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广东和广西沿岸的浅水石珊瑚,过去报道甚少,我们从北部湾的涠洲岛(1963年11月),湛江港外的硇洲岛(1962年5月,1963年12月以及1964年5月)和大亚湾的澳头港(1964年6月)所采集的石珊瑚标本,经整理鉴定,计有45种和2亚种,隶属于11科,21属,其中有2新种。 现将浅水石珊瑚的二新种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根据1999-2001年在广东硇洲岛海滨的岩石岩,砾石滩,泥沙滩,泥沙滩,沙滩,红树林区潮间带和近海区潮下带等各种生态环境采集到的瓣鳃类动物的整理鉴定,获得瓣鳃炎77种,分隶于24科44属,本文对其区系组成及分布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3.
作者于2005年2月从广东省湛江市硇洲岛一位渔民手中采集到一块鲸类的脊椎骨,据渔民对该搁浅鲸类的外形描述推断该骨骼属于一种大型须鲸.为了鉴定该脊椎骨所属的种类,本文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从中提取基因组DNA,并以此为模板特异性扩增Cyt b基因的部分序列进行物种鉴定.  相似文献   

4.
采用8种敏感指示菌(革兰阳性和阴性菌各3株,真菌2株),利用琼脂扩散法,对分离自南海硇洲岛潮汐带栉江珧(Atrina pectinata)样品的细菌进行抗菌活性筛选,并对具有较强生物活性的菌株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和生物学特征观察.结果显示,125个分离菌株中,有18株的发酵液具有抗菌活性,占受试菌种总数的14.4%,其中6株(JSM 112006、JSM 114095、JSM 114060、JSM 112019、JSM 114054、JSM 114093)具有较强的抗茵活性.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这些活性菌株类群多样性较高,分属于4个属:菌株JSM 112006属于Marinobacter属;JSM 114095属于Halomonas属;JSM 114060和JSM 112019属于Salinivibrio属;JSM 114054和JSM 114093属于Staphylococcus属.研究结果表明,南海硇洲岛潮汐带栉江珧分离菌株中存在一定比例的抗菌活性菌株,且这些细茵具有较为丰富的类群多样性.  相似文献   

5.
从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采集海水和沉积物标本,采用纯培养的方法分离其中的海洋细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抱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等为指示菌,以氨苄青霉素、青霉素-链霉素为阳性对照,采用琼脂扩散法筛选抗菌活性菌株;采用基于16S rDNA序列比对及其系统发育分析对分离培养的阳性海洋细菌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多样性分析;为进一步从海洋细菌资源中发掘新型抗菌药物奠定基础。结果从106株海洋细菌中筛选出了44株抗细菌活性菌株,阳性率为41.5%。其中,11株具有抗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31株有抗枯草芽孢杆菌作用,13株有抗大肠埃希菌作用。抗菌活性菌株分布于31属,优势属为芽孢杆菌属(Bacillus)和弧菌属(Vibrio)。这表明分离自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的海洋细菌中的抗菌活性菌株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6.
从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采集的海水和沉积物样品中分离培养海洋微藻, 筛选其中富含多糖、脂类或蛋白质的藻株。采用形态学观察、18S rDNA序列比较及其系统发育分析法, 对分离培养的海洋微藻及其富含多糖、脂类或蛋白质的藻株进行分类鉴定和生物多样性分析。分离、培养、鉴定并储藏了189株海洋微藻, 归属于65个种, 分布于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定鞭藻门(Haptophyta)和红藻门(Rhodophyta)的9纲、25目、30个科、38个属; 其中多糖含量较高的46株海洋微藻, 分布于25个种, 20个属; 脂类含量较高的46株海洋微藻, 分布于32个种, 15个属; 蛋白含量较高的46株海洋微藻, 分布于28个种, 18个属。结果表明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可培养的海洋微藻及其富含多糖、脂类和蛋白质藻株的物种多样性丰富, 在新型药物、活性天然产物、功能食品和饲料及其添加剂的发掘等方面具有良好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产胞外蛋白酶的可培养海洋真菌多样性。【方法】从中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采集海水和沉积物样品,采用分离培养、蛋白酶生产菌平板检测法和基于内转录间隔区1-5.8S r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2(ITS1-5.8S-ITS2)序列的系统进化分析法,研究产胞外蛋白酶真菌的多样性。【结果】采用50%海水配制的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固体培养板从所采集的样品中分离、纯化并收集了198株真菌分离株,并采用ITS1-5.8S-ITS2序列PCR扩增、测序、BLAST和系统进化分析的方法成功鉴定了其中的178株。其中,有10株的ITS1-5.8S-ITS2序列与其在NCBI数据库中最匹配的ITS1-5.8S-ITS2序列的一致性<97,表明它们有可能是新的物种;其余168株的ITS1-5.8S-ITS2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已存在的相关ITS1-5.8S-ITS2序列的一致性均≥98%。这178株真菌归属为66个种,分布在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的6纲,16个目,27个科的45个属中。其中的主要属为青霉菌属,占28.70%;其次为曲霉属,占11.24%。有83株真菌在加在脱脂奶粉的PDA固体培养板上的菌落周围有一透明圈,表明其可产生分泌胞外蛋白酶。【结论】从中国南海硇洲岛潮间带共分离、鉴定和收集了178株真菌,其中10株可能是新的物种,83株为胞外蛋白酶生产菌。  相似文献   

8.
【背景】海星作为海洋生物中的一类比较高级的棘皮类动物,其体内蕴藏着丰富且具有生物活性的共附生微生物资源。【目的】分析湛江硇洲岛海星中共附生微生物的多样性。【方法】采用Illumina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别对硇洲岛海星进行共附生细菌16SrRNA基因V3-V4区和共附生真菌18S rRNA基因ITS1-ITS2区的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进行OTU聚类分析、α多样性分析及物种分类分析等。【结果】高通量测序获得细菌和真菌Filtered的数目分别为61992和71196个,OTU数目分别为2384和529个。经物种分类分析,共附生细菌主要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其平均相对含量高达77.37%;其次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和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其中优势细菌属为嗜冷杆菌属(Psychrobacter)和乳球菌属(Lactococcus)。共附生真菌主要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其相对含量高达92.33%;其次是霉菌门(Fungi)、担子菌门(Basidi...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广东湛江硇洲岛褐蓝子鱼(Siganus fuscescen)肠道抗菌物质产生菌的多样性。【方法】采用传统的分离方法与牛津杯扩散法对褐蓝子鱼肠道菌进行分离纯化与抗菌活性测定,运用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抗菌活性菌株进行多样性分析。【结果】根据形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实验去冗余,从褐蓝子鱼肠道样品中分离到68株细菌,其中抗菌活性菌株19株,占分离株的27.9%。19株不同种类的活性菌株分属于细菌域的放线杆菌门(Actinobacteria)、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与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11个科、12个属。多数菌株属于厚壁菌门(8株,42.1%),其次是变形杆菌门(7株,36.8%)和放线杆菌门(4株,21.1%)。大多数抗菌活性菌株与其系统发育关系最密切的已知典型菌株之间存在一定的遗传差异(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为96.2%-99.9%),其中有4株代表潜在的新种。【结论】广东湛江硇洲岛褐蓝子鱼肠道中存在较为丰富的细菌抗菌物质产生菌,并蕴藏着较多的微生物新类群。  相似文献   

10.
硇洲岛海域文昌鱼生长与繁殖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3-12月对硇洲岛海域的文昌鱼及其栖息环境进行了调查,为在该地实施文昌鱼保护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硇洲岛海域的文昌鱼主要集中分布以20°55.35'N,110°31.5'E为中心的周边4.08km2的狭小范围内;平均资源密度约为209ind·m-2,最高达到1053ind·m-2,平均生物量为40.8g·m-2,最高达到424g·m-2;体长组成具明显的季节变动;3-6月为该海域文昌鱼的繁殖期;秋冬季节是文昌鱼的主要补充季节;性腺成熟度和性别比例在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具明显的差异,春季性成熟个体占的比重最大达51%,50%性成熟体长为54mm;在30~55mm时,体长范围内雌雄个体的性比接近1,体长>55mm雌性个体数量明显多于雄性;文昌鱼全年的体质量与体长关系方程为W=0.0014L3.2898;当体长达到60mm后文昌鱼资源群体尾数减少系数为0.361cm-1.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湛江沿海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产胞外纤溶酶样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海洋真菌的生物多样性,为发掘新型溶栓药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PDA)和酵母膏蛋白胨葡萄糖(YPD)培养基分离培养海洋真菌,采用真菌r DNA转录间隔区1-5.8S r DNA-转录间隔区2(ITS1-5.8S-ITS2)片段的序列分析及其系统进化树构建的方法鉴定分离培养的海洋真菌,采用脱脂牛奶马铃薯葡萄糖琼脂(SM-PDA)培养基培养法筛选产胞外蛋白酶的海洋真菌,采用海水纤维蛋白马铃薯葡萄糖琼脂(FN-PDA)培养基培养法筛选产胞外纤溶酶样酶和/或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海洋真菌。【结果】从湛江沿海的硇洲岛和徐闻珊瑚礁自然保护区潮间带分离、培养和鉴定了海洋真菌446株,含真菌的98个种,分布于真菌域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的6个纲、18个目、46个科、65个属;其中产胞外蛋白酶的海洋真菌有265株,61个种,分布于41个属;产胞外纤溶酶样酶的海洋真菌有67株,22个种,分布于14个属;产胞外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海洋真菌有84株,23种,分布于13个属;优势属为曲霉属(Aspergillus),其次为青霉属(Penicillium)。【结论】湛江沿海潮间带可分离培养的产胞外纤溶酶样酶和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海洋真菌物种丰富多样,是发掘新型溶栓药的丰富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从湛江硇洲岛高盐泥样中分离到一株微嗜盐放线菌JMC 06001,该菌株的发酵产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菌株JMC 06001在多数培养基上生长良好,气生菌丝白色,基内菌丝淡黄色至浅棕色.在燕麦琼脂(ISP 3)、甘油-天门冬酰胺琼脂(ISP 5)、葡萄糖-天门冬酰胺琼脂及马铃薯浸汁琼脂上产生黄色可溶性色素,在酵母膏-麦芽膏琼脂(ISP2)、蛋白胨酵母膏铁盐琼脂(ISP6)和营养琼脂上产生棕色可溶性色素.生长温度范围为4℃~40℃,最适生长温度28℃.生长pH范围为6.0~9.0,最适pH 7.0.能在含0~1.5 mol/L NaCl的培养基上生长,最适生长盐浓度为0.2~0.5 mol/L NaCl.根据其形态学特征、生理生化特征、细胞化学分类特征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菌株JMC 06001被鉴定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的有效发表种波赛链霉菌(S.peucetius)的一个菌株.  相似文献   

13.
硇洲岛海胆可培养细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目的】研究南海硇洲岛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可培养细菌多样性。【方法】采用纯培养法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对样品中细菌(含放线菌)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用补充0~2.0 mol/L NaCl的MA、ISP 2、NA、SWA和HAA培养基从海胆样品中分离到106株细菌菌株,根据形态观察和部分生理生化实验结果去冗余,选取34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这些分离菌株代表21个物种,属于3个大的系  相似文献   

14.
(山弄)岗植物区系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正> 前言 一、鼻岗植物区系的组成 (一)科、属、种的统计 (二)10种以上的科的统计 (三)含10种以上的科在世界区系中的比重 (四)含10种以上的科在广西区系中的比重 (五)木本植物统计。 二、鼻岗植物区系的特点 (一)热带边缘性质 (二)特有性 (三)岩溶特性 三、鼻岗植物区系的地形分布特点及生态变化 (一)谷地、山坡、崖顶的分布概况 (二)水平分布的差异 (三)生态变化 四、鼻岗植物区系与邻近地区植物区系的关系 (一)与中印半岛的关系 (二)与海南岛的关系 (三)与广西阳朔的关系 (四)与花坪的关系 (五)与马来半岛岩溶植物区系的关系 (六)总的比校  相似文献   

15.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marine plants on the fringing reef of Secoko Island were studied before and after the mass coral mortality in 1998. The study showed that changes in the bottom communities that occurred after bleaching of corals were caused by the presumed development of marine plants substituting reef-building corals on the bottom. The number of algal species grew from 211 to 345. The projective cover (PC) of hard substrate with macroalgae increased: in 1998, it was 1–10% in the subtidal zone and 20–50% in the intertidal zone, while in 2002 through 2005, the PC reached 71% in the subtidal and 40–85% in the intertidal zone. It is assumed that the phase of the “plant reef” on Sesoko Island is a temporary event, and that the coral reef can recover within several decades, unless a natural catastrophe occurs again.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There are three major breeding populations of southern elephant seals centered on Macquarie Island, Kerguelen-Heard Islands and South Georgia-Antarctic Peninsula.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iet differs between these populations based on published data from Signy Island and data presented here from Macquarie and Heard Islands. These differences in diet appear to be linked to the location at which seals were sampled ranging from the least Antarctic (Macquarie Island) to the most Antarctic (Signy Island). The major food remains consisted of cephalopod beaks and fish eye lenses. More benthic material was found at Heard Island than at Macquarie Island. The diet at Macquarie Island differed between summer and winter and between young animals and adults. The difficulty in collecting dietary samples of southern elephant seals near their main foraging areas makes the study of the feeding ecology of this species extremely difficult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Southern Ocean species.  相似文献   

17.
香港东北角吉澳群岛入侵植物调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容易入侵是入侵生态学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最近,我们对香港东北角吉澳群岛中的鸦洲湾、小鸦洲、鸦洲、拦船排、虎王洲、娥眉洲、往湾洲、吉澳等8个岛屿上的所有外来植物及本土植物的种类、数量和盖度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具有高钙低硅土壤基质的鸦洲、小鸦洲、鸦洲湾等三个小岛上分布有大量外来入侵植物的种类和数量,而具有高硅低钙土壤基质的拦船排、虎王洲、娥眉洲、往湾洲等岛屿上外来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稀少,吉澳岛虽然外来植物的种类多,但外来植物的个体数量少。分析说明:钙离子可能是影响外来植物的入侵能力或生态系统的可入侵性的关键因子。此外,文章还讨论及介绍了外来植物在石灰岩生境、盐碱地、海岸沙滩、温带广布的各种钙土、地中海气候影响下形成的干旱土等钙离子丰富的生态系统中入侵情况。  相似文献   

18.
海南岛若干落叶树木有功能韧皮部的季节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