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L-色氨酸为必需氨基酸之一,在人体代谢有着重要的功用,是配制复合结晶氨基酸注射液的基本原料,其价格昂贵,国内尚供不应求。至今,除用化学合成生产色氨酸外,利用微生物发酵法生产 L-色氨酸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国内外均有不少研究报告。根据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我们于1976年采用邻氨基苯甲酸为前体物发酵法,协作进行了 L-色氨酸的试制工作。当时,由于受到强烈地震的影响,试制工作未能园满结束,但在克服重重困难之后,仍然摸索了一  相似文献   

2.
离子交换吸附L-色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色氨酸是含吲哚环的芳香族氨基酸,也是人类必需的氨基酸之一,目前,工业上除部分采用化学合成法外,主要采用前体发酵法和酶促转化法生产。随着在医药、食品和饲料加工中应用的开拓,市场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色氨酸生产具有广阔的前途。  相似文献   

3.
L-色氨酸是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随着L-色氨酸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进行发酵法生产L-色氨酸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了提高L-色氨酸产量,本文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L-色氨酸清液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培养基进行发酵,考察清液发酵对L-色氨酸发酵过程中生物量、L-色氨酸产量、副产物生成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优化条件下利用清液发酵培养基发酵,乙酸含量与原工艺相比降低了(6.75±1.26)%,L-色氨酸产量提高了(16.54±1.15)%,实验值与响应面分析预测值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4.
专利要求的范围 用节杆菌属(?一丈。,夕夕一)中对一种或二种以上的色氨酸类似物具有抗性的LO色氨酸产生菌,在培养液中积累色氨酸,并从该培养液中提取L一色氨酸的发酵生产法。 本发明详细池叙述了节杆菌属中的L一色氨酸生产菌,通过培养,从发酵液中分离、回收L一色氨酸的方法,由于采用了生成L一色氨酸能力高的菌株,所以使必须氨基酸中的L-色氨酸达到了兼价工业生产的要求。 过去发酵法生产L一色氨酸,采用的是在培养基中添加叫噪或邻氨基苯甲酸的方法,此法因必须采用高价的引噪或邻氨基苯甲酸作前休物质,使色氨酸的生产存在着成本高的缺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我国发酵法生产L-色氨酸存在着产酸率、糖酸转化率和提取率较低以及检测速度较慢等不足之处,为了提升发酵控制水平及产物浓度的快速检测,采用近红外检测技术建立发酵过程中L-色氨酸浓度预测模型。方法: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发酵液中L-色氨酸浓度预测模型。结果:在光谱预处理为二阶导数、波数范围为6101.8~5450 cm-1条件下获得最优L-色氨酸浓度预测模型。经验证,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其预测值与测量值仅有5.16%的偏差。结论: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可为大肠杆菌L-色氨酸发酵过程中浓度快速检测提供可靠数据,并为L-色氨酸发酵过程控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6.
·确立生产饲科用色氨酸技术: 日本昭和电工公司以追加含量85%以上新规格的饲料添加物成分为主,确立了生产L-色氨酸专供饲料用的技术。采用经遗传技术处理的枯草杆菌的发酵法,成分可降低约原产品的一半,今后建设年产200吨的专用工厂并出售该产品。  相似文献   

7.
L-色氨酸作为人体内的一种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与饲料等行业.工业上采用的色氨酸生产方法有化学合成法、转化法及微生物发酵法.近年来,随着代谢工程在色氨酸菌种选育中的成功运用,微生物发酵法逐渐成为主要的色氨酸生产方法.系统综述了微生物发酵法生产色氨酸所涉及的代谢工程策略,包括生物合成色氨酸的代谢调控机制以及途径...  相似文献   

8.
<正> α-丙氨酸目前世界年产量约200吨,年增长率属于各类氨基酸之首,其生产有直接发酵法、天门冬氨酸脱羧酶法及丙酸合成法等,在直接发酵法中,我们曾用Arthrobac tec SP. AS1.8号菌从葡萄糖产生2.3%的丙氨酸,有报导用Brevi bacterium ge lat inosum菌可得到40%的产率。  相似文献   

9.
<正> α-丙氨酸目前世界年产量约200吨,年增长率属于各类氨基酸之首,其生产有直接发酵法、天门冬氨酸脱羧酶法及丙酸合成法等,在直接发酵法中,我们曾用Arthrobac tec SP. AS1.8号菌从葡萄糖产生2.3%的丙氨酸,有报导用Brevi bacterium ge lat inosum菌可得到40%的产率。  相似文献   

10.
日本三乐公司用基因重组技术生产L-色氨酸的工艺已符合通产省的“重组DNA技术工业化准则”的要求,于1986年底获得该省的确认。现在世界上L-色氨酸市场每年300-400吨。如果每公斤价格在300日元以下,那么,作为饲料添加剂的年需要约为一万吨。所以,各企业为降低生产成本,相继从事色氨酸廉价制造法的开发。  相似文献   

11.
L-色氨酸作为一种必需氨基酸,广泛应用于食品、饲料和医药等领域。目前,微生物法生产L-色氨酸存在转化率低等问题。为此,本研究通过敲除L-色氨酸操纵子阻遏蛋白(L-tryptophan operon repressor protein, trpR)、替换l-色氨酸弱化子(trpL)、引入抗反馈调节的aroGfbr等,获得可积累11.80 g/L L-色氨酸的底盘菌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TRP3。在此基础上,将L-色氨酸合成途径分为中心代谢途径模块、莽草酸(shikimic acid, SA)途径至分支酸(chorismic acid, CHA)模块、分支酸至L-色氨酸模块,并借助启动子工程,通过平衡中心代谢途径模块、莽草酸途径至分支酸模块、分支酸至L-色氨酸模块,获得工程菌E.coli TRP9。在5 L发酵罐中,工程菌E.coli TRP9的L-色氨酸产量提升至36.08 g/L,糖酸转化率提升至18.55%,达到理论转化率的81.7%。本研究利用模块工程策略,构建了高产L-色氨酸生产菌株,为l-色氨酸的规模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生物技术法生产丙酮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丙酮酸是一种重要的有机酸,广泛应用于制药、日化、农用化学品和食品等工业中。相对于化工法生产的丙酮酸而言,生物技术法生产的丙酮酸具有低成本、高质量等优势。生物技术法生产丙酮酸主要包括发酵法和酶法,前者又包括直接发酵法和休止细胞法。在对比各种生产方法的基础上,考虑到球拟酵母属的多重维生素营养缺陷型菌株是目前最具竞争力的丙酮酸生产菌,因此重点介绍了发酵法生产丙酮酸在菌种、发酵条件优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给出了生物技术法将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  相似文献   

13.
应用遗传工程学技术又获可喜成果。主要研究氨基酸、色氨酸生产方法的大阪大学工程学部的发酵工程数研室(合叶修一教授)研究小组,用大肠杆菌产生色氨酸研究成功。产生色氨酸的量是当代所采用的发酵法的两倍。 大肠杆菌以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五种酶的复杂的连续地反应可以合成色氨酸。在一  相似文献   

14.
应用遗传工程学技术又获可喜成果。主要研究氨基酸、色氨酸生产方法的大阪大学工程学部的发酵工程数研室(合叶修一教授)研究小组,用大肠杆菌产生色氨酸研究成功。产生色氨酸的量是当代所采用的发酵法的两倍。 大肠杆菌以葡萄糖为原料,经过五种酶的复杂的连续地反应可以合成色氨酸。在一  相似文献   

15.
S-腺苷甲硫氨酸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腺苷甲硫氨酸(SAM)是甲硫氨酸和三磷酸腺苷相结合的代谢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和微生物体内,参与40多种生化反应,主要作为三种代谢途径(转甲基、转硫基、转氨丙基)的前体,临床上被广泛用于治疗肝病、抑郁症、关节炎等。SAM的制备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酶促合成法、发酵法三种。化学合成的SAM是消旋体,需进行光学拆分,且存在产率低、原料L-高半胱氨酸价格昂贵和环境污染等问题。酶促合成法合成的SAM纯度高,但原料ATP成本太高。发酵法已成为目前生产SAM最常用的方法,欧洲利用发酵法生产SAM已实现了产业化,但国内的起步较晚,目前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因此,应加强发酵法生产SAM的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6.
L-苹果酸的生理功能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L-苹果酸队(L-MalicAcid简称LMA)是生物体糖代谢过程中产生的重要有机酸,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果和蔬菜中,未成熟的苹果中含量较高,约为04%。LMA有多种生产方法:直接提取法;DL-苹果酸拆分法;利用微生物发酵糖质原料生产法;利用微生物产生的延胡索酸酶转化法;微生物发”酵非糖质原糖生产法[1].其中以第三和第四种方法为主。直接发酵法的研究可追溯到本世纪20年代,因产酸达不到工业生产水平的要求,很长一段时间都未能有所突破。1959年,日本在实验室以延胡索酸为原料,采用微生物酶转化法取得成功,1974年建小规模工厂生…  相似文献   

17.
<正>在我国生物发酵产业中,氨基酸生产占重要地位,L-谷氨酸、L-赖氨酸及L-精氨酸等大宗氨基酸产品的生产规模及生产水平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而小品种氨基酸诸如:L-苯丙氨酸、L-色氨酸、L-缬氨酸及L-异亮氨酸等无论在生产规模还是在生产水平上,均与国外有较大的差距。近年来,福建省麦丹生物集团有限公司及其福州研究院在中国生物发酵产业协会石维忱理事长的关心和指导下,在国家  相似文献   

18.
L-精氨酸是一种碱性氨基酸,具有多样化的官能团,是合成多种有用化合物的前体,其衍生物广泛应用于医疗、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L-精氨酸衍生物的合成方法有化学法、发酵法和酶法。在当前绿色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比各种生产方法,生物酶法合成L-精氨酸衍生物具有明显优势。因此本文重点介绍了L-精氨酸衍生化的典型产品和合成技术,并介绍了生物酶法合成L-精氨酸衍生物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代谢副产物乙酸对L-色氨酸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重组大肠杆菌(E.coli TRTH/pSV-709)发酵生产L-色氨酸的发酵过程,检测结果表明发酵液中有大量代谢副产物乙酸的积累。利用外源添加试验研究了乙酸对L-色氨酸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酸浓度高于2g/L时对L-色氨酸生产菌的生长和产酸均有抑制作用。分析了乙酸的产生机制,并采取了调节溶氧水平、确定合适初始葡萄糖浓度、限制葡萄糖流加及控制菌体比生长速率等措施来减少乙酸的生成。在优化条件下,乙酸含量与原工艺相比降低了51.35%,菌体生物量和L-色氨酸产量分别提高了51.07%和46.54%,实现了高密度发酵培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信息库     
1.由光滑球拟酵母从葡萄糖发酵生产丙酮酸 丙酮酸是代谢途径巾重要的有机酸。它是许多药物合成的原料和动物细胞培养的重要成分,它还是酶法合成L-色氨酸,L-酪氨酸,L-二羟苯丙氨酸等氨基酸的底物。许多酵母,如酵母属,球拟酵母属,毕赤酵母属,假丝酵母属和丝孢酵母属中,用羟基硫胺素(硫胺素类似物)的休眠细胞法都可以筛选到产丙酮酸的菌株。在初筛中,酵母属菌株产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