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年5月至2006年7月对湖南衡山烟腹毛脚燕(Delichon dasypus)的生态习性进行了初步观察。该鸟为当地的夏候鸟,每年4月初迁来,9月底迁走。雌雄共同营巢于屋檐下,每年繁殖2次,第一次窝卵数3~5枚,第二次窝卵数2~3枚,孵化率为84.6%。雏鸟晚成性,雌雄共同育雏,以飞行性的昆虫为食。  相似文献   

2.
绿尾虹雉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ti生态和生物学研究是中国科学院重点科研课题——“中国珍稀濒危难类生态生物学”——部分工作。 本文为作者对绿尾虹雉所作的生态和生物学系统研究首次报道。绿尾虹雉主要牺息于海拔3,500—4,000米亚高山灌丛和草甸。杂食性鸟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亦食昆虫。营巢于岩洞或灌丛地面上,每窝产3—4,多达11枚卵。种群密度1.32—1.58只/km~2。目前数量急剧下降,处于濒危,急待保护。  相似文献   

3.
楼燕人工招引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楼燕(Apus apus pekinensis)夏时分布于我国新疆、青海、内蒙古、华北、东北、山东、河南、陕西、甘肃兰州、四川成都等地;越冬在印度和非洲东部。夏天迁到时,结群营巢于城楼、古塔、庙宇墙壁内或古式楼房天花板上。它们捕食大量蚜虫、蚊子、蝇类、蝽象等农林害虫和病原害虫,但其粪便给庙宇楼阁等古建筑造成危害,并影响其美观。目前,许多庙宇楼阁管理人员,为了阻止楼燕进入营巢繁殖,在屋檐下布设铁丝网或用木块、砖头堵塞楼燕巢洞进出口。此外,随着城市现代化建筑的普及,部分民用古式  相似文献   

4.
豆雁     
正豆雁(Anser fabalis)属于雁形目鸭科雁属,是广泛分布在我国江河、湖泊及海岸的候鸟。在我国的繁殖区仅限于东北北部,主要的越冬地在长江中下游的湖泊湿地地区。豆雁上体灰褐色或棕褐色,下体污白色,嘴黑褐色、具橘黄色带斑。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草地、沼泽、水库、江河、湖泊及沿海海岸和附近农田地区。性喜集群,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通常成对或成群在一起营群巢。繁殖期5—7月,1年繁殖1  相似文献   

5.
骨顶鸡是我国广泛分布的大中型水禽,为北方夏候鸟。在扎龙保护区,每年3月末4月初迁来。求偶活动在开阔水面进行,配偶是一雌一雄制。4月下旬开始营巢,营巢于开阔水面边缘水草中,巢材主要是香蒲、苔草等,巢间距为50米以上。每年5月上旬开始产卵,每窝8—12枚,雌雄共同孵卵,以雌为主。出雏时间为4—5天,是早成鸟。本文分析骨顶鸡产卵育雏生态行为及繁殖期分布数量变动的特点以及天敌与人类活动影响和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6.
2012—2013年繁殖季节,在成都市四川大学望江校区观察了白颊噪鹛Garrulax sannio的繁殖行为,与已有的研究结果相比,结果显示:(1)白颊噪鹛巢材选择广泛,可就地利用多种材料,包括各种生活垃圾;(2)白颊噪鹛在市区主要营巢于高大乔木树种上,在市郊营巢于竹林或较低矮乔木树种;(3)影响其巢址选择的主要因素为胸径、巢位高度、树高;(4)孵卵时间为11~12 d,较1950年代(15~17 d)明显缩短;(5)育雏时间为12 d,但市区白颊噪鹛在卵质量、育雏期日喂食频次、出巢日雏鸟体质量和体长上均高于市郊;(6)市区白颊噪鹛繁殖成功率(73.3%)高于市郊(23.1%)。在城市化进程中,市区白颊噪鹛较市郊个体产生了行为的适应性变化,这些行为变化是其成为城市优势种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罗时有  王燕 《四川动物》1989,8(4):22-24
5—7月为蓝矶鸫的繁殖期,每年繁殖一次;雌、雄共同营巢于地面或堤堰隙缝;满窝卵4—5枚,仅雌性孵卵;雌、雄亲鸟共同育雏,哺幼期15—16天。雏鸟的嘴、翅、跗蹠增长迅速,其量度皆在成鸟的80%以上;体长和尾羽生长较缓,分别为成鸟的54.76%和25.55%。  相似文献   

8.
鼹形田鼠 (Ellobius Talpinus)是我国蒙新区比较广泛分布的鼠种之一。主要栖息于山地草原和荒漠草原。营昼夜活动。以植物的根、根茎为主要食物。对草场和农田的危害,一是挖洞直接啮食、损伤牧草和农作物的根系;二是通过推到地面的大量土堆覆盖植被。在农作区引起缺苗断垅;在草场引起植被成分改变,草场退化,影响草场生产力。目前国内对其生活习性研究,尚乏报道,加之该鼠营特殊的地下生活方式,所采用的杀灭方法和杀灭效果,远不及防治其他鼠种有效。  相似文献   

9.
甘肃省莲花山鬼鸮繁殖巢址记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鸮在世界上呈环北极分布,其甘肃亚种自1928年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首次发现后,80多年来在甘肃一直未见报道,其它分布点亦非常零散.1999~2003年,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区发现鬼鸮分布,并记录鬼鸮繁殖巢址3个.鬼鸮营巢于针叶树的树洞中,雌雄共同育雏.  相似文献   

10.
巢址选择对鸟类的巢捕食率具有重要影响,研究鸟类的巢址特征与巢捕食率之间的关系有利于揭示不同巢址特征对鸟类成功繁殖的作用。本研究以2014至2017年在河南董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察的红头长尾山雀(Aegithalos concinnus)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红头长尾山雀在卵期(产卵及孵卵期)(n = 124巢)及育雏期(n = 119巢)被捕食巢和成功巢的日存活率与发现巢的时间和营巢植物种类之间的关系,同时还根据其巢址的总体特征对其巢址安全性进行评级,以探究研究者评估的巢址安全等级对预测巢存活率的有效性。结果显示:在卵期,营巢于竹类植物(如箬竹Indocalamus tessellatus和刚竹属Phyllostachys sp.植物)、茶(Camellia sinensis)、灌草类植物(如蔷薇Rosa spp.和禾本科Gramineae植物)和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上的红头长尾山雀巢的日存活率皆显著高于在松柏类植物(如油松Pinus massoniana、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和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上的巢;在育雏期,营巢于灌草类植物上巢的日存活率显著低于竹类、杉木和茶树上巢的日存活率。卵期巢的日存活率随巢日龄的增加而显著降低,但育雏期巢的日存活率不随巢日龄显著变化。此外,巢的日存活率与发现巢的日期之间没有显著关系,研究者评估为巢址安全等级不同的巢,其日存活率也无显著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的结果表明,营巢于某些特定植物有助于降低红头长尾山雀面临的巢捕食风险,说明营巢植物种类对鸟类的繁殖成功率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本草纲目》把鸟类分为水禽类(27种)、原禽类(23种)、林禽类(20种)和山禽类(15种),共计85种。其中对鸟类繁殖的记载可列举如下:繁殖时间“燕,春社来,秋社去”。(注:社,祭神日;即立春和立秋后第五日)。燕,指家燕(H.rustica)和金腰燕(H.daurica)。“鹜,清明后生卵”。鹜,指家鸭(见《尔雅说诗》和《尔雅义疏》)。营巢场所“鹳,多巢于高木”。鹳,泛指鹳类,我国以黑鹳(Ciconianigra)为常见。“鸜鹆,巢于鹊巢,及人家屋脊中”。鸜鹆,即八哥(Acridotherescristatellus)。“翡翠,穴居生子,亦巢于木”。翡翠,古释不一,包括现代翠鸟和翡翠属。“巢于…  相似文献   

12.
我国东北部森林害虫区系在世界陆地动物地理分区上属于古北区的东北中国亚区,该亚区除了我国东北部外,还包括我国中部、苏联乌苏里、朝鲜半岛、日本群岛。所以我国东北部的森林害虫种类与这些地区所分布的十分相同,有的是全古北区种类,有的是与其他亚区共同的种类,特别是欧洲一西伯利亚亚区,有很多共同的种类,其中主要森林害虫有:落叶松毛虫[Dendrolimus superans(Butler)=  相似文献   

13.
甘肃省莲花山鬼鸮繁殖巢址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鸮在世界上呈环北极分布,其甘肃亚种自1928年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首次发现后,80多年来在甘肃一直未见报道,其它分布点亦非常零散。1999~2003年,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区发现鬼分布,并记录鬼鸮繁殖巢址3个。鬼鸮营巢于针叶树的树洞中,雌雄共同育雏。  相似文献   

14.
甘肃省莲花山鬼鹗繁殖巢址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鬼鸮在世界上呈环北极分布,其甘肃亚种自1928年在甘肃西北部的天堂寺首次发现后,80多年来在甘肃一直未见报道,其它分布点亦非常零散。1999.2003年,作者在甘肃省莲花山区发现鬼鸮分布,并记录鬼鸮繁殖巢址3个。鬼鸮营巢于针叶树的树洞中,雌雄共同育雏。  相似文献   

15.
广东海丰发现紫水鸡繁殖巢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在中国分布范围极小,至今未有繁殖记录。2006年5月,作者在广东省海丰沿海地区记录到紫水鸡繁殖巢3个,分别营巢于水葱和芦苇中。这不仅是广东,也是国内紫水鸡繁殖的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南京地区中华按蚊近似群三种不同的种型:宽卵型、窄卵型及中间型。除中间型采获标本较少外,对于宽卵型和窄卵型的卵、幼虫、蛹、成虫的形态特征及其生态习性 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根据本文中举出各点,两种不同种型可以明显区别。 中华按蚊的宽卵型在南京地区分布很广,平原和山区都很普遍,幼虫孳生在各种不同类型的积水,尤其在水田、水塘、水沟等处。窄卵型主要分布在山区丘陵地带,幼虫孳生于水塘为主。 宽卵型和窄卵型都在9月份数量最多。宽卵型冬季以成蚊过冬。窄卵型冬季以卵粒过冬。 宽卵型主要栖息在畜舍、吸畜血兼吸人血,在午夜前后均能进行吸血活动。窄卵型白昼常栖息于户外,从通宵观察中捕获的少量雌蚊看来,以午夜以后侵入人屋居多,以刺吸人血为主。  相似文献   

17.
河乌为栖息于水域的鸟类中生活习性较特殊的种类,以水中的昆虫和河流附近的害虫为食,在新疆分布于天山南北。3月左右开始婚配,夏、秋两季一般可以繁殖1—2次。每窝产4—5枚卵,孵化期为16—18天,雏鸟需要25—28天育成。河乌通常成对活动,贴水面飞行,生活在湍流溪河的两岸。冬季聚成小群常以2—7只在河道的冰洞及不冻水域活动、觅食。  相似文献   

18.
蝮蛇Agkistrodon halys(Pallas)和眼镜蛇 Naja naja atra Cantor是我国分布最广,危害劳动人民最普遍的二种毒蛇。蝮蛇在我国分布于福建(北部)、浙江、安徽、江西、江苏、湖北、湖南、四川、云南、河北、河南、甘肃、山西、陕西、东北诸省及内蒙古自治区;国外分布于苏联西伯利亚、日本、朝鲜及泰国北部。眼镜蛇国内分布于浙江、江西、福建、台湾、  相似文献   

19.
我国黑线仓鼠的亚种分类研究及一新亚种的描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线白鼠(Cricetulus barabensis)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以及西北、华东、华中的部分地区,在国外,见于苏联西伯利亚南部、朝鲜北部、蒙古人民共和国。整个分布区大约在东经75°—136°,北纬32°—58°之间。  相似文献   

20.
新疆北鲵的分布、生物学研究及其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秀玲  白瑛 《四川动物》2000,19(3):146-148,142
新疆北鲵仅分布于我国与哈萨克斯坦边界的在山系的局部地区,呈岛屿状分布,栖息地狭窄,种群数量少,加以天敌和人为破坏严重已处于构危状态,自1989年在温泉县北鲵后,对其地理分布、生物学、生态学、细胞染色体组型、分子特征及人工驯养及人工驯养繁殖等进行了研究。新疆北鲵是原如的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以水生昆虫和其他节肢动物为食;成体非繁殖期和亚成体营陆地生活晚上在陆地摄食。每年5 ̄6月繁殖,产出卵胶囊1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