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敦清 《昆虫学报》1974,(1):117-119
1966年3月在福建省建瓯县采到一新种的跳蚤,属于Neopsylla属中的stevensi种团,其形态特征与已知各种均有区别,故订为新种,命名为狭窦新蚤新种Neopsylla stenosinuata sp.nov.。 形态记述 头部(图1)眼鬃4根,位于颊栉上前方的1根较小,额鬃7—8根,后头鬃3列,数为5—6—6。额三角突比较发达。下唇须略超过前足基节之半。前胸栉具22根刺,雌性前胸背板主鬃列前方尚有1列小鬃,两侧约6—7根。中胸背板颈片内侧有1—2根假鬃。  相似文献   

2.
斯氏新蚤 Neopsylla stevensi Rothschild,1915系 N.C.Rothschild 根据 H.Stevens于1912年5月采自尼泊尔、锡金边境Kalapokri的Epimys fulvescens(=Rattus fulvescens)体上单独1只雄性标本而定立的。1932年Jordan又根据H.Stevens 于1929年3月在我国四川省木里的 Rattus griseipectus(=Rattus norvegicus caraco)体上采到的1只雄性标本,认为和 N.stevensi原记述甚为符合。并根据在同地区1只采自Anteliomys custos  相似文献   

3.
1963—1972年自陇东、甘南和河西地区采得一些双蚤属的跳蚤。经鉴定其中有一新种和一新亚种,分述如下。细钩双蚤Amphipsylla tenuihama,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额突退化,第1列后头鬃只1支。?可动突后缘圆弧形,第8腹板后缘着生许多鬃以及?受精囊和交配囊管的形状,都比较接近丛鬃双蚤(A.vinogradovi)。但新种?可动突较宽,上面着生的2支棘鬃相距较远,下位者位置远较丛鬃双蚤者为低;第8腹板后缘虽两种都生有许多细长鬃,但新种不像丛鬃双蚤那样间有8支左右粗长鬃;  相似文献   

4.
在1960年我们从四川省阿坝地区的几种啮齿动物体上,采到一些跳蚤标本,经鉴定后,其中发现新蚤属(Neopsylla Wagner,1903)一新种,该新种属于斯氏组(Stevensi group),订名为鞍新蚤新种N.sellaris sp.nov.。 鉴别特征 鞍新蚤新种以其雄性阳茎内突端附器为杆形,抱器突起的形状,第Ⅸ腹板后臂的形状和雌性第Ⅶ腹板后缘的凹陷很浅,与N.anoma Rothschild,1912相近似;又以其前、中足第Ⅴ跗节具4对侧蹠鬃,后足第Ⅴ跗节仅具3对侧蹠鬃而与N.luma Traub,  相似文献   

5.
一九六0——一九七三年在四川省及西藏自治区采集到新蚤属(NeopsyllaJordan.1903)十余种,其中一种经鉴定系一新亚种,兹命名为特新蚤川藏亚种Neopsyllaspeciessichuanxizangensis,ssp.nov.鉴别特征特新蚤川藏亚种♂第9腹板后臂端部之亚刺鬃较少以及♀第7腹板后缘背叶端缘有深凹与贵州亚种比较相近,而与其他亚种相比则较易区别。但与贵州亚种的区别在于川藏亚种第9腹板后臂自基至端逐渐变细而端尖,亚刺鬃短而骨化浅以及♀第7腹板侧鬃少(通常不多于15根)且后缘背叶之背侧小叶通常长于或约同腹侧小叶等长。亚种形态头额突约位于额缘中央稍上处…  相似文献   

6.
狭蚤属(Stenoponia J.et R.,1911)为大型色深的跳蚤,全身有浓密的鬃,多分布于旧北界,少数在新北界。1959年7月廖灏溶同志从青海Myospalax fontanierii体上采到本属跳蚤,其形态与已知各种均有区别,故订为新种,命名为多棘狭蚤新种S.polyspina sp.nov。  相似文献   

7.
大锥蚤属(Macrostylophora Ewing,1929)是分布在东洋区中印亚区,寄生于松鼠的主要跳蚤(Jordan,1948)。现已知将近20种和亚种。我国纪录仅有4种:1.无值大锥蚤[M.euteles(J.et R.,1911)],分布在云南、四川和贵州;2.李氏大锥蚤(M.liae Wang,1957),分布于福建;3.崔氏大锥蚤(M.cuiae Liu,Wu et Yu,1964)自浙江和福建;4.三刺新角叶蚤(Neoceratophyllus trispinosus Liu,1939),采自浙江天目山的Sciurussp.。著者等认为新角叶蚤属乃大锥蚤属的同物异名,故此种应移入大锥蚤属中,名为三刺大锥蚤(M.trispinosus)。  相似文献   

8.
在1957—1958年中著者(沈定荣)从云南省连山等地区的黄胸鼠(Rattus rattus flavi-pectus)等宿主体上采到病蚤属(Nosopsyllus)的一种跳蚤,其形态与伍氏病蚤(Nosoprylluswualis Jordan,1941)相近。经与贵阳的伍氏病蚤的副模标本和一些原产地模式标本相比较,我们认为是一新种,命名为长形病蚤(Nosopsyllus elongatus sp.nov.)以标志新种具有较为狭而长的可动突(movable process)。  相似文献   

9.
我国甘肃省鬃蚤属(蚤目:蠕形蚤科)新种记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州大学生物学系的同志们曾从文县的黄鼬体上采得一种鬃蚤,经我们研究,认为是一个新种并订为文县鬃蚤,兹记述如下。文县鬃蚤 Chaetopsylla wenxianensis新种 鉴别特征 新种较近杭州鬃蚤Chaetopsylla hangchowen Liu,1939和圆钩鬃蚤 Chaetopsylla mikado Rothschild,  相似文献   

10.
额蚤属三新种和新亚种记述(蚤目:细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1958至1960年间分别从云南和四川的啮齿动物体上采得额蚤属(Frontopsylla Wagner et Ioff)跳蚤多次。经鉴定,其中除已知种外另有三个新种和新亚种,兹分别记述如下。 1.巨凹额蚤 Frontopsylla megasinus Li et Chen新种 鉴别特征 巨凹额蚤新种在亲缘上与台湾狭指额蚤(F.nakagawai taiwanensis Jameson et Hsieh,1966)接近:在形态上,它们的雄性Ⅷ背板和腹板、抱器突、可动突以及Ⅸ腹板的形状都相似。Ⅷ背板后缘都有一列长而柔的鬃;Ⅷ腹板都狭而长,后缘有刺形鬃;抱器突都较长,达可动突前缘中段以上;可动突都较狭长,略成矩形,后上角有一粗壮而色深的刺形鬃;Ⅸ腹板后臂细长,腹缘中段前方有刺形鬃一列3个等。在宿主方面,它们都寄生于Apodemus属动物,也说明它们是近缘的。本新种与该亚种的区别在于:  相似文献   

11.
从云南省西北部三个不同地区采到的双蚤属(Amphipsylla Wager,1909)标本,经比较研究,分别为似方双蚤(A.quadratoides Liu,Tsai & Wu,1975)一新亚种及直缘双蚤(A.tuta Wagner,1928)两新亚种。兹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国栉眼蚤属两新亚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1988年以来,人采自浙江省景宁,永嘉等县的标本,记述了栉眼蚤属两新亚各,即台湾栉眼蚤浙江亚种Ctenophthalmus(Sinoctenophthalmus)taiwanuszhejiangensisLuetQiu,ssp.nov和短突栉眼蚤永嘉亚种Ctenophthalmus(Sinoctenophthalmus)breviprojiciensyongjiaensis,Lu,Zhang,  相似文献   

13.
在整理采自四川、青海的蚤类标本中,发现一新亚种,现记述如下: 栉头细蚤腹凹亚种Leptopsylla(Pectinoctenus) pectiniceps ventrisinulata新亚种 鉴别特征 本新亚种与指名亚种L.(P.) pectiniceps pectiniceps(Wagner, 1893)的主要区别有:(1)♂可动突后缘的近基2/3段较圆凹,其最宽的位置稍高;(2)抱器不动突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我国蚤类区系方面的有关问题,作者曾于1980—1982年先后到秦岭山区的有关地段进行采集调查,获得一大批蚤类标本。经研究认为,这批标本中包括了蚤目昆虫的1个新属、7个新种和4个新亚种,分属于多毛蚤科Hystrichopsyllidae和细蚤科Lcptopsyllidae。本文是这项研究的第一报,记述多毛蚤科的3个新种和新亚种。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于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第一作者在整理一小批采自陕西黄龙县的蚤类标本时发现一种怪蚤,经研究鉴定为一新亚种,兹记述如下:金沙江怪蚤凹亚种Paradoxopsyllus jinshajiangensis concavus,新亚种  相似文献   

16.
厉蚤属(Xcnodaeria Jordan,1932)的建立系根据从锡金的斑林狸(Prionodon paradicotor Hodgson)体上采到的一只雄蚤,描述为后厉蚤(Xenodaeria telios Jordan,1932)为模式种。迄今只有这一种。至1966年,Hopkins和Rothschild在《英国自然博物馆蚤类目录》第四卷86页脚注中提到,Traub在喜马拉雅山较低处,具有古北界动物区系的几个地方得到本种,由此证实了以前认为印度次大陆具有古北界动物地理特征的说法。并认为其真正宿主可能是鼩鼱。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青海省蚤目新属和新种的记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十年来,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青海省地方病防治所对青海地区的蚤类开始进行了普查的采集,经鉴定发现有部分蚤类标本系新属、新种或新亚种。本文就是这一研究的首报。 青海蚤属Chinghaipsylla新属 在鉴定标本的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一个形态构造上颇为独特的蚤种,经研究以后,认为是一个新属新种,并订定为青海蚤属。  相似文献   

18.
远棒蚤属─新种记述(蚤目:臀蚤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记述了采自湖北省宜昌县远棒蚤属AviostivaliusTraub,1980一新种,即无端栓远棒蚤Aapapillusspnov,并对该属的属征进行了补充和修订。  相似文献   

19.
相关新蚤Neopsylla affinis Liet Hsieh 1964系著者根据云南中甸2,1♀标本首次记述的。1965年著者(解)复从中旬采到1♀,另从德钦采到4,1♀,均先后订为本种。近来,对上述标本进一步作了细致比较,发现两地标本尚有明显差别,认为德钦标本应为相关新蚤的一新亚种,故记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叉蚤属新种和新亚种记述(蚤目:多毛蚤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报告云南西部叉蚤属Doratopsylla 2新种和1新亚种:纪氏叉蚤D.jii Xie et Tian,sp.nov.,刘氏叉蚤D.liui Xie,et Xie,sp.nov.和朝鲜叉蚤剑川亚种D.coreana jianchuanensis 、Xie et Yang,subsp.nov.最后,对一些特征问题作了比较和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