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 我县地处历史上著名的微山湖滨湖蝗区南端,解放后治蝗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功,至六十年代初期已基本控制蝗害。但近年来蝗情有回升的趋势,值得注意。现根据过去的工作经验,对本县蝗区的发生与演变作一粗浅分析。 一、滨湖蝗区的演变情况 据历史资料统计,在1950—1965年中,夏蝗与秋蝗累计发生面积大于耕地面积之半的有6年(1952、1953、1958—1961),平均不到3年大发生一次。其中,1953年蝗区面积占耕地面  相似文献   

2.
防治蝗虫自采用查卵、查蝻、查成虫的三查方法以来,掌握了蝗情,迅速控制了蝗害。但有些蝗区在面积大、虫口密度稀的情况下,由于侦查技术跟不上,蝗情底码摸不透,常造成了盲目防治的浪费。1963年作者等在黄骅县进行了查蝻方法的试验,突出的抓住了三  相似文献   

3.
侦查残蝗和蝗卵是作好治蝗准备工作的重要项目,在作好查残蝗工作的基础上,进行查卵工作。杏卵工作完成後,根据查卵结果,制订蝗虫防治计划;然後按照计划准备治蝗经费、物资及一切必要措施。这样才能作到掌握有利时机,  相似文献   

4.
亚洲飞蝗在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福来  王元信 《生态学报》1995,15(2):134-141
从亚洲飞蝗在新疆发生基地的生境特点;形成和消退过程,分析亚洲飞蝗灾害发生消退的原因。自然条件变化和人们经济活动常改变亚洲飞蝗发生基地的生态条件及环境,并诱发或抑制飞蝗灾害的发生。文章指出根治亚洲飞蝗灾害的有效途径是贯彻“改治并举、根除蝗”的方针;加强蝗情监测;适时防治以及通过水利建设和农田开垦,改变飞蝗发生基地和生态条件等。  相似文献   

5.
楼亦槐 《昆虫学报》1959,(2):101-115
本文根据沿淮蝗区的历史情况、饲养观察、气象、水文等资料,加以整理与分析: 1.从产蝗基地形成的过程中,阐明飞蝗生态特性与水涝之间的联系,从而了解飞蝗消长规律是由这种联系内在矛盾和统一的更替影响的结果。 2.雨水对飞蝗发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故雨量的多寡与雨量的分布具有飞蝗生态上的重大意义: (1)淮河流域雨量适中,全年雨量集中在7、8两月,雨期短,湖滩洼地暴露时间长,故 宜飞蝗生长繁殖,同时该蝗区雨量较多,加之年雨量变幅大(年雨量相对变率超出25%以上,接近30%),及淮河水流平缓吐洩困难等原因,故而有大水涝灾发生,对飞蝗繁殖有很大的限制。 (2)雨期推移与蝗虫的盛衰是有直接的联系:(i)全年雨量表现在两个高峯以上,即夏秋蝗蝗卵发育及孵化时间多雨,蝗卵的死亡淘汰高,蝗情在雨量控制下基本不能猖撅成灾。(ii)雨期提前即夏蝗在卵的发育后期和孵化期遭高雨量的影响淘汰,以及秋蝗受高水位的影响不得大量发生。(iii)雨期移至7月份正值夏蝗成虫活动和秋蝗孵化的交错时期,对蝗情影响程度须视雨期前后、雨量大小而定。(iv)雨期后移至8月,即夏季季尾雨量一般较少,水情不大,而利于夏蝗发生,对秋蝗影响也少,往往在这种情况下,造成蝗虫大量的发生。 (3)雨水对蝗卵发育后期及孵化期有严重的影响,不仅是引起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竹蝗历年在福建南平专区为害极严重。1958年1—6月间有十个县共31,494亩受害。1958年8月,复旦大学福建资源调查大队决定由我们协助南平专区进行防治工作。先后在南平的上楼、西芹和沙县的青州,作烟雾剂对付蝗的毒效试验和防治工作。在使用烟剂的同时,我们尝试了土洋结合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蝗虫是我国危险性的大害虫,不仅在沿海的河北、江苏、山东等省,连年猖獗为害;新疆也是常常闹蝗灾的地区,并由于在新疆为害的蝗虫不只是飞蝗,还有红胫戟纹蝗、西伯利亚蝗及意大利蝗等多种,再加上新疆地面辽阔,蝗虫发生的中心都是分布在交通困难和生活条件极度恶劣的地区,这对于治蝗工作增加极大困难。解放后第一年全国十多个省市都发生蝗虫猖獗为害,当时,我们对这样大规模的治蝗工  相似文献   

8.
粉红椋鸟的食性及其对蝗虫种群密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我们在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本着科研工作要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为生产实践服务的方针,于1968年和1969年参加了新疆地区有害动物防治工作。工作期间,为配合哈密专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巴里坤)蝗区的治蝗工作,曾于1968年6—7月和1969年5—7月在沙尔  相似文献   

9.
东亚飞蝗的脱皮与腹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般治蝗都在三龄以前进行,因为这时活动小,食量小,马上消灭不会引起灾害,因此除了要识别蝗蝻的龄期以外,还须要掌握蝗蝻的脱皮规律,对于防治工作来说有极大的帮助,作  相似文献   

10.
一、情况: 一年来新中国的植物保护工作,已有根大的改进,并已取得显著的成绩,在防治工作上除用人工捕打、农业技术等方法防治各种病虫害外,药剂防治面积约计可达15,000万亩以上,其中治蝗1,087万亩,地下虫5,000万亩,种子消毒4,800万亩,棉虫1,600馀万亩。今年在治蝗方面继续贯彻了‘药剂除治为主’的方针,虽密度  相似文献   

11.
新疆是我国主要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全区拥有90余万平方公里的天然草场,约占全国草场面积四分之一,仅次于内蒙,居全国第二位。但这富饶辽阔的草原,蝗害严重,蝗虫种类达150多种。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治蝗工作,据新疆治蝗灭鼠指挥部的资料,1953—1984年,全区累计治蝗面积达5000多万亩,其中飞机治蝗1460多万亩,为发展新疆畜牧业生产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如此,由于单一化学防治,人们已经看到生态学上的弊端及伴随而来的严重后果,为此,哈巴河、昌吉等县已把草原养鸡和惊鸟的招引作为防治蝗害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岳宗 《昆虫学报》1953,(3):77-90
1951年利用飞机治蝗,是中国历史上的空前创举。治蝗方法,由原始的人工捕打,一跃而进入最科学的高度机械化方法,而且在短短的三个多月工作中,创造出很多的经验,获得辉煌的成绩,是值得我们纪念与奋慰的。这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成功,应归功於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群众的集体创造,以及苏联专家的帮助。作者很幸运,先後多次参加飞机治蝗,兹将在工作中学习所得和经验,择要写出,以供参考研究。  相似文献   

13.
飞机撒药治蝗,必须依靠地面布置的信号,一方面是指引飞机进入的方向;一方面是指引来回撒药的路线,如果信号布置错误,首先能影响信号人员的安全;其次,能阻碍撒药工作的进行,结果是延误了有利的撒药时间。我们不仅要求信号人员需要布置正确的信号,同时由於风向的转变以及蝗区地形的变化,信号人员还得就具体情况,加以灵活运用。兹将我们在苏联治蝗专家那吾莫夫同志指导下,对於布置信号的体验,介绍如下,以供治蝗同志的参考。  相似文献   

14.
我县南临渤海,地势比较低洼。既有沿海蝗区又有内涝蝗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的推动下,全县治蝗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治蝗方针指导下,经过艰苦奋斗,蝗区面积压缩了近40万亩,除治面积由解放初期的每年60—100万亩,下降到l万亩左右,投入的人力、物力也大为减少,除治用工由每年150万个劳动日工下降到1万个左右,国家投资由过去的每年15万元左右减少到不足2万元。同时螟区面貌也大大改变,蝗区境内河流、渠道、水库、堤坝、埝埂已基本绿化,建立了22个社队办的蝗区林场,各种排水能力达385平方公里,蝗区垦荒事业大发展,巳挑挖台田、条田16万多亩,开稻田3万多亩,防治设备发展很快。1976年已基本实现地面机械化作业。  相似文献   

15.
一.前言 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Meyen)是我国农业生产中最严重的害虫。自从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以後,由於政府的重视,各研究机关的配合研究,治蝗工作得到了迅速发展,并确定了“掌握有利时机,消灭於三龄之前”的防治方针。  相似文献   

16.
东亚飞蝗自古以来是中国农业上的头号害虫,历史和地方志上记载很多。农民为了保护生产,想尽种种办法和蝗虫作斗争,在耕作过程中观察到雌蝗产一卵于土下一二寸处,集数十粒至百余粒成一卵块,挖掉一个卵块就可少生几十只蝗虫,因此挖掘蝗卵是很久以前农民自己创造的治蝗方法之一。后来生产发展了,也有用犁耕翻蝗卵的,耕翻时可以直接或间接地杀死部分蝗卵。所以在较早年代的农书或治蝗书  相似文献   

17.
蝗虫是世界性大害虫,危害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为确保粮食作物安全,充分运用微生物技术治蝗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最佳选择。微生物以及植保研究人员认为研发生物防治蝗虫制剂大有可为。如绿僵菌(Memrrhizium sp.)治蝗制剂在许多国家如英国、澳大利亚等已实现商品化,进行大量生产和应用。在澳大利亚,每年防治蝗虫近25000公顷,治蝗效力达到90%~95%。实践证明,“以菌治虫”有很强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蔗蝗(Hieroglyphus annulicornis Shir.)又名斑角蔗蝗、蔗叶蝗、烟袋油,是南方诸省为害甘蔗的一大害虫。几年来据我们在微山湖蝗区的调查,发生为数很少,分布不广,为害不甚显著。但因农业合作化的飞跃发展,蝗区环境面貌随之改变,在这种情况下,蔗蝗是否会有新的变化,是我们应该注意的。蔗蝗的生活习性过去记载的较少,为了要掌握它的发生规律,有利于今后防治研究工作,我们于1955年对蔗蝗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遵照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教导,以阶级斗争为纲,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于1975年5月至8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大河公社、东方红公社、向阳牧场、伊吾县前山牧场、伊吾军马场,进行了地面超低容量制剂的治蝗试验,取得了成功。 这次试验,我们是应用上海明光仪表厂生产的超低容量喷雾器和四川省农科院农药研究所提供的超低容量制剂,对危害新疆牧草的主要蝗虫如西伯利亚蝗、痂蝗和意大利蝗等多种蝗虫进行了人工接虫的野外笼内药剂筛选试验和223.65亩春、夏、秋三季不同类型的牧场小区治蝗药效试验。同时,将优选制剂进行了对当地主要收草和小麦的药害试验,以及马拉硫磷、乐果处理区对放牧绵羊、山羊有无急性中毒症状观察。  相似文献   

20.
宁甘地区蝗虫的新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整理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及宁夏同族自治区农科所植保系历年所采的宁夏和甘肃地区蝗虫标本时,发现新种4个,其中属于癞蝗亚科2种,斑翅蝗亚科2种;并发现我国新纪录蝗虫一属一种,即蛛蝗属Aeropedellus Heb.及Aeropedellus baliolus Mistsh.新种的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无脊椎动物标本室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农科所植保系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