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2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的情况,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其中对照组进行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和ICAM-1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hs-CRP和ICAM-1均明显降低,而两组的hs-CRP和ICAM-1差异显著(t=3.1655,P〈0.01;t=9.698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hs-CRP和ICAM-1水平,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比较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前后的情况, 探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超 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86 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 其中对照组进行采用氨氯地平治疗,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分别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hs-CRP和ICAM- 1 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对照组与治疗组hs-CRP 和ICAM-1 均明显降低,而两组的hs-CRP 和ICAM-1 差异显著(t=3.1655,P<0.01;t=9.6983,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显著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 hs-CRP 和ICAM-1 水平,减轻患者的炎性反应,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炎症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120例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先给予常规治疗,A组患者给予20mg/d普伐他汀治疗;B组患者给予10 mg/d瑞舒伐他汀;C组患者给予20 mg/d瑞舒伐他汀,3组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水平;随访6个月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hs-CRP、TNF-α、IL-6水平均明显下降,且C组下降最明显,其次为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血脂水平均的改善,且C组改善最明显,其次是B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C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5%,远低于B组(10.0%)及A组(20.0%),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20 mg/d)瑞舒伐他汀治疗ACS降脂、抗炎效果明显,预后相对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的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随机将2012 年7 月~ 2013 年6 月在本院治疗的68 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 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周期均为2 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及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并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 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TC、TG、LDL-C、HDL-C 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均出现下降, HDL-C 水平上升趋势,但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 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DL-C 水平均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治疗前的hs-CRP 为(3.86± 1.12)mg/L,对照组治疗前的hs-CRP 为(3.82± 0.84)mg/L,两组 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 均出现下降,治疗组的hs-CRP 为(2.57± 0.66)mg/L,对照组的hs-CRP 为(3.23± 0.66)mg/L,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均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症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不良反应 发生率为23.53%,两组差异不显著(x2=0.497,P=0.780>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血脂,降低 高敏C 反应蛋白,值得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治疗中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伴高脂血症患者应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后的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变化。方法:随机将2012年7月~2013年6月在本院治疗的68例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周期均为2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脂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的变化,并统计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的TC、TG、LDL.C、HDL.C差异不显著,P〉0.05;而治疗后,两组的TC、TG、LDL—C水平均出现下降,HDL-C水平上升趋势,但观察组治疗后的TC、TG、LDL-C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DL—C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P〈0.05)。治疗组治疗前的hs.CRP为(3.86±1.12)mg/L,对照组治疗前的hs—CRP为(3.82±0.84)mgm,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的hs-CRP均出现下降,治疗组的hs—CRP为(2.57±0.66)mg/L,对照组的hs—CRP为(3.23±0.66)mg/L,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均出现轻微的不良反应症状,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82%,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53%,两组差异不显著(x2=0.497,P=0.780〉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地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血脂,降低高敏C反应蛋白,值得在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临床治疗中更广泛地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对患者血清hs-CRP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203例,根据用药剂量不同将其分为小剂量组(70例)、中剂量组(64例)及大剂量组(69例),分别采用口服瑞舒伐他汀钙5 mg/次/日、10 mg/次/日和20 mg/次/日进行治疗。观察并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TG,TC,LDL-C,HDL-C)、血清hs-CRP及IMT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三组患者血清hs-CRP,TG,TC,LDL-C,HDL-C以及IMT值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血清hs-CRP,TG,TC,LDL-C,HDL-C以及IMT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瑞舒伐他汀钙组患者血清hs-CRP,TG,TC,LDL-C,HDL-C以及IMT值显著低于中剂量组和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剂量组患者血清hs-CRP,TG,TC,LDL-C,HDL-C以及IMT值显著低于小剂量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钙能够改善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血清hs-CRP及IMT,并且其疗效与药物剂量存在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7.
王娟  刘寓  金萍  何梅  王文慧  杨均 《生物磁学》2014,(8):1525-1527
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i—sensitiveC—reactive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方法治疗组(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10mg,疗程8周,测定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hs-CRP的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SBP、DBP、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组更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压和血清血脂水平,并可减少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有益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观察瑞舒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hi-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 影响。方法:选择60 例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治疗组(实验组)和常规方法治疗组 (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常规组治疗的基础上每日加服一次瑞舒伐他汀10mg,疗程8 周,测定和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前后血压、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和hs-CRP 的水平。结果:治疗8 周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清SBP、DBP、TC、LDL-C、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较对照组组更 低(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辅助治疗能显著降低高血压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血压和血清血脂水平,并可减少血清高敏C 反应蛋白水平,有益于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他汀类调脂药物瑞舒伐他汀(Rosuvastatin)对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mellitus,T2DM)大鼠早期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5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2型糖尿病组(DM组)、2型糖尿病瑞舒伐他汀治疗组(DR组),每组15只。以喂高糖高脂饮食方法建立SD大鼠糖尿病模型,DM组、DR组给予高糖高脂饮食1个月后腹腔注射25mg/kg链脲佐菌素;NC组给予普通饮食,注射枸橼酸缓冲液作为对照。在此基础上,DR组给予瑞舒伐他汀5mg/(kg.d)灌胃,NC组、DM组给予生理盐水灌胃。1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与稳态血糖(BG)、稳态胰岛素(PGI)浓度,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主动脉血管壁白细胞分化抗原40(clusterofdifferentiation 40,CD40)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激活蛋白-1(activator protein-1,AP-1)的表达水平。结果:DM组、DR组TC、TG、LDL-C与BG水平较NC组均显著升高(F=33.71~426.05,q=5.26~40.82,P〈0.01),但2组间各指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DR组CD40、MMP-2、AP-1表达水平和浸润的单核细胞数明显低于DM组(F=36.86~716.82,q=8.59~37.86,P〈0.05),DR组主动脉内皮损伤明显轻于DM组。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抑制CD40、MMP-2、AP-1表达和单核细胞浸润,防止早期AS形成。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经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刺激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PAR-gamma)表达的变化,以及瑞舒伐他汀对动脉粥样硬 化的影响。方法:将实验标本随机分为2 组,分为(OX-LDL)刺激组、瑞舒伐他汀干预组。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 技术,观察 OX-LDL 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PAR-gamma表达情况及瑞舒伐他汀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PAR-gamma及浓度依赖的方式降低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PAR-gamma的表达;2)瑞舒伐他汀可以逆转OX-LDL 对人脐静脉内细胞的影响 并可能与甲羟戊酸有关。结论:OX-LDL可降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PPAR-gamma的表达。瑞舒伐他汀可以抑制OX-LDL诱导人脐静脉 内皮细胞PPAR-gamma表达的增强,从而可能抑制了OX-LDL信号通路介导的与炎症有关的血管损伤,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清白介素-37(IL-37)的水平及其与血清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例(AMI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6例(UAP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0例(SAP组)及冠脉造影正常者26例(CON组)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其血清IL-37、IL-6、IL-10和CRP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1UAP组、AMI组血清IL-37水平均较对照组(CON组)显著增高(p0.05),而SAP组与CON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2冠心病患者的血清IL-37水平与其血清CRP(r=0.3,P0.05)、IL-6(r=0.4,P0.05)水平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与IL-10水平无明显相关(P=0.16)。当排除SAP组患者后,冠心病患者的血清IL-37水平与CRP(r=0.3,P0.05)、IL-6(r=0.5,P0.05)、IL-10(r=0.2,P0.05)水平均显著相关。结论:急性冠脉综合症(ACS)患者的血清IL-37水平显著升高,并与IL-6、IL-10、CRP水平相关,可能参与了ACS发病过程中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探究白三烯调节剂及沙美特罗治疗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呼气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血清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e-10,IL-10)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沙美特罗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三烯调节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eNO、血清IL-10、hs-CRP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the percentage of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predicted value,FEV1 %)、呼气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和哮喘控制测试(asthma control test,ACT)的变化及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eNO、血清hs-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血清IL-10水平、FEV1 %、PEF和AC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三烯调节剂联合沙美特罗对支气管炎哮喘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机体炎性状态,同时调节患者的肺功能,且治疗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舒血宁注射液联合脑蛋白水解物对缺血性脑血管疾病老年患者临床疗效及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 oxide dismutase,SOD)、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及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依据给药不同,将就诊的老年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80例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结束后,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SOD、Hs-CRP及IL-10水平进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清Hs-CRP及IL-10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OD含量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0%,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血宁注射液结合脑蛋白水解物能显著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有效降低患者血清Hs-CRP及IL-10水平,增加血清SOD含量,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4.
探讨白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在冠心病(CHD)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对70例住院冠心病患者采用ELISA和散射比浊法分别测定其血清中的IL-6、CRP水平的变化并与同期体检健康者34例作对照。显示患者CRP、IL-6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炎症反应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能够在测定病人CRP及IL-6水平的同时建立患者的个体标准,则可以对患者病变程度及预后提供更好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羟色胺(5-HT)水平、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CRP)及白介素-6(IL-6)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首次住院的老年抑郁症患者155例,依据入院前2周内是否曾有过自杀行为将其分为自杀未遂组(n=75)和无自杀行为组(n=80)。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及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5-HT、TC、CRP及IL-6水平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的相关性。结果:自杀未遂组HAMD评分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自杀未遂组血清5-HT及TC水平均低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自杀未遂组血清CRP及IL-6水平均高于无自杀行为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重度组患者血清5-HT及T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重度组低于中度组(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患者血清CRP及IL-6水平均明显升高,且重度组高于中度组(P<0.05)。5-HT、TC与HAMD评分呈负相关(P<0.05);CRP、IL-6与HAMD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自杀未遂老年抑郁症患者血清5-HT、TC水平降低,CRP、IL-6水平升高,检测血清5-HT、TC、CRP及IL-6有助于评价其病情严重程度及出现自杀行为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急性脑出血患者颈动脉斑块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1月脑科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4例,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单纯脑出血组(n=25)、轻度粥样硬化组(n=34)和重度粥样硬化组(n=25)三组,另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者50人(对照组)。对比分析四组颈总动脉膜厚度(IMT)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高密度脂蛋白(HDL)、hs-CRP与Hb Alc水平,分析急性脑出血患者颈动脉斑块的危险因素。结果:四组的IMT、TC、TG、HDL、LDL、hs-CRP和Hb Alc水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s-CRP和Hb Alc水平在单纯脑出血组轻度粥样硬化组重度粥样硬化组(P0.05);IMT与hs-CRP和Hb Alc均呈现正相关(r=0.388、0.420,P0.05);IMT、hs-CRP和Hb Alc均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3.065、1.978、1.647,P0.05)。结论:急性脑出血患者体内hs-CRP及Hb Alc水平是颈动脉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血栓通对急性脑梗死(actu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将68例AC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血栓通0.5 g/d,静滴。于治疗前、治疗后3 d、7 d和14 d检测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浓度变化,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神经功能评分(MESSS)及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3 d、7 d和14 d,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浓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MESSS和BI评分在治疗后7 d和14 d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栓通可降低ACI患者血清D-二聚体和hs-CRP水平,改善神经功能,是一种有效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高龄孕妇妊娠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可能机制。方法:收集我院高龄孕妇妊娠高血压患者54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7例。A组给予1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20 m L 25%的硫酸镁注射液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再给予500 m L 5%葡萄糖注射液加入40 m L 25%硫酸镁注射液1~2 g/h,静脉滴注;B组在A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口服,1次/日,2组患者均治疗7 d。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蛋白尿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CRP、IL-6、TNF-α及蛋白尿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A组比较,B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CRP、IL-6、TNF-α及蛋白尿水平较低(P0.05)。结论: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对高龄孕妇妊娠高血压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推测其机制与降低CRP、IL-6及TNF-α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