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分类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藻类植物进行了区系分析。结果表明:该区有藻类植物432种(含54个变种和2个变型),隶属于6门8纲24目45科96属。其区系成分以国内外广泛分布为主,占总种数的38.44%,还出现热带种类和高海拔高纬度冷水性种类。此外,属和种的相似性系数比较反映了分类级别越高,其相似性就越大。  相似文献   

2.
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两栖动物调查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5月~2006年11月,对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动物进行了5次野外调查,根据实际地形调查采用样线法或样方法,调查地点为毛坪、平祥、雷公山工区、格头、小丹江、昂英、桥歪、雷公坪、西江、桃江、高岩、交腊等地。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36种两栖动物,隶属2目8科19属,其中国家II级保护动物2种,即大鲵和细痣疣螈。分析了保护区两栖动物的物种组成、区系特征、垂直分布和雷公山模式产地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海南鳽(Gorsachius magnificus)隶属于鹈形目(Pelecaniformes)鹭科(Ardeidae),为我国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本文报道了2019年5月至9月海南鳽在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干脑村南柳河(26°16’N,108°06’E,海拔771 m)的繁殖情况。海南鳽巢址选择在常绿阔叶林中,营巢于高大、枝叶繁茂、枝桠较多并有很强隐蔽性的阔叶树上。结合发现海南鳽幼鸟在贵州雷公山自然保护区分布区的增加,我们认为在贵州雷公山地区应该至少有1或2个繁殖种群。本次记录是海南鳽在贵州省的首次繁殖记录。  相似文献   

4.
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对雷公山自然保护区的鱼类资源状况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保护区共有鱼类35种,隶属4目10科30属.该区的鱼类多数为适应于山区溪流生活的种类,鲤科鱼类是其中最大的类群,构成鱼类区系成分的主体.该区有一定经济价值的鱼类包括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ndatus)、马口鱼(Opsariichthys bidens)、鲤(Cyprinus carpio)、瓦氏黄颡鱼(Pelteobagrus vachelli)、黄鳝(Monopterus albus)、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刺鲃(Spinibarbus caldwelli)、南方白甲鱼(Onychostoma gerlachi)、月鳢(Channa asiatica)等.通过实地调查,对保护区内两条主要水系(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物种相似度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及合理开发大型真菌资源,调查了安徽省鹞落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及生态分布。结果表明:该区大型真菌资源丰富,在食用、药用和营林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金龟总科Scarabaeoidea昆虫资源状况,2011—2018年对保护区内的金龟总科昆虫开展了多次调查。共采获标本160号,隶属于9科38属63种,其中贵州省新记录4种。α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落叶阔叶林中金龟总科昆虫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最高(0.365和6.897),但均匀度指数最低(0.107),亚热带针叶林最低(0.260和2.337),但均匀度指数最高(0.125),其他生境类型差异不明显。金龟总科昆虫多样性、丰富度指数在5月最高(0.359和7.313),6月次之(0.347和7.048),其余月份较低;在均匀度上,3月最高(0.198),其次为9月(0.147),其余月份相差不大。金龟总科昆虫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在1 500~1 700 m最高(0.341和0.129),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在1 700 m以上最低(分别为0.123和1.116),均匀度指数在1 300~1 500 m最低(0.080),但丰富度指数最高(8.252),其余指数的差异不明显。群落相似性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阔叶混交林与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之间相似性最高(0.429),其次是落叶阔叶林、落叶阔叶和常绿阔叶混交林(0.415)。  相似文献   

7.
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分布特征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研究了贵州宽阔水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及其生态特征。林区的大型真菌基本特点是:(1)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大型真菌的组成不同;(2)在不同的森林类型中,大型真菌的种类随海拔上升而减少;(3)土生真菌和菌根真菌多,木生真菌次之,寄生真菌和粪生直菌少。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水青冈(Fagus longipetiolata)群落特征和空间分布格局,制定水青冈群落的适应性保护措施,采用典型样地方法对贵州省雷公山水青冈群落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雷公山水青冈群落有维管植物50科77属103种,其中蕨类植物3科3属3种,种子植物47科74属100种,包含裸子植物3科3属3种,被子植物44科71属97种。从植物区系成分分析,属的植物区系成分为温带性质。乔木层水青冈重要值(0.1702)最大,是建群种;各群系中水青冈重要值均较高,在群落中占优势地位。水青冈径级从Ⅰ级到Ⅴ级都有分布,Ⅰ级和Ⅴ级数量较多,分别为63株和31株,分别占总株数的47.73%和23.48%,呈双峰形分布。水青冈种群在Ⅰ、Ⅱ、Ⅲ级幼树呈随机分布,随着径级增大,水青冈种群由随机分布向集群分布过渡;优势种青冈则由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过渡;其他优势种多为随机分布。水青冈群落各群系丰富度指数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优势度指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H多样性指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为乔木层>草本层>灌木层。雷公山水青冈群落具有自身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1993-1995年,在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我国二重点保护物(BuboBubo)的生态进行了调查,在本地区ChiXiao栖于山地疏林、岩石灌丛及丘陵农田。每年3-6月繁殖,3月下旬产卵、每隔2-3d产卵一枚,每窝产卵2-4枚、孵卵期39d、孵化率88.89%。雏鸟被亲鸟抚育70d后离巢。本区ChiXiao食物以农林鼠类主。  相似文献   

10.
张青霞 《四川动物》1996,15(4):170-172
历山自然保护区乌雕冬季生态观察张青霞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沁水ot8211乌雕却激咖观为我国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在新疆天山、东北西北部呼伦贝尔盟博克图等地区为留鸟。(’)1991—lop年的l-3月和11—12月,我们在山西历山自然保护区对乌雕的...  相似文献   

11.
2007年8月8日,贵州雷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方样管理站收到群众在当地小河边(地理坐标N 26°26'37"E108°16'30".海拔901 m)抓到的一只鹭科鸟类,该鸟在送到保护区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救治观察几天后恢复健康,拍照后,于12日被放归野外.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道了梵净山的大型真菌365种,分属于124属、41科。其中食用菌105种,药用菌87种,毒菌33种,木腐菌131种及菌根菌114种。梵净山的大型真菌分属于下列林型和植被型:阔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针叶林型;灌丛型和荒地型。营养方式主要分为寄生、腐生和共生三大类群。  相似文献   

13.
贵州梵净山大型真菌生态分布及其资源评价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报道了梵净山的大型真菌365种,分属于124属,41科。其中食用菌105种,药用菌87种,毒菌33种,木腐菌131种及菌114种。梵净山的大型真菌分属于下列林型和植被型:阔叶林型;针阔混交林型,针叶林型;灌丛型和荒地型。营养方式主要分为寄生,腐和筮生碱大类群。  相似文献   

14.
广西花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生态分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报道了广西国家级花坪自然保护区的大型真菌201种,隶属105属45科;其中食用菌50种,药用菌38种,毒菌13种,菌根菌59种和木腐菌48种.保护区的大型真菌按植被类型分为5种群落类型:常绿阔叶林型、亚热带落叶阔叶林型、亚热带中山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型、灌丛型和竹林型;按垂直分布带分为3种林带型:低山林带型、中山林带型和山顶林带型.  相似文献   

15.
对云南化佛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特征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内共有233种(含亚种、变种和变型)大型真菌,隶属于子囊菌门和担子菌门16目48科94属,其中,红菇科(Russulaceae)、小菇科(Mycen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牛肝菌科(Boletaceae)、陀螺菌科(Gomphaceae)和鹅膏科(Amanitaceae)7个优势科的种数较多,分别含37、22、18、17、16、11和10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大型真菌中包括药用菌59种、食用菌97种和毒菌35种;根据生态类型划分,有虫生菌1种、木生菌52种、土生菌39种、外生菌根菌141种.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的分布与温湿度、林下光照及林龄等生态环境因子的变化有关,具体表现在不同月份、郁闭度和林型条件下,大型真菌的种类组成和数量、优势类群都出现不同的分布特点.6月份木生菌的种数和个体数最多,8月份和9月份外生菌根菌的种数和个体数最多.在郁闭度60%~70%条件下,以多孔菌科和小菇科种类为主;在郁闭度70%~80%的条件下,以红菇科、丝膜菌科和多孔菌科种类为主;在郁闭度80%~90%条件下,以红菇科、丝膜菌科和牛肝菌科种类为主.在中龄林中大型真菌的种数多于幼龄林,其中,红菇科、丝膜菌科、牛肝菌科和陀螺菌科种类在幼龄林和中龄林中均有分布;鹅膏科种类只分布在中龄林中.根据调查结果,对该保护区大型真菌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6.
经过多年来的采集及最近集中考察,收集南岳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173种,分别隶属于15目、37科、83属,充分体现了种类方面的多样性.在生态特征方面,分布于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竹林、常绿或落叶灌丛、针叶林、高山草甸等环境;其中腐生类型为主,有共生类型和寄生类型.在经济价值方面,有食用菌77种,药用菌43种,毒菌24种,木材腐朽菌93种,树木共生菌32种.另有省内新记录种18种.最后提出了保护和利用南岳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贵州雷公山秃杉的种群结构和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贵州雷公山秃杉分布区域选择6类典型样地,运用相邻格子法,对秃杉种群进行生态学调查,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编制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与存活曲线,并应用均值(-X)、聚集度指数(I)、聚集指数(Ca)、扩散系数(C)、负二项分布指数(K)等聚集强度指数分析种群分布格局,为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的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1)秃杉种群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幼苗严重不足,成年阶段个体较为丰富,种群有衰退趋势;(2)秃杉种群的死亡率qx从Ⅰ龄级至Ⅶ龄级增大,其中在Ⅴ龄级与Ⅵ龄级有两次死亡高峰,存活曲线基本接近DeeveyⅡ型;(3)种群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8.
贵州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秃杉是一种珍稀濒危植物,以斑块状分布于雷公山东南面斜坡海拔800-1300 m之间的沟谷两侧。从年龄结构、生命表特征、存活曲线以及种群不同龄级个体空间分布格局等方面研究了雷公山秃杉种群生活史特征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秃杉的种群结构存在波动性,成年阶段个体较丰富,幼苗与老龄数目相对较少,秃杉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及环境因素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秃杉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型,出现2个死亡率高峰,一个出现在第6龄级阶段,另一个出现在第12龄级阶段,期望寿命单调下降;秃杉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上为聚集分布,处于不同发育阶段的秃杉种群,其分布格局随时间而发生变化,从幼龄期到中龄期再到老龄期,种群分布格局由聚集分布逐渐变为随机分布,秃杉种群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空间分布格局差异与其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密切相关,同时受群落小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在贵州省施秉县云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并鉴定了大型真菌55科,132属,261种。其中腐生菌195种,菌根菌59种,虫生菌7种。包括贵州省新记录种22种,食用菌85种,药用菌74种,有毒种类21种。  相似文献   

20.
贵州雷公山秃杉林不同林冠环境下箭竹分株种群结构特征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通过对贵州雷公山秃杉林的4种林冠环境,即林下(FU)、中林窗(MG)、大林窗(LG)和林缘旷地(FEW)内的箭竹的分株种群结构(包括株高、基径、生物量、叶和分株数等)和年龄结构进行较系统对比研究。结果显示:(1)从林下→中林窗→大林窗,箭竹分株种群的株高(h)、基径(bd)与生物量显著增加。(2)在4种林窗环境中,箭竹各构件的生物量的百分比发生相应变化,枝和叶片生物量的百分比沿林下→中林窗→大林窗→林缘旷地的顺序显著减小,在林缘旷地,地下茎、粗根(d>0.5 mm)和细根(d≤0.5 mm)生物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其他3种林冠环境。(3)箭竹分株单位叶面积叶重沿林下→中林窗→大林窗→林缘旷地的顺序显著增大,单叶生物量与叶面积以中林窗最大,林缘旷地次之,二者与大林窗或林下差异显著;大林窗的单株叶片数显著高于其余3种林冠环境。(4)在4种林冠环境中,箭竹分株种群死亡率以林下最低,但各种群平均年龄间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箭竹分株种群对林冠环境变化的响应主要体现在形态与生物量的分配上,而非种群的年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