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疫苗是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最有效武器.纵观疫苗的发展过程,人们将巴斯德及后来许多学者开创的减毒和灭活疫苗称为第一次疫苗革命,将由微生物的天然及纯化组分或由基因重组产物而生产的疫苗称为第二次疫苗革命,本世纪90年代兴起的核酸疫苗技术则被誉为第三次疫苗革命[1].  相似文献   

2.
口蹄疫疫苗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口蹄疫是世界性重大动物疫病之一.接种疫苗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手段之一,而研制高质量、安全有效的疫苗.不但是决定疫苗免疫效果的关键,也是成功预防、控制直至最终消灭口蹄疫的先决条件.目前,除传统疫苗仍然在口蹄疫防控中扮演重要角色以外,国内外诸如亚单位疫苗、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疫苗、合成肽疫苗、可饲疫苗和多表位疫苗等的研究和探索已全面展开,有望为口蹄疫的有效防控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重组(汉逊酵母)乙型肝炎疫苗副反应和抗体应答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重组(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免疫儿童的副反应和抗体应答。按0、1、6月免疫程序,分别应用2批重组汉逊酵母疫苗和2批重组酿酒酵母疫苗,免疫221名6至12岁儿童,其中汉逊酵母疫苗1批(A)接种102人,另一批(B)接种26人,重组酿酒酵母疫苗1批(C)和另1批(D)分别接种74和19人。观察每次接种后的副反应和全程免疫一月后(T7)的抗体应答。儿童接种汉逊酵母疫苗后副反应发生率低,有个别出现发热反应,但均低于37.8℃,且为一过性。T7时4组儿童抗HBs血清阳转率均在96%以上,GMT范围在229.98~338.83IU/L之间。免疫A批疫苗儿童组抗体滴度(GMT)显著高于免疫C批疫苗组(270.33、229.98IU/L;P<0.05)。汉逊酵母乙肝疫苗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免疫儿童抗体应答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4.
本文报告用转基因细胞B43分泌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主蛋白经纯化制成的87-4批重组疫苗进行临床接种观察的结果,同时用8723-1批血源疫苗作对照。疫苗接种采用0、1、2月各接种1针的方案。重组疫苗共接种111名8~13岁儿童,分为20μg、10μg及5μg 3组,血源疫苗分为20μg、10μg 2组。所有儿童接种前检查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抗体及核心抗体均阴性.20μg组1针后1个月,重组疫苗阳转率60.5%,血源疫苗为31%;2针后1个月,两种疫苗的阳转率分别为100%和72.4%;血源疫苗3针后1个月阳转率也仅79.3%。3针后1个月两种疫苗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分别为492.7和207.4mIU。但重组疫苗6个月后血清抗体的GMT为628mIU。10μg组1针后1个月的阳转率重组疫苗为21.7%,血源疫苗为20.9%;2针后1个月分别为87%及62.8%;3针后1个月分别为100%及81.4%。抗体GMT分别为163.7和129.6mIU.5μg组的重组疫苗免疫后6个月100%阳转,其GMT为56mIU。结论认为无论从阳转率或几何平均滴度分析判断,重组疫苗均优于血源疫苗。  相似文献   

5.
<正> 在1964-1976年间,许多实验室研制了一系列的福尔马林灭活的肺炎支原体疫苗并进行了效力试验。有些疫苗是在众多的部队新兵中进行了现场试验,有些则给少数志愿受试者接种,然后用强毒株进行攻击试验。利用接种过疫苗者中支原体肺炎自然发病率的降低和感染过支原体人群中病情的减轻来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这些疫苗的保护效力是很低的。当将疫苗加入明矾佐剂增强其抗原性或简单地增加疫苗剂量时,能提高用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病毒全S基因疫苗诱导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我国常见病及多发病.HBV难以清除的原因之一就是机体的免疫功能障碍.目前虽然基因重组HBV表面抗原(HBsAg)疫苗预防HBV感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基因重组HBsAg疫苗主要能诱导特异性体液免疫,不能刺激机体的细胞免疫应答.近年来发现基因疫苗可诱导机体产生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特别是诱导细胞免疫反应的能力优于蛋白、多肽类疫苗,更适应于慢性病毒感染的预防与治疗[1,2].为了探讨应用HBV基因疫苗预防HBV感染的可能性,本文构建了HBV全S基因和HBsAg基因疫苗,观察和比较了这两种疫苗经肌肉注射接种到Balb/C小鼠体内后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功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正>得益于新技术的发展,高效力易释放疫苗的研制成为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特别是多剂疫苗到单剂疫苗的转化是一个很重要的进步,它可能导致疫苗接种率的改善并降低接种成本。 要完全免疫抵抗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脊髓灰质炎、乙型肝炎等疾病,须连续注射三针疫苗。在许多发展中国家,接种第一针后没有继续接种的比例可高达70%。漏种原因很多:得不到有效的疫苗、家长不清楚有些疫苗需多次接种、对接种不信  相似文献   

8.
由细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至今仍占非洲、南美及东南亚许多发展中国家人、畜发病率和死亡率的第一位,造成很大的威胁和损失,而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就其发病率及所造成的损失在所有传染病中又占第一位,病毒所致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效药可治。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的最有效和最经济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9.
当前,宫颈癌仅次于乳腺癌成为威胁全世界女性健康的第二大恶性肿瘤。宫颈癌的产生和发展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密切相关,在宫颈癌患者中几乎100%能检测到HPV感染。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是预防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主要方法。欧美等发达国家宫颈癌死亡率相对较低,主要是因为他们建立了完善的宫颈癌筛查项目和HPV疫苗接种项目。而发展中国家的宫颈癌死亡率较高,发展中国家缺乏自主研发的HPV疫苗,人们对HPV和宫颈癌认知水平偏低,直接影响HPV疫苗的接受度。本文综述了影响发展中国家接种HPV疫苗的因素,主要包括人们的宫颈癌和HPV感染相关知识水平、文化背景、HPV疫苗安全性与局限性、接种费用等方面。通过加大宣传HPV感染和HPV疫苗的相关知识,由政府和正规医疗机构提供疫苗渠道,同时国家承担全部或部分接种费用,将会大大提高发展中国家人群接种HPV疫苗,有效降低宫颈癌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河南9个县农村地区第二类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评价第一类替代疫苗现状,为全省提高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和制定第一类疫苗使用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濮阳市、新乡市、南阳市、商丘市、洛阳市5个地市9个县18个乡镇32个村的1 463名2~7周岁农村儿童,疫苗接种知识及主要影响因素从调查儿童监护人获得,疫苗接种记录来自于儿童预防接种证,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 2003和SPSS 17.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9个县农村儿童中第一类替代疫苗率最高的是甲肝灭活疫苗第一针,占20.6%,其次是首针次ACYW135(1)流脑疫苗和AC流脑结合疫苗(1),分别占适龄接种对象的13.8%、12.9%.第二类疫苗以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第一针次接种率最高,达到46.4%,Hib疫苗三针次接种率为12.6%,其次是水痘疫苗接种率为23.2%;口服轮状疫苗(RV)、23价肺炎(PPV23)疫苗接种率较低,分别为9.5%和7.3%.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接种方式、儿童类别、疫苗价格高低都是影响第二类疫苗接种针次多少的主要因素,乡镇门诊化接种4~6针次和7针次以上的比例分别为22.5%、6.9%,高于村级接种比例12.8%和1.9%;散居儿童疫苗接种针次高于托幼儿童(P<0.01);监护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接种通知方式、儿童是否留守等对二类疫苗接种针次影响不大或无影响(P>0.05).结论 不同县第二类疫苗替代一类疫苗率和种类不同;第二类疫苗接种率因各地接种方式、价格因素、重视程度和家长认知程度不同而差别较大;扩大以乡为单位接种门诊实施范围、降低第二类疫苗接种价格并加大托幼机构第二类疫苗的宣传等有利于提高第二类疫苗的接种率和接种针次.  相似文献   

11.
<正>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及其代谢产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主动免疫制剂,接种疫苗被认为是最有效、最经济的疾病预防手段。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对防疫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同时由于其利税高、产废排污小、并能有力带动周边健康产业及其它相关行业的发展等特点,我国疫苗产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国产浓缩地鼠肾细胞狂犬病疫苗与法国纯化Vero细胞狂犬病疫苗接种人体后中和抗体产生情况。分别用两种疫苗接种 1 0人 ,用小鼠中和试验方法检测中和抗体滴度。国产疫苗五针全程免疫后 30天 (第一针接种后 6 0天 )可 1 0 0 %达到保护水平 ,法国疫苗在第一针接种后 30天 1 0 0 %达到保护水平。第一针接种后 1 4、30、6 0天时 ,前者抗体平均滴度分别是 0 0 6IU /ml、1 .0 2IU/ml、2 .0 7IU/ml;后者抗体平均滴度分别是 0 2 5IU /ml、3.2 4IU/ml、1 1 .86IU/ml,后者比前者产生抗体的滴度高 ,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2 )。  相似文献   

13.
在20世纪,疫苗是两个最有效的健康保护干预方式之一。与提供洁净水的作用一样,据估计,20世纪接种的数十亿剂疫苗把人类平均寿命延长了10到15年,此外还预防了很多疾病和痛苦。更重要的是,总体上疫苗接种是最经济有效的,节约了几百亿美元的医疗费用。新疫苗技术给研制很多能预防更多疾病的新疫苗带来了希望。  相似文献   

14.
水痘减毒活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 VZV) 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VZV 流行的最有效手段。美国从1995 年开始实施儿童接种水痘疫苗的政策, 显著降低了水痘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近年来, 水痘疫苗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本文就水痘减毒活疫苗Oka 株的研发, 疫苗的有效性、安全性, 病毒减毒的分子生物学特征和免疫策略等方面进行综述, 以期能更全面地认识水痘减毒疫苗在预防和控制VZV 传播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伤寒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伤寒是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是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率在中国位于前十位,目前降低伤寒感染率和死亡率有效方法之一就是接种疫苗。本文对目前常用伤寒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新型疫苗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肿瘤疫苗包括肿瘤治疗性疫苗和肿瘤预防性疫苗。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人群罹患传染病或接种疫苗可降低发生肿瘤的风险,为肿瘤的预防和控制提出了新思路。近年来,肿瘤预防性疫苗尤其是抗致癌病原体预防性疫苗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如乙型肝炎疫苗已证实对原发性肝癌具有预防作用,预防宫颈癌的人乳头瘤病毒疫苗已上市并广泛应用,预防胃癌的幽门螺杆菌疫苗研究也已进入临床研究。其次,以肿瘤抗原作为有效成分也是制备肿瘤预防性疫苗的一种新思路。简述了病原体感染及疫苗接种对发生肿瘤危险性的影响,并对肿瘤预防性疫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概述。  相似文献   

17.
少年儿童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15岁的HBV易感儿童,按0、1、6月程序接种10μg×3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北京生研所批号8615-1A、8722-2)。接种后1~2年他们的抗-HBs阳转率为~92%,无一例HBsAg阳转;未接种疫苗的对照组儿童,抗-HBs阳转率仅2.08%~2.60%,HBsAg阳转率分别为3.23%和2.08%。流行病学保护效果良好。易感少年儿童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将加快控制乙型肝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8.
200多年来,疫苗研究取得了巨大发展.至今,仪用于人类疾病预防控制的疫苗就有30多种.中国是疫苗生产大国,多数人用疫苗均能自主生产.疫苗的广泛应用在预防和控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疾病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至今仍有许多重要疫苗未能研制成功,特别是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病毒的疫苗需要加大研发力度;  相似文献   

19.
变形链球菌(S.mutans)是主要的致龋细菌之一,针对其的防龋疫苗的研究已近40年.国内外先后经历了针对变形链球菌的全菌疫苗,纯抗原亚单位疫苗,合成肽疫苗,基因工程重组疫苗,DNA疫苗.DNA疫苗是上世界90年代从基因治疗领域中发展的全新疫苗,因其具有高效诱导免疫应答的优势,为主动免疫防龋提供了新思路,成为近年免疫防龋研究之热点.随着对DNA疫苗免疫机理的不断深入,结构不断完善和免疫效能的不断提高,接种这种疫苗将可能成为龋病预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Aβ_(1~15)疫苗预防Tg2576小鼠脑病理变化和认知退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Aβ亚单位疫苗接种后对Tg2576小鼠脑病理变化和认知退化的预防作用.32只5月龄Tg2576小鼠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只接种佐剂),Aβ42组(接种Aβ42疫苗),Aβ1~15组(接种Aβ1~15疫苗)和Aβ36~42组(接种Aβ36~42疫苗),每组8只.3组接种疫苗小鼠的血清抗Aβ42抗体滴度比对照组显著增高;脑组织匀浆内也可检测到少量抗体.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Aβ42组、Aβ1~15组和Aβ36~42组与对照组小鼠的行为学有明显改善.取各组2只小鼠的脾细胞培养,经ConA或各自抗原刺激后,3组疫苗免疫后小鼠脾细胞增殖显著高于对照组;Aβ42组,IL-4和IL-10相对较高,而IL-2和INF-γ相对较低;Aβ1~15组中IL-4和IL-10较高;Aβ36~42组IL-2和INF-γ较高.免疫组织化学法显示对照组小鼠脑皮质与海马部位有大量老年斑,而Aβ42组和Aβ1~15组脑内无老年斑出现,Aβ36~42组小鼠脑内有少量老年斑.实验证明Aβ1~15亚单位疫苗可防止Tg2576小鼠认知行为的退化,阻止Tg2576小鼠脑内Aβ沉积和老年斑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