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黄泥螺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生长的影响,以及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采用磺酰罗丹明B(SRB)法测黄泥螺提取物对B16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得到48 h后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68.56 ug/ml.当黄泥螺提取物浓度为70ug/ml时,台盼蓝排斥试验显示有部分细胞死亡.经Hoechest 33258染色并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发现培养的细胞中出现凋亡小体,细胞核发生固缩;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呈现出DNA大片段;用流式细胞仪进一步检测表明,细胞生长周期发生变化并检测到凋亡峰.结果表明,体外培养的B16细胞经过黄泥螺提取物处理后,B16细胞增殖受到抑制,细胞周期被阻滞,B16细胞受到诱导后存在凋亡.因此,黄泥螺提取物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生长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研究静磁场对肿瘤细胞生长和氧化应激的影响,探讨氧化应激介导静磁场影响肿瘤细胞生长的机制,为磁场在肿瘤疾病的治疗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磁场对B16细胞活力的影响;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静磁场暴露对B16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测定磁场暴露对细胞氧化防御系统相关蛋白酶活性的影响。结果:24 h内50 m T-200 m T静磁场暴露可以抑制B16生长,但超过24 h的磁场暴露可以促进B16生长;100 m T和200 m T静磁场暴露对B16的细胞周期分布没有影响;B16暴露于100 m T和200 m T静磁场48 h,GST活性和GSH/GSSG水平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SOD活性和T-AOC水平先下降后上升,CAT活性没有受到影响。结论:50 m T-200 m T静磁场可以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细胞B16的生长,诱导肿瘤细胞产生氧化应激。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重组七鳃鳗细胞毒素蛋白rLj-RGD3的抗肿瘤活性,确定其生物学地位及意义,本研究提取成体七鳃鳗(Lampetra japonica)口腔腺组织总RNA,经RT-PCR获得cDNA序列长度为357bp的目的基因片段,将其克隆于pET23b载体,获得带有组氨酸标签的分子量为15kD的基因重组蛋白rLj-RGD3的高效可溶性表达,通过组氨酸亲和层析纯化蛋白。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rLj-RGD3对bFGF诱导下的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Lj-RGD3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IC50为2.6μmol/L。rLj-RGD3作用后的Hela细胞经Hoechst染色及DNAladder检测结果显示,细胞均发生凋亡。rLj-RGD3对Hela细胞黏附玻连蛋白(VN)作用的实验结果为有效抑制。采用Transwell细胞培养板对bFGF诱导下的Hela细胞迁移实验表明,rLj-RGD3能够抑制Hela细胞的迁移,且抑制率达60%。采用人工基质膜基质Matrigel及Transwell模仿体内环境研究rLj-RGD3对Hela细胞浸润行为实验显示,以bFGF为趋化剂的Hela细胞穿透Matrigel的...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突变体rLj-112蛋白的抗肿瘤活性,人工合成七鳃鳗野生型rLj-RGD3蛋白和突变型rLj-112蛋白,通过比较两种蛋白质的抗增殖、迁移和促凋亡的活性,确定突变体rLj-112蛋白的生物学意义及地位。采用MTT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rLj-112蛋白对HeLa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rLj-112蛋白能显著抑制HeLa细胞的增殖,且IC50为4.3 μmol/L。使用Transwell细胞培养板对bFGF诱导的HeLa细胞迁移实验表明,rLj-112蛋白能抑制HeLa细胞的迁移。rLj-112蛋白作用后,HeLa细胞经Hoechst33258和AnnexinV-FITC染色结果显示,细胞均凋亡。流式细胞仪进一步证明,rLj-112蛋白能诱导HeLa细胞发生凋亡,且呈剂量依赖性。由此可见,与野生型rLj-RGD3蛋白比较,突变型rLj-112蛋白有较高的细胞毒性作用,具有抗肿瘤的功能,有望应用于抗肿瘤基因工程药物的开发,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们成功开展了携带单纯疱疹Ⅰ型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HSV-tk)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HSV-tk)结合使用GCV治疗C 57 BL/6小鼠B 16黑色素瘤的离体及动物试验。导入了HSV-tk基因的B16细胞对GCV的杀伤作用高度敏感,IC_(50)约为0.1μg/ml;感染与未感染Ad(HSV-tk)的B 16细胞混合后,可观察到显著的细胞毒杀伤作用——“旁观者效应”。Ad(HSV-tk)直接注入C57BL/6小鼠已建成的B16黑色素瘤内,结合连续6 d腹腔给予GCV,肿瘤结节出现萎缩坏死现象,大小仅为对照组的1/25。灵敏的RT-PCR检测结果表明:瘤内注射Ad(HSV-tk)后,腺病毒的扩散范围是有限的,HSV-tk基因的表达局限于肿瘤组织内。因此,Ad(HSV-tk)/GCV疗法可能为黑色素瘤等恶性实体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为有效、安全的选择方案。  相似文献   

6.
观察淫羊藿苷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影响。B16细胞经不同浓度的淫羊藿苷处理后,采用MTT法检测其对B16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B16细胞形态的变化,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B16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改变。同时,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小室迁移实验检测淫羊藿苷对B16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与对照组相比较,淫羊藿苷能明显抑制B16细胞的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B16细胞形态由树突状变为固缩圆球状,染色质凝集,细胞凋亡率升高,相关蛋白Bax和Caspase-3的表达升高,Bcl-2的表达降低。另外,淫羊藿苷对B16细胞的迁移能力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现浓度依赖性。由此可知淫羊藿苷能有效抑制B16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降低细胞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重组纤黏连蛋白(FN)多肽CH50对小鼠黑色素瘤B16细胞体内转移的影响,以探讨CH50多肽抑制肿瘤转移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体外培养黑色素瘤B16细胞,用荧光染料CFSE标记,接种脾脏后24h取脾、肝、肺做冰冻切片,观察肿瘤细胞在3种组织中的侵袭情况。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建立体内肿瘤转移动物模型,采用基于流体动力学的体内基因转染方法于小鼠体内表达CH50多肽,RT-PCR检测CH50mRNA在肝组织的表达,Western印迹检测CH50多肽的表达。通过比较原位肿瘤结节及转移结节在数量、大小、分布上的差异及检测原位肿瘤组织中MMP-2、MMP-9表达差异,观察CH50多肽的治疗效果。结果注射24h后即可在脾脏形成荧光结节。pCH510质粒通过尾静脉注射后,可在肝组织中检测到CH50mRNA及CH50多肽的表达。从脾脏接种B16细胞后第14天可在脾脏形成原发肿瘤,至第35天肝脏表面已形成转移瘤结节,成功建立了体内器官问(脾转肝)肿瘤转移动物模型。体内转染表达CH50多肽能抑制肿瘤生长、侵袭和转移,抑制原位肿瘤结节中MMP-2、MMP-9的表达。结论CH50多肽可以通过对MMP-2、MMP-9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来抑制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成瘤能力和体内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8.
Onconase(Onc)是一种从林蛙(Rana pipiens)卵细胞内提取的核酸酶,实验证实其在体外和体内对多种肿瘤细胞都具有显著的杀伤效果。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纯化的重组Onc和天然提取蛋白质具有相似的活性,通过测定该蛋白质对黑色素瘤B16细胞的IC50和建立荷瘤小鼠模型探讨了Onc体内外的抗肿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B16细胞在体外对Onc敏感性较K562细胞低,其IC50为6.37μmol/L;但体内每次每只小鼠给予5mg/kg Onc也可显著地抑制B16细胞的生长,延长小鼠的生存时间。实验提供了一种简化高效获得具有天然活性Onc的方法,同时通过Onc对低敏感性肿瘤黑色素瘤细胞的杀伤研究,丰富了对Onc抗肿瘤作用的认识,为治疗黑色素瘤提供了线索。  相似文献   

9.
我父成功开展了携带单纯疹疹Ⅰ型病毒胸腺嘧啶激酶基因(Herpessimplexvirusthy-mnidinekinase,HSV-tk)的复制缺陷型重组腺病毒Ad(HSV-tk)结合使用GCV治疗C57BL/6小鼠B16黑色素瘤的离体及动物试验。  相似文献   

10.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皮肤肿瘤,转移率高、预后差。研究黑素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对黑素瘤的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的正常黑色素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两种细胞间的转录组表达差异,筛选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差异倍数及错误率分析测序数据,鉴定出1 436个新的mRNA和4 086个差异表达的已知mRNA。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s参与了149个调控途径,主要集中在疾病调控、细胞周期调节和环境信息调控方面。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调节细胞增殖、迁移的Pdgf-B、Integrinβ1和Integrinβ5以及调节黑色素颗粒增加的Mitf、Tyr、Tyrp1和Tyrp2在B16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正常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1.
新琼寡糖对小鼠B16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测定新琼寡糖对小鼠B16细胞黑色素合成的影响,研究新琼寡糖是否具有美白性能。方法:以小鼠B16黑素细胞作为受试细胞。选择曲酸和熊果苷为阳性对照物,测定不同聚合度的A、B系列新琼寡糖对细胞增殖、细胞内酪氨酸酶活性以及细胞内黑色素合成的影响,对不同聚合度的A、B系列新琼寡糖美白性能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A、B系列新琼寡糖对B16黑素细胞具有低毒性,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3000μg/L。低聚合度的A系列新琼寡糖对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抑制作用较为平稳,抑制率大约为20%,低于曲酸但与熊果苷接近;高聚合度的B系列新琼寡糖对酪氨酸酶抑制作用不明显。在低浓度下B系列新琼寡糖对黑色素合成的抑制作用高于A系列新琼寡糖,与熊果苷接近。结论:提示了A、B系列新琼寡糖可直接作用于黑素细胞,具有抑制黑色素生成的功效,具有较好的应用和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12.
黑色素瘤是一种高侵袭性的恶性皮肤肿瘤,转移率高、预后差。研究黑素瘤细胞生物学特性对黑素瘤的治疗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的正常黑色素细胞及B16黑色素瘤细胞为研究对象,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分析两种细胞间的转录组表达差异,筛选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形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差异倍数及错误率分析测序数据,鉴定出1 436个新的mRNA和4 086个差异表达的已知mRNA。GO数据库和KEGG数据库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mRNAs参与了149个调控途径, 主要集中在疾病调控、细胞周期调节和环境信息调控方面。qRT-PCR及Western印迹检测发现,调节细胞增殖、迁移的Pdgf-B、Integrin-β1和Integrin-β5以及调节黑色素颗粒增加的Mitf、Tyr、Tyrp1和Tyrp2在B16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在正常黑色素细胞中的表达。本研究获得的差异基因为后续黑色素瘤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3.
通过体外和体内模型研究光甘草定对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B16F10细胞经光甘草定处理后可抑制其增殖,且具有浓度依赖性;诱导B16F10细胞凋亡,观察到明显的细胞凋亡状态,细胞内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Bax表达显著上升,Bcl-2则表达下调。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经光甘草定处理后的B16F10细胞中,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升高,而ATP含量、乳酸生成均降低;细胞内糖酵解相关基因及蛋白HK2、Ldha表达下调。同时,经光甘草定处理后,移植瘤小鼠的肿瘤组织生长受到明显抑制,肿瘤组织内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Bax表达明显上升,而Bcl-2、HK2和Ldha则表达均下调。说明,光甘草定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抑制了小鼠黑色素瘤B16F10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而其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调控糖酵解相关基因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4.
该文研究了十种苯丙氨酸(Phe)的对位衍生物Fp、Clp、Bp、Ip、Ap、Np、Sp、Mp、Pp、Cp对小鼠黑色素瘤细胞系B16的细胞毒性、诱导细胞凋亡作用和抑制细胞成集落作用。结果表明,它们的细胞毒性大小依次为Pp、Fp、Mp、Ip、Sp、Ap、Bp。其中Mp和Ip的毒性相近,Sp和Ap的毒性相近。它们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强弱依次为Fp、Mp、Ip。其中Mp和Ip的作用相近。它们抑制细胞成集落的作用大小依次为Pp、Fp、Ip、Mp、Sp、Bp、Np、Ap。其中Pp、Fp、Ip、Mp的作用相近,Sp、Bp、Np的作用相近。初步的细胞毒理分析表明,Fp、Mp、Ip能够诱导B16细胞凋亡和抑制B16细胞形成集落。  相似文献   

15.
16.
免疫活性地龙肽的制备及其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离纯化免疫活性地龙肽并研究其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通过抽提、离心、超滤及色谱等步骤提取小分子量免疫活性地龙肽;通过体外实验测定其对巨噬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3种免疫活性地龙肽在体外均可明显增强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提示其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7.
利用定点突变及DNA重组技术,在人白细胞介素18(IL-18)的cDNA序列中插入了GGC序列,使IL-18第39精氨酸残基和第40天冬氨酸残基之间插入一个甘氨酸残基,从而构建了RGD模体。此重组的cDNA序列构建入表达质粒pPIC9K,并转化Pichia Pastoris酵母GS115,利用表达系统进行了高效表达。用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纯化表达产物,获得初步纯化的蛋白。研究表明,IL-18在体外对黑色素瘤细胞株B16没有作用,而IL-18-RGD抑制作用明显,IC50 = 8.10μmol/L;应用小鼠动物模型研究结果显示,IL-18及IL-18-RGD均对黑色素瘤细胞B16有抑制作用,且IL-18-RGD比IL-18的作用强;同时,对鸡胚绒毛尿囊膜(chicken chorioallantoic membrane,CAM)血管生成的抑制实验发现,IL-18-RGD 对CAM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也比IL-18强。但IL-18-RGD仍保存对PBMC诱导产生IFN-γ能力。结果提示,IL-18-RGD在具有抗炎,抗感染作用的同时增添了抑制肿瘤血管新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从基因水平探讨蛋氨酸脑啡肽对小鼠CD4'T细胞mRNA转录的影响。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体内、外不同浓度MEK刺激。采用RT-PCR技术检测mRNA,所得不同浓度MEK刺激的CD4+T细胞mRNA和β-actin条带密度比值作为相对表达强度,所得数据采用SPSS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4mg/mLMEK体内刺激及10-9~10-12mol/mL的MEK体外刺激促进小鼠CD4'T细胞mRNA转录;10-1~10-8mol/mL的MEK抑制小鼠CD4+T细胞mRNA的转录。10-13~10-14mol/mL的MEK对小鼠CD4'T细胞mRNA的转录无明显变化。适量浓度的MEK体内、外刺激能促进小鼠CD4+T细胞mRNA转录的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9.
将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的萝卜PHGPx(RsPHGPx)和突变的RsPHGPx(mRsPHGPx)融合蛋白,经Glutathione Sepharose 4B柱亲和纯化和PreScission蛋白酶柱上酶切,获得了不含GST标签的RsPHGPx和mRsPHGPx重组蛋白,纯度在90%以上。酶活测定验证了活性中心Cys突变的mRsPHGPx的活性显著低于RsPHGPx。考察RsPHGPx和mRsPHGPx对紫外辐射损伤后的黑色素瘤B16细胞的恢复作用,发现活性较高的RsPHGPx能有效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水平,而活性极低的mRsPHGPx则几乎没有效果,提示由于RsPHGPx能快速清除多种脂类过氧化物,可能主要通过抑制紫外辐射造成的细胞膜脂质过氧化损伤起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抗原负载树突状细胞(dentritic cells,DCs)诱导的CIK(cytokine induced killer)细胞对B16黑色素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分离、培养DC和CIK细胞,取部分DC进行肿瘤抗原负载,将其与CIK细胞按1:10的比例共培养3d,即为抗原负载的DC-CIK。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分别于瘤周围皮下注射经Brdu标记的CIK、DC-CIK、抗原负载DC-CIK。按注射细胞进行分组,测量注射前后各组小鼠的瘤体积,计算抑瘤率,比较其抑瘤作用。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和透射电镜观察抗原负载DC-CIK细胞在皮肤中的分布及杀伤肿瘤细胞的形态学表现。结果:抗原负载DC诱导的CIK(细胞组抑瘤率(86.57%)高于CIK细胞组(33.34%,P<0.05)和DC-CIK细胞组(61.08%,P<0.05);光镜下抗原负载DC-CIK细胞主要分布在皮下组织,癌组织周围,特别是癌巢周边。透射电镜下抗原负载DC-CIK细胞体积大,核有切迹,细胞质内细胞器丰富,粗面内质网扩张。细胞表面有突起,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大量肿瘤细胞凋亡、坏死。结论:CIK细胞经抗原负载DC诱导后抑瘤作用明显强于单纯CIK细胞和DC-CIK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