和96.2%,与hPIV HN共表达后均无细胞融合发生;hPIV-C1和hPIV—C2分别与hPIV HN共表达后,融合功能达到野毒株的65.82%和93.78%,与NDV HN共表达后无细胞融合发生。FACS分析表明,突变体及所有嵌合体蛋白F的表达效率与野毒株相比均没有明显变化。实验结果说明在F1蛋白的胞外非保守区中,NDV F-1和hPIV F-1这两个片段对于NDV和hPIV的特异性膜融合具有重要作用;而NDV F-2和hPIV F-2这两个片段对于NDV和hPIV的膜融合来讲,则特异性较低。  相似文献   

7.
冠状病毒S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冠状病毒S蛋白具有受体结合活性和膜融合活性,在组织嗜性、细胞融合和毒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综述了S蛋白的一般结构特征及其与细胞受体和膜融合的关系,并介绍了最近发现的SARS病毒S蛋白与其他冠状病毒的异同。  相似文献   

8.
电场诱导细胞融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在电场中极化成偶极子,并沿电力线排列成串;在加直流脉冲后,膜被击穿而导致融合。这是一种空间定向、时间同步的可控式的细胞融合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打破生物间界线,实现远缘杂交,存在着整体、细胞和分子的障碍。如果远缘生物间遗传分子的结构与功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亲和性,那末即使克服了整体的不育或利用细胞融合等技术达到远缘杂交,其最终起决定作用的仍是遗传分子,DNA分子间将反映出相应的不同程度的排斥分离现象。因此往往出现后代的疯狂分离、部分或全部异源染色  相似文献   

10.
细胞融合技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细胞融合是生物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技术,综述了细胞融合技术中的常用方法:细胞融合仙台病毒(HVI)诱导法、细胞融合PEG(聚乙二醇)诱导法、细胞融合电场诱导法、细胞融合激光诱导法;以及最新研究进展:基于微流控芯片的细胞融合技术、高通量细胞融合芯片.并对它们的优缺点进行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1.
副粘病毒融合蛋白活性位点中亮氨酸基因突变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王志玉 《病毒学报》2000,16(1):12-16
为了确定副粘病毒融合蛋白(F)分子上活性位点中亮氨酸在F的细胞融合作用中的作用,弄清F融合细胞的分子机理,采用基因定点突变法创造一个酶切位点,用酶切反应初步筛选突变株,然后用DNA序列分析进一步确定,并在真核细胞内进行表达,Giemsa染色和指示基因法检测细胞融合功能,荧光强度分析(FACS)检测表达效率。结果表明,hPIV3等460位亮氨酸(L)和第474位异亮氨酸(I)分别突变成丙氨酸(A)(  相似文献   

12.
一、前言最初研究高等动物基因表达调控采用的是细胞融合技术,然而细胞融合只能把两套基因组合并而并不能有选择地把特定的基因转入到细胞中。基因工程的诞生克服了如上的不足,推动了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但在早期由于理论和技术的限制也只能把外源基因导入体外培养的动物细胞中,此法因局限于部分分化或完全分化的细胞中,故仍难于直接揭示胚胎发育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动态分子机  相似文献   

13.
细胞融合是大多数真核生物发育中的一个基本生物过程。酿酒酵母作为真核生物基因组合成和转移的经典模式生物,其细胞融合机制不清楚,因此限制了它的合成生物学应用。在酿酒酵母的融合过程中,细胞对信息素做出反应,触发促分裂原活化的蛋白激酶(MAPK)级联反应以启动交配,随后细胞发生极化、细胞壁重塑、膜融合和核配。其中,研究可能的“融合酶”——受信息素调控的多跨膜蛋白(Prm1)为推动细胞融合可控性提供方向。酵母交配信号通路的合成生物学应用基于生物元件、生物装置与生物系统以及多细胞互作3个层次,本文分析了信息素诱导型启动子、G蛋白偶联受体、支架蛋白、转录因子、双稳态开关、调谐器、底盘细胞等在生物传感器及代谢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开发理性设计的模块化线路和优化交配途径来精确调控酵母交配的生理事件,对于细胞融合的人工可操纵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微生物细胞融合是细胞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可跨越种间、属间的界线,实现远缘杂交。该技术不仅在研究细胞学、分子遗传学等方面有其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也为工业微生物育种技术,获取具有  相似文献   

15.
细胞融合技术是研究细胞遗传、基因定位、细胞免疫、病毒和肿瘤的重要手段。所谓细胞融合 ( cell fusion)又称体细胞杂交 ,是指用人工方法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体细胞融合成 1个双核或多核细胞 ,不经有性过程而得到杂种细胞。自细胞融合技术 ( Barski,1961)创建至今 ,依据融合过程采用的助融剂的不同可分为 :1)病毒诱导的细胞融合 ;2 )化学因子诱导的细胞融合 ;3 )电场诱导的细胞融合 ,此外还有激光诱导的细胞融合。在保证助融剂及操作技巧的前提下 ,细胞融合成功与否及融合率取决于实验所选择的亲代细胞。目前 ,普通高等院校和高等医学院校…  相似文献   

16.
哺乳动物细胞电融合技术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细胞电融合技术是指利用电脉冲促使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细胞融合在一起的过程。由于可以获得较高的融合率,而且可以在显微镜下定向诱导细胞融合和直接挑选杂种细胞,故电融合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融合技术对于哺乳动物杂种细胞的构建;哺乳动物四倍体发育的研究;以及胚胎细胞核移植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人们对哺乳动物的电融合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将这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一)电融合技术的原理及方法 悬于平行电极之间的低电导率溶液中的细胞,在适当强度与持续时间的直流电脉冲的刺激下,其细胞膜可发生可逆电击穿,此时如两个具有膜微孔的细胞紧穿接触,可导致细胞质桥的形成,进而发生细胞融合。  相似文献   

17.
所谓细胞融合,是指细胞彼此接触时,原生质膜的双层磷脂层相互连接,异种细胞的核、颗粒和酶等互成混合体系。细胞融合的种类 1.自然融合在生物界中,自然融合的现象很多,受精就是最典型的一例。卵子和精子都是各自独立的细胞,当它们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接触时,就能融合成受精卵。试管婴儿,实际上也是卵子和精子在试管内融合的产物。此外,在生物的发育和老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自然融合现象。例如,肌肉的发达是成肌细胞沿胶原纤维的轴向排列而融合的结果;细胞激素的分泌也是内部的颗  相似文献   

18.
细胞融合技术是一项迅速发展的细胞工程技术,是细胞工程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细胞融合技术开始应用于藻类原生质体融合,至今已在多种藻类中开展了细胞融合及杂种培育试验。综述了在藻类细胞融合技术中常用的方法:化学融合法、电融合法、激光融合法,以及在藻类细胞融合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目前在藻类细胞融合研究中的困难进行简要的评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不同条件胆固醇(Cholesterol,简称Chol)和金属离子(钾、镁离子)对磷脂酰甘油(Phosphatidylglycerols,简称PG)相互作用后形成的单分子膜的影响。方法:首先以金属离子作为亚相,研究胆固醇的量对磷脂酰甘油单分子膜的影响;其次加入同等量的胆固醇量,亚相为不同金属离子时,对磷脂酰甘油单分子膜的影响,最后分析磷脂酰甘油LB膜的π-A曲线,即曲线外扩、相变点、膜压等等变化特征。结果:随着胆固醇的增多,金属离子磷脂酰甘油单分子膜形成π-A曲线变化逐渐明显;当加入同等量的胆固醇时,随着金属离子价态的逐渐增高,磷脂酰甘油单分子膜形成的π-A曲线的变化也逐渐明显。结论:其一:胆固醇对金属离子磷脂酰甘油单分子膜成膜质量是有影响的。其二,金属离子对胆固醇与磷脂酰甘油混合形成的单分子膜同样也是有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前,电融合正用作植物原生质体融合以产生体细胞杂种和组织培养物的常规方法。然而,还存在着几个问题。为了保持细胞融合位置、防止细胞旋转,施加电流的时间必须比获得融合所需要的可逆性膜分解时间更长,电场强度更大。这就导致融合细胞活性的降低。此外,也很难进行不同比重的(如液泡化和非液泡化的)原生质体的细胞融合,因为,它们不能悬浮在同样的融合培养基中。作为西德非载人探空火箭计划的一部分。W. Mehrle及其同事进行了一个无线电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