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越桔两种蛀干害虫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淼 《昆虫知识》2001,38(3):221-222
咖啡豹蠹蛾Zeuzera coffeae Nietner和樟泥色天牛Uraecha angusta(Pascoe)是江苏地区的美国兔眼越桔上2种主要蛀干害虫。前者在枝干中向顶端方向蛀食,排出圆粒状虫粪;后者向植株基部方向蛀食,排出粉末状虫粪,均造成枝干枯死。咖啡豹蠹蛾发生量较大,是主要虫种。防治这2种蛀干害虫,应采用保护利用天敌、改善果园生态环境、促使树体健壮生长等综合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2.
云斑天牛在白蜡树上的发生与防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云斑天牛Batocera horsfieldi(Hope)是白蜡树上近年来新出现的一种蛀干害虫。在东营市的市区绿化中危害日趋严重,目前其受害率达到10%强,成为白蜡树上继“窄吉丁虫”为害后的又一主要蛀干害虫。该虫2—3年完成1代,以第1年幼虫和第2年成虫,在主干或主干分叉处的蛀道内越冬。主要危害胸径8cm以上生长的白蜡树,在树干根基部30cm以下,或在主干分叉处蛀食为害,并常引起“风折木”。在9月下旬进行注药和4月上旬进行埋药防治,控制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荔枝、龙眼是水果上品,曾经大规模发展,由于多种原因,目前部分果园管理缺失,蛀干害虫危害程度加剧。记录当前严惩危害荔枝、龙眼树干、枝条枯萎甚至植株干枯的龟背天牛和咖啡木蠹蛾特征、习性和防治方法,维护果木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环境昆虫学报》2014,(6):1046-1050
利用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杨十斑吉丁虫Melanophila picta和纳曼干脊虎天牛Xylotrechus namanganensis幼虫作为替代寄主对天敌昆虫白蜡吉丁虫肿腿蜂Sclerodermus pupariae进行人工饲养,成功繁殖出了成蜂。人工繁蜂的条件为:温度26℃,相对湿度70%,接蜂的蜂虫比3:1,三种替代寄主白杨透翅蛾、杨十斑吉丁虫和纳曼干脊虎天牛幼虫的被寄生率分别为43.77%、87.12%和82.41%;平均繁蜂时间分别为42 d、33.17 d和34.58 d;白杨透翅蛾、杨十斑吉丁虫和纳曼干脊虎天牛单个幼虫平均繁殖白蜡吉丁肿腿蜂分别为4083头、9033头和5092头;子代蜂的雌性率分别为9553%、9670%和94.57%。在7℃,相对湿度70%的条件下储藏,白蜡吉丁肿腿蜂子代成蜂的平均寿命150 d;寿命超过一个月的雌蜂占95%,雄蜂寿命5-7 d。  相似文献   

5.
警惕外来害虫暗梗天牛入侵为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建庆  姚志刚  梅增霞 《昆虫知识》2006,43(3):426-428,F0004
暗梗天牛Arhopalus tristis(F.)是一种重要的林业害虫,我国目前尚无分布,但已被我国口岸截获多次,必须对该虫的入侵保持警惕。该虫在新西兰危害严重,主要寄主是辐射松等松树,喜入侵火灾危害后的树木;还传播真菌病害,致使木材变色,降低木材质量。对暗梗天牛的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特点、生物学特性及预防对策等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准确识别和鉴定目前国内新上升的4种吉丁甲科蛀干害虫,便于生产上对其开展有效的监测和防治。【方法】将收集到的标本通过比对文献以及与国内外同行讨论、标本检视、生物学危害特征观察等方法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对中国新记录的沙蒿尖翅吉丁Sphenoptera sp.和柠条窄吉丁Agrilus sp.鉴定到种,对栎窄吉丁Agrilus cyaneoniger Saunders体色多型现象进行了描述,对弗氏窄吉丁Agrilus fleischeri Obenberger的形态特征进行了再描述,并根据4种吉丁甲科害虫生物学特性和危害特征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建议。【结论】沙蒿尖翅吉丁学名为Sphenoptera canescens Motschulsky,柠条窄吉丁学名为Agrilus unguiculosus Obenberger;栎窄吉丁体二色型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南方分布的主要为全体黑色型;弗氏窄吉丁的分布范围在不断扩大。对这些具有潜在高风险的蛀干类吉丁甲害虫,加强检疫和营林措施防止其扩散传播是非常必要的,保护天敌有助于抑制其种群数量快速上升,局部暴发时采取化学防治也是必要的应急手段。  相似文献   

7.
为弄清惠东县红树林秋茄Kandelia obovata大量枯梢的原因,2019-2021年持续对该地区的秋茄进行野外调查,并采集秋茄嫩梢枝条带回实验室饲养。最终确定了秋茄枯梢现象是由一种新害虫窄茎瘤蛾Nola angustipennis所致。窄茎瘤蛾一年多代,以幼虫钻蛀危害秋茄的嫩芽和嫩梢,老熟幼虫织茧化蛹于其中。本文对窄茎瘤蛾的成虫、幼虫、蛹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并对其危害特点进行了阐述,为其准确鉴定及科学防控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8.
北京密云两种蛀果类害虫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淑玲  王进忠 《昆虫知识》2000,37(4):200-203
桃蛀果蛾与梨小食心虫是北京密云县燕落果树产区的主要蛀果类害虫 ,我们对两种食心虫的发生及其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 ,并提出了防治两种食心虫的综合技术措施 ,使蛀果率由原来的年平均6 0 %降至 2 %。  相似文献   

9.
苹果异胫小卷蛾Thaumatotibia(=Cryptophlebia)leucotreta(Meyrick)已成为非洲亚撒哈拉的大部分地区,南非、大西洋和印度洋岛屿上的重要经济害虫,严重危害玉米、棉花、柑橘、澳大利亚坚果、桃、李等果树和田间作物。本文对苹果异胫小卷蛾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分布、寄主、危害、生物学特性等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山西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上发生危害的3种鳞翅目害虫形态鉴定特征及生活史特性,并基于mtDNA COI基因DNA条形码对这3个种进行快速物种识别鉴定.[方法]通过观察山西翅果油树上3种鳞翅目害虫成虫外部形态和解剖拍照雌、雄性外生殖器特征,利用PCR扩增对待测样本COI基因DNA条形码序列进...  相似文献   

11.
杨扇舟蛾的生物学特性及其防治方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杨树是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树种之一,近年来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对之造成的危害日益突出,但是目前有关该害虫的综合报道尚十分少见。文献报道显示,该害虫在我国大部分省区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每年大多发生4~5代,5~8月份的2龄和3龄幼虫危害最重,老熟幼虫结茧越冬;其天敌大约有30种以上。目前害虫的防治方法较多,主要包括人工消灭方法、诱杀方法、树干内外施药方法、微生物方法、寄生蜂方法、生物导弹方法以及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辅助方法。其中微生物方法、生物导弹方法以及农业智能专家系统辅助方法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杨树截干上白杨透翅蛾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杨树人工防护林区,采用杨树高枝截干是防治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ulsky)的有效手段之一。但在当年春季杨树截干上留下的机械伤口及新萌发枝条,为白杨透翅蛾Paranthrene tabaniformis(Rott.)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白杨透翅蛾在1~3年的截干上发生密度较高,严重时影响到新萌发枝干的生长甚至死亡。2007年5月调查发现,在杨树截干上白杨透翅蛾的有虫株率达到89·17%,平均虫口密度达到(3·40±0·21)头/株,远远超过了0·3头/株的最低防治标准。最后,结合当地杨树人工防护林网的特殊环境条件,提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重阳木是世界上具有重要价值的树种之一,近年来重阳木帆锦斑蛾BischofiapoiycarpaCramer对其危害日益突出。该害虫在我国许多省区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2006年在安徽省合肥地区暴发成灾。经过室外调查和室内饲养观察,分析了其暴发成灾的原因,明确了该虫的形态特征、年生活史和生活习性。该虫在合肥地区1年发生4代,有世代重叠现象。主要以幼虫在重阳木枝干的树皮、裂缝等处越冬。越冬幼虫至次年4月开始活动。在7月和8月份,以第2代和第3代幼虫危害最重。建议采用植物检疫、人工捕杀、微生物农药及化学杀虫剂等多种方法加以防治,自然天敌对其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4.
旋纹潜蛾Leucoptera malifoliella (Costa)是苹果和梨上一种偶发性害虫。本文依据文献和我们的研究, 综述了旋纹潜蛾的分布与危害、 寄主植物、 形态、 习性、 天敌和防治技术。旋纹潜蛾在北京1年4代, 越冬代成虫在苹果花蕾露红期时开始羽化, 可持续1个多月, 盛期发生在苹果的花期。幼虫分为3个龄期, 其各龄的平均头壳宽度分别为0.23, 0.33和0.44 mm。2011年旋纹潜蛾在北京昌平王家园果园大发生。2011年春天在该果园用性诱剂引诱到大量的旋纹夜蛾成虫, 第1代的卵量很低, 且当年的种群数量一直很低, 可能的原因是越冬期的干旱影响了蛹的活力, 从而影响成虫的产卵量。在防治上, 以保护寄生蜂为主, 可人工清除越冬蛹, 大发生时在卵盛期用灭幼脲喷雾防治。本文还提供了该虫为害状、 成虫、 卵、 幼虫、 茧和部分天敌的彩色图片。  相似文献   

15.
详细地记述了韩国红松球果害虫冷杉梢斑螟Dioryctria abietella、赤松梢斑螟D. sylvestrella (螟蛾科)和小花尺蛾Eupithecia abietaria debrunneata (尺蛾科)幼虫的形态特征,并提供了形态特征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我国华东地区两种严重危害茶树的害虫灰茶尺蛾Ectropis grisescens Warren,1894和茶尺蠖Ectropis obliqua(Prout,1915)的形态相似、分类不清,在农业生产中常常混淆,给防治工作的开展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为了准确的鉴别灰茶尺蛾和茶尺蠖,本文对这两种害虫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特征分析。【方法】对灰茶尺蛾和茶尺蠖成虫、卵、幼虫和蛹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灰茶尺蛾和茶尺蠖的39个样本的线粒体COⅠ基因进行了扩增和测序,分析了两物种种内和种间的遗传距离,并基于Kimura-2-parameter模型,利用ML和NJ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灰茶尺蛾和茶尺蠖部分形态学特征具有显著差异;分子数据表明二者种内和种间遗传距离存在明显的"barcoding gap",利用ML和NJ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可以将灰茶尺蛾和茶尺蠖成功的区分开。【结论】基于COⅠ基因的分子鉴定结果与形态学鉴定结果相符合,可用于害虫防治和相关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从生物学和化学生态学角度探讨弯头细蛾Epicephala ancylopa和寄主三室算盘子Glochidion sp.间专性传粉的互利共生关系稳定性。【方法】本研究在野外观察和室内实验的基础上,对专性传粉育幼互利共生体系中三室算盘子、弯头细蛾生物学特性进行详细研究,探究互利共生双方利益得失;用动态顶空吸附法分别收集三室算盘子雄花和雌花气味物质,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分析并鉴定其有效成分,用峰面积归一化与内标法定性定量;最后通过主成分分析法比较雄花和雌花之间气味化学成分的差异性。【结果】弯头细蛾在云南省普洱太阳河国家森林公园每年有1个世代,成虫和幼虫的活动时间分别在3-4月和8-10月。三室算盘子结实率为44.20%,被蛀食率为69.94%,平均每头幼虫消耗2.55枚种子来满足自身生长发育,寄主植物留有83.06%完好的种子,以维持互利共生关系的稳定。三室算盘子雌雄花气味中共鉴定出24种挥发物,主要以单萜类和倍半萜类物质为主,其中(Z)-罗勒烯和β-榄香烯两种萜类物质含量最高(分别为47.11%和22.72%),推测其是吸引弯头细蛾传粉的主要气味成分;雄花和雌花之间气味化学成分存在明显的差异,具有两性异型性。【结论】弯头细蛾通过以卵越夏和以蛹越冬对策,实现成虫发生期与三室算盘子花期的精准匹配。弯头细蛾成虫白天静伏,傍晚开始活动,三室算盘子花的气味物质也只在晚上才明显释放,且雌雄花气味化学成分的两性异型性有利于弯头细蛾辨别雌雄花,以完成采集花粉与传粉行为。该研究结果为头细蛾属昆虫与算盘子属植物专性传粉互利共生关系稳定性的维持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也为深入开展通过触角电生理检测和生物行为实验来筛选吸引传粉头细蛾的活性物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席贻龙  李化炳  程新峰 《生态学报》2010,30(13):3645-3653
应用单因子方差分析和判别分析方法,分别比较了采自芜湖市3个自然水体的萼花臂尾轮虫种复合体内3个姐妹种(分别以克隆HE1和HE5、克隆HE3和SE1、克隆LE9为代表)的成体和幼体的形态差异。结果表明,克隆HE3成体的各形态参数均最小,而克隆HE1和LE9成体的各形态参数间无显著的差异;克隆HE1和HE3幼体的前中棘刺间距离和后侧棘刺长度、克隆LE9和HE1幼体的前侧棘刺间距离以及前中棘刺和侧棘刺间距离均无显著性差异,轮虫幼体的其它形态参数均以克隆LE9最长,克隆HE1次之,克隆HE3最短。对克隆HE1、HE3和LE9幼体有明显差异的形态参数所作的分布图显示,它们的分布区有很高程度的重叠。以判别分析建立的判别函数对3姐妹种成体的综合判别率中形态分析Ⅰ为47.8%,形态分析Ⅱ为55.6%;对3姐妹种幼体的综合判别率中形态分析Ⅰ和Ⅱ均为71.1%;两种形态分析对克隆HE1判别准确率均较低,分别为0-76.7%和0-74.2%;依据形态特征无法准确甄别萼花臂尾轮虫姐妹种。  相似文献   

19.
2010–2011年,从山东省采集和鉴定出透孢黑团壳属Massarina 3个中国新记录种:布胥诺氏透孢黑团Massarina brunaudii,丘凸透孢黑团Massarina papulosa和多形透孢黑团Massarina polymorpha。对其进行了描述、图示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不同光强对入侵种三裂叶豚草表型可塑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人工遮光,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入侵植物三裂叶豚草的形态、生物量分配以及光合特性的表型可塑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遮光条件下,三裂叶豚草的株高、冠宽、单株叶面积、比叶面积和叶生物量比重显著增加,总生物量、单位叶面积生物量和根冠比减小;在全光照条件下,其冠宽和单株叶面积较小,根冠比较大,有利于高温强光下减少水分散失,表现出对不同光强较强的形态和生物量可塑性.遮光使三裂叶豚草叶片的日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上升.正午光照最强时,低遮光处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最大.中遮光和高遮光条件下,其叶绿素含量显著增加,叶绿素a/b显著减小,有利于提高三裂叶豚草的光能利用效率,以适应弱光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