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该文主要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的亚油酸(顺-9,顺-12-十八碳二烯酸)(0、20、40、80、120μmol/L)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BMECs)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MTT法检测细胞活力,利用甘油三酯试剂盒检测BMECs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AG)的合成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1)添加20μmol/L的亚油酸能促进BMECs的增殖,120μmol/L的亚油酸组BMECs的相对增殖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0μmol/L和80μmol/L亚油酸添加组BMECs中TAG的合成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添加20μmol/L亚油酸显著上调αs1-酪蛋白(casein alpha s1 identifiers symbols,CSN1S1)和κ-酪蛋白(κ-casein,CSN3)基因的表达,而80μmol/L和120μmol/L亚油酸显著下调CSN1S1和CSN3基因的表达(P0.05);(4)120μmol/L亚油酸上调了真核启始4E结合蛋白-1(eukaryotic initiation factor 4E-binding-protein-1,4EBP1)基因的表达,下调了核糖体蛋白S6激酶-1(ribosomal protein S6 kinase-1,RPS6K1)基因的表达(P0.05);(5)添加20~120μmol/L亚油酸显著下调脂肪酸合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N)、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stearoyl-Co A desaturase,SCD)、脂肪酸结合蛋白-3(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3,FABP3)的基因表达(P0.05);(6)20μmol/L亚油酸添加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G)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而120μmol/L亚油酸组PPARG、固醇调节元件结合因子-1(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factor-1,SREBF1)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20~40μmol/L的亚油酸对BMECs乳脂肪和乳蛋白合成有较好的促进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TWEAK)对人肝星状细胞(HSCs)株LX-2增殖、细胞周期、细胞凋亡、迁移及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用不同浓度TWEAK培养LX-2细胞24或48 h,采用CCK-8法检测TWEAK对LX-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WEAK对LX-2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影响,Transwell小室检测TWEAK对LX-2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Matrigel基质胶检测TWEAK对LX-2细胞的粘附能力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40 ng/m L和100 ng/m L TWEAK都能使LX-2细胞的迁移能力增强(P0.05),且100 ng/m L较40 ng/m L作用更强(P0.01);100 ng/m L TWEAK能够明显抑制LX-2细胞的粘附能力(P0.0001);40 ng/m L、100 ng/m L TWEAK对LX-2细胞的增殖、周期及凋亡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TWEAK能够增强LX-2细胞迁移能力,抑制其粘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体外观察100 ng/m L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处理后的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SCs,h UCMSCs)上清液对损伤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 cells,HUVEC)增殖、凋亡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HUVEC增殖情况;倒置显微镜下观察HUVEC形态;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法(acridineorange/ethidium bromide,AO-EB)、Hoechst检测HUVEC凋亡情况。结果:CCK8实验结果显示,加入100 ng/m L Ang-Ⅱ处理后的h UCMSCs上清液组HUVEC增殖速度在各时间点显著快于其他两组。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加入100 ng/m L Ang-Ⅱ处理后的h UCMSCs上清液组HUVEC的形态最佳且凋亡数最少。用各组细胞上清液对HUVEC培养24 h、48 h、72 h后,AO-EB、Hoechst染色结果显示:加入100 ng/m L Ang-Ⅱ处理后的h UCMSCs上清液组,在各个时间点HUVEC出现凋亡细胞或死亡细胞的数最少。结论:100ng/m L Ang-Ⅱ预处理后的h UCMSCs上清液可以促进HUVEC增殖、抑制HUVEC凋亡。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脂肪酸合成酶(FASN)表达对膀胱癌UMU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探讨其内在可能机制。方法:免疫组化法检测30例膀胱癌和15例正常膀胱组织FASN蛋白的表达;用脂质体2000分别转染FASN siRNA和无义siRNA至UMUC3细胞,筛选、鉴定siFASN和siControl稳定的细胞,siFASN组细胞设为实验组,siControl组设为对照组;采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和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分别检测siFASN组和siControl组细胞FASN蛋白及mRNA的表达,MTT法检测siFASN组和siControl组细胞增殖情况,划痕试验、Transwell试验分别检测siFASN组和siControl组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FASN蛋白在膀胱癌组织中过表达,且与病理分期、分级密切相关(P<0.05)。与siControl组相比,siFASN组细胞FASN mRNA及蛋白表达下调(P<0.05),细胞增殖活力明显下降(P<0.05),迁移能力明显下降(P<0.05),穿膜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结论:FASN过表达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下调FASN表达能抑制膀胱癌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能力,抑制FASN表达有望成为一种新的膀胱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分析β-catenin基因在人骨肉瘤MG63细胞系的表达变化。方法:培养MG63细胞株,用不同浓度的Wnt3a蛋白或相同浓度、不同时间段的Wnt3a蛋白刺激液MG63细胞生长,用FQ-PCR在m RNA水平检测β-catenin在MG63细胞系的表达变化。培养MG63细胞株,用相同浓度的Wnt3a蛋白刺激,比较刺激组与空白对照组的细胞数目的差别。结果:在细胞生长的第0,1天两组的MG63细胞数量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第2,3,4天对照组细胞增殖速度较刺激组缓缓,经比较(t=4.109,3.892,5.215,均P0.05)。β-catenin基因表达不会因为Wnt3a的浓度增加而增加。100 ng/m L的Wnt3a蛋白刺激β-catenin基因表达最高,其他几个浓度的β-catenin基因表达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100 ng/m L的Wnt3a蛋白刺激下,β-catenin基因表达会随时间延长而增加,6 h时β-catenin基因表达最高(P0.05),随后β-catenin基因表达则没有统计学差异(P0.005)。结论:Wnt蛋白对MG63细胞有正向增加增殖作用。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能促进MG63的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6.
基因表达谱显示,绵羊角蛋白2(keratin2,Krt2)的mRNA在不同毛色皮肤的表达不同,暗示Krt2基因可能对皮肤黑色素生成有一定的影响。为探索角蛋白2对体外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生成的影响,首先采用PCR扩增产物测序,结合DNAMAN软件比对分析发现,羊驼Krt2编码序列(c DNA)与NCBI公布的人KRT2高度同源(91%);将人KRT2添加于培养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观察人KRT2对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的生成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外源性的人KRT2处理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72 h后,黑色素细胞的细胞质中Krt2表达增强。实时定量PCR及Western印迹实验揭示,与胎牛血清清蛋白处理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比较,1 ng/m L、10 ng/m L和100 ng/m L人KTR2处理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酪氨酸酶(Tyr)、酪氨酸相关蛋白-1(Tyrp1)、小眼畸形相关转录因子(Mitf)基因表达明显上调(P<0.05);尤其在添加10 ng/m L KTR2的细胞中,3个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尤其显著,分别是对照细胞的4倍、10倍和12.9倍(P<0.01),蛋白质相对表达水平分别是对照细胞的2倍、2.1倍和1.7倍(P<0.01)。分光光度法测量A490结果证明,1 ng/m L、10 ng/m L和100 ng/m L人KTR2处理的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产生的黑色素含量分别是对照细胞的1.3倍(P<0.05)、1.8倍(P<0.01)和1.5倍(P<0.05)。上述结果说明,人KTR2处理可通过刺激羊驼皮肤黑色素细胞黑色素合成相关信号通路,促进黑色素的合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白芍总苷对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我院接诊的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采用低浓度他克莫司治疗,观察组采用白芍总苷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TNF-α、IFN-γ及IL-10水平的变化、糜烂面积、疼痛评分及近期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TNF-α、IL-10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FN-γ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2.16±0.61)μg/m L vs(3.04±0.80)μg/m L、(258.93±5.72)ng/L vs(273.41±6.03)ng/L、(319.27±53.46)ng/L vs(290.95±51.03)ng/L(P0.05),糜烂面积、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0.10±0.03)cm2 vs(0.51±0.10)cm~2、(1.01±0.30)分vs(3.20±0.78)分](P0.05),近期治疗疗效优于对照组95.00%(38/40)vs75.00%(30/40)(P0.05)。结论:白芍总苷治疗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效果显著,可能与其调节血清TNF-α、IFN-γ及IL-10的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地龙蛋白对人增生性瘢痕细胞增殖抑制作用机制。方法:培养人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HSF),将传代好的HSF细胞分为四组,分别加入地龙样品浓度为0 mg/m L(对照组)、0.3125 mg/m L(低剂量组)、0.625 mg/m L(中剂量组)、1.25 mg/m L(高剂量组)。应用MTS法检测细胞活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RT-PCR法和Western-blot法测定Cyclin D1、Caspase-3、TGF-β1的表达,Western-blot法测定Bcl-2、Mcl-2的表达。结果:地龙蛋白对HSF细胞的增殖活力有抑制作用。浓度0.625mg/m L、1.25 mg/m L样品组作用细胞48 h后凋亡率为分别为31.5%和69.2%,(P0.01);RT-PCR显示,浓度0.625 mg/m L、1.25mg/m L样品组能够增加Caspase-3的基因表达,降低Cyclin D1的基因表达,降低TGF-β1的基因表达,(P0.01);浓度0.3125mg/m L样品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B方法显示,各样品组能够增加Caspase-3的蛋白表达量,降低Cyclin D 1的蛋白表达量,降低TGF-β1的蛋白表达量,(P0.01);浓度0.625 mg/m L、1.25 mg/m L样品组能够降低Bcl-2蛋白表达量,(P0.01);浓度0.3125 mg/m L样品组Bcl-2的蛋白表达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地龙蛋白诱导细胞死亡,作用机制与下调Cyclin D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上调Caspase-3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TGF-β1的基因和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量有关。  相似文献   

9.
刘海峰  张煦  李明洲  李学伟 《遗传》2009,31(7):719-724
为了解罗格列酮对猪脂肪前体细胞诱导分化过程的影响, 利用胶原酶消化法分离猪皮下脂肪前体细胞, 采用含50 nmol/L胰岛素、100 nmol/L地塞米松及0.25 mmol/L 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的分化培养液Ⅰ(对照组)和在分化培养液Ⅰ中添加100 nmol/L罗格列酮的分化培养液Ⅱ(实验组)两种诱导分化方法对脂肪前体细胞进行诱导分化, 借助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细胞分化过程中聚脂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显示: 罗格列酮对PPARγ、C/EBPα、FABP4、FASN和GPAT基因的表达有显著的上调作用, 而对PPARα有一定的下调作用。试验组中PPARα、PPARγ、C/EBPα、FABP4、FASN和GPAT等基因分别于48 h、48 h、48 h、108 h、60 h和24 h达到表达高峰, 此时的表达量分别是诱导前的1.7、48、3.3、487.5、5.8和3.6倍, GPAT同PPARα和FASN基因表达量间均达到显著相关(P<0.05); 而对照组中PPARα、PPARγ、C/EBPα、FABP4、FASN和GPAT等基因分别于84 h、96 h、48 h、96 h、36 h和36 h达到表达高峰, 此时的表达量分别是诱导前的2.1、11、1.6、216.5、3.5和2.8倍, GPAT同PPARα和FASN基因表达量间均达到极显著相关(P<0.01)。本实验结果表明: 罗格列酮不仅可以极大的促进PPARγ和C/EBPα基因的表达, 还能让其协同达到表达高峰; PPARγ和C/EBPα可能是调控猪脂肪前体细胞分化的关键转录因子; 在脂肪形成过程中, 甘油脂类的生物合成可能发生较早, 同时PPARα可能主要参与甘油脂类生物合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旨在探究无血清共培养条件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UCMSCs)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gland epithelial cells,BMECs)的增殖作用。方法选取生长状态最佳的UC-MSCs和BMECs,将两种细胞以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两种共培养方式作为试验组,直接接触是按照UCMSCs:BMECs分别为2∶1、1∶1、1∶2、1∶3、1∶4、1∶5、1∶10的浓度梯度混合共培养,间接接触则是提取UC-MSCs的上清液作为条件培养基重悬BMECs,对照组为UC-MSCs和BMECs单纯培养组,并设阴性空白对照,于0、4、8、12、24、36、48、60、72 h时观察各组细胞的生长变化,采用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情况。结果在48 h,条件培养基BMECs组A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1∶2浓度组A值达到峰值,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显著高于其他各浓度组和条件培养基BMECs组(P0.05)。结论无血清条件下,UC-MSCs和BMECs共培养可以促进BMECs增殖,直接接触促增殖效果优于间接接触,且最适比例为1∶2,最佳时间是48 h。  相似文献   

11.
观察二烯丙基二硫(DADS)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的影响,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加入IL-1β(10 ng/m L)诱导24 h后换DADS处理,通过CCK8实验、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增殖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MP13、TIMP1和Collagen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发现:12.5和25μmol/L DADS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有增殖作用(P0.05),50和100μmol/L DADS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有抑制作用(P0.05);12.5和25μmol/L DADS显著增加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P0.05),50μmol/L DADS显著抑制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克隆集落形成能力(P0.05);DADS能显著抑制MMP13的表达,增加TIMP1和CollagenⅡ的表达。以上结果提示DADS对IL-1β诱导SD大鼠关节软骨细胞具有双向调节作用,25μmol/L DADS保护关节软骨细胞的分子机制可能与DADS显著抑制MMP13的表达,增加TIMP1和CollagenⅡ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性高血糖影响小鼠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的功能及形态学变化特点。方法给C57/BL 6J小鼠完成颈静脉插管后输注20%高糖溶液4 h,建立急性糖毒性小鼠模型,行腹腔葡萄糖耐量实验(intraperitone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IPGTT)及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评价葡萄糖耐量及胰岛素分泌功能。HE染色及电镜观察胰岛形态变化及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亚细胞结构变化。结果 IPGTT实验中急性糖毒性组15 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10.3±0.33)mmol/L vs(19.3±1.66)mmol/L],上升87%(P0.05),OGTT实验中30 min血糖值较对照组显著增加[(9.8±0.31)mmol/L vs(18.16±1.01)mmol/L],升高85%(P0.05),且早期胰岛素分泌高峰受损且分泌延迟。GSIS实验中急性糖毒性组在基础状态时(葡萄糖浓度2.8 mmol/L)和高糖(16.7 mmol/L)刺激后,胰岛素分泌较对照组显著降低[(0.481±0.003)ng/m L vs(0.702±0.121)ng/m L,(2.43±0.03)ng/m L vs(4.07±0.34)ng/m L],分别下降46%和67%(P0.05);胰岛素含量测定结果显示,急性糖毒性组比对照组降低[(97.01±2.05)ng/m L vs(65.12±0.42)ng/m L,(121.40±0.58)ng/m L vs(62.7±0.48)ng/m L],下降49%和94%(P0.05)。HE染色显示急性糖毒性胰岛边界不规则、内部细胞排列不整;透射电镜可见细胞内胰岛素分泌颗粒空泡,线粒体嵴断裂。结论急性葡萄糖毒性使胰岛β细胞内胰岛素储备减少,导致第一时相分泌胰岛素峰值降低及延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结核性脑膜炎(TMB)患者血清、脑脊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2013年4月-2015年4月期间,选择我院收治的TBM患者36例为TBM组,30例无感染症状患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并比较两组对象血清、脑脊液TNF-α和IFN-γ水平,分析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结果:TBM组患者血清及脑脊液中TNF-α水平和IFN-γ分别为(64.29±6.19)pg/m L、(30.28±3.18)pg/m L、(121.34±21.31)pg/m L与(69.35±8.42)pg/m 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4.62±0.83)pg/m L、(3.18±0.64)pg/m L、(8.62±1.34)pg/m L与(8.18±1.29)pg/m L,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III期患者TNF-α、IFN-γ水平水平显著高于I期和II期,II期显著高于I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BM患者血清、脑脊液中TNF-α水平与疾病分期存在正相关(r=0.673,r=0.621,P0.05),IFN-γ水平与疾病分期存在正相关(r=0.726,r=0.692,P0.05)。结论:TNF-α和IFN-γ参与TBM的发病过程,并与患者的病情相关;检测TBM患者血、脑脊液TNF-α和IFN-γ水平,有利于疾病的诊断和对患者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TGF-β1对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的影响。方法:以体外培养的卵巢癌细胞A2780为研究对象,给予不同浓度(0、2、4…20 ng/m L)TGF-β1处理不同时间(12、24…72 h)。采用CCK-8法检测不同的浓度TGF-β1处理不同时间对卵巢癌细胞A2780增殖的影响。根据增殖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TGF-β1作用浓度及处理时间,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定细胞的迁移能力,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结果:相较于空白对照组,TGF-β1可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性显著促进卵巢癌细胞A2780的增殖(P0.05)。细胞划痕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ΔS%/h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Transwell迁移实验结果显示:TGF-β1处理组OD570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TGF-β1处理组OD570明显升高(P0.05)。结论:TGF-β1可以明显促进卵巢癌细胞系A2780的增殖、迁移及侵袭能力,其促增殖效应呈剂量/时间依赖效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绝经后女性血清25羟维生素D[25(OH)D]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56例绝经后女性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存在高血压分为高血压组(n=102例)和非高血压组(n=354例),测定所有患者的血清25(OH)D水平;血清25(OH)D水平分为四组:即25(OH)D≥30 ng/m L组(n=50例)、21~29 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n=240例)、25(OH)D10 ng/m L组(n=56例);比较各组相关指标的差异。并利用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血清25(OH)D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结果:高血压组与非高血压组在体质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SDP)、雌激素、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方面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血压组血清25(OH)D[14.56±3.21(ng/ml)]低于非高血压组[19.89±4.75(ng/ml)](t=10.649,P0.001);在血清25(OH)D10 ng/m L组中,SBP和SDP值、高血压发生率均高于25(OH)D≥30 ng/m L组、21~29ng/m L组(n=110例)、10~20 ng/m L组(P0.05);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女性发生高血压呈现负相关(P0.05)。在血清25(OH)D不同分组中,从25(OH)D≥30 ng/m L组到25(OH)D10 ng/m L组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值依次增加。结论:血清25(OH)D水平与绝经后高血压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血清25(OH)D水平的逐渐降低,高血压发生的风险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黄克强  席贻龙  朱韩  张丙行  潘玲 《生态学报》2019,39(3):1105-1113
在不同斜生栅藻(Scenedesmus obliquus)密度(1.0×10~6、2.0×10~6个细胞/m L和4.0×10~6个细胞/m L)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0、1、10、100、1000μg/L和5000μg/L)布洛芬对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生命表统计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各藻密度下的对照组相比,当藻密度为1.0×106个细胞/m L时,100—5000μg/L布洛芬处理组中轮虫的生命期望和平均寿命显著缩短,100μg/L布洛芬处理组中轮虫的世代时间显著缩短,1.0μg/L布洛芬处理组中轮虫的净生殖率显著提高,10—5000μg/L布洛芬处理组中轮虫的后代混交率显著提高。当藻密度为2.0×10~6个细胞/mL时,10—5000μg/L布洛芬处理组中轮虫的生命期望和平均寿命显著缩短,1000μg/L和5000μg/L布洛芬处理组中轮虫的世代时间显著缩短,1、10、1000μg/L和5000μg/L布洛芬处理组中轮虫的种群内禀增长率显著提高,1μg/L和1000μg/L布洛芬处理组中轮虫的后代混交率显著提高。当藻密度为4.0×10~6个细胞/mL时,10—5000μg/L布洛芬处理组中轮虫的生命期望、平均寿命和世代时间显著缩短。藻密度对轮虫的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布洛芬浓度对轮虫的生命期望、平均寿命、世代时间、净生殖率和种群内禀增长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藻密度和布洛芬浓度的交互作用对轮虫的生命期望、平均寿命和后代混交率有显著性影响(P0.05)。在实验设置的布洛芬浓度范围内,2.0×10~6个细胞/m L藻密度下,轮虫的生命期望、平均寿命和世代时间与布洛芬浓度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 4.0×10~6个细胞/m L藻密度下,轮虫的生命期望、平均寿命和净生殖率与布洛芬浓度之间均具有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对高血压脑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介素-6(IL-6)、IL-1β、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102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1例每组。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完成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血肿周围水肿量、血肿量,血清IL-6、IL-1β、MMP-9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4.12%(48/51)比78.43%(40/51)](P0.05);神经功能评分、血肿量、周围水肿量显著低于对照组[(11.04±1.21)分、(8.65±0.54)m L、(5.87±0.54)m L比(19.87±1.76)分、(13.56±1.23)m L、(9.65±0.92)m L](P0.05);血清IL-6、IL-1β、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8.98±0.87)ng/m L、(12.34±1.21)ng/L、(74.21±8.42)ng/L比(11.21±1.02)ng/m L、(23.87±2.37)ng/L、(92.17±9.86)ng/L](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血疏口服液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可能与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IL-6、IL-1β、MMP-9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激动剂GW501516对低氧原代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ASMCs)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为低氧肺血管重构的防治寻找新靶点。方法: 对照组PASMCs采用21%氧气培养,低氧组采用 3%氧气诱导PASMCs增殖,通过不同浓度的GW501516(10、30、100 nmol/L)低氧条件下孵育PASMCs 12、24、48 h筛选GW501516抑制低氧PASMCs增殖的最适浓度;选择100 nmol/L GW501516和(或)蛋白激酶B(AKT)激动剂SC79在低氧条件下孵育PASMCs 24 h,探讨GW501516抑制PASMCs增殖可能机制,通过CCK-8与BrdU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与DNA的合成,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实时定量PCR(RT-PCR)检测细胞周期蛋白(Cyclin)D1,细胞周期蛋白激酶抑制蛋白p27(p27)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δ、总的和磷酸化蛋白激酶B(AKT)与糖原合酶激酶3β(GSK3β)的表达。结果: 与低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GW501516(10、30、100 nmol/L)干预12、24、48 h后能够抑制低氧条件下PASMCs增殖与DNA的合成,且100 nmol/L GW501516抑制作用最强(P<0.05或P<0.01);与对照组相比,100 nmol/L GW501516干预PASMCs 24 h能够显著上调PPARδ的表达,而低氧可显著下调PPARδ的表达(P<0.01);与低氧组相比,100 nmol/L GW501516干预24 h后能够显著抑制PASMCs增殖与DNA的合成(P<0.01),增加处于G0/G1期的PASMCs比例,明显减少S期和G2/M期的PASMCs比例(P<0.05 或P<0.01),显著抑制Cyclin D1 mRNA的表达并促进p27 mRNA的表达(P< 0.01),显著抑制AKT与GSK3β磷酸化(P<0.01),而与100 nmol/L GW501516低氧组相比,AKT激动剂SC79能够逆转100 nmol/L GW501516 上述作用(P<0.05或P<0.01)。结论: GW501516通过抑制AKT/GSK3β信号通路抑制低氧条件下PASMCs增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了不同精子处理对应用显微授精介导(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mediated transgenesis,ICSI-Tr)生产转基因水牛胚胎效率的影响.本试验以p18T-BCN5.2-IFN-1.1pA-EGFP为载体,比较了精子的不同处理方式(NaOH和冻融)、NaOH处理精子不同时间(5 min,10 min,20 min,30 min和60 min)以及不同外源DNA浓度(5 ng/μL,10 ng/μL,25 ng/μL和50 ng/μL)对ICSI-Tr转基因效率的影响.结果显示:NaOH处理组的囊胚EGFP表达率(46.1%),与冻融精子处理组(47.1%)差异不显著,但发育率显著高于冻融处理精子组(28.3% vs 16.7%,P<0.05).处理60 min组和30 min组的分裂率分别为78.9%和77.5%,显著高于20 min、10 min和5 min组的64.0%、60.0%和64.0% (P<0.05),其中30 min处理组的囊胚EGFP表达率高达44.4%,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25 ng/μL组和50 ng/μL组的早期胚胎EGFP表达效率差异不显著(41.3% vs 42.5%),但显著高于5 ng/μL组和10 ng/μL组(22.5%和35.5%),25 ng/μL组的囊胚EGFP表达效率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本研究优化了应用ICSI-Tr生产转基因水牛胚胎技术体系,为获得ICSI-Tr转基因水牛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相似文献   

20.
以体外培养的猪原代皮下脂肪细胞为研究材料,检测Leptin介导AMPK信号通路中基因表达水平,旨在阐明Leptin介导AMPK信号通路对脂肪代谢调控的分子机制。用0和100 ng/m L Leptin分别处理脂肪细胞48 h,油红O染色鉴定脂肪细胞,试剂盒测定细胞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皮下前脂肪细胞中AMPK信号通路中基因表达水平。研究结果表明,皮下前脂肪细胞中,Leptin组甘油三酯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Leptin可以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Leptin组中AMPK信号通路中的基因lep R、AMPK、CPT-1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CC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Leptin通过调控AMPK信号通路中基因表达,启动AMPK信号通路的信号传递。皮下前脂肪细胞中,lep R、AMPK和CPT-1基因表达量均与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ACC基因表达量与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表明,Leptin通过激活AMPK信号通路,降低ACC基因的表达量,提高CPT-1基因表达水平,促进甘油三酯分解及脂肪酸的氧化,降低细胞中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