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蜈蚣的龄期和生命期的长短目前国内外尚未见有完整的报道。 我们曾于1978年对浙江省岱山县野生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进行过种群分析,作出了年龄组的初步划分(动物学  相似文献   

2.
少棘蜈蚣的生活习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规定的动物药材之一。成体长度可达130毫米,头板与第1步足体节的背板都呈金红色,故名“金头蜈蚣”;头板腹面为1对大颚和两对小颚组成的口器;  相似文献   

3.
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俗称金头蜈蚣,自古以来就一直入药。近几年来,为适应需用量的不断增长,不少药材部门正在开展蜈蚣的人工饲养工作。进行娱蚣人工繁殖的关键之一是产卵量和产卵率,而少棘蜈蚣的产卵量每条最多为70枚,一般为48枚左右。由于产卵量受到生理条件的限制,因而更进一步掌握蜈蚣的产卵期,提高产卵率和孵化率是当前蜈蚣人工饲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4.
1978年6月15日至8月15日,在浙江省舟山地区岱山县药用蜈蚣饲养试验场,我们对少棘娱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的生殖方面作了一次调查;除调查其产卵日期和  相似文献   

5.
冉永禄  迟程 《动物学研究》1995,16(4):379-383
本文对墨江蜈蚣(Scolopendra mojiangica Zhang et Chi)与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的水分、灼烧残渣、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并比较了两者间的异同性。实验结果表明:墨江蜈蚣的蛋白质、灼烧残渣、水分的含量分别为67.2%、3.95%和3.59%,而少棘蜈蚣分别为68.8%、4.80%和3.65%,它们的含量基本相同。游离氨基酸、挥发性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也很接近,但脂类和总糖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旨在利用线粒体DNA上的12S rRNA基因、COI基因分子标记鉴定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干燥体。通过提取少棘巨蜈蚣干燥体样本DNA,PCR扩增线粒体DNA上的12S r RNA基因、COI基因片段,对PCR产物进行电泳检测及测序分析,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BLAST搜索,同源性分析,并用MEGA7.0软件对所有实验样品及少棘巨蜈蚣的近缘物种进行遗传距离分析、构建邻接(NJ)树以验证序列比对结果。结果表明,从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干燥体中成功地提取到了基因组总DNA,并成功扩增出了用于动物种属鉴定的12S rRNA、COI基因片段。但所得蜈蚣样本12S rRNA基因片段序列与NCBI的GenBank中的物种的同源性无90%以上的。通过文献调研发现尚无蜈蚣12S rRNA基因片段的相关报道,将该序列作为新的基因序列注册到NCBI基因数据库中,该基因片段序列的GenBank登录号为JN558832.1。这说明利用线粒体DNA上的12S rRNA、COI基因DNA分子标记皆可准确鉴定动物种属。本研究得到的12S rRNA基因片段序列可作为后续准确鉴定少棘巨蜈蚣药材的分子标记参考。  相似文献   

7.
少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分布在长江中下游诸省,是我国常见的大型唇足类(Chilopodo)之一。每年从春季开始,直到秋季,陆续产卵孵化。孵化后的幼小个体仍在母体监护下生长发育,约40天后,才离开母  相似文献   

8.
蜈蚣是一味传统的中药材,有祛风、定惊、散结等功效。但文献中有关蜈蚣毒的化学成份和药理作用的资料却甚少,本文是对国产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mutilans L.Koch)毒囊提取物药理作用的初步观察: 一、对蟾蜍心脏的作用 蜈蚣毒囊水抽提液对离体灌流蟾蜍心脏收缩有明显影响。将抽提液50μl加到灌流液(1.6ml)中(最终浓度为0.25mg蛋白/ml),收缩幅度立即  相似文献   

9.
两种药用蜈蚣的简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两种药用蜈蚣的简介张崇洲,王克勤(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北京100080)(湖北省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关键词少棘蜈蚣,多棘蜈蚣,区别蜈蚣,迄今常用的多足动物名称,在最早记载它的《广雅》里写为“吴公”。蜈蚣作为一味动物药在我国最古老的药典《神农本草经...  相似文献   

10.
武陵山区的药用娱蚣是少棘蜈蚣,此种动物资源潜力很大,可供充分开发利用。本文报道了湖南常德、石门等9个县市药用蜈蚣的收购量和资源量,并对尚未精耕的非农业山区或林地的蜈蚣资源开发提出几点意见。该项资源开发与市场活动具有相关性,而且蜈蚣药的需求量不大是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文内介绍了我国蜈蚣资源的分布与鉴别药用蜈蚣的特征,以供药检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墨江蜈蚣(ScolopendramojangicaZhangetChi)与少棘蜈蚣(ScotopendrasubspinipesmutilansL.Koch)的水分、灼烧残渣、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微量元素和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并比较了两者间的异同性。实验结果表明:墨江蜈蚣的蛋白质、灼烧残渣、水分的含量分别为67.2%、3.95%和3.59%,而少棘蜈蚣分别为68.8%、4.80%和3.65%,它们的含量基本相同。游离氨基酸、挥发性脂肪酸和微量元素的相对含量也很接近,但脂类和总糖的含量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2.
采用超滤和HPLC(包括凝胶过滤层析、阳离子交换层析和反相HPLC)等技术对少棘蜈蚣毒液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一个多肽;运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附飞行时间质谱测定其分子量为4484Da,测得其对小鼠红细胞半数溶血剂量HD50=14.69μg/ml。  相似文献   

13.
墨江蜈蚣与少棘蜈蚣的比较研究:II.药效和毒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比较了墨江蜈蚣与少棘蜈蚣的药效学和毒理学作用,实验包括抗惊厥试验、对致病性真菌和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和染色体畸变实验等。结果两种蜈蚣的3%醋酸提取液对所试的真菌有抑制作用但无杀真菌作用,而对细菌无抑制作用。两种蜈蚣的毒性很低,在给小鼠50g/kg的剂量下都无法测出LD50。在205mg/kg条件下的致突变率与未给药的突变率接近,表明两者都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黑塞石蜈蚣属Hessebius一新种:冰突石蜈蚣,新种Hessebius translucidus sp.nov.,对其进行了形态学、分子系统学研究。新种的主要鉴别特征:(1)触角18~22节,每侧单眼9~14个,约为3列排布。(2)基胸板前缘具2+2齿。(3)基节腺孔4~6个。(4)雌性生殖肢第1节着生2+2个圆锥形生殖棘;第2节背侧后端向后方突起,突起末端再向后延伸形成像冰一样的透明结构;第3节末端爪简单,腹侧基部有一刺状突起。基于COⅠ基因开展了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证明该新种的判定和分类地位正确无误。  相似文献   

15.
本文比较了墨江蜈蚣与少棘蜈蚣的药效学和毒理学作用,实验包括抗惊厥试验、对致病性真菌和细菌体外生长的影响、急性毒性试验和染色体畸变实验等。结果两种蜈蚣的3%醋酸提取液对所试的真菌有抑制作用但无杀真菌作用,而对细菌无抑制作用。两种蜈蚣的毒性很低,在给小鼠50g/kg的剂量下都无法测出LD50。在205mg/kg条件下的致突变率与未给药的突变率接近,表明两者都无遗传毒性。  相似文献   

16.
该研究通过对山西管涔山和五鹿山等区域采集的蜈蚣衣科地衣300余份标本的鉴定分析,结合已有报道,从物种多样性、空间分布特点、生境类型及区系成分等方面对蜈蚣衣科地衣进行研究,以明确中国蜈蚣衣科地衣物种组成及区系特点。结果表明:(1)中国蜈蚣衣科地衣共有7属197种54变种,饼干衣属(Rinodina)占绝对优势,约占蜈蚣衣科地衣总种数的30.5%。(2)中国蜈蚣衣科地衣多分布于新疆,蜈蚣衣属(Physcia)是该科中分布最广泛的属,但其中有26.4%的物种仅分布于单一地区。(3)蜈蚣衣科地衣生境类型多样,有树生、石生、藓丛生、土生和多生境5种,以多生境地衣为主(48.5%)。(4)中国蜈蚣衣科地衣的地理成分复杂,同时伴随多种区系成分,但以温带性质显著(占43.1%),东亚特色明显。(5)仅分布于中国的蜈蚣衣科地衣共4属10种,且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  相似文献   

17.
运用分子辅助的形态分类学方法对分布于我国浙江省温州市南麂岛(模式标本产地)的伞形蜈蚣藻Grateloupia corymbcladia Li et Ding和亚栉状蜈蚣藻G. subpectinata Holmes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 (1)伞形蜈蚣藻藻体直立, 紫红色, 软骨质, 高15—30 cm。主枝扁平, 末端延长为亚扁形, 宽2—5 mm。藻体主枝两侧分布有小羽枝和1—2回羽状分枝; 辅助细胞生殖枝丛类型为Grateloupia型(5cpb-4auxb型), 四分孢子囊十字形分裂产生, 以上特征与亚栉状蜈蚣藻一致。(2)在实验室条件下培养亚栉状蜈蚣藻和伞形蜈蚣藻的雌配子体, 观察到二者的孢子发育类型均为“间接盘状体”型。(3)基于rbcL和COⅠ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6个伞形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 与亚栉状蜈蚣藻无碱基差异, 形成独立的进化枝。基于以上结果, 确定伞形蜈蚣藻与亚栉状蜈蚣藻为同一种。根据优先法则, 将伞形蜈蚣藻作为亚栉状蜈蚣藻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18.
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早在三百八十多年前,在他的《本草纲目》中,曾对蜈蚣的药用价值作了记述并附有图版。其中金陵版本(1596)的蜈蚣图与目前的药用种类相似,但是江西版本(1603)蜈蚣图在目前的药用种类中尚未得到充分证实。 我国为地道的蜈蚣药材产地,在国外,特别是东南亚国家享有较高的声誉。以蜈蚣炮制的  相似文献   

19.
基于分子辅助的形态分类学方法, 将采自山东省青岛市(模式标本产地)的聚果蜈蚣藻(Grateloupia sorocarpus Li et Ding)在蜈蚣藻属中的分类地位进行重新鉴定, 结果表明: (1) 藻体直立, 单生或丛生, 质地黏滑软骨质, 紫红色, 高5—15 cm, 主枝宽1.5—2 mm, 厚约1 mm, 1—2回羽状分枝, 具有扁平或棍棒状的小羽枝, 小枝基部缢缩, 对生、互生或偏生。(2) 雌配子体的生殖结构为典型的Grateloupia型, 果胞枝生殖枝丛主枝和辅助细胞生殖枝丛主枝分别由6个细胞和5个细胞组成(6cpb-5auxb型); 四分孢子体表面散落分布四分孢子囊, 呈十字形分裂。以上形态学特征均与亚洲蜈蚣藻(G. asiatica Kawaguchi et Wang)一致。(3)聚果蜈蚣藻孢子的早期发育类型为“间接盘状体”型, 与亚洲蜈蚣藻一致。(4)基于rbcL基因序列分析结果显示, 本研究的8个聚果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 与产自中国山东青岛和辽宁大连的亚洲蜈蚣藻无碱基差异, 形成独立的进化支, 与产自韩国的亚洲蜈蚣藻碱基差异为2 bp(0.124%), 与产自日本的亚洲蜈蚣藻碱基差异为3 bp(0.248%), 属于种内差异; 基于COⅠ基因序列构建的系统树显示, 本研究的8个聚果蜈蚣藻样本之间无碱基差异, 与产自韩国和日本的亚洲蜈蚣藻无碱基差异, 形成独立的进化支。根据形态学与分子系统学相结合的分类学方法, 证实聚果蜈蚣藻为亚洲蜈蚣藻的同物异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肛动物的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多年来在研究苔藓动物过程中,发现新种不少,今先予记述一新种于下。 二花棘膜苔虫Acanthodesia bifloris新种(图1—2) 模式标本:正模(登记号CT5724)虫室长0.5—0.73毫米,阔0.12—0.35毫米,浙江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