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31例患者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手术治疗后痊愈,其中2例复发后再次住院而经非手术治疗治愈,平均住院时间11.8 d。结论: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应以保守治疗为主,通过禁食、经鼻肠梗阻导管胃肠减压、胃肠外营养、生长抑素及激素等的综合应用具有较佳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儿童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7例腹部手术后出现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患儿采用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中药灌注、抗感染等综合治疗.结果:17例患儿均顺利恢复.炎性梗阻症状消失,院外随访未见不适.结论:采用非手术保守治疗儿童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辅助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28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收集整理两组患者临床数据并分析比较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腹胀消失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降钙素原下降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干预组治疗前后降钙素原降低及淋巴细胞绝对值增加幅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用于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治疗,可缩短治疗时间,促进肠道免疫功能恢复,且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张清姬  刘茝莲 《蛇志》2012,24(3):320-321
我科2005年6月~2011年1月发生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儿16例,由于病情发现及时,治疗明确,护理措施得当,全部患儿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普理灵疝装置(prolene hernia system,PHS)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2008年12月~2012年12月应用普理灵疝装置治疗的11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手术方法、术后能力恢复、并发症和复发率等项目进行分析.结果:110例老年腹股沟疝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50min,其中42例局麻患者术后即能下床活动,68例硬膜外麻醉患者术后第2天能离床活动.本组患者无死亡,无切口感染、缺血性睾丸炎、尿潴留等.术后有排尿困难4例,在12h后症状缓解;部分术后伤口稍微疼痛,于术后1~2天缓解;伤口异物感3例,全部切口Ⅰ期愈合,平均住院时间4d.术后110例随访2~18个月,无明显异物感,无慢性疼痛,无复发病例.结论:PHS可有效降低老年腹股沟疝术后的复发率、手术创伤小,患者恢复快,适合于老年人腹股沟疝的外科治疗.  相似文献   

6.
庞国富 《蛇志》2010,22(3):263-265
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early postoperative inflammatory small bowel obstruction,EPISBO)系在腹部手术后早期(术后7~30天)由于腹部手术创伤或腹腔内炎症等原函导媛场壁水肿和渗出而形成的一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同时存在的枯连性肠梗阻。近年来,EPISBO的治疗研究取得许多成果,现就其治疗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结肠癌所致肠梗阻采取手术治疗的术式选择以及临床疗效观察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随机抽取在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由于结肠癌而导致的肠梗阻临床患者病例56例,对其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本次56例患者采取一期肠切除吻合术28例,其中实施结肠减压灌洗(ICI)者15例,未行减压灌洗(CPA)者13例Hartmann’s手术18例,行结肠全切或者是次全切(TSC)者10例;各术式组患者的治愈率、死亡率、吻合口瘘、复发率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结肠癌致肠梗阻患者及时的早期诊断以及合理的术式选择治疗可以获得十分理想的临床效果,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患者接受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过程中及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2年5月-2014年7月在院接受电视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治疗的8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为5.68%,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4.32%。结论:吻合口瘘、肺部并发症、乳糜胸为食管癌切除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探查并治疗腹部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对我院42例腹部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包括良性粘连性肠梗阻14例、肿瘤复发16例、原发性结肠癌1例、恶性肠粘连11例。结果:42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明确诊断,其中18例患者在完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13例患者在腹腔镜辅助下行手术治疗,6例患者腹腔严重粘连中转开腹手术治疗,5例患者腹腔广泛转移行保守治疗。腹腔镜手术时间为35~290min,平均住院日9.2±1.7d。患者术后疼痛较轻、下床活动时间及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结论: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患者仍需手术治疗,在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下,应用腹腔镜技术对恶性肿瘤术后肠梗阻病人的治疗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外科急腹症的早期诊断与治疗,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与病死率。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外科急腹症诊治的临床资料。结果:急诊手术40例,经严密观察后手术8例,术后并发症11例,治愈44例,死亡4例。结论:外科急腹症的诊断应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等综合判断。对其早期确诊与及时处置和手术治疗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早期静脉营养支持对肺癌患者术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肺癌行择期手术者11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研究组术后第1天给予早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术后第2天给予流质饮食,比较术前、术后第1天和第7天T细胞亚群、转铁蛋白(TFN)以及前白蛋白(PA)。结果:术后第1天两组CD3+、CD4+、CD8+均显著降低,与术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7天CD3+、CD4+、CD4+/CD8+显著升高,CD8+显著降低,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第7天PA和TFN显著升高,与术前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静脉营养支持能改善肺癌患者术后营养状况,提高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特发性声门下型喉狭窄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5月-2014年1月收治的4例特发性声门下型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在基本相同的手术方式、不同的术后用药下进行长期随访,电子喉镜下观察患者术前、后及随访2年的病灶区情况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4例特发性声门下型喉狭窄患者多因呼吸困难就诊,均采用气管切开术及支撑喉镜下热器械切除病变,旷置创面的手术方式,术后短期内气道狭窄均得到解决、呼吸困难症状均得到缓解;配合小剂量激素中长期治疗效果尚可,患者声门下病灶无明显复发,气道症状能得到控制,其中2例患者治愈,1例患者因拒绝激素治疗术后未予激素治疗中期观察有效,1例患者术中术后未予激素治疗,术后短期复发,后经激素治疗治愈。结论:特发性声门下型喉狭窄是后天性声门下狭窄的非瘢痕性的特殊类型,为独特的喉狭窄炎症性疾病,病因不明或为某些因素引起了非特异的增生性炎症,表现为炎性细胞的浸润及淋巴组织增生。治疗上,手术能明显缓解其症状,但单纯手术治疗中长期效果不佳,极易复发;配合中长期小剂量激素治疗对病灶控制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重症监护治疗与早期(24 h内)再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10月于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中山市人民医院行手术治疗并进行重症监护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相关资料,记录术后早期发生再出血情况,比较其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性别、术前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出血量、术前收缩压、术后收缩压、镇静时间、插管时间、有无使用止血药、血压波动、血压差、有无镇痛情况,分析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65例患者,其中术后早期再出血患者44例,未再出血患者421例,再出血发生率为9.46%(44/465)。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患者的术后收缩压、有无镇痛、血压差、血压波动与未再出血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早期再出血患者的年龄、性别及术前GCS评分、出血量、术前收缩压、镇静时间、插管时间、有无使用止血药与未再出血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血压波动大是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危险因素,手术前后血压差大、术后使用镇痛治疗是其保护因素。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血压波动、手术前后血压差及术后镇痛治疗均是早期再出血的影响因素,合理降压及镇痛治疗可减少脑出血术后早期再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保留乳房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间收治的92例行保乳手术的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实施保乳手术并综合后的治疗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接受手术,近期乳房外形保持较好,美容效果好,手术并发症少。术后随访20-44个月,1例局部复发,1例肝转移,无死亡病例。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少,疗效显著;术前严格掌握手术适应症,术后规范的综合治疗,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妇科卵巢囊肿的临床应用价值和手术要点。方法:对2009年5月~2011年5月期间我院57例进行腹腔镜手术的卵巢囊肿患者(巧克力囊肿32例,单纯性浆液性囊腺瘤19例,良性畸胎瘤6例)的手术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7例腹腔镜手术全部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手术时间58min,平均术中出血48ml,术后平均住院2.4d,无病理性恶变。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妇科卵巢囊肿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微创、并发感染率低及其他并发症少、安全有效等明显优势,是妇科手术治疗卵巢囊肿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梗阻性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直肠癌前切除术(dixon手术))的可行性及术后肠瘘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9年1月-2012年1月梗阻性低位直肠癌的保肛治疗(dixon)24例手术患者(梗阻性保肛组)临床资料及非梗阻性低位直肠癌保肛治疗(dixon)的24例患者(非梗阻性保肛组)临床资料,比较梗阻性与非梗阻性低位肠梗阻保肛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梗阻性低位肠梗阻保肛治疗的可行性。结果:梗阻性保肛组住院天数:11.9天,非梗阻性肠梗阻保肛组8.7天P0.05;梗阻性保肛组发生肠瘘:4例(16.7%),非梗阻性肠梗阻保肛组发生肠瘘:1例(4.2%)P0.05,经充分引流后肠瘘愈合,无1人死亡,两组术后至出院期间死亡人数:0例;梗阻性保肛组肠功能恢复(以排气排便为指标):5.1天,非梗阻性保肛组肠功能恢复:3.8天,P0.05;术后6个月腹泻便秘患者两组相同为24人;术后6个月梗阻性保肛组肿瘤复发6人(25%),非梗阻性保肛组肿瘤复发5人(20.8%),P0.05。结论:梗阻性低位肠梗阻保肛治疗住院期疗效较非梗阻性保肛组差,中远期疗效无明显差异。梗阻性低位直肠癌可行保肛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壳愈宁(壳聚糖生物喷膜剂)对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肛肠外科2007年1月-2010年12月混合痔术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常规换药,治疗组加用壳愈宁外喷治疗,疗程1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肛缘水肿的减轻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壳愈宁对于混合痔术后水肿有确切的治疗效果,适合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强化护理措施对胃癌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改善作用,为减少术后营养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提供可借鉴的方法。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科实施胃癌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后营养支持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组和常规肠内营养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结果:强化护理组23例胃癌患者给予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后,恢复肛门排气时间为53±7.4 h,经过5±2.1 d的肠内营养后,术后体重增加1.2±0.4 kg,无肠内营养相关并发症发生,肠外营养支持时间明显缩短。结论:本研究显示强化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具有迅速改善胃癌病人营养不良状态,减少营养不良相关并发症发生,减轻病人经济负担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快速康复外科理念(FTS)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抽取2014年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110例肺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各55例。给予参照组胸腔镜外科手术治疗,实验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给予FTS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肺癌围手术期的各项指标情况。结果:参照组麻醉时间、胸管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比实验组长,且住院费用也比实验组要高,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5天实验组疼痛评分减少幅度明显比参照组要大(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胸腔镜肺癌手术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且可以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左半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经内镜介入治疗后再限期行肿瘤根治切除及一期肠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011年我院收治的87例左半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87例中,71例经内镜置入支架或肠梗阻导管介入减压治疗成功并完成了肿瘤根治性切除及一期肠吻合术.16例介入治疗失败行了急诊手术治疗,其中支架或导管置入失败7例,堵塞5例,减压效果差4例,无穿孔、出血并发症,介入治疗有效率81.6%.限期手术后切口感染5例(7.0%);急诊手术后切口感染4例(25.0%);吻合口漏2例(2.8%);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左半结直肠癌并急性肠梗阻经内镜介入治疗后,限期行肿瘤根治性切除及一期肠吻合术,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漏机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