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中国柱麦蛾属Athrips Billberg5种:无突柱麦蛾A;agnathos sp.nov.,双膨柱麦蛾A;bidilatata sp.nov.厚瓣柱麦蛾A.crassivaqlva sp.nov,七点柱麦蛾A.septempunctata sp.nov.和柴达木柱麦蛾A.saidamica Emelyanov et Piskunov,1982。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道了在中国已发现的齿茎麦蛾属6个种,其中有4个新种:巨齿茎麦蛾Xystophoraingentidentalissp.nov.和澄城齿麦蛾Xystophorachengchengensissp.nov.分布于陕西澄城;小腹齿茎麦蛾Xystophoraparvisacculasp.nov.分布于陕西凤县;新齿茎麦蛾Xystophoranovipsammitellasp.nov.分布于陕西西乡和洋县。蚕豆齿茎麦蛾Xystophoracarchariella(Zeller)为我国新记录,分布于陕西宁陵和澄城。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3.
麦蛾柔茧蜂室内人工繁殖温湿度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2006年,我们对田间采集的麦蛾柔茧蜂室内人工繁殖温湿度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温度28±1℃、RH75±5%的环境条件是麦蛾柔茧蜂发育的适宜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究麦蛾柔茧蜂最适的冷藏温度及虫态,为麦蛾柔茧蜂在生物防治的应用提供基础。[方法] 将麦蛾柔茧蜂的4种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置于-4、0、4、10℃温度下冷藏,观察其存活率,以确定其冷藏的最适虫态和最适温度。随后测定最适冷藏条件下,麦蛾柔茧蜂的生命参数。[结果] 致死中时间(T50)表明,麦蛾柔茧蜂以蛹期在10℃条件下冷藏为最佳,冷藏12 d时存活率仍达到75.25%。麦蛾柔茧蜂在10℃条件下冷藏后,首日产卵量在冷藏后期显著下降,麦蛾柔茧蜂性比显著降低,但冷藏3 d后其均值又逐渐恢复。茧蜂发育历期在冷藏后无显著变化。[结论] 以椰子织蛾为寄主的麦蛾柔茧蜂于蛹期在10℃条件下冷藏12 d仍具有良好的利用价值,这可为麦蛾柔茧蜂在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角麦蛾属Deltophora Janse昆虫广布全世界,已知有21种,但过去在中国没有记录,本文报道2新种和中国1新纪录种:指角麦蛾D.digitiformis sp.nov。分布河南(登封、济源);方瓣角麦蛾D.quadrativalvata sp.nov。分布河北(涞源、井陉、内丘)和河南(登封);中国新纪录种远东角麦蛾D.korbi(Caradja),分布河北(蔚县),国外分布朝鲜和日本,文中给出了中国角麦蛾属分种检索表和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  相似文献   

6.
棕麦蛾属DichomerisHubner1818昆虫是一类重要的森林害虫,分布于世界各地,已记载上千种。本文记述该属7新种:窄翅棕麦蛾DichomerisangustipteraLietZheng,sp.nov.,孟达棕麦蛾Dichome-rismengdanaLietZheng,sp.nov.暗棕麦蛾DichomerisobscuraLietZheng,sp.nov.,直带棕麦蛾DichomerisrectifasciaLietZheng,sp.nov,思茅棕麦蛾DichomerissimaoensisLietWang,sp.nov,铁黑棕麦蛾DichomerisferrograLietWang,sp.nov.和带棕麦蛾DichomeriszonataLietWang,sp.nov.。至此,我国已有棕麦蛾属昆虫96种。模式标本保存在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南方小花蝽Orius strigicollis作为一种广食性捕食性天敌昆虫,可高效控制蓟马、蚜虫及螨类等多种害虫,极具生防潜能.但目前国内南方小花蝽商业化进程相对滞后,其中未找到适合的饲料来源是主要的限制因素之一.本研究以新鲜麦蛾Sitotroga cerealella卵和紫外线处理的麦蛾卵作为饲养南方小花蝽的替代猎物,以南方小花蝽的天然猎物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为对照,通过比较其发育历期、存活率及寿命等生物学指标,组建生命表来评价麦蛾卵对南方小花蝽的饲喂效果.结果发现:以新鲜麦蛾卵、紫外处理麦蛾卵和西花蓟马饲喂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发育历期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取食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若虫存活率(60.5%)高于其他两种猎物;同时,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雌虫寿命(37.3 d)和雄成虫寿命(23.0 d)以及产卵量(74.0粒)均最高,其次是紫外处理麦蛾卵,而西花蓟马最低;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存活率、净增殖率(47.91)、内禀增长率(0.10)、周限增长率(1.11)和世代平均周期(36.5 d)均大于饲喂紫外处理麦蛾卵和饲喂西花蓟马,且种群加倍时间也以饲喂新鲜麦蛾卵的南方小花蝽最短(6.57 d).本研究结果表明麦蛾卵可作为南方小花蝽饲养的替代猎物,且以新鲜麦蛾卵为最佳.  相似文献   

8.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的最严重害虫之一。番茄潜麦蛾在叶子表面、土壤中或者虫道内化蛹,可以以蛹或者成虫越冬。  相似文献   

9.
<正> 杏白带麦蛾Recurvaria syrictis Mcyrick属鳞翅目、麦蛾科。已知北京、河北、山西、陕西等省发生。寄主有杏、桃、李、樱桃、梹沙果、苹果,以杏、桃为主。现将我们1983—1985年观察结果和田间药效测试结果整理叙后。  相似文献   

10.
中国针瓣麦蛾属二新种记述*(鳞翅目:麦蛾科)李后魂(南开大学生物系天津300071)郑哲民(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西安710062)针瓣麦蛾属ArogaBusck隶属于麦蛾科、麦蛾亚科、麦蛾族。新北区分布21种[1,2],古北区分布9种[3~7],其...  相似文献   

11.
麦蛾性引诱剂诱蛾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75年,我们在红铃虫性引诱剂试验工作中发现红铃虫性引诱剂对麦蛾也有引诱作用,在棉仓和棉田都曾诱获不少麦蛾。1976年我们在粮管所组织了一系列引诱蛾试验,以探索用性引诱剂防治麦蛾的方法。 试验所用剂型有下列10种。 1.红铃虫雌蛾体二氯甲烷粗提物。 2.红铃虫雌蛾腹部酒精粗提物。  相似文献   

12.
2006年,在新疆阿克苏市进行了利用麦蛾柔茧蜂Harbrobracon hebetor Say防治麦田第一代棉铃虫和棉田第二代棉铃虫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在麦田按500头/亩的量释放麦蛾柔茧蜂,可使麦田棉铃虫幼虫的虫口减退57.7%;化蛹量较对照减少0.56头/m2.在棉田按700头/亩的量释放麦蛾茧蜂,对棉铃虫幼虫的麻痹率是50.73%,对棉铃虫的防效达65.96%.  相似文献   

13.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  相似文献   

14.
桧麦蛾Stenoleckia bathodyas Meyrick属鳞翅目、麦蛾科(Gelechiidae)。1979年在上海植物园曾严重为害真柏Juniperus chinensis var.sargentii Henry.经孙企农、姚瑞良等同志研究后,于1981年6月在华东昆虫学会讨论会上  相似文献   

15.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的最严重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的最严重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7.
<正>番茄潜麦蛾隶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麦蛾科(Gelechiidae),原产南美洲。该虫2006年入侵西班牙,随后迅速扩散到北非和欧洲许多国家。番茄潜叶蛾严重危害温室和露天的番茄,受害的番茄果实会丧失经济价值,经济损失可达50%-100%,国际马铃薯中心认为番茄潜叶蛾是威胁全球番茄生产的最严重害虫之一。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对中国狭麦蛾属Stenolechia Meyrick,1894进行了分类研究,共记述7种,包括3新种:长瓣狭麦蛾Stenolechia longivalva sp.nov.,弯瓣狭麦蛾Stenolechia curvativalva sp.nov.和楔狭麦蛾Stenolechia cuneata sp.nov.,...  相似文献   

19.
柽麦蛾属OrnativalvaGozm偄ny昆虫前翅多有特殊的“W”形斑纹 ,一些标本室常将其和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Linnaeus)混放在一起。但麦蛾科昆虫下唇须上举且后弯 ,后翅顶角凸出 ,外缘内凹 (即所谓后翅呈菜刀形 )很容易区别。该属昆虫雄性外生殖器抱器瓣分裂成 2~ 5枝 ,雌性外生殖器囊突多为成对的硬刺 ,这在麦蛾科中是少有的。图 1 中国柽麦蛾属分布图Fig 1 .DistributionmapofthegenusOrnativalvafromChina.1 .尖柽麦蛾O .acutivalvaSattler  2 .粗额柽麦蛾O .asperaSattler  3 .条柽麦蛾O .basistrigaSattler  4 .额柽麦…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外在工厂繁蜂技术的研究方面进展较快。全苏植物保护研究所(1977)研制出一套繁殖麦蛾和赤眼蜂的新工艺流程和机械化生产的自动线装备。目前,仍利用小型蛾卵——麦蛾作中间寄主。在麦蛾羽化箱内悬挂了数个麦蛾羽化器。在自动化电子仪表控制的人工气候室中繁殖麦蛾。其过程是:先将接种后的麦粒(或玉米粒)装入羽化器,然后置于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