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生物磁学》2009,(20):I0002-I0002
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实验室使用人的成体干细胞培育出部分颚骨。他们指出,这是第一次通过这种方法制成复杂的大小适合于解剖的骨骼。他们希望这种技术不仅能治疗这种特殊关节的疾病。还能矫正其他骨骼的问题。哥伦比亚大学的这个研究结果公布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  相似文献   

2.
是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火的,很难说。因为炉灶的痕迹保存下来的极少。比如说50万年前的北京人已经能获取和保存火种。因此,在非洲维多利亚湖区的发掘工作引起了专家们的强烈印象。在这里出土的有140万年前的炉灶残迹。岩石的地质年龄说明了这个问题,在这块岩石里发现了炉灶痕迹,靠近炉灶旁边还有动物骨骼和石制的劳动工具。  相似文献   

3.
由于数学、物理和化学已被广泛用于生产实践之中,所以人们对它们的内容和应用价值了解得比较多。但是,对于人体测量学这门学科究竟研究什么,有什么用处,许多人还感到陌生,或并不完全了解。其实,人体测量学是人类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内容包括骨骼测量和活体(和死体)测量。它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测量数据,对人体特征进行数量分析,进而描述人类体质特征的变化规律。例如,骨骼测量可以提供人类在系统发育和个体发育各个阶段的骨骼大小尺寸,帮助我们了解在人类进化的不同时期和不同人种或民族的骨骼变化发展的情况,以及他们的相互关系,同时也可以了解骨骼在生长和衰老过程中的变化等等。活体测量,顾名思义就是对活人的头面部以及身体各部位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所得的人体各部位的尺寸,经过数学统计,进而对人体特征做数量上的分析。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许多研究都发现人类活动水平与其长骨截面有显著的相关性。地处雷州半岛的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被认为营以捕捞采集为主,辅以狩猎的综合经济。基于骨骼生物力学的方法,本文对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长骨中部总横截面形态、骨骼的抗压、抗扭转、抗弯曲能力以及左右侧对称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在此基础上与其他不同时期人群进行对比,进而对该人群的行为模式和生业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鲤鱼墩遗址史前人类在骨骼生物力学参数分布上与石器时代晚期南非人和原史安达曼岛人等已知的渔猎-采集型人群相类似。本研究结果支持目前考古学研究所认为的其社会经济是渔猎-采集型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高瑶  王华  郎剑锋 《人类学学报》2023,42(2):238-247
小高遗址是山东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一处全新世早期遗址,出土有大量的獐骨骼。本文主要从年龄结构、季节性特征及骨骼单元分布频率等角度对獐的骨骼进行研究。年龄结构的研究结果显示,人类的狩猎对象以7-24个月的青年和中年的个体为主;且越到晚期,未成年个体所占比例越高,这表明大多数獐是在接近或达到最大体重后成为人类的狩猎对象,且人类狩猎活动对獐的种群结构造成了一定影响。季节性研究结果显示,人类对獐的狩猎活动多发生在食物资源比较短缺的冬季及春季。骨骼单元分布频率和骨骼破裂程度研究表明,小高遗址可能还存在对骨髓的充分开发与利用。结合獐的生物学特征,我们认为,小高先民对獐的利用模式符合全新世早期动物资源广谱性和强化利用的特征,也表明人与动物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人类骨组织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继宗 《人类学学报》2008,27(4):325-330
为解决杀人毁尸案中骨骼残片的法医鉴定问题,对人类不同部位的骨骼进行组织学研究,为比较骨骼残片是否为人类骨骼提供科学基础。本研究提取的人类骨骼有颅骨、四肢长骨。将提取的骨片制成骨组织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将观察结果输入计算机进行分析。通过对人类不同部位骨骼的组织学特征研究,描述了人类骨组织的板层结构、骨单位及骨小管的形态。本研究结果在法医学、人类学及考古学等领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放慢吃饭速度真的可以让人少吃路透社消息:我们常听说吃饭慢可以减肥,最近一项研究让这个理论有了科学的根据。美国罗德艾兰大学的凯思林教授进行了这项研究,她研究发现,女性在吃意大利面和沙司的时候,被告知慢慢吃的时候会比要求尽快吃完的时候,少吃掉70卡路里。并且在她们吃得慢的时候吃饭的心情大多会更加愉怏。  相似文献   

8.
最近,吴汝康在其《人和猿的界限问题》一文中说:“古猿怎样演变成人的整个过渡阶段,目前还很少直接的证据,关于人类各种重要特征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目前还很少了解,有待今后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他对这个过渡阶段的情况提出了一个他认为是唯物辩证的假说。我认为值得商讨。人类历史开始的标志是什么?什么是划分人类社会和猿群之间的界线的基本标志?对这个问题,马克思主义奠基人早就有一个众所周知十分明白的答案。恩格斯说:“人类社会区别于猿群的特征又是什么呢?是劳动。”(《自然辩证法》) 劳动是人猿分野的界线。第一批原始人从他们会劳动的那个时候起,就和一般动物分开了,人类的历史就从此开始了。  相似文献   

9.
华北人颅骨臼齿磨耗的年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进行骨骼人类学研究时,首先要求对骨骼作出年龄的估计。在古人类或考古发掘中,或是在法医学和军事领域中,也常常需要根据人类骨骼,特别是颅骨的标本来作出年龄的估计。根据现有的知识,骨骼年龄的估计可从牙齿的发展和萌出,骨骺的出现和愈合,颅骨骨缝的愈合,牙齿的磨耗,以及骨骼的一般情况来作出。上述判断年龄的各种标准,大部分只能应用于成年以前的骨骼,在成年颅骨上,判断  相似文献   

10.
地球上不止一次诞生过生命叶言山安徽省庐江矾矿中学,231530正当人们热衷于探索生命是怎样起源的时候,有些专家学者就提出了比这个更有兴趣的问题:地球上曾多次诞生过生命。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的善福克鲁曼博士等人经过长期研究后认为,在35~45亿年前,地...  相似文献   

11.
古人类骨中羟磷灰石的XRD和喇曼光谱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人骨残骸是生物考古的主要对象,而骨骼污染鉴别是样品选择的依据,也是生物考古的前提。利用X射线衍射(XRD)和喇曼光谱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新疆克雅河圆沙古城遗传出土的人类骨骼中羟磷灰石的分析,来辨析骨骼污染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准确反映了骨骼中羟磷石结晶度的变化,从而可简单、较为有效地鉴别古代人类骨骼样品的污染。  相似文献   

12.
化学和考古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化学技术来研究早期人类的遗骨,能帮助了解当时人类社会发展的兴衰、人们所处的社会地位和生活倩况。所以,化学对考古研究的帮助越采越大。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的奥夫代海德博士  相似文献   

13.
王谦  张全超 《人类学学报》2020,39(4):727-732
“全球健康史项目”探导新石器时期以来人类的疾病史,以前所未有的大数据研究方式回顾近代人类的历史,来衡量人类的生活质量和人类在充满挑战的生活条件下的适应能力。我们于2018年5月启动了全球健康史项目亚洲模块,将这个起源于美洲和欧洲的宏伟的项目扩展到亚洲。在全球健康史项目中纳入亚洲数据,不仅可以从进化的角度丰富近代人类演化历史上的第一手骨骼和口腔健康状况,还可以为健康政策制定的视野提供历史性的深度。  相似文献   

14.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90,9(3):273-275
近十多年来,美国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组织,一再要求美国收藏骨骼标本的博物馆和大学的有关部门,归还他们祖先的遗骸,以便重新埋葬,从而双方发生了长期的争执。最近这个问题开始激化了。由于要求归还遗骸的压力增大,收藏骨骼的部门已陆续归还或答应归还,从而使美国的古人类研究处于困境。
美国的这种情况,也对其他一些国家如 澳大利亚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吴新智 《化石》1999,(4):2-3
人类起源是大家关心的问题。唯心主义者往往信口开河编造种种谎言蒙骗和吓唬轻信的人们,妄图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法轮大法”会长李洪志说人是外星掉下来的,就是一个例子。他有证据吗?没有。他还说过有美国科学家发现过踩在2-6亿年前的三叶虫化石上的人类脚印(而且据他说还是穿了鞋的)化石,似乎是提出了化石证据,但是他能说出这个科学家的名字吗?资料刊登在什么学术刊物?有照片吗?实物现存何处?有哪些科学家检验过并且认可这些发现?他没有说,也肯定说不出来。这正表明他宣扬的是伪科学。唯物主义者对人类来源问题却是根…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密苏里———罗拉大学 (UMR)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能用来修补骨骼的特殊玻璃和注入关节的微小玻璃球。研究人员把碾碎的玻璃颗粒与一种聚合物混合在一起 ,形成一种能用来修补断裂和患骨骼的物质。对骨裂病人来说 ,把这种混合物注入碎裂的椎骨或其它受损骨骼部位 ,可以填充裂缝 ,将碎裂的骨骼重新粘合成一体 ,混合物变硬后 ,就会变成类似骨骼的物质。对于风湿性关节尖患者 ,研究人员研究出一种能实行生物降解的玻璃球 ,这种小球直径是头发丝直径的1/ 5到 1/ 10 ,小球注入患者关节后 ,能够对患病关节进行放射性治疗。当放射完成后 ,小球就…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泥河湾盆地板井子遗址(约90 kaBP)2015年出土的动物骨骼为材料,通过骨骼表面痕迹分析、骨骼单元出现频率研究及长骨破碎方式的统计,辨识自然作用与人类行为对动物骨骼造成的不同影响,讨论深海氧同位素5阶段(MIS 5)中国北方古人类获取、搬运及处理动物资源的综合性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为古人类活动所遗留,自然营力对动物骨骼有改造作用,但并未影响我们对古人类行为的辨识;2)古人类在捕获马科动物之后,将其完整地带回了遗址并肢解;3)在处理猎物遗骸时,肌肉和骨髓富集的部位是古人类利用的重点。结合河南许昌灵井遗址的动物遗存研究结果,我们认为,在MIS 5阶段前后,中国北方已经出现了可以高效利用动物资源的人类群体;稳定、充沛的能量来源,或是他们应对北半球中高纬度干旱草原环境气候波动的重要生存策略。  相似文献   

18.
骨骼标本在生物学上是很重要的.研究动物分类学和形态学时,它们是必需的突验材料,而教授动物学和达尔文主义时,它们又是最好的直观教材.可是制造骨骼标本必得化费相当的劳力,需要一定的技巧.把兽、鸟、或两栖类爬行类的外皮剥去,内脏移除,经过药品的处理或煮沸,然看还得通过挑剔肌肉等麻烦手续.假使药品处理时候过多,或者挑剔手续中稍有疏忽,郁可以把好容易得到的骨骼标本损坏.那末  相似文献   

19.
<正>南谷 其次,目前还在使用的疫苗中要提一提的我想就是风疹了吧。关于风疹,平山先生曾在冲绳作过实况调查。比美国迟一年在冲绳发生了风疹流行。美国在那次大流行之后就研究开发了疫苗。稍晚一些时候,日本也进行了研究开发,紧接着就开展了疫苗实用化的研究。但是,由于接种年龄有点问题,实施多少晚了些。希望谈谈这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或者日本的疫苗的变迁。 平山 在日本可以使用疫苗是1975-1976年前后国产疫苗研制成功之后的事。冲绳的流行是1965年,当时全世界还没有疫苗供应,没有办法。而且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树鼩与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它们引起了人类发展和疾病研究的兴趣。在这项对树鼩,鼠,狗,狒狒和人类的骨骼超微形态的比较研究中,我们定性分析了骨骼的微观结构和形态,以评估树鼩对人类的亲近程度。在3只成年雄性树鼩 (滇西亚种) (Tupaia belangeri chinensis)的股骨中,使用荧光素异硫氰酸盐样品制备和染色共聚焦成像研究了皮质骨的骨元结构,并使用酸蚀刻SEM观察了骨细胞穴的形态。总体而言,树鼩中骨样形成物的密度和结构以及骨细胞穴的形态更像鼠, 与人类,狗和狒狒都明显不同。这些发现表明,尽管树鼩在系统发育上比鼠更接近人类,但它们的骨骼超微形态仍与鼠接近。这是除狗和狒狒之外,第一次对树鼩的骨元和骨细胞穴进行超微影像的研究。这个比较研究的结果丰富了我们对早期灵长类动物骨骼发育,适应性和进化的理解。未来有必要进行进一步的定量比较研究来表征树鼩骨骼的微观形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