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2 毫秒
1.
阿司匹林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治疗药物及卒中再发的二级预防常用药物,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新的新兴技术。已证实阿司匹林可抑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及影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化。本文就阿司匹林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影响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冠心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3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用阿司匹林和复方丹参滴丸。治疗8周后,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并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6.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7.21%(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TC、TG以及LDL-C较治疗前下降,HDL-C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血脂TC、TG、LHL均较对照组降低,HDL较对照组升高(P0.05)。治疗期间,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65%,对照组为6.98%,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并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脂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方法:收集230例脑梗死急性期(1-14天)患者,包括额叶31例,颞叶27例,顶叶26例,枕叶21例,基底节47例,丘脑35例,小脑23例,脑干20例;采用中文版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对受试者进行认知功能测评。结果:(1)各病变部位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额叶组及丘脑组认知障碍发生率最高,达90%以上,其次为颞叶组,达到80%以上,小脑组及脑干组最低,约30%左右。(2)额叶组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认知域分值低于其他各组(P〈0.05);颞叶组在命名、延迟回忆认知域分值低于其他各组;顶叶组及枕叶组MoCA总分分值低于基底节、小脑、脑干组(P〈0.05);丘脑组不仅在视空间与执行功能、注意认知域得分低于顶叶、枕叶、基底节、小脑和脑干组,且其语言及定向认知域分值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不同部位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及认知功能损害的特点不同。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不同水平血压管理应用效果及其对近期预后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7月-2022年9月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及观察1组、观察2组,对照组不进行降压治疗,将观察1组患者急性期血压控制120/80 mmHg,观察2组血压控制在140/90 mmHg,观察各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近期预后改善情况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对患者治疗效果和NIHSS测量评定。结果:治疗后各组NIHSS评分较入院时明显降低,且治疗期间NIHSS评分变化12 d>8 d>4 d,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4 d、8 d、12 d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观察1组和观察2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患者显著提高(P<0.05),观察1组与观察2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MMSE和MoCA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观察1组和观察2组MMSE和MoC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血压控制和入院NIHSS评分则与脑卒中患者近期预后显著相关(P<0.05)。结论:急性脑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对患者进行血压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患者预后效果,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但血压控制120/80 mmHg与140/90 mmHg血压管理方案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针刺联合黄连温胆汤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服用尼莫地平,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黄连温胆汤并配合针刺治疗。评价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以及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MSSS)评分,治疗后神经功能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MSSS、MBI评分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经治疗后的认知功能障碍及神经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的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连温胆汤联合针刺用于治疗脑卒中后轻度认知功能障碍临床疗效显著,且可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CHD)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到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CHD患者32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乱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扩冠、抗凝和降压药物等常规内科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给予复方丹参滴丸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两组均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血栓素B2(TXB2)水平,记录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3.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8.75%(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HDL水平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LDL、TC、TG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PAGM、TXB2水平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PAGM、TXB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13%(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与阿司匹林联合治疗CHD临床疗效较好,可以有效抑制血小板凝聚,调节血脂,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疗效及其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8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对照组40例患者仅使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治疗有效率,6个月后分别对两组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血脂水平进行检测。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5%,明显高于对照组7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IMT及斑块面积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血清中LDL、TC、TG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HDL水平显著上升,而上升程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联合阿司匹林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治疗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或消除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并明显降低血脂水平,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评价高压氧(HBO)联合低剂量阿替普酶(rtPA)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的疗效及对患者神经认知功能、凝血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入我院2020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老年AIS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HBO+标准剂量(0.9 mg/kg)rt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采用HBO+低剂量(0.6 mg/kg)rtPA治疗。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神经认知功能及凝血指标等,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无明显差异(P>0.05);与溶栓前比较,两组溶栓后24 h、7 d时的NIHSS显著下降、MMSE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相较于溶栓前,两组溶栓后7 d时PT、APTT、TT、D-D不同程度增加,Fib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增加/下降幅度较小,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6.67% vs 26.67%,P<0.05);两组死亡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HBO联合低剂量与标准剂量rtPA静脉溶栓在改善AIS患者神经认知功能、临床疗效及死亡率方面效果相当,但低剂量对血凝功能影响小,同时出血发生风险低。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醒脑通督针刺疗法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6月~2021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114例分为对照组(57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和认知康复训练)和研究组(57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醒脑通督针刺疗法)。观察两组疗效、认知功能、脑血流动力学、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84.21%(48/57)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64.91%(37/57)。研究组治疗4周后简易智能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和大脑动脉平均流速(Vm)、血流最大峰值(Vs)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4周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血管阻力指数(RI)、神经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泛素羧基末端水解酶-1(UCH-L1)、S100β蛋白(S100β)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认知康复训练联合醒脑通督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可能与调节脑血流动力学和血清神经损伤标志物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利多卡因对老年胃癌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择期胃癌手术患者80例,ASA分级Ⅱ或Ⅲ级,性别不限,年龄大于等于60岁,BMI20-25 kg/m~2,随机分为2组(利多组和对照组):利多组40例,麻醉诱导前静脉给予利多卡因1.0 mg/kg,然后以1.5 mg/kg/h速率静脉输注至术毕前30 min;对照组40例,给予同等剂量和同等用法的生理盐水。术中维持BIS值在40-60。术后两组均行经静脉患者自控镇痛(patient controlled intravenous analgesia,PCIA),PCIA镇痛泵配法:两组均为芬太尼20μg/kg+生理盐水总量300 mL。观察并记录入室时刻(T_0)、气管插管即刻(T_1)、手术开皮即刻(T_2)、开皮后半小时(T_3)以及出手术室时刻(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_2)。记录术前1 d及术后6 h、1 d、2 d、3 d、7 d简易智能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并进行比较,术后评估并记录术后6 h、1 d、2 d、3 d及7 d静息和活动时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s,VAS)评分。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利多组术后6 h、1 d、2 d和3 d静息和活动时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利多组4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10.0%),对照组13例发生认知功能障碍(32.5%),利多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术期静脉输注利多卡因可以预防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有利于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血清CRP与血脂水平关系。方法: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12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门诊选择健康中老年人12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都进行血清CRP与血脂的测定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CRP、LDL-C与HDL-C是导致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的血清CRP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TC、TG与LDL-C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HDL-C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RP≥3 mg/L患者(n=80)的TC、TG与LDL-C含量也明显高于血清CRP3 mg/L患者(n=40),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卒中患者表现为血清CRP、TG、LDL-C和TC的升高,它们也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CRP水平可以预测相关血脂指标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认知功能训练对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神经递质、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2021年7月-2022年10月收治的124例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分为对照组(62例,认知功能训练)和观察组(62例,认知功能训练、通督调神针刺法联合治疗)。对比两组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日常生活活动(ADL)、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血清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NE)、神经递质乙酰胆碱 (ACh)、5-羟色胺(5-HT)、多巴胺(DA)]、肠道菌群指标。结果:治疗30 d后,观察组MMSE、MoCA、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Ach、DA、NE、5-HT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治疗30 d后,观察组大肠埃希菌、肠球菌低于对照组同期,双歧杆菌、乳杆菌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在认知功能训练基础上结合通督调神针刺法,认知功能、肠道菌群和神经递质水平显著改善,从而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阿司匹林抵抗与血小板环氧合酶(COX)单核苷酸基因多态性(SNP)的相关性.方法:169位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服用阿司匹林100mg/d至少7d,根据血栓弹力图(TEG)检测结果分为阿司匹林敏感(AS)组和非阿司匹林敏感(NAS)组,并采用PCR产物直接测序分析法对患者的COX-1(-1676A>G)、COX-2(-765G>C)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根据TEG检测结果,非阿司匹林敏感(NAS)组66例,阿司匹林敏感(AS)组103例.两组患者间COX-1基因-1676A>G 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6和P=0.008),特别是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具有显著差异.两组患者间COX-2基因-765G>C SNP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4和P=0.090).结论:COX-1基因-1676A>G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相关,COX-2基因-765G>C位点多态性可能与阿司匹林抵抗的发生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吡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对急性脑梗死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8年1月我院的15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吡拉西坦治疗,观察组采用吡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治疗。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析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 scale,Mo CA)和日常生活能力(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ADL)评分量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认识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变化。结果:观察组基本治愈15例,显效30例,有效26例,无效4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94.67%,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ADL和Mo CA评分明显升高,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HISS)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的ADL、Mo CA和NHI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细胞凋亡蛋白酶-3(cysteinyl aspartate specific proteinase-3,Caspase-3)和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α,HIF-1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发生干呕1例(1.33%),恶心2例(2.67%),头痛1例(1.33%),头晕1例(1.33%);观察组发生干呕1例(1.33%),恶心1例(1.33%),头痛1例(1.33%),出血1例(1.33%);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吡拉西坦联合胞磷胆碱能改善急性脑梗死的认知功能和神经功能,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诱导因子Caspase-3和HIF-1α的表达水平相关。  相似文献   

15.
谭归艳  钱招昕 《生物磁学》2009,(14):2691-2693
目的:比较阿司匹林联合缓释型双嘧达莫和阿司匹林预防急性缺血性卒中后预防脑血管缺血事件的疗效。方法:60例发病48小时内急性缺血性卒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n=30)和阿司匹林组(n=30),分别采用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缓释型双嘧达莫(50mg,2次/d;双嘧达莫100mg,2次/d)和单独应用阿司匹林(50mg,2次/d)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随访6个月,比较2组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和NIHSS评分降低值,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3例失访和1例终止实验,对照组5例失访,进入结果分析的例数为51例。联合组的患者6个月内脑血管缺血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组(11.5%VS.20.O%,P〈0.05)。而且,联合组NIHSS评分比单独应用阿司匹林降低更明显(4.52±1.8 vs.3.62±3.3,P〈0.05)。结论:联合应用阿司匹林和双嘧达莫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预防脑血管缺血事件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应用阿司匹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