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韦林燕  杨庆寒 《蛇志》2012,24(2):201-202
目的探讨门诊输液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1年1~12月在门诊输液室实施优质护理服务,与2010年1~12月未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进行比较,评价对比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前后患者的满意度及护理投诉事件发生率。结果实施优护理服务后,患者对输液环境、护士技术水平、服务态度、仪容仪表及健康教育等5个方面的满意度较2010年均有所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投诉事件有所下降。结论在门诊输液患者中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密切了护患关系,降低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优质护理服务是提高病人满意度和赢得医疗市场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医院门诊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服务范围广泛,服务性能较强,主要面对的是康复和心理护理患者。在门诊护理过程中,保证医患之间良好的沟通,是提高护理质量,促进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关键所在。但是实际上,在现实中门诊护理过程中并没有将护患沟通做到实处,存在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将主要分析护患沟通对门诊护理工作的影响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浅谈护患关系与系统化整体护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系统化整体护理顺利进行,并促进病人早日康复。方法:护士以礼仪服务、语言艺术、行为艺术、自身修养和工作能力赢得了患者的信任,达到了护患间的双向沟通。结果:在良好的护患关系下,病人才理解与支持护理工作,护士的社会地位得到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沟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与过程,也称“交流”、“传播”,它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和手段。良好的护患关系,既能使病人保持稳定的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使护士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沟通过程中实现的,有效的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或无效的沟通会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造成医疗纠纷。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护理人员而言是非常必要的。1沟通的目的1.1收集资料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除了通过常规的临床检查获得患者身体状况的资料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社会背景,心理状况需求以及…  相似文献   

5.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受到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特殊性、护理人员沟通技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经常出现护患沟通无效的情况,加剧了护患双方的不信任,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发护患矛盾和纠纷事件。因此,加强对神经内科病区护患沟通无效情况的研究分析,对于提升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有效预防和规避护患纠纷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廖扬莲 《蛇志》2016,(1):60-61
目的总结护患沟通在儿科门诊护理工作中的运用及实践体会。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5年5月我院开展护患沟通服务后在儿科门诊诊治的100例患儿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我院治疗未开展护患沟通服务的100例患儿为对照组,两组患儿入院后即列入研究范围,并在患儿完成门诊就诊后进行问卷调查和安全性评估,采用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及安全性指标对患儿进行评价。结果开展护患沟通服务后,患儿家属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科门诊开展护患沟通服务可有效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医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探讨护患沟通在急诊医疗冲突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急诊患者的心理评估,面对冲突的应对措施,认为采取有效的护患沟通可以减少和改善医疗冲突。  相似文献   

8.
陈淑新  林美芳  邓月莲 《蛇志》2011,23(2):213-214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展,老年患者约占住院患者总数的89.67%.可见关心老年人的健康,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从护理学角度来说,关心老年患者首先是关心他们的疾苦,促进身心健康.而良好的护患关系则是与患者良好的接触沟通为基础的,护士与患者之间的接触沟通主要是通过语言、举止、表情、态度等方式来进行的,如果沟通障碍,将影响到护患关系及患者康复,甚至导致不良后果.因此,护士必须掌握与老年患者沟通的技巧.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各类服务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优质的服务是获得人们服务满意度的重要考量标准。对于儿科门诊输液室来说,由于对象的特殊性,优质服务逾显重要,优质护理服务可以有效提升患儿及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纠纷,有利于患儿更快的恢复健康。本文致力于研究如何提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患者满意度,以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护患关系是患者与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形成和建立起来的人际关系,它直接影响着患者的心理变化,与患者的康复有着密切的联系[1]。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对道德关系的影响和科学技术对传统观念的挑战,人们的价值观、伦理观受到很大冲击,由此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医护人员社会公众形象和医疗护理质量与服务问题的争议,甚至诉讼法律。如何协调护患关系,解决护患矛盾,将为缓解上述问题提供可行的帮助。护患关系的基础条件在开展整体护理的今天,护士与病人接触的机会最多,护士的工作已不再是简单的“打针送药、翻身、…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和需求日益增强,医院的职能也逐步由过去单一的医疗型向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型,现代人越来越重视健康体检[1]。体检者及医院对体检中心护理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相对于到医院就医的患者来讲,他们不但要求高效准确的体检结果,更希望在检查过程中得到高质量的服务。因此,在服务的过程中首先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顾客至上的思想,充分满足和尊重他们的需求,对待每一位顾客都要热情、彬彬有礼,而良好的沟通是做好体检工作的重要条件,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核心,只有掌握更好的护患沟通技巧才能满足受检者的不同需求,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进行社会满意度调查,为医院提升社会满意度提出建议。方法:采用医院探索的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进行医院社会满意度调查。结果: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包括定量测评和定性测评。调查结果显示门诊患者中对办卡、挂号、缴费服务的满意度(3.95)、住院患者住院费用知晓度(3.87)、患者医疗费用(4.27)的满意度较低。定性评价满意度较低的主要有医患沟通和医生服务态度。结论:医院社会满意度测评体系能够比较系统地反映医院存在的问题。医院的总体社会满意度处在较高的水平,但针对医患沟通、基本服务态度等问题需要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护理投诉的原因,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加强护患关系,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方法对本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23例病人对护理投诉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 护理投诉服务态度差占26.1%、沟通不到位占21.7%、护理技术操作欠缺占17.4%及医疗费用问题占17.4%.结论 通过转变服务观念、加强护患沟通、树立法制观念、规范医疗收费等措施,预防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4.
羊彩菊 《蛇志》2005,17(2):136-137
“沟通”是一种信息传递的行为与过程,也称“交流”、“传播”,它是人际交往的工具和手段。良好的护患关系,既能使病人保持稳定的心态,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也使护士保持稳定的情绪,提高工作效率。护患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是在沟通过程中实现的,有效的沟通将产生良好的护患关系;缺乏或无效的沟通会导致护患之间形同陌路或发生冲突,造成医疗纠纷。因此,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对护理人员而言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李志前 《蛇志》2004,16(2):79-80
护患沟通主要是指护士与病人之问的信息交流。所谓交流也就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彼此传输各种观念、思想和感情的过程。在临床实践中,护理人员常常需要应用适当的沟通技巧去收集病人生理、心理、精神、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的健康资料,以制订护理计划并同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提高整体护理水平。现就我科1998年以来开展整体护理至今,如何与病人沟通,谈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6.
李慧敏 《蛇志》2013,(4):454-455
目的通过无缝隙优质护理的应用,提高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建立良性护患关系。方法通过对优质护理工程的学习和分析,转变服务理念,将注重细节的无缝隙护理服务融入院前急救护理中并通过问卷调查评价效果。结果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得到提高,医、护、患满意度提高,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无投诉事件发生。结论院前急救中重视患者心理及护理工作细节,提升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感,使院前急救护理质量得到保障,提高了服务质量,减少了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7.
陈学涛  张萍  李初民  李敏  李庆 《生物磁学》2013,(35):6991-6993
医院是社会文明服务的窗口,医德医风关系到医院和医务人员自身的声誉。患者对于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对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随着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医疗服务的满意研究受到了更多的重视。患者的满意度与医院忠诚度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只有满意的患者才能成为医院的忠诚顾客,再通过这些忠诚顾客的口碑影响其他患者,医院的形象才能得以提升。目前医院患者的满意研究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对各类病人的满意研究得出了高的满意率,但社会对医院服务的强烈批评却屡见不鲜。本文分析了目前患者满意评价体系存在的问题,并以服务管理领域顾客满意理论为指导,通过分析患者满意的影响要素以及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探讨医院患者满意评价模型构建方法。  相似文献   

18.
随着公众法律意识的增强,患者在就医过程中,法律意识越来越高,加之网络的普及,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不断增加,对医疗工作人员的素质、临床诊疗及护理水平、医疗服务均有了更高的期望;医疗纠纷事件的频频出现,医患矛盾不断激化,医护人员临床工作压力加大,在心血管内科病人中实施护理告知程序,通过患者入院、住院期间、出院实施护理告知,密切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护士的理论水平和沟通能力,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减少护患纠纷,真正使患者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服务。  相似文献   

19.
韩志芳  陈莉 《蛇志》2011,23(3):332-334
目的探讨急诊护患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方法对26例急诊医疗纠纷进行分类和原因分析。结果发生急诊医疗纠纷的原因主要是护士业务水平不高、护患沟通不良、责任性不强、医疗费用问题、就医流程不合理、法律意识不强等。结论应加强急救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增强服务意识和法律知识、合理收费、规范就医流程、实行人性化管理等措施,能有效防范急诊护理工作中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孙蕊容  吴晓华  黄宾 《蛇志》2010,22(4):422-423
随着社会的发展,院前急救已显得尤为重要。院前急救是指对各种遭受危及生命的急症、创伤、中毒、灾难性事故等患者在进入医院前的紧急救护。院前急救多为急危重症,病人、家属心情急躁,情绪波动大,加上急救环境条件受到限制,极易引起各种护患纠纷。因此,探讨护患纠纷的原因,及时查找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