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性别与AD发病风险密切相关,女性AD发病率显著高于同龄男性.了解AD病理发生中的性别差异,对于揭示AD发生的规律与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AD病理发生中的性别差异及社会学、生物学等相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论述了针对性别差异的药物防治AD的研究进展,以期为基于性别差异的AD防治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阿尔茨海默病是(Alzheimer's disease,AD)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以认知、记忆障碍为主要临床症状,老年斑和神经纤维缠结为主要病理特征。AD发病率、临床表现和病理改变具有显著的性别差异,本文从大脑结构与功能、性激素类型、基因表达以及社会行为习惯等方面综述AD性别差异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心肌梗塞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使其血管变窄、内壁增厚,导致血栓形成、栓塞冠状动脉,进而造成心肌缺血、缺氧而发生组织坏死。心肌梗塞作为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已经严重的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心肌梗塞作为心脑血管疾病顽疾之一。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从2012年1月-2012年12月48例病人在入院,住院治疗,护理康复过程中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以提高心肌梗塞的认知率,从而减少心梗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本文较系统地介绍了近年来关于运动在防治冠心病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据大量流行病学和实验材料证明:合理的运动(包括体力劳动和体育锻炼)可明显地降低冠心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并能减轻临床症状,限制心肌梗塞范围,减少心肌梗塞的复发率,对其作用机理提供了一定资料。另一方面,在冠心病和其它心脏病的某些情况下也存在对运动的绝对或相对禁忌,应予重视。  相似文献   

5.
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病率与高病死率对患者造成了极大的生理与心理压力,同时心脑血管疾病对人体器官具有巨大的危害性且并发症呈现多样性。因此,寻求新的干预靶点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以肠道菌群为代表的微生物干预治疗技术为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靶点,同时肠道菌群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干预作用是以中医“心合小肠”理论为重要依据。本文以冠心病为例,通过分析中医心与小肠生理、病理及经络联系,西医结合肠道菌群及其不同代谢产物对冠心病的主要调节作用,在“心合小肠”为重要理论依据的基础上揭示肠道菌群对冠心病治疗的重要靶向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湘峰 《蛇志》2009,21(2):153-153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功能或器质性病变导致冠脉供血和心肌需求之间不平衡所致的心肌损害.绝大多数是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致,少数可由冠状动脉痉挛所致。多发生于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女性发病率只有男性的1/2~1/3,发病的平均年龄比男性晚10年左右,一般在绝经后发病率明显增加。年轻女性发生冠心病很少见,尤其是冠状动脉严重狭窄更为少见。现报道1例年轻女性发生冠状动脉多支多处严重狭窄的冠心病。  相似文献   

7.
在中老年人群中,适量饮酒与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相关联。但是,因为在40岁以下的男性和50岁以下的女性中冠心病的自然发病率很小,所以很难考察饮酒对于年轻人冠心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研究显示条件性关联学习和条件性消退存在周期相关差异。近年来,学者们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分析关联学习和消退的情况。本研究旨在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和条件性关联学习模型相结合的方法,考察生理性别和女性生理周期对条件性关联学习和条件性消退的影响。实验分为两个阶段:条件性关联学习阶段和消退阶段。在条件性关联学习阶段,在可预测情境下,条件刺激后100%匹配负性或中性图片;在不可预测情境下,条件刺激之后20%匹配负性或中性图片。在消退阶段,只出现条件性刺激,从不出现图片。结果显示,在条件性关联学习阶段,黄体期女性较男性表现增大的P2波幅,经期女性也较男性表现更大的P2波幅。在消退阶段,黄体期女性较男性体现更大的P2波幅,而男性和经期女性的P2波幅没有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女性生理周期影响条件性关联学习和条件性消退的性别差异,提示黄体期女性较男性对条件性关联学习和条件性消退投入了更多的注意资源,习得更强的条件刺激和非条件刺激之间的联结,且消退得更慢,这可能是女性月经前焦虑障碍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和冠心病是当前危害公共健康的最普遍的问题,它们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由糖尿病引发的心脑血管、肾、周围神经、眼、足等并发症增加了患者致残或致死的风险。冠心病的常见并发症如心肌梗塞、心源性休克和心力衰竭等,严重时也会危及患者生命。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可通过诱发炎症反应、胰岛素抵抗、脂质代谢异常、提高血尿酸水平等途径,增加2型糖尿病和冠心病的发病率,从而影响这些疾病的发展及预后,其诱发2型糖尿病的机制含内毒素机制、短链脂肪酸机制和胆汁酸机制等。本文从肠道菌群失调的角度综述肠道菌群与2型糖尿病及冠心病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类指长比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陆宏  霍正浩 《生命科学》2006,18(5):487-490
个体指长比形成于胚胎发育早期,男性低于女性,具有性别差异;食指与环指的指长比(2D∶4D)与雄性激素和精子数量成负相关,与雌性激素成正相关。指长比的形成和性腺的分化由HOXA和HOXD两组基因决定。研究表明:指长比与孤僻症、难语症、周期性偏头痛、免疫功能缺陷、口吃、心肌梗塞、乳腺癌等疾病具有相关性,提示:指长比可以作为提示某些疾病,如:指长比是心肌梗塞和乳腺癌等早期易感性的重要指标之一,对于疾病的早期预防与干预可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性别不同导致人类寿命差异的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绝大多数国家的女性平均寿命长于男性。这种性别不同导致的寿命明显差异,一方面可能与男性和女性生活方式上的差异有关,另一方面则是由于男性和女性在生物学层次上的内在差异所致。有研究发现,性别间存在着死亡率与发病率悖论,即虽然女性较男性有明显的生存优势,但女性晚年的健康状况比男性更差。目前虽已有大量的研究积累,但是导致性别间寿命及健康状况差异的潜在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对近年来性别差异影响寿命的发生机制,如性激素、端粒长度、免疫系统、抗氧化系统、遗传结构、基因组不稳定性以及老年性死亡率与发病率等研究进行总结归纳,并对下一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缺血导致的心肌细胞缺氧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主要病理因素,糖尿病是缺血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合并症之一.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心肌损伤明显加重,预后差,可能与缺氧诱导因子1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1,HIF-1)表达减少有关.但糖尿病时HIF-1信号转导系统改变的机制目前尚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提高HIF-1α在缺血心肌中的表达及活性能明显促进新生血管形成,促进心肌细胞存活,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降低心肌梗塞面积,提高心肌功能,因此,调节HIF-1α的表达及活性成为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新方法.通过制作GK糖尿病大鼠心肌梗塞模型,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RT-PCR等方法研究发现,GK糖尿病大鼠合并心肌梗塞时,HIF-1α表达减少,心梗面积增大,而给予糖尿病大鼠慢性氯化钴处理后,其血糖水平降低,HIF-1α表达增加,心梗面积减小,这为如何调节HIF-1信号转导系统治疗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提供一个可能的新的治疗视点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动脉粥样硬化是冠心病、脑梗死、外周血管病的主要诱因,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脂质代谢障碍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基础。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1(FGF21)是FGF家族的一种内分泌因子,它能够增加葡萄糖的摄取,调节脂质代谢,并使代谢活跃的器官(如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反应敏感。FGF21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密切相关。然而,FGF21原型在血浆的半衰期短、体外易聚集,严重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年来,对FGF21类似物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综述了FGF21的生理作用,并讨论了基于FGF21类似物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突破和局限性,为FGF21蛋白类新药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蛇志》1989,(3)
一、诊断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诊断标准及我国1976年9月上海全国中西医结合防治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谈会修订之标准诊断。 1.有典型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症状及休息时心电图改变。 2.男性40岁,女性45岁以上病人,休息时心电图明显缺血,除外各种心脏病,值物神经功能失调、贫血,洋地黄中毒、电解质紊乱等原因。并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三项中二项者。无临床症状,可诊断为无症状冠心病。 3.40岁以上病人有心脏增大或心衰,伴有休息时心电图明显心肌缺血表现,而不能用心肌病或其它原因解释。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三项中两项者。可疑冠心病可以作为治疗对象。但不做病例统计。  相似文献   

15.
多价不饱和脂肪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中胆同醇增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发病因素之一。据几个国家和地区的调查,饮食中饱和脂肪酸占总热量的百分数及血清胆固醇的浓度与冠心病死亡率及心肌梗塞发病率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9和0.84,即呈明显的正相关。最近 Turner 从多方面强调了高脂血症与冠心病的关系。因此降低血中胆固醇水平,防止高脂血症是预防冠心病的重要途径之一。自1952年 Kinsell 氏等首次报告食用植物油可以降低血中胆固醇以来。大量实验研究和临床实践证明属 PuF 的植物油,如红花油、包谷油及豆油等确有良好的降低血中胆固醇的作用。近年来我们在实验和临床两方面也证实属 PuF 的橡胶种子油也具有良好的降胆固醇作用。并且在现场调查中初步证实长期食用橡胶种子油的职工高脂血症患病率明显低于同地  相似文献   

16.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由于各种心脏疾病使心脏或射血能力受损[1],而循环血量不能满足全身需求的病理生理综合征[2]。在美国,心力衰竭居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的第三位,亦是心血管性死亡的第三大病因[3]。在我国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冠心病及高血压的发病率在逐年升高,心衰的患病率在逐年增加,严重影响了人类健康。总结既往及研究学术文献,能量缺乏及代谢障碍是心衰发生、发展和恶化的重要因素,是心衰的主要标志之一。补气中药及其相关复方制剂在慢性心衰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作用,参附益心颗粒可通过改善心肌能量代谢对心衰的治疗起到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冠心Ⅱ号是根据“活血化瘀”治则所拟定的方剂,由川芎、丹参、红花、赤芍、降香组成。该方治疗冠心病有较好的效果。实验研究表明,具有降低实验性家兔血脂,对抗大鼠心肌缺血和增强缺氧耐力以及增强纤维蛋白溶解活性等作用。随着对血小板形态、生理、生化的深入研究,血小板粘附、聚集、释放反应等功能与血栓形成的关系日益受到重视。在血小板药理研究方面,乙酰水杨酸、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双嘧啶类等血小板功能抑制药(platelet-suppressive agents)试用于冠心病、心肌梗塞的防治,  相似文献   

18.
Apelin是APJ(angiotensin II protein J)的一个配体,是一种重要的生理调节肽。Apelin-APJ系统在心血管系统存在广泛的作用,参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房纤颤等多种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本文就apelin的生物学特性及与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慢性心力衰竭是以高发病率、高入院率及高死亡率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也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展的终末阶段。神经激素系统的激活在心力衰竭病理生理中起着关键作用,其以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交感神经系统(SNS)及利钠肽系统(NPs)为主要组成部分。在心衰的病理生理中,NPs与RAAS存在交互作用,其对于与心功能不全相关的血液动力学改变与组织重塑起重要的作用,并且最终可导致心衰的恶化。因此,能够同时作用于RAAS与NPs,并且能够纠正两者间调节紊乱的干预措施,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将具有良好的疗效。本文将主要对RAAS、NPs及NPs与RAAS的交互作用在心衰中的病理生理作用进行综述,并展望针对NPs与RAAS的交互作用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最常见的老年痴呆症。年龄和性别是AD发病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随着年龄的增长,临床前和临床症状相继出现,而焦虑是AD发展过程中典型的早期症状之一。此外,AD在女性中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然而,尽管在AD患者发病中观察到了这些差异,但仍然缺少对动物模型的评价。方法 本文选择APP London突变(Val717Ile) AD转基因小鼠为研究对象。该突变是APP中最早描述的突变之一,与AD的早期发病有关。为了探究APP V717I小鼠在AD进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本文利用旷场试验、跳台试验、Morris水迷宫等动物行为试验对非认知症状和认知症状进行了评价。结果 本研究发现,雌性转基因小鼠在6月龄时表现出明显的焦虑,而雄性转基因小鼠仅在10月龄时表现出焦虑。在6月龄时,雄性和雌性转基因小鼠都没有表现出认知缺陷;但是,在10月龄时,两种性别都表现出明显的认知障碍。结论 这些结果表明,APP V717I Tg小鼠在记忆障碍发生前表现出焦虑样活动;在AD发展过程中,APP V717I转基因小鼠在年龄和性别上有明显的差异。本研究为AD发病过程中的年龄和性别差异提供了有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