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刘佳  张春玲  徐德祥 《生物磁学》2014,(21):4123-4126
目的:观察“三伏贴”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系统炎症的影响,并评价其有效性。方法:收集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60 例,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三伏贴”治疗组与安慰剂治疗组,每组30 例;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三伏贴”和安慰剂贴敷治疗,分别在入伏、初伏、中伏及末伏进行4 次穴位贴敷,完成1 疗程治疗者共56 例。观察治疗前、1 个疗程结束时、治疗后3 个月、治疗后6 个月血清炎症因子的变化。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的炎症因子变化趋势,同时比较治疗前后两组间CAT 评分(COPD assessment test,CAT)、呼吸困难评分(MRC)及生存质量评分。结果:“三伏贴”组、安慰剂组血清IL-8、CRP随时间变化趋势不同;其中试验组血清炎症因子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但治疗后6 个月时炎症因子略有升高,而安慰剂组炎症因子水平呈逐渐升高趋势,治疗前试验组与安慰剂组炎症因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IL-8、CRP水平差异即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CAT 评分、MRC 评分较治疗前下降,生存质量评分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安慰剂组患者在治疗后CAT 评分、MRC评分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质量评分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时间点,试验组较安慰剂组CAT 评分、MRC评分下降,生存质量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冬病夏治穴位敷帖可以改善COPD 患者生存质量,缓解症状,其作用机理可能与降低系统炎症相关因子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脓毒症患者血清炎症因子与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的关系,从而有助于评价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科学判断预后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在本院内接受治疗的脓毒血症患者1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后24 h内患者进行血清炎症因子IL-6、PCT、CRP水平测定,同时进行SOFA评分。按照患者在入院治疗28天内生存结局状况进行分组,分别为死亡组(87例)和存活组(55例),另按照患者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与否,分为MODS组(76例)和非MODS组(66例),对比不同组别间IL-6、PCT、CRP及SOFA评分差别;对比不同SOFA评分患者血清IL-6、PCT、CRP水平差异,分析其相关性。结果:IL-6、PCT以及SOFA评分比较,死亡组高于存活组,MODS组高于非MOD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越高,血清IL-6、PCT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OFA评分升高,患者病死率显著增加,SOFA10分,病死率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OFA评分与血清IL-6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261,P=0.012),与血清PC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0.453,P=0.000),SOFA与CRP水平无相关性(r=0.112,P=0.323)。结论:血清IL-6、PCT水平与SOFA评分具有相关性,可以在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状况判断中作为生物学指标进行常规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磷酸肌酸钠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对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患儿72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给予磷酸肌酸钠治疗,试验组给予磷酸肌酸钠联合维生素C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心肌酶、心功能、炎症因子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心肌酶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心排出量、每搏输出量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IL-18,IL-6及IL-17水平均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清TGF-β水平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91.67%)高于对照组(7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肌酸钠配合大剂量维生素C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改善心肌功能,抑制炎性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PE)与血浆灌流(PP)联合治疗肝衰竭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其对炎症因子和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98例肝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9例。实验组行PE联合PP治疗,对照组行单纯PE治疗。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肝功能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中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水平。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8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8.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总胆红素(TBIL)和血氨(NH3)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白蛋白(ALB)和凝血酶活动度(PTA)明显上升(均P0.05),治疗后实验组血清ALT、TBIL和NH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ALB和PT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血清中炎症因子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实验组血清CRP、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PE与PP联合治疗肝衰竭具有较好的疗效,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可有效清除炎症因子,改善肝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者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和炎症因子的表达及其与肺部感染评分(CPIS)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到2018年12月在西安市胸科医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患者12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接受治疗的普通肺炎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的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和CPIS评分,分析重症肺炎患者炎症因子指标、氧化应激指标与CPI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8(IL-1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中过氧化脂质(LPO)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CPI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重症肺炎患者的CPIS评分与IL-6、IL-18、TNF-α、LPO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SOD、GSH-Px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重症肺炎患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且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反应的程度和患者肺部感染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8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收治的20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COPD稳定期患者132例作为COPD稳定组,AECOPD患者72例作为AECOPD组。另选取同期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970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组。比较三组受试者血清SAA水平、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水平及肺功能,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ECOPD患者血清SAA水平与肺功能及炎性因子的相关性,并分析SAA对AECOPD的诊断价值。结果:AECOPD组患者血清SAA、PCT、CRP、IL-6、IL-8水平较COPD稳定组及健康组升高(P0.05),COPD稳定组患者血清SAA、IL-6、IL-8、PCT、CRP水平均高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组患者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低于COPD稳定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稳定组患者FEV1、FVC、FEV1/FVC%、FEV1%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AECOPD患者血清SAA水平与IL-8、IL-6、CRP、PCT呈正相关,与FEV1%、FEV1/FVC%、FEV1、FVC呈负相关(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SAA对AECOPD诊断的敏感度为80.85%,特异度为80.07%,曲线下面积为0.832。结论:AECOPD患者血清SAA水平明显升高,其与患者肺功能及炎症因子存在相关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用于AECOPD患者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吴迅  刘春  钱皓  高俊  江斌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29):5742-5745
目的: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A)治疗阑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我院91例行LA患者(LA组)及113例行OA患者(OA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3天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a)、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LA组较OA组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胃肠功能恢复及下床时间短、术后疼痛评分低、术后镇痛药需求少、并发症发生率低,但手术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a、CRP水平均均明显下降,且LA组下降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OA,LA治疗阑尾炎具有创伤小、住院时间短、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可有效降低血清炎症因子,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米洛利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诊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阿米洛利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及免疫透射比浊法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血清ox-LDL、炎症因子及MMP-9水平,并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ox-LDL及MMP-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及hs-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米洛利能够降低脑梗死急性期患者ox-LDL、TNF-α、IL-6、hs-CRP及MMP-9水平,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2014年6月~2016年6月遂宁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8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患者均先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再给予福莫特罗复方干粉吸入剂吸入治疗,而观察组给予盐酸氨溴索静脉滴注进行治疗,经过14 d治疗后评价患者的治疗疗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及炎症因子。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0.91%)显著高于对照组(75.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呼气峰流速值(PEF)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CD3~+、CD4~+、CD4~+/CD8~+比值均升高,同时CD8~+降低,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血清TNF-α、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可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增强免疫功能,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进而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以及对患者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所选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胰岛素抵抗程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BG、FINS、Homa-IR、CRP、TNF-α及IL-6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FBG、FINS、Homa-IR、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FBG、FINS、Homa-IR、CRP、TNF-α及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血液透析联合血液透析滤过方法比较,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能够更有效的改善ESDN患者胰岛素抵抗程度,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碱性磷酸酶(ALP)、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10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抽签法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研究组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Harris评分、血清OPG、BGP、ALP、CRP、IL-6水平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Harris评分、血清OPG、BGP、ALP、CRP、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且研究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OPG、BGP、ALP、CRP、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用于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肯定,虽可引起血清OPG、BGP、ALP、CRP、IL-6水平上升,但未增加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首次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55例,依据入院前2周内是否曾有过自杀行为将其分为自杀未遂组(n=75)和无自杀行为组(n=8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自杀未遂组HAMD评分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自杀未遂组血清5-HT及TC水平均低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自杀未遂组血清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5-HT及T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CRP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5-HT、TC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CRP、IL-6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HT、TC水平降低,CRP、IL-6水平升高,检测血清5-HT、TC、CRP及IL-6有助于评价其病情严重程度及出现自杀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COPD大鼠模型中瘦素(leptin)、白细胞介素8(IL-8)的表达情况,分析其相关性,探讨leptin在COPD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①健康对照组;②COPD模型1组:分别于第(1、14)d经气管内注入内毒素200ug,熏5%香烟(第1、14d除外),2h/d,共4周;③COPD模型2组:单纯熏5%香烟2h/d,共12周.观察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测定leptin、IL-8在支气管肺组织的表达情况,放免法测定血清leptin及IL-8浓度.结果:细胞因子leptin及炎性因子IL-8在支气管肺组织阳性表达.LPS联合熏烟诱导COPD1组支气管肺组织中leptin(52.67±04.72)和IL-8(59.56± 3.94)表达较单纯熏烟诱导COPD2组leptin(38.89± 2.57)和IL-8(55.22± 3.42)表达明显升高,P<0.05,两组COPD大鼠模型支气管肺组织中leptin及IL-8表达较正常对照组leptin( 1690± 1.52)和IL-8 (28.00± 4.24)表达均明显增高,P<0.05,COPD1组血清中leptin(3.26± 0.95)ng/mL和IL-8( 107.51±13.38 )pg/mL-较COPD2组中leptin(2.42± 0.69 )ng/mL和IL-8((94.07± 11.20)pg/mL明显增高,P<0.05,两组COPD大鼠模型血清中leptin及IL-8浓度较正常对照组leptin(0.95±0.56)ng/mL和IL-8( 39.48± 6.35 )pg/mL浓度显著升高,P<0.05.血清中Leptin与IL-8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72 0.67 0.84均P<0.05).经过q检验,两两之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leptin和IL-8均参与COPD炎症反应过程,并且具有相关性,LPS促进二者的表达.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肺癌合并慢性阻塞性肺气肿(COPD)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癌合并COPD患者6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2次/天,规律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预测值的百分比(FEV1%)水平、COPD评估测试及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FVC%、FEV1%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CAT评分、症状评分、活动评分及总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治疗肺癌合并COPD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泄浊通淋汤联合左氧氟沙星对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IL-2、CRP和TNF-γ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116例湿热下注型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口服左氧氟沙星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泄浊通淋汤,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前后EPS-WBC个数、NIH-CPSI评分以及血清IL-2、CRP和TNF-γ含量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3.10%vs 77.59%,χ~2=5.583,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EPS-WBC个数、NIH-CPSI评分、血清IL-2、CRP和TNF-γ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泄浊通淋汤联合左氧氟沙星可有效降低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EPS-WBC数量,改善NIH-CPSI评分,降低血清中IL-2、CRP和TNF-γ含量,且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血清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水平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II(APACHEⅡ)评分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9年10月我院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6例作为研究组,同期收治的相同基础疾病非脓毒症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氧化应激因子[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炎症因子[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27(IL-27)]水平及APACHEⅡ评分,根据脓毒症患者预后将其分为死亡组25例、存活组51例,比较两组上述指标,并分析脓毒症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及血清氧化应激因子、炎症因子水平与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血清MDA、PCT、CRP、IL-27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清SOD、NO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死亡组血清MDA、PCT、CRP、IL-27及APACHEⅡ评分显著高于存活组,血清SOD、NO显著低于存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DA升高、SOD降低、NO降低、PCT升高、CRP升高、APACHEⅡ评分升高均是脓毒症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OR=2.293、1.872、1.527、2.472、1.667、1.926,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脓毒症患者血清MDA、PCT、CRP、IL-27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563、0.582、0.441、0.302,P<0.05),血清NO、SOD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301、-0.386,P<0.05)。结论:脓毒症患者血清MDA、PCT、CRP、IL-27与APACHEⅡ评分异常升高,血清NO、SOD异常降低,可能通过对上述指标进行检测从而判断患者病情及评估其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外周血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a(TNF-a)及胰岛素样生长 因子-I(IGF-I)表达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 年12 月-2014 年12月我院收治的COPD 急性加重患者100 例为观察组, 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00 例为对照组,检测观察组患者治疗前、治疗稳定后及对照组外周血IL-8、TNF-alpha及IGF-I水平。结果:观 察组患者治疗前外周血IL-8、TNF-alpha及IGF-I水平显著高于治疗稳定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治疗稳定后外 周血IL-8、TNF-alpha及IGF-I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PD 急性加重期外周血IL-8、TNF-琢及 IGF-I水平显著增高,治疗稳定后其水平显著降低,IL-8、TNF-alpha及IGF-I水平对COPD 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血脂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6月到2017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1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13C-尿素呼吸实验的结果将观察组患者分成HP阳性组71例和Hp阴性组79例,另选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志愿者15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观察组以及对照组的炎症因子IL-8、IL-10、CRP及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并对比观察组不同HP感染情况的炎症因子及血脂指标水平,分析Hp感染与患者炎症因子及血脂指标水平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的IL-8、IL-10、CRP、LDL-C及TG水平均分别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Hp阳性组患者治疗前的IL-8、IL-10、CRP、LDL-C及TG水平均分别高于HP阴性组,但Hp阳性组患者治疗后的上述指标水平均分别低于HP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后的IL-10、CRP水平均分别低于治疗前,且Hp阳性组患者的IL-8、LDL-C及TG水平也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感染与患者IL-8、IL-10、CRP、LDL-C及TG水平均呈正相关(均P0.05),但Hp感染与HDL-C和TC并无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Hp感染与慢性胃炎患者的炎症指标及血脂指标关系紧密,临床上可考虑将此类指标作为存在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的监测指标,从而更好地辅助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