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 HRP逆行追踪结合谷氨酸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鼠外侧膝状体背侧核 (d L GN)中继神经元的化学递质。光镜下 HRP标记细胞与谷氨酸免疫阳性细胞清晰可辩。HRP单标记细胞位于外侧膝状体背侧核内 ,胞浆及树突基部充满棕色颗粒。免疫金银法 (IGSS)单标记的谷氨酸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于外侧膝状体背侧核与腹侧核 ,胞体内充满黑色银颗粒。在外侧膝状体背侧核内可见 HRP和谷氨酸双标记细胞 ,其数目占 HRP标记细胞总数的 70 .9± 6 .4%。本文提示 ,谷氨酸可能是外侧膝状体背侧核投射至视皮质的中继神经元的神经递质之一。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技术观察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P物质、甘丙肽和γ-氨基丁酸免疫阳性胞体在大鼠结合臂旁核中的分布。降钙索基因相关肽阳性神经元分布于臂旁内侧核的腹侧部及外内侧亚核、臂旁外侧核的外外侧亚核、极外侧亚核,背外侧亚核及上外侧亚核,也分布于KllikerFuse核。P物质阳性胞体分布于臂旁内侧核内侧部和外内侧亚核、臂部外侧核的外外侧亚核及极外侧亚核,在腹外侧亚核中亦见个别细胞分布。甘丙肽阳性细胞的分布较为广泛,分布于臂旁外侧核和臂旁内侧核所有的亚核及Klliker-Fuse核中,γ-氨基丁酸阳性神经元在中尾部臂旁核中分布于臂旁外侧核背内侧部包括背外侧亚核、腹外侧亚核、内外侧亚核及结合臂背侧部;在嘴部和中嘴部臂旁核,GABA阳性胞体除位于臂旁外侧核背内侧部的背外侧亚核、腹外侧亚核、中央外侧亚核、上外侧亚核及内外侧亚核外,也出现于腹外侧部的外外侧亚核、臂旁内侧核内侧部及Klliker-Fuse核。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以免疫细胞化学法、计算机图象分析法研究了大鼠脑桥背侧被盖区含亮氨酸脑啡肽(L-ENK)和P物质(SP)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含L-ENK的神经元分布于Gudden背侧被盖核的背部和腹部(DDT、VDT),以及外背侧被盖核(LDT)。DDT内含L-ENK的细胞多而密集,周围有深染的神经纤维。胞体形态以圆形和卵圆形为主。随机测量免疫反应阳性细胞,平均等效径为12.18μm。VDT和LDT内含L-ENK细胞少,染色较浅。VDT的胞体为圆形和卵圆形,平均等效径为12.24μm。LDT的胞体为多边形,平均等效径为15.67μm。含SP的神经元仅见于LDT,细胞数量较多,胞体较大,呈多边形,平均等效径是20.39μm。本研究的结果显示:DDT,VDT和LDT各核内含L-ENK神经元的分布密度,细胞形态和大小均有所不同。DDT较密集,LDT细胞较大。LDT内含SP和L-ENK神经元多数可归为两类,含SP的胞体较大含L—ENK的胞体较小。DDT,VDT和LDT不同形态的含肽细胞可能与它们不同的中枢联系和功能有关。  相似文献   

4.
丘脑腹后外侧核的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形式主要为以下三种类型:痛兴奋神经元、痛抑制神经元和痛无关神经元。痛相关神经元的放电活动可被吗啡类药物所抑制。电刺激尾核头部对痛相关神经元主要产生抑制作用,尾核头部背侧的作用强于腹侧,且受不同刺激参数的影响。本文就以上结果在镇痛中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大鼠下丘脑内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用NADPH-d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了大白鼠下丘脑内一氧化氮合酶(ND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及形态特征。结果显示:在视上核、室旁核的大细胞部、环状核、穹窿周核、下丘脑外侧区、下丘脑腹内侧核、下丘脑背内侧核、乳头体区大部分核团均可见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聚集成团。在视前内侧区、视前外侧区、下丘脑前区、下丘脑背侧区、下丘脑后区、室周核、室旁核小细胞部及穹窿内可见散在的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室周核内可见呈阳性反应的接触脑脊液神经元的胞体及突起。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大多可见突起,有的突起上可见1~2级分支,并可见膨体。下丘脑大部分区域内可见阳性神经纤维。弓状核内可见许多弧形纤维连于第三脑室室管膜和正中隆起。  相似文献   

6.
大鼠尾壳核头部生长抑素mRNA的区域性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尾壳核 (CP)头部背内侧区、背外侧区、腹内侧区和腹外侧区生长抑素 (SOM )mRNA阳性神经元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CP头部不同区域SOMmRNA阳性神经元的密度存在差异 ,腹内侧区SOMmRNA阳性神经元的密度明显高于其他区 (P <0 0 1)。结论 CP头部不同区域的SOMmRNA阳性神经元密度存在差异 ,这可能是CP头部不同区域机能差异的形态学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7.
一氧化氮合酶在豚鼠听觉核团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一氧化氮合酶(nitricoxidesythase,NOS)在听觉核团的分布特点,探讨一氧化氮(nitricoxede,NO)在听觉径路中的作用,本文采用NADPH硫辛酸胺脱氢酶(NADPH-d)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豚鼠听觉核团内NOS的分布。结果发现,在各级听觉传入核团,均有NOS阳性神经元,而上橄榄复合体NOS反应阴性。耳蜗核NOS阳性神经元主要集中在耳蜗后腹核,为圆形或椭圆形双极神经元。下丘NOS阳性反应神经元位于下丘中央核团,胞体形状和大小不一。内侧膝状体背侧核NOS阳性神经元相对集中,多为双极神经元,部分神经元突起很长,散在阳性纤维,部分阳性纤维穿行于内侧膝状体背侧核与内侧膝状体之间。本研究提示,NO可能是听觉中枢的神经递质或调质,参与声信号传递的调节。  相似文献   

8.
哺乳动物的生活实际上是由睡眠与觉醒、休息与活动、镇静与警戒组成的。上世纪早期的研究预示了在下丘脑后部有一促觉醒区 ,目前神经科学家已证实了上述预测。下丘脑的hypocretin(也称为orexin)神经元对于觉醒系统的调节起着决定性作用 ,该神经元的活动能使睡意减少 ,同时提高觉醒和警戒。Hypocretin神经元分泌兴奋性神经递质hypocretin 1和hypocretin 2 ,投射到参与睡眠 觉醒机制的脑干 ,脑干的这些结构各有自己主要的神经递质 (如缝核的 5 羟色胺、蓝斑的去甲肾上腺素、背侧被盖的乙酰胆碱、乳头结节核的组胺、内侧隔核与斜角带核的γ …  相似文献   

9.
应用PAP-PAAP双重免疫组化染色程序在同一切片上进行两种肽能物质的定位,观察了中国树鼩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旁核内VP能和OT能神经元的比较解剖学分布,发现:视上核被视束分成主部和交叉后部。在视上核主部,其头侧部几乎仅含OT能神经元胞体,中间部VP能胞体出现并逐渐增多,尾侧部VP能胞体数目明显超过OT能胞体。在明显含有两种胞体的中间部和尾侧部,OT能胞体多位于背内侧,VP能胞体多位于腹外侧;在视上核交叉后部,其头侧部以VP能胞体为主,且多位于背外侧,OT能胞体多位于腹内侧。中间部OT能胞体多位于内侧,VP能胞体多位于外侧。尾侧部OT能胞体多位于背、腹两侧,VP能胞体则多位于中间;在室旁核,其头侧部几乎全由OT能胞体构成。中间部,VP能胞体出现并逐渐增多,OT和VP能胞体分别主要位于内、外侧。尾侧部两种神经元胞体较明显地分为内、外两群,内侧群主要为OT能胞体,外侧群几乎全为VP能胞体,该群的头侧半又可分为背腹两个亚群,至尾侧半,此二亚群渐合并。本文讨论了OT和VP能神经元在中国树鼩和大鼠视上核和室旁核内的比较分布。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了大鼠脑内参与兴奋性突触传递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亚型(mGluR5)的精确定位分布.mGluR5阳性浓染的神经元胞体和纤维密集地分布于大脑皮质浅层、嗅球、伏核、尾壳核、前脑基底部、隔区、苍白球、腹侧苍白球、海马CA1和CA2区、下丘中央核、被盖背侧核和三叉神经脊束核尾侧亚核浅层;淡染而稀疏的mGluR5阳性神经元胞体和纤维见于屏状核、终纹床核、杏仁中央核、丘脑部分核团、上丘浅灰质层、外侧丘系背侧核和延髓中央灰质.  相似文献   

11.
下丘(inferior colliculus,IC)是听觉通路的重要中继站。本实验采用红外可视脑片全细胞膜片钳技术对昆明小鼠IC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进行研究。共记录获得88个神经元,其中背侧核(dorsal cortex of IC,ICd)神经元21个,中央核(central nucleus of IC,ICc)神经元43个,外侧核(external cortex of IC,ICx)神经元24个。根据神经元对注入正电流的发放模式,将其分为起始型(6.8%,n=6),适应型(39.8%,n=35)和持续型(53.4%,n=47)三种类型。约一半的神经元(49/88)具有超极化电流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h)。ICd和ICc神经元主要表现为持续型(61.9%和67.4%),ICx主要为适应型(75%)。比较发现,ICd、ICc及ICx神经元之间在动作电位发放阈值和膜时间常数等参数上存在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IC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与神经元的类型、它们所接受的投射以及在声信息处理中作用不同相关。  相似文献   

12.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研究白介素-1α、干扰素-γ、神经生长因子-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体中华蟾蜍脑中的表达和分布特点。结果发现,白介素-1α阳性细胞数量很多,分布于脑的各个区域。白介素-1α多在细胞的胞体中,而原始海马锥体细胞,中脑的背前侧被盖核和腹后侧被盖核中的细胞可见阳性的突起。干扰素-γ阳性细胞数量较多,分布在端脑的原始海马和隔区,丘脑腹外侧核,下丘脑的视前区、视交叉上核和腹侧漏斗核,中脑被盖的背前侧被盖核、腹前侧被盖核、背后侧被盖核和腹后侧被盖核中,小脑的Purkinje细胞层和延髓的网状核,其中原始海马,背前侧被盖核和背后侧被盖核,视交叉上核,Purkinje细胞层和网状核中的细胞中可见阳性突起。神经生长因子-β阳性细胞数量较少,主要存在于下丘脑的视前区和视交叉上核,中脑被盖的腹前侧被盖核,小脑的Purkinje细胞层和延髓的网状核中,其中视前区、Purkinje细胞层和网状核中细胞可见阳性突起。肿瘤坏死因子-α阳性细胞数量最少,分布范围仅限于中脑被盖背前侧区和延髓的网状核及中缝核,但细胞具有阳性突起。因此,白介素-1α和干扰素-γ在成体动物脑中分布较为广泛,可能是神经细胞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而神经生长因子-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在成体动物脑中分布范围狭窄,其作用可能仅限于脑中的某些特殊区域。  相似文献   

13.
大鼠扣带回前部对外侧缰核单位放电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刺激扣带回前部,对75%的外侧缰核痛兴奋神经元(pain-excitative neuron of lateral habenular nucleus,LHPE)和75%的痛抑制神经元(pain-inhibitive neuron of lateral habenular nucleus,LHPI)的自发放电均产生抑制作用,并取消躯体和内脏伤害性刺激对外侧缰核(lateral habenular nucleus,LHN)单位放电的影响。扣带回内微量注射吗啡可以抑制LHPE的自发放电,并取消伤害性刺激对LHPE的增频效应。注射纳洛酮则使LHPE的自发放电增多,加强伤害性刺激对LHPE的增频作用,并可拮抗电针对LHPE伤害性刺激反应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用尼氏染色,在光镜下观察了大鼠脑视前区性双形核的位置、立体重塑和细胞组成。结果表明,该核团是一对圓柱形小核团,在视前区第三脑室两侧对称分布,头尾两端较细,中部稍膨大,其总长度雄性为262±35μm,雌性205±32μm。核团内由大、中、小三种神经元组成。雄性核团还可分为腹外侧和背内侧二个亚群,腹外侧亚群主由中神经元组成,背内侧亚群以大神经元占多数,雌性核团无明显的分群现象。  相似文献   

15.
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法,观察了大鼠尾壳核头部背内侧区,背外侧区,腹内侧区和腹外侧区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和形态特征。并在夹闭双侧颈总动脉2小时后,观察这些区域一氧化氮合酶阳性神经元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生命科学研究》2017,(5):386-391
内侧膝状体(medial geniculate body,MGB)是听觉通路在丘脑的重要中继站,为了探究小鼠MGB亚核神经元的电生理特性,使用离体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到99个MGB神经元,其中腹侧核(ventral division of MGB,MGBv)神经元36个,背侧核(dorsal division of MGB,MGBd)神经元34个,内侧核(medial division of MGB,MGBm)神经元29个。结果表明,神经元对去极化电流的反应具有爆发型(bursting)(16.2%,16/99)和紧张型(tonic)(83.8%,83/99)两种发放模式,并且所有MGB神经元在超极化电流刺激结束后均有去极化反弹(rebound),而仅有少数神经元(17.2%,17/99)在超极化刺激过程中有超极化激活的内向电流(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inward current,I_h)。此外,MGB各亚核神经元的静息膜电位(resting membrane potential,RMP)和激活阈值(active threshold)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以上表明MGB各亚核的电生理特性存在差异,该结果有助于理解MGB各亚核在听觉信息处理中产生不同功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Liu H  Lin YH  Cheng JH  Cai Y  Yu JW  Ma J  Gao DM 《生理学报》2011,63(4):311-318
本文旨在观察低频电刺激脚桥核(pedunculopontine nucleus,PPN)对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模型大鼠丘脑腹外侧核(ventrolateral thalamic nucleus,VL)神经元自发放电活动的影响,以探讨低频电刺激PPN改善PD症状的作用机制。通过纹状体内注射6-羟多巴胺制备PD大鼠模型。采用在体细胞外记录、电刺激及微电泳方法,观察低频电刺激PPN、微电泳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ACh)及其M型受体阻断剂阿托品(atropine,ATR)、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及其A型受体阻断剂荷包牡丹碱(bicuculline,BIC)对大鼠VL神经元放电频率的影响。结果显示,低频电刺激PPN可使正常大鼠和PD大鼠VL神经元自发放电频率增加。微电泳ACh对VL神经元具有兴奋和抑制两种作用,而微电泳ATR则主要抑制VL神经元,即使对被ACh抑制的神经元也产生抑制作用。微电泳GABA抑制VL神经元,而微电泳BIC则兴奋VL神经元。另外,在微电泳ACh的过程中微电泳GABA,被ACh兴奋或抑制的VL神经元放电频...  相似文献   

18.
猫外侧膝状体年龄相关性形态学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青年猫与老年猫外侧膝状体(lateral geniculate nucleus,LGN)神经元及γ-氨基丁酸(gama-aminobutyric acid,GABA)能神经元的年龄相关性变化,探讨老年个体视觉功能衰退的相关神经机理。方法Nissl染色示猫外侧膝状体分层结构(A、A1、C3层)及神经元,免疫组织化学法示GABA免疫阳性神经元。光镜下观察、拍照,Nissl染色切片测量外侧膝状体各层厚度、神经元胞体直径并计数神经元数量;免疫组化染色切片测量外侧膝状体各层中GABA阳性神经元胞体直径并计数GABA阳性神经元数量。结果青年猫及老年猫外侧膝状体各层厚度、神经元数量及胞体直径无明显改变(P>0.05);与青年猫相比,老年猫外侧膝状体各层中GABA阳性神经元数量及胞体直径均有不同程度的显著下降(P<0.01),且GABA免疫阳性反应减弱。结论在动物个体衰老进程中,外侧膝状体总体神经元保持相对稳定可能对老年个体维持视觉功能具有一定意义;老年个体外侧膝状体GABA能神经元对视觉信息传递及整合过程的抑制性调节功能削弱,可能是外侧膝状体水平上导致老年个体视觉功能衰退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缰核痛相关神经元对伤害性刺激和吗啡的反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缰核痛相关神经元对经典镇痛药吗啡的反应,了解缰核的痛觉属性.方法:实验在浅麻醉下的成年大鼠进行.通过脑室插管微量注射,或经五管微电极电泳吗啡、纳络酮、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等,并记录缰核内痛相关神经元的单位放电.结果:在内侧缰核、外侧缰核记录的痛相关神经元放电,又可分为痛兴奋性神经元和痛抑制性神经元.在缰核微电泳吗啡后,痛兴奋性神经元以抑制反应为主,痛抑制性神经元以兴奋反应为主.微电泳纳洛酮可以翻转吗啡对缰核的作用.在吗啡耐受大鼠腹腔注射吗啡10 mg/kg,LHb痛相关神经元表现为镇痛效应的数量远大于MHb痛相关神经元的,表明外侧缰核受吗啡的作用程度高于内侧缰核.对吗啡耐受大鼠脑室注入CCK拮抗剂后,再由腹腔注射吗啡,可减弱对吗啡的耐受程度.反之,在腹腔注射吗啡(10 mg/kg)10 min后,侧脑室注射CCK-8(15 ng/10μl),CCK-8可拮抗吗啡对LHb的镇痛作用,但对MHb的拮抗作用不明显.结论:缰核的痛兴奋性神经元和痛抑制性神经元对伤害性(痛)刺激敏感而不易发生适应.其中外侧缰核神经元对吗啡的敏感性高于内侧缰核神经元.  相似文献   

20.
Li Q  Song G 《生理学报》2001,53(5):401-404
实验在10只成年家兔上进行,斜方体后核(RTN)内微量注入霍乱毒素β亚单位耦合辣根过氧化酶(CB-HRP)后,在脑桥Koelliker-Fuse 核,臂旁内侧核及臂旁外侧核观察到大量HRP标记神经元,在延髓孤束核腹外侧区,疑核和后疑核,面神经后核的腹侧及内侧区观察到少数HRP标记神经元,在面神经后核,疑核及后疑核区域观察到大量HRP顺行标记末梢纤维,实验结果表明,RTN和脑桥及延髓的呼吸相关结构之间存在纤维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