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CEA、CA199浓度变化在结直肠癌TNM分期中的预判价值。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结、直肠癌患者(共96例)的有关资料,分析其术前CEA、CA199浓度水平与术后病理确定TNM分期结果的相互关系,进行相应的统计学检测。结果:结直肠癌Ⅰ~Ⅳ期CEA浓度依次为4.28±1.78、6.92±2.01、23.99±6.49和362.64±158.80 ng/mL,CA199浓度依次为12.58±2.98、13.37±2.62、36.84±10.33和238.71±103.69 U/mL,肿瘤标志物CEA、CA199的浓度随TNM分期升级而增高,通过Kruskal-Wallis秩检验分析及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表明CEA、CA199的血清浓度与TNM分期明显相关(P0.01)。结论:CEA、CA199血清浓度与TNM分期呈正相关,而年龄与CEA、CA199在各期中的浓度无明显相关性。因此,应用CEA、CA199的血清学测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判结直肠癌TNM分期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0例直肠癌术前CT图像。结果表明,CT对直肠癌的定性诊断正确率100%。CT能显示直肠癌周围侵犯、淋巴结及远处转移情况,并能做出相应的分期,以Dukes分期为标准,本组资料CT分期正确率为76.7%。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直肠癌患者原发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影像学分析,来评价64排增强螺旋CT对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经术后病理证实的102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多平面成像,记录直肠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CT表现,包括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程度。以病理结果为准确定转移性和非转移性淋巴结,采用双盲法。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方式与阳性率有显著的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各相关因素有显著诊断意义的是淋巴结大小、边缘及强化方式,其敏感性分别为94.7%、87.6%、56.9%,特异性分别为69.3%、51.6%、62.3%。结论:综合分析原发肿瘤周围脂肪间隙内淋巴结的表观情况,有助于提高对淋巴结转移的判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直肠癌直肠系膜内淋巴结的MRJ表现,评价MRI在直肠癌术前N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1年8月至2012年2月经手术治疗并经病理证实的116例直肠癌病例行术前MRI检查,观察和记录每个淋巴结的大小、边缘以及信号,以病理学诊断转移淋巴结阳性为标准进行分组,由2位影像科医生采用双盲法阅片并达成一致。结果:MRI诊断直肠周围淋巴结转移的各项诊断标准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淋巴结短轴直径与转移相关性的统计结果为(P〈0.05,r=0.210),淋巴结边缘与转移相关性的统计结果为(P〈0.05,r=0.180),淋巴结信号与转移相关性的统计结果为(P〈0.05,r=0.209)。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淋巴结大小诊断淋巴结转移的可信度最高,Wals值为13.180。结论:综合分析直肠周围淋巴结大小,边缘、信号对诊断淋巴结转移有较大作用,其中以淋巴结大小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脏移植术前受体64排螺旋CT血管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CTA)在临床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8例晚期肝病患者进行64排增强后动脉期、门脉期及静脉期扫描,使用多种重建方法,由两名以上有经验的医师对肝脏血管进行分析评价,并与18例移植术后结果比较,探讨64排CT血管成像对肝移植术前准备的意义。结果:发现肝动脉变异6例,腹腔干起始部狭窄2例,腹腔干动脉瘤1例,脾动脉瘤2例,肝脏主要供血动脉直径<3mm 3例,肝门静脉海绵样变3例,肝外门静脉主干栓塞5例,伴有肝内门静脉栓塞3例,肝外门静脉主干栓塞伴肠系膜上静脉广泛栓塞2例,下腔静脉癌栓3例,其中癌栓达右心房2例。结论:64排CT血管成像无创、可靠,通过多种重建方法,能清晰显示肝脏血管,对肝脏移植术前血管做出评价,具有可靠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韦兴华 《蛇志》2015,(2):220-22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食管癌术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42例食管癌患者采用多层螺旋CT薄层及MPR重建进行诊断,对肿瘤部位,病变影像特点与相邻的部位侵袭、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等肿瘤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42例患者中,胸上段、中断、下段等部位的发生例数分别为15例、15例、12例;食管癌患者食管壁多表现为环状增厚或偏心性不规则增厚、肿块,增强中度、明显强化;其中气管、支气管瘘3例,主动脉及心包侵袭11例,胃底侵犯2例;42例患者中病理证实淋巴结转移22例,CT诊断淋巴结转移15例,CT扫描淋巴结阳性检出率68.2%;肺内转移2例,肝脏转移2例。结论多层螺旋CT食管癌术前扫描,可对肿瘤部位、肿瘤分期诊断做出良好的判断,为临床治疗食管癌的手术方案及患者预后评估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RI在喉癌术前诊断、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14例行电子喉镜检查并经病理学证实为喉癌的患者行术前MRI扫描,根据图像资料判断肿瘤侵及范围及判断有无淋巴结转移;同时进行术前分期、分型,并与术后病理分期、分型对照研究。结果:术前MRI T1期27例,其中25例经病理证实为T1期,2例为T2期,准确率为92.6%;术前MRI T2期39例,其中经病理证实35例为T2期,3例T1期,1例T3期,准确率为89.7%;术前MRI T3期29例,其中经病理证实25例为T3期,4例T2期,准确率为86.2%;术前MRI T4期17例,其中经病理证实15例为T4期,2例T3期,准确率为88.2%;MRI术前T分期总准确率为87.7%。N1期准确率为81.8%,N2期准确率为94.1%。结论:MRI图像能很好地显示喉癌肿块的侵及范围及淋巴结转移等,对喉癌的术前分期、分型及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64层螺旋CT相对于CR片在胸部创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我院2006年1月~2008年3月收治81例胸部创伤,全部患者在伤后10min至5h进行了64层螺旋CT检查,其中58例在初次检查后12~38h内进行了CR或床旁CR检查,CT扫描采用GE LightSpeed 64层螺旋CT机,层厚0.625 mm,螺距为0.984:1。结果:81例中诊断肋骨骨折72例,肺挫裂伤65例,气胸36例,血胸53例,血气胸31例,锁骨骨折12例,肩胛骨骨折13例,皮下及纵隔积气18例,右横膈破裂2例。在同时进行过CR检查的患者中,非错位性及撕脱性肋骨、肋软骨骨折在CR上常显示不佳,而在64层螺旋CT多平面或三维重建图像上显示非常清晰。结论:64层螺旋CT多平面及三维重建对胸部创伤各种病变的检测明显优于x线平片,对临床急救计划的制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分子检测为基础的肿瘤分子分型及个体化治疗方案使当代的结直肠癌治疗逐步走向“同病异治”模式,结直肠癌同病异治两个最常见的应用,一是RAS基因突变与分子靶向药物的应用,二是微卫星不稳定(MSI)状态与林奇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其中RAS基因野生型患者使用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方案获益显著,而林奇综合征的患者与微卫星稳定患者相比,显示了更好的预后,且其不能从化疗药物氟尿嘧啶中获益。然而,为了让更多的结肠癌患者获益,我们还需要继续探寻对结肠癌更有效更全面的分子分型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直肠癌治疗手段主要为根治性切除术为主并辅以放化疗治疗;肿瘤侵润的范围、淋巴结及远处转移的有无构成了临床TNM分期并影响着直肠癌的治疗和判断预后。经直肠超声检查术(Transrectal ultrasound,TRUS)可以显示直肠壁各层组织的变化,不仅对肿瘤浸润深度诊断准确性较高,而且提高了术前对肠周淋巴结转移诊断的准确性,对直肠癌术前的TNM分期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指导医师选择最佳的手术方式及是否需要术前放化疗以达到根治直肠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与延长寿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评估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contrast enhancement computed tomography,CECT)和~(18)F-FDG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胃癌患者的术前CECT(27例)及~(18)F-FDG PET/CT(39例)图像,于两种影像学手段下,双盲法判定每位患者胃癌的TNM分期,然后分别计算每种影像学方法在胃癌术前分期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两种影像学方法的差异比较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结果:CECT和~(18)F-FDG PET/CT诊断胃癌T分期的敏感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100.00%、72.73%、59.26%和100.00%、90.91%、76.92%;CECT和~(18)F-FDG PET/CT诊断胃癌N分期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性分别是75.00%、71.43%、88.24%、50.00%、74.07%和42.86%、92.00%、75.00%、74.19%、35.90%。结论:CECT和~(18)F-FDG PET/CT均可用于胃癌术前分期的预估,尤其在N分期方面,CECT的敏感性和准确性高于~(18)F-FDG PET/CT。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仪(PET/CT)检查在局灶早期宫颈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53例病理确诊为早期宫颈癌的患者行全身~(18)F-FDG PET/CT检查,并在检查结束10日内行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计算~(18)F-FDG PET/CT诊断宫颈原发部位肿瘤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敏感度,特异度与准确度。结果:~(18)F-FDG PET/CT检查诊断的宫颈原发部位肿瘤的敏感度为79.25%,特异度为86.79%,准确度为84.9%;以病人为单位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为85.71%,特异度为97.87%;以淋巴结为单位诊断盆腔淋巴结转移的准确度为84.61%,特异度为99.00%。结论:PET/CT显像对宫颈癌诊断,分期诊断及盆腔淋巴结转移的检出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多层螺旋凹冠脉造影与导管法冠脉造影相比,具有无创、安全、经济快捷等优点,在临床上应用日见广泛。但影响其成像质量的因素较多,而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是其很重要的环节,本文就与该项检查有关的护理问题进行探讨,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在直肠癌的诊断以及分期方面,CT与MRI技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经过病理检测,确诊为直肠癌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个实验组,其中一组采取CT成像方法,另一组患者采取MRI成像。并记录在不同的分期中CT及MRI的应用价值。CT诊断包含了常规CT平扫以及CT增强扫描,MRI诊断包括轴位DWI、T2W1冠状位以及矢状位、轴位T1WI、轴位T2WI的图像。结果:在直肠癌的诊断中,CT诊断的T分期与病理性T分期差异不大,其准确率为70.0%。MRI诊断的T分期和病理性T分期差异极小,其准确率为85.0%。CT诊断的N分期与病理性N分期差异不大,准确率为72.5%;MRI诊断的N分期与病理性N分期差异较小,其准确率为87.5%。CT诊断的T分期以及N分期的准确率与MRI诊断的T分期以及N分期的准确率之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直肠癌的术前诊断以及局部分期中,MRI诊断与CT诊断相比,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An alternative way to implement the Akaike Information Criterion (AIC) is proposed for the evaluation of staging systems for colorectal cancer.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CT增强在结肠癌分期中的应用及联合血清CEA、CA199、 CA724及microRNA-21对良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将我院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确诊的85例结肠癌患者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85例结肠良性肿瘤患者纳入对照组。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增强分期对结肠癌患者T、N、M分期的诊断价值,并比较两组的血清CEA、CA199、 CA724、microRNA-21水平,同时评估CT增强及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单独及联合诊断结肠癌良恶性病变价值。结果:CT增强T分期准确率为88.2%,一致性较高(Kappa值=0.812);CT增强N分期准确率为63.5% ,一致性一般(Kappa值=0.449);CT增强M分期准确率为90.6%,一致性较高(Kappa值=0.739)。观察组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CT增强及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单独及联合诊断结肠癌良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的面积(AUC)(0.95CI)分别为0.783、0.722(0.497~0.944)、0.694(0.475~0.916)、0.704(0.434~0.977)、0.687(0.393~0.967)、0.917(0.829~0.982)。CT增强及联合血清CEA、CA199、CA724、microRNA-21检查恶性结肠癌患者75例,诊断灵敏度88.2%,特异性90.6%,准确性89.4%。结论:CT增强可以应用于结肠癌分期,并且CT增强结合血清CEA、CA199、CA724及microRNA-21可以有效、准确地判断结肠癌的良恶性病变情况,对提高结肠癌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对淋巴瘤诊断、分期和疗效的评价价值。方法:入选我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5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淋巴瘤的患者,均进行18F-FDG PET/CT检查,并与病理结果进行比较,评价诊断价值,治疗前后对比分期改变,评价疗效和改变治疗方案。结果:PET/CT诊断发现异常高代谢情况51例(98.1%),其对淋巴瘤检查的灵敏度为98.1%(51/52),诊断率与病理结果比较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1例(21.2%)完全恢复,PET/CT未见高代谢或肿大情况,3例(5.8%)临床分期上调,15例(28.8%)分期下调,其中15例(28.8%)改变治疗方案。结论:18F-FDG PET/CT对淋巴瘤诊断准确性高,在分期和疗效评价中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准确分期并鉴别残余病变性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A评估下肢动脉狭窄闭塞性疾病的效果。方法对43例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行64排螺旋CTA扫描,18例一周后行双下肢DSA检查,将每侧下肢血管分成8段,动脉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闭塞5个级别。并以DSA为标准来评估。结果对18例患者双侧下肢共288段血管进行研究,CTA与DSA对血管狭窄程度显示一致的有275段,被CTA高估有ll段血管,低估有2段血管。结论64排螺旋CTA是下肢动脉狭窄硬化性疾病可靠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应用多普勒超声与CT的诊断价值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接诊的60例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比较多普勒超声与128排螺旋CT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的检出率、声像特征比较及两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结果:在术后经过病理证实的60例乳腺癌手术患者中,有38例为腋窝淋巴结转移,有22例未腋窝淋巴结转移,在多普勒超声诊断结果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诊断中,36例得到确诊,在128排螺旋CT诊断中,30例得到确诊;多普勒超声皮质向心性生长、淋巴结内钙化灶、淋巴结横直径比值及淋巴结边界模糊检出率均显著高于128排螺旋CT检出率,差异显著(P<0.05);将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多普勒超声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均比128排螺旋CT结果高,两组方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中诊断价值高,可帮助临床提供正确诊断,以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