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今天(2006.10.2)决定将2006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共同授予安德鲁·法尔(Andrew Fire)和克雷格·梅洛(Craig Mello),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干扰现象, 即一种由双链RNA引起的基因沉默现象。  相似文献   

2.
潘希 《生命世界》2007,(1):10-13
200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由两个美国科学家,安德鲁·法尔和克雷格·梅洛获得,以表彰他们发现了RNA(核糖核酸)干扰机制。虽然奖项名目既涉及生理学,也涉及医学,但针对本年度两位获奖者及其成果,欧美媒体无不把今年这一奖项称为诺贝尔医学奖。对生物体内RNA的研究,是近  相似文献   

3.
管兴华 《生命科学》2005,17(6):569-570
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澳大利亚科学家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在胃炎和胃溃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岳东方 《生命科学》2007,19(6):582-583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Mario R. Capecchi)和奥利弗·史密斯(Oliver 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 J.Evans),以表彰他们通过应用胚胎干细胞向小鼠中引入特定基因修饰技术方面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6.
胡伶莉 《生命科学》2002,14(6):383-384
2002年10月7日,瑞典卡罗林斯卡研究院(Karolinska Institutet)宣布,将 200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悉尼·布雷内、罗伯特·霍维茨和约翰·苏尔斯顿,以表彰他们发现了“器官发育和程序性细胞死亡的基因调节”。  相似文献   

7.
宋婷 《生命科学》2010,(12):1197-1199
<正>2010年10月4日,诺贝尔奖委员会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宣布,将2010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英国生理学家罗伯特.爱德华兹(Robert G.Edwards),以表彰他在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技术领域作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8.
嗅觉之谜--200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于 2 0 0 4年 10月 4日宣布 ,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理查德·阿克赛尔 (RichardAxel)和琳达·巴克(LindaB .Buck) ,以分别表彰他们在气味受体 (odor antreceptors)和嗅觉系统 (olfactorysystem )组织方式研究中作出的杰出贡献[1] 。人的嗅觉粘膜中约有 5百万个嗅觉神经元。每一个嗅觉神经元至少有 10条细微的纤毛浸泡到细胞表面的薄层粘液中。科学家们相信 ,在这些纤毛中有识别并能结合气味分子的受体蛋白 ,从而刺激转换成神经冲动 (信号 )。当气味激活一个神经元时 ,信号便沿着神经细胞轴突而…  相似文献   

9.
《生理通讯》2009,28(6):145-146
北京时间10月5日下午17时30分,2009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伊丽莎白布兰克波恩(Elizabeth H.Blackburn)、卡罗尔格雷德(Carol W.Greider)以及杰克绍斯塔克(Jack W.Szostak)共同获得该奖项。他们发现了由染色体根冠制造的端粒酶(telomerase),这种染色体的自然脱落物将引发衰老和癌症。  相似文献   

10.
岳东方 《生命科学》2003,15(6):394-395
准确观察而又无伤害人体内器官影像对于医学的诊断、治疗和疗后随访等方面是非常重要的。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在将磁共振方法应用于不同结构成像方面作出了基础性的贡献。他们的发现导致了现代磁共振成像技术(MRI)的发展,该技术是医疗诊断和研究领域的一个突破。处于强磁场中的原子核以一定的频率旋转,该频率大小要依赖于磁场的强度。如果原子核吸收相同频率的无线电波,其能量将会增加,即发生了共振。当原子核恢复到原能级,就会发射出无线电波。该发现在1952年荣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在随后的几十年中,磁共振主要应用于研究物质的化学结构。20世纪70年代初,当时的诺贝尔奖得主作出了先锋性贡献,不久之后,该贡献促使了磁共振在医学成像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岳东方 《生命科学》2009,(6):757-759
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被授予了三位科学家Elizabeth H.Blackburn、Carol W.Greider和Jack W.Szostak,以表彰他们解决了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细胞分裂期间,染色体是如何被完整地复制的,它们又是如何受到保护而不被降解。三位获奖者在染色体的末端——端粒找到了答案,并且发现了形成端粒的酶——端粒酶。  相似文献   

12.
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点30分,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因为“发现成熟细胞可被重新编程获得多能性”,英国科学家JohnB.Gurdon爵士和日本科学家ShinyaYamanaka教授共同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0月8日,卡罗林斯卡医学院(Karolinska Institute)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评委会将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联合授予来自京都大学的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和英国发育生物学家约翰-戈登(John B.Gurdon),以表彰他们在细胞重编程领域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14.
15.
管兴华 《生命科学》2008,20(6):835-836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宣布将2008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和两位法国科学家弗朗索瓦丝·巴尔·西诺西(Francoise Barre-Sinoussi)和吕克·蒙塔尼(Luc Montagnier)。德国科学家因发现人类乳头瘤病毒(HPV)引发子宫颈癌获此殊荣,两名法国科学家因发现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16.
于建荣 《生命科学》2001,13(6):279-281
所有的有机体都由细胞组成,它们通过细胞分裂而倍增。一个成人大约有100万亿个细胞,它们都是由一个单细胞--受精卵发育而来的。成人细体中有大量的可持续分裂的细胞来替代那些死亡的细胞。在细胞分裂之前,它要长大到一定的程度,复制它的染色体,并精确地将它们分到两个子细胞中。这些不同的过程在细胞周期中是协调完成的。荣获200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在细胞原控制方面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们已经确定了在所有的真核生物,包括酵母、植物、动物和人类中调节细胞周期的关键分子,这些重大发现对研究细胞生长的所有方面都有重大的影响,可能从长远来看开辟了治疗癌症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200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静  张志文 《生物学通报》2003,38(11):13-14
20 0 3年 10月 6日 ,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诺贝尔医学奖评委会宣布 ,本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的保罗·C·劳特伯 (Paul C Lauterbur)和英国的皮特·曼斯菲尔德 (Peter Mansfield) ,以表彰他们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简称MRI)领域的突破性成就。用非介入方法精确绘制人体内器官的立体图像对于医学诊断治疗极为重要。 2 0 0 3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即对核磁共振领域的发现予以表彰。这些发现为现代核磁共振成像 (MRI)技术的问世奠定了基础 ,成为医学诊断和研究的一项重大突破。原子由原子核和电…  相似文献   

18.
《生命科学》2013,(12):1145-1147
三位2013年诺奖得主解开了细胞如何管理内部运输系统的秘密。每一个细胞都是一个生产和外运分子的工厂。例如,胰岛素被生产和释放入血,神经递质从一个神经细胞释放传递到另一个。这些分子以囊泡的形式被运输到细胞外部。这三位诺奖得主发现了控制这些细胞内囊泡被按时运输到目的地的分子机理。  相似文献   

19.
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于2007年10月8日宣布将2007年度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里奥.卡佩奇(MarioR.Capecchi)和奥利弗.史密西斯(OliverSmithies)、英国科学家马丁.埃文斯(MartinJ.Evans),以表彰他们在建立利用胚胎干细胞进行小鼠基因靶向改造的技术方面所作的贡献.目前基因靶向改造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的各个领域,今后这一技术仍将对深入开展基因功能研究产生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随着在疾病动物模型建立、基因治疗等领域的应用,它也必将为医学的发展和人类健康带来好处.[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艾滋病(AIDS)被称为“世纪瘟疫”。艾滋病毒的发现是生命科学史上的重要事件。围绕谁是艾滋病毒的最早发现者曾有一段争论。这场争论虽然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落下帷幕,但2008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才算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对艾滋病毒的发现过程和历史上的争论作简明的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