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胃泌素是胃窦和十二指肠黏膜G细胞分泌的多肽类激素 ,主要生理作用是促进胃酸分泌和胃肠道黏膜细胞生长。研究显示胃泌素是胃肠道肿瘤细胞一种自泌性的生长因子 ,通过促进增殖、抑制凋亡、刺激浸润以及和COX-2协同作用促进肿瘤生长。胃肠道肿瘤抗胃泌素治疗途径分为分泌抑制、受体拮抗、反义寡核苷酸抑制和抗胃泌素抗体治疗。其中抗胃泌素抗体治疗具有诸多优点 ,临床研究进展顺利。  相似文献   

2.
钱伟  伍忍 《生理学报》1988,40(4):390-394
为了探讨迷走神经切除后血清胃泌素浓度增加的机制,本实验用放射免疫法系统观察了大鼠双侧膈下迷走神经切除后三个月血清胃泌素浓度的变化和交感神经在这种变化中的作用。结果发现,迷走神经切除后,血清胃泌素浓度增加6倍以上,而且这种增加不是继发于胃内pH和胃内压的改变;迷走神经和交感神经都切除的动物,血清胃泌素浓度也有增加,但明显低于单纯迷走神经切除组;迷走神经切除后两个月再切除交感神经可使已升高的胃泌素下降42%。实验说明,迷走神经切除后,交感神经可刺激胃泌素释放,这一作用是去迷走神经后血清胃泌素水平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胃泌素(gastrin)是刺激胃腺壁细胞分泌胃酸的一种重要的胃肠道激素,其分子结构与胆囊收缩素(CCK)相似,壁细胞上胃泌素受体的药理学特性与脑内CCK受体(CCK-B受体)非常相似,然而,胃泌素受体与CCK-B受体基因一直没有得到克隆,因此,要区别这两种受体十分困难。最近,美国学者Kopin等用放射配体结合  相似文献   

4.
下丘脑外侧区注入胃泌素对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奇  梅懋华 《生理学报》1987,39(3):261-268
本工作观察了下丘脑外侧区(LHA)、腹内侧核(VMH)或侧脑室(LCV)注射17肽胃泌素(G17)或五肽胃泌素(G5)对清醒大鼠胃酸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将 G17或 G5注入 LHA可引起胃酸分泌明显增加,而将 G5注入 VMH、LCV 或静脉则不影响胃酸分泌;切断迷走神经可以阻断在 LHA 注入 G5引起胃酸分泌增加的效应;在阿托品背景下,将 G5注入 LHA仍能引起胃酸分泌明显增加;静脉注射酚妥拉明,心得安或纳洛酮均不影响 G5对 LHA 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这些结果提示:LHA 是胃泌素作用的一个特异性部位,由 LHA 发出的冲动可能通过迷走神经内的两种传出纤维引起胃酸分泌,一为胆碱能纤维,另一为非胆碱能非肾上腺素能纤维。  相似文献   

5.
胃泌素释放肽GRP(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作为一种生长因子可以在许多肿瘤组织表达,GRP与肿瘤中的受体GRPR结合后,可启动一系列信号传导通路及基因调控机制,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GRPR在正常组织和肿瘤组织中的激活作用有重要的生长效应.且在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比在正常的人体组织更为普遍.以GRPR作为靶向治疗已有一定的理论支持,但临床研究不多.本文着重要阐述的是关于GRPR与妇科肿瘤的诊断与治疗的关系并展望了其前景.  相似文献   

6.
Wang L  Zhou L 《生理学报》2000,52(4):272-276
应用大鼠游离胃窦平滑肌细胞,观察胃动素和胃泌素对胃窦平滑肌细胞收缩作用的胞内信号转导通路。结果显示:⑴胃动素和胃泌素对胃窦平滑肌细胞均有收缩作用;⑵Gai-3抗体可抑制胃动素和胃泌素加强胃窦平滑肌细胞的收缩,胃动素、胃泌明显增加Gai-3抗体与「^35S」CTPγS的结合;⑶磷脂酶抑制剂U-73122、三磷酸肌醇受体拮抗剂肝素可抑制胃坳素和胃泌素引起的胃窦平滑肌细胞的收缩。结果表明:胃坳素和胃泌表  相似文献   

7.
胞内钙释放在胃泌素引起胃平滑肌细胞收缩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周吕  罗洁新 《生理学报》1997,49(2):197-203
本研究用大鼠游离的胃平滑肌细胞,观察五肽胃泌素(G5)对胃平滑肌细胞的收编作用及胃泌索引起胃平滑肌细胞收缩时胞内游离钙释放作用。结果表明:(1)G5能够引起胃体、胃窦、幽门平滑肌细胞收缩,并对胃窦作用最强。在G54×10-8~16×10-8mol/L剂量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2)丙谷胺或抗胃泌素血清可以阻断G5对胃肌细胞的收缩反应,而阿托品则不影响G5的作用。(3)G5与乙酸胆碱对平滑肌细胞收缩有相加作用。(4)胞内钙释放阻断剂TMB-8可抑制G5对胃肌细胞的收缩作用。(5)G5作用于胃窦平滑肌细胞后胞内游离Ca2 显著上升。上述结果提示:胃泌素通过特异性受体引起胃平滑肌细胞收缩,其收缩作用通过胞内Ca2 释放介导。  相似文献   

8.
本工作利用具有食道瘘和新设计的胃肠四通瘘的狗进行慢性实验,以收集完整神经支配的全部胃底和胃体部的胃液分泌,观察切除胃窦前后假饲和胰岛素低血糖刺激所引起的胃酸分泌的变化,企图阐明迷走-胃泌素机制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的重要性,结果如下: (一)切除胃窦后,由于取消了迷走-胃泌素的作用,胃腺对假饲及胰岛素低血糖所引起的3.5小时总酸排出量分别较切窦前减少了86.6%及80.6%。 (二)给切除胃窦后的狗皮下注射一定量的胃泌素并与假饲同时作用,使其总酸排出量基本上恢复至切除胃窦前假饲的水平,然后分别测定单独假饲及单独注射该剂量胃泌素时的总酸排出量。结果指出,单独假饲与单独注射胃泌素的作用比例约为1∶4。这表明在胃液分泌神经反射期中迷走-胃泌素作用较迷走直接作用为强。 (三)注射胃泌素与假饲同时作用所引起的总酸排出量较两者单独作用时所引起的总酸排出量之机械总和高出约一倍。这表明迷走直接作用与迷走-胃泌素作用之间有相互加强效应。总结以上结果,可以认为:在胃液分泌的神经反射期中,确实存在有迷走直接作用和迷走-胃泌素作用两种机制,后者起着重要作用,而二者又有相互加强效应。  相似文献   

9.
胃癌细胞分泌的胃泌素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为了探讨胃泌素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本文构建靶向胃泌素基因的siRNA表达载体, 转染胃癌细胞AGS, 成功获得沉默胃泌素基因的稳转胃癌细胞株AGS/Gas-siRNA. 用MTT实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细胞伤愈实验、Transwell实验及ELISA检测沉默胃泌素基因后细胞的增殖、迁移、侵袭及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含量. 结果显示: 与空载体转染的对照细胞比较, 沉默胃泌素基因的细胞, 其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显著降低,迁移和侵袭到Transwell下室的细胞数分别降低了31.6 %和34 %. 培养上清液中MMP-2和VEGF含量也低于对照细胞. 结果提示,沉默胃泌素基因的胃癌细胞,通过降低MMP 2和VEGF分泌,抑制了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 这可能是胃泌素促进胃癌侵袭转移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腹部脉动磁场治疗对胃泌素分泌的影响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一组健康人磁疗前后血清胃泌素的含量 ,结果显示腹部脉动磁场治疗 1次后血平均胃泌素浓度较磁疗前略微升高 ,但其差异并无统计意义 (P >0 .0 5 )。初步表明脉动磁场 ( 2× 2mT)上腹部治疗 1次 ( 1 5min)并不能显著影响血胃泌素的浓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常规剂量奥美拉唑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疗效及对血清胃泌素(gastrin,GAS)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出现喂养不耐受的早产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处理,治疗组3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生后第4天开始给予奥美拉唑注射液静脉滴注(0.7mg/kg·d),1次/d,连用5天.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治疗组血清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组胃潴留及腹胀症状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重所需日龄、足量胃肠道喂养时间、2周末奶量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血清GAS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奥美拉唑促进早产儿胃泌素分泌,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有显著疗效,未见不良反应,为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液相合成法合成了九种胃泌素类似物,并用大白鼠胃灌流技术测定其泌酸活性。若以五肽胃泌素(Boc-β-Ala-Trp-Met-Asp-phe-NH_2,Boc-五肽)的泌酸活性为100%,则胃泌其它类似物的活性分别为:Boc-四肽(Boc-Trp-Met-Asp-Phe-NH_2)30.32%,Boc-三肽(Boc-Met-Asp-phe-NH_2)0.13%;Fmoc-五肽(Fmoc-β-Ala-Trp-Met-ASP-Phe-NH_2)171%,Fmoc-四肽(Fmco-Trp-Met-Asp-Phe-NH_2)32.88%,Fmoc-三肽·(Fmoc-Met-Asp-Phe-NH_2)0.17%,五肽·TFA(β-Ala-Trp-Met-Asp-Phe-NH_2·TFA)17.45%,四肽·TFA(Trp-Met-Asp-phe-NH_2·TFA)5.58%。 实验结果显示四肽胃泌素类似物的活性这比三肽的高,表明胃泌素C-端片段中色氨酸残基对泌酸活性十分重要。在胃泌素类似物的N-端导入保护基同样提高它们的生物学活性,而Fmoc-保护基的作用还强于Boc-保护性。推测其主要原因是在N-式加上一个疏水性强的基团后有利于形成一个与受体相结合的活性构象。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进一步证实了消炎痛对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作用并无影响。基本应用 Ghosh 和Schild 的方法,用大鼠进行了急性实验,以恒速将接近体温的生理盐水自食道插管灌流胃,从幽门插管收集流出的灌流液作为胃液样品。结果表明,口服消炎痛(20—50mg/kg)对静脉注射五肽胃泌素(10μg/kg)所引起的胃酸分泌并无任何影响,这一结果与我们在狗身上的观察一致。结合前一工作,我们认为,内源性 PG 不影响胃泌素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但影响胃泌素的合成和释放,因而内源性 PG 可能参与胃液分泌的调节。  相似文献   

14.
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GRP)是蛙皮素(bombesin,BB/BN)在哺乳动物中的同系物,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是一种重要的脑内神经调质,参与动物的多种生理功能和本能行为,在大脑的高级功能方面也发挥一定的作用.在神经系统中,随着GRP水平的改变,动物的记忆特别是与恐惧、焦虑相关记忆的形成、巩固和消退以及突触可塑性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GRP及其受体还被认为与神经系统性疾病有关,是潜在的神经系统性疾病的治疗靶点,但其相关的机制尚未明确.很多研究者基于不同实验方法提出了相关假设.本文从传统药理学、遗传学和电生理学方面对GRP系统在厌恶性情绪驱动的记忆、突触可塑性变化以及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希望为进一步明确GRP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作用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5.
胃泌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64年Gregory和Tracy第一次从猪的胃窦粘膜提出纯净的胃泌素,随着阐明其化学结构并进而人工合成,争论将近60年的胃泌素,才正式被确认为是一个胃肠道激素。十多年来,对胃泌素的研究进展甚快,现仅将主要方面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胃癌患者转移淋巴结中胃泌素基因的表达量是原发胃癌组织的42倍,推测胃泌素可能与胃癌转移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构建含胃泌素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成功获得过表达胃泌素的稳转胃癌细胞株AGS和SGC-7901, 并用MTT、细胞伤愈实验、Transwell 小室实验及ELISA检测过表达胃泌素对细胞迁移、侵袭及转移相关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分泌能力的影响. 结果显示,过表达胃泌素稳转细胞的相对增殖率、 迁移入细胞致伤区的相对距离比对照组高,迁移和侵袭到Transwell下室面的细胞, 以及培养液中每mg蛋白质的MMP-2浓度也高于对照组的细胞. 结果提示,胃泌素通过促进胃癌细胞分泌MMP-2来增强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 该研究对揭示胃癌转移的分子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用离体大鼠胃灌流技术来观察铃蟾肽对胃-肠激素及胃酸分泌的影响。2×10~(?)mol/L铃蟾肽以0.3ml/min速度作动脉内输注,可刺激胃酸的分泌,自2.50±0.05×10~(-1)增至5.50±1.50×10~(-1)mEq/min,但与外源性五肽胃泌素无协同作用。铃蟾肽引起两次性的门脉中胃泌索及生长抑素的释放,但抑制胰升糖素释放。这三种激素的基础释放率分别为:胃泌素62±8pg,生长抑素5.9±1.1ng,胰升糖素0.40±0.03ng/min;2×10~(-8)mol/L铃蟾肽以0.3ml/min作动脉内输注,胃泌素及生长抑素的峰值分别为1,000±20pg及12.2±2.0ng/min,胰升糖素的最低值为0.17±0.05ng/min,三种激素的反应均与铃蟾肽的浓度成正比。在胃腔流出液中也可测到上述三种激素,但量要少得多。  相似文献   

18.
本实验研究了β-酪啡肽7(β-casomorphin7,βCM7)在成年大鼠胃内的吸收及对胃黏膜中胃泌素(gas-trin)表达的影响。实验包括3个部分:1)将成年大鼠胃贲门和幽门结扎,并分别对胃伴行血管和网膜进行结扎和不结扎处理,采用反相HPLC法发现,胃注射βCM7在两种不同处理中相同时间点的βCM7浓度无统计学差异;2)体外酶解实验表明,βCM7能抗成年大鼠胃黏膜酶水解并以完整的分子形式存在;3)将成年雄性SD大鼠设为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分别灌喂1ml生理盐水、7·5×10-9mol/L纳洛酮(Naloxone,NaL)、7·5×10-9mol/LβCM7和7·5×10-9mol/LNaL 7·5×10-9mol/LβCM7。饲养周期为30d。半定量RT-PCR法观察了大鼠胃黏膜中胃泌素和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显示:βCM7组能显著刺激胃黏膜中胃泌素基因的表达(n=8,P<0·05),且该效应不能被纳洛酮逆转;NaL组大鼠胃黏膜中胃泌素基因的表达极显著低于对照和各试验组(n=8,P<0·01);仅βCM7组能显著抑制胃黏膜中SS基因的表达(n=8,P<0·05)。上述结果表明:βCM7不能被成年大鼠胃黏膜吸收且能以完整的肽结构存在;βCM7可能通过抑制SSmR-NA表达来促进胃黏膜中胃泌素的表达,从而为阐明βCM7作为腔内信号分子在消化道内发挥生理功能提供证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人胃窦粘膜内胃泌素和生长抑素及其mRNA在细胞内的表达和定位。方法:用免疫细胞化学和原位杂交技术。结果:G细胞内的胃泌素主要位于细胞的基部和侧部,而其mRNA则位于核周和核上区;D细胞内的生长抑素不仅位于细胞的基部,也见于细胞突起,其mRNA则位于核周、核上区以及突起。G、D细胞均有开放型和闭合型。结论:G细胞为内分泌方式,而D细胞在人胃窦部可能存在两种细胞亚群,除旁分泌外,也有内分泌方式。  相似文献   

20.
武夷湍蛙胃肠道内分泌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应用七种特异性胃肠激素抗血清对武夷湍蛙胃肠道7个部位内分泌细胞的局部分布、分布密度及形态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武夷湍蛙胃肠道中鉴别出四种内分泌细胞,即:5-羟色胺、生长抑素、胃泌素和高血糖素免疫反应细胞。P-物质、胰岛素和胰多肽免疫反应细胞未见。5.羟色胺免疫反应细胞是胃肠道中最主要的内分泌细胞类型,其在胃肠道各段均有分布,但在各段分布密度不同。生长抑制素免疫反应细胞分布于贲门至十二指肠的胃肠道各段。胃泌素免疫反应细胞局限分布于幽门和十二指肠部位。高血糖素免疫反应细胞仅在胃幽门部位有分布。在武夷湍蛙胃肠道内具有最多种类型内分泌细胞分布的部位是幽门,同时胃肠道内各种内分泌细胞在此部位也显示出最高的分布密度。武夷湍蛙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形态多样:圆形、椭圆形、纺锤形、梭形、锥形和不规则形。胃部多数内分泌细胞分布于胃腺中,肠道中多数细胞则分布于上皮细胞间,少数分布于固有膜。本研究显示武夷湍蛙与其他两栖动物胃肠道内分泌细胞在分布模式上存在一定共同特征并具其独特性,以上结果提示其与武夷湍蛙消化生理学相关,和其胃肠道的调节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