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病理痛是临床上常见病症,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手段,其慢性神经病理痛持续时间长,故其研究成为疼痛领域的热点和重点。近年来发现T型钙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本文将近年T型钙通道在神经病理性痛模型中介导疼痛的机制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病理性疼痛主要包括组织损伤或炎症引起的炎症痛、神经系统损伤或疾病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和恶性肿瘤及治疗引起的癌症痛三大类。病理性疼痛对常规的镇痛药物反应不理想,迫切需要寻找新的对病理性疼痛更有效和更特异的治疗手段。P2X7受体作为离子通道型嘌呤能受体,在炎症痛、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癌症痛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靶向P2X7受体的新药物将为病理性疼痛的治疗带来新的希望。该文综述了P2X7受体在三类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观察MrgA (Mas-related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A)在正常大鼠触液核的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条件下的表达变化,为触液核通过MrgA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息传递或调节提供形态学依据。按照文献建立坐骨神经慢性结扎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sciatic nerve, CCI)大鼠模型,用Von Frey电子测痛仪和热痛敏刺激仪监测大鼠痛行为,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辣根过氧化物酶(CB-HRP)追踪和免疫荧光标记相结合的方法来检测并比较MrgA在正常和CCI大鼠触液核的表达及变化。结果显示,CCI大鼠第5、7、10、14天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和热缩足潜伏期显著降低,MrgA在正常大鼠触液核有分布,CCI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达到峰值时触液核Mrg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以上结果提示,触液核可能通过MrgA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信息传递或调节。  相似文献   

4.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于神经系统的损伤和炎症引起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但是根本机制仍然不清楚。动物实验表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作为唯一的CX3C亚族的膜结合型趋化因子Fractalkine(Fkn)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关注,有望成为神经病理性疼痛治疗的新靶点。Fkn及其受体有其特殊结构和功能作用,本文就其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能机制,调节吗啡的效应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旨在研究超极化激活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亚型2(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channels subtype2,HCN2)在触液核的分布及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条件下的表达变化,以期为揭示触液核的生物学功能及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以Sprague-Dawley(SD)大鼠为实验动物,用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CCI)法制作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用侧脑室注射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霍乱毒素B亚单位复合物(CB-HRP)特异性标记触液核神经元,用热缩足潜伏期及机械缩足阈值作为定量指标研究痛行为,用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 blot检测触液核HCN2通道蛋白及c-Fos蛋白的表达量。结果显示,与正常大鼠相比,接受侧脑室CB-HRP注射的大鼠痛阈及触液核HCN2、c-Fos表达均无明显变化;而CCI术后第7、14天,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大鼠痛阈显著下降,且触液核神经元的HCN2通道蛋白及c-Fos蛋白的表达显著增加。使用HCN2阻断剂ZD7288后,CCI致痛大鼠痛阈显著提高,触液核神经元HCN2通道蛋白及c-Fos蛋白的表达较相应时间点模型组显著降低,以术后第7、14天为明显。以上结果提示,触液核可能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制,且通过HCN2通道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都有着极大的影响。近几年来的研究表明,外周神经炎症或损伤激活的小胶质细胞通过表达及释放一系列介质分子,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传递通路中发挥重要的调制作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之间信息交互传递从而影响痛敏行为的这一崭新模式极大地推进了人们对于疼痛的理解。同时也为以小胶质细胞作为靶点,开辟镇痛药物治疗的新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疼痛是肿瘤患者的常见并发症。癌痛的产生不同于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的构建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癌痛的分子调控机制。随着对癌痛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未来针对性的靶点镇痛治疗指日可待。本文就研究癌痛的动物模型及癌痛产生的相关分子机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外周神经损伤可引起对神经系统的一种适应不良反应,其产生神经病理性痛的主要特点为痛觉增敏和异常疼痛。目前文献报道多种机制涉及此反应,包括离子通道改变引起的异常放电、突触易化、多种轴突水平抑制作用缺失导致的中枢敏化、神经元细胞的凋亡以及异常的突触连接等结构的改变,另外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在神经病理性痛的持续性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了解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的发病机制将对我们寻找治疗靶点和治疗策略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电压门控钠通道(VGSC)在神经病理性痛的发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非特异性的通道阻断剂是神经病理性痛的一种治疗手段,但由于可能产生严重的副作用而限制了其使用。最近研究揭示了几种主要在外周感觉神经系统中表达的VGSC的亚型与神经病理性痛密切相关,发展特异性的通道亚型阻断剂将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痛的重要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天麻素对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作用以及天麻素对背根神经节Nav1.6通道的表达调控作用。方法:将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糖尿病组和天麻素处理组(10 mg·kg-1·d-1)。通过高脂饮食喂养4周,低剂量腹腔注射STZ(30 mg·kg-1)的方法构建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模型,利用痛行为学检测观察各组大鼠的机械刺激足缩反应阈值变化,采用免疫荧光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背根神经节上Nav1.6通道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糖尿病模型大鼠出现显著的机械刺激疼痛阈值下降(P<0.05),且模型组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上的Nav1.6通道表达上调(P<0.05)。与糖尿病组相比,连续腹腔注射天麻素3天、7天、14天后,模型动物的疼痛明显缓解(P<0.05),另外天麻素可以翻转背根神经节上Nav1.6通道的高表达(P<0.05)。结论:天麻素可能通过降低Nav1.6通道的表达来缓解Ⅱ型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从而为天麻素缓解糖尿病神经病理性疼痛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疼痛长期困扰人类健康,其发病机制纷繁复杂,究竟谁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作用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随着对疼痛研究的不断深入,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逐渐引起广泛关注。在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过程中,它都扮演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数目改变和开放频率增加都参与介导了疼痛部位的异常放电,成为诱发疼痛的开关。在给与阻断剂或敲除通道2亚型后,能明显缓解炎性痛和神经病理性痛的不良反应,成为可以缓解疼痛发生的新靶点。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在机体分布广泛,参与多种重要生理功能的调节,但目前还没有针对该门控通道某种亚型的特异性阻断剂。在今后,也许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通道会成为临床治疗疼痛的新靶点,该通道的特异性药物也将为广大患者带来新的福音。  相似文献   

12.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一种临床的常见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及家属的生活质量,给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及有效治疗仍在探索中。中枢神经系统内有三种胶质细胞,包括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少突胶质细胞。近来有研究发现,这三种胶质细胞可通过活化、产生和释放细胞因子等途径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探索神经胶质细胞的多种复杂功能或作用机制来充分认识胶质细胞的特点,为今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通过研究小胶质细胞、星形胶质细胞以及少突胶质细胞的特点及其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分析中枢神经系统胶质细胞与疼痛治疗之间的相关性,旨在总结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小胶质细胞、星状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外科手术术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至2016年就诊于我院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BMI、术前是否使用催眠药物、术前诊断、手术侧别、手术方式、是否为微创、硬膜外自控镇痛泵使用情况、术中失血量、手术持续时间、引流管引流时间及是否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对比分析是否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有差异的临床资料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23例患者纳入研究,33例(26.8%)患者的患者术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6例(4.9%)患者在术后一年仍有持续性神经性病理疼痛,术后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平均时间为术后第7天,平均持续时间为75天,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吸烟比例(81.8%)、术前使用催眠药比例(57.6%)、开胸手术比例(81.8%)、术中失血量(185 mL)、手术时间(196分钟)、术后引流时间(2.5天)均高于没有发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患者。多因素分析显示术前使用催眠药(OR=2.322,P<0.001)、手术时间延长(OR=3.703,P<0.001)和术后引流时间延长(OR=2.675,P=0.002)均是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的危险因素,电视辅助胸腔镜手术方式是保护性因素(OR=0.453,P=0.002)。结论:术前使用催眠药物、延长的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时间增加了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的风险,电视辅助胸腔镜技术可减少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海马差异性表达的miRNAs,并预测其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建立L5神经结扎横切(L5 Spinal Nerve Transection,L5-SNT)所致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在机械痛阈检测结束后处死大鼠,剥离海马组织,提取miRNA进行测序,找出L5-SNT大鼠海马差异表达的miRNAs,并对其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结果:L5-SNT大鼠模型建立成功,手术侧足底机械痛阈明显低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大鼠(P0.05)。miRNA测序结果显示:L5-SNT组的大鼠海马miRNAs发生明显的差异性表达,其中显著下调的为:rno-miR-30c-2-3p、rno-miR-370-3p、rno-miR-541-3p、rno-miR-22-3p(P0.05);显著上调miRNAs为:rno-miR-32-5p(P0.05);对上述差异性表达明显的miRNAs进行靶基因预测及功能分析,推测与海马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关的靶基因有:Mapk14、Camk2b、Ntrk2、Cxcl12。结论:L5-SNT大鼠海马的差异性miRNAs及其靶基因功能可能主要与海马MAPK信号通路、长时程增强、炎症反应及细胞周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考察跑台运动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并探讨大鼠前扣带回皮质(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线粒体自噬在运动改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潜在作用。为了探讨神经病理性疼痛对线粒体自噬的影响,采用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hronic constriction injury of the sciatic nerve, CCI)方法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Sprague-Dawley (SD)大鼠模型。Von-Frey丝检测大鼠的机械性缩足反射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 PWT),热辐射仪检测大鼠的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qPCR检测ACC组织中线粒体自噬相关Pink1、Parkin、Fundc1、Bnip3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INK1、PARKIN蛋白水平。为了探讨线粒体自噬诱导剂羰基氰化物间氯苯腙(carbonyl cyanide m-chlorophenylhydrazone, CCCP)激活线粒体自噬对CCI大鼠痛行为的影响,将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CCI...  相似文献   

16.
<正>神经生物学国际顶级期刊Journal of Neuroscience上发表研究论文,揭示了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研发出新型镇痛药物。神经病理性疼痛一般由神经损伤引起,一直是临床上重要的挑战,其机制尚不明晰、有效药物也很有限。这篇文章着眼于阐明神经损伤会引发神经元重现在发育期间的改变,代表性活化分子Wnt的信号从而成为触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潜在治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结扎(spared nerve injury, SNI)诱发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早期的基因表达和生物学过程的改变,为神经病理性疼痛分子机制的进一步研究提供生物信息学依据,从GEO数据库下载已有文献构建的SNI早期大鼠模型的基因芯片数据集,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差异表达基因,并利用DAVID进行基因本体论(Gene Ontology, GO)及通路富集分析,然后通过STRING数据库分析蛋白质互作网络的中心节点蛋白质。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SNI芯片数据重新进行挖掘,从基因水平探讨SNI模型大鼠诱发的早期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可为SNI诱发早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及维持期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参考和依据。分析结果显示细胞外基质和离子通道活性的改变对SNI诱发大鼠早期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表明细胞外基质受体交互通路和MAPK通路与SNI诱发大鼠早期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相关的分子机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8.
王冬梅  洪炎国 《生命科学》2008,20(3):467-471
中枢神经系统谷氨酸生理浓度主要依赖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上谷氨酸转运体维持,谷氨酸转运体的功能紊乱会导致谷氨酸的累积。谷氨酸转运体在吗啡镇痛及耐受中扮演一定的角色,并在神经病理性痛中发挥重要作用。谷氨酸转运体可能作为治疗疼痛的一个潜在的药物靶点。  相似文献   

19.
异位电活动的特点及其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Sun Q  Tu HY  Wan Y 《生理科学进展》2004,35(4):325-328
外周神经损伤后 ,受累的背根神经节 (DRG)神经元及损伤部位发放大量异位放电 ,这种放电被认为是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的基础之一 ,但近期这一理论受到越来越多实验的挑战。本文以脊神经结扎 (SNL)模型为例 ,从三个方面就异位放电的特点及其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痛的关系进行论述 :首先介绍异位放电的特点 ;然后根据现有的实验资料分析异位放电发生的可能分子机制 ,着重讨论电压依赖性钠离子通道在异位放电中的作用 ;最后 ,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损伤的外周神经产生的异位放电在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Zhu SS  Zeng YM  Wang JK  Yan R  Nie X  Cao JL 《生理学报》2005,57(2):233-239
为研究γ-氨基丁酸转运体在神经病理性痛中的作用,实验用坐骨神经慢性挤压伤致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大鼠,以清醒大鼠分别对辐射热刺激和机械性触觉刺激的缩腿潜伏期和机械阈值为指标,分为NS组、N5组、N10组、N20组、N40组5组,分别在坐骨神经结扎前和结扎后第三天鞘内给予生理盐水或不同剂量的γ-氨基丁酸转运体特异性抑制剂NO-711(5、10、20、40μg),观察鞘内注射NO-711对大鼠热痛敏和触诱发痛的影响.结果表明,NO-711可显著抑制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热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P<0.05,P<0.01),其抑制作用持续时间最长分别可达2 h(N40组)和4 h(N20组),其抗热痛敏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坐骨神经结扎前鞘内给予不同剂量的NO-711可不同程度地延迟坐骨神经结扎所致的热痛觉过敏的发生,但不能延迟结扎所致的触诱发痛的发生.结果表明γ-氨基丁酸转运体抑制剂在神经病理性痛大鼠具有抗热痛敏和抗触诱发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