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球癌症报告指出,我国每年新发的肝癌病例和死亡病例约占全球的50%,其中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相关肝癌比例约80%。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的重要目标之一是降低肝癌的发生风险。目前,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s)抗病毒治疗被认为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核心治疗措施,其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发生、进展、预后密切相关。文章就HBV相关HCC的抗病毒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病毒x (hepatitis B virus x,HBx)蛋白是导致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重要因素.但HBX在HCC形成过程中表观遗传机制尚有待阐明.本研究发现microRNA-200c (miR-200c)在过表达乙型肝炎病毒的HCC中下调,并且其直接靶向DNA甲基转移酶3A (DNA methyltransferase 3A,DNMT3A).此外,miR-200c和DNMT3A在HB诱发的肝癌组织中呈现负相关.乙型肝炎病毒诱导miR-200c下调,进而引起DNMT3A表达上调,导致细胞中肿瘤相关基因的启动子超甲基化.我们对乙型肝炎病毒诱导的肝癌表观遗传学改变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并提出一种基于miRNA的靶向治疗乙型肝炎病毒相关肝癌的潜在方法.  相似文献   

3.
乙肝病毒与原发性肝癌的相关风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328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与同期收治的340例非肝癌的其他消化道肿瘤病人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M)及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63.11%)显著高于非肝癌组(消化道其他肿瘤对照组)(11.47%).肝癌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sAg、抗-HBe和抗-HBc三者均表达为阳性者"(37.2%)显著高于"HBsAg、HBeAg和抗-HBc三者均表达为阳性者"(6.4%).肝功能检测结果,"HBsAg、HBeAg和抗-HBc三者均表达为阳性组"与"HBsAg、HBeAg和抗-HBc三者均表达为阳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癌组与非肝癌组比较,肝癌组肝损害显著高于非肝癌组(P<0.01).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原发性肝癌病因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HBsAg、抗-HBe和抗-HBc三者均表达为阳性者"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关系,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 328 例原发性肝癌病人与同期收治的 340 例非肝癌的其他消化道肿瘤病人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HBV M)及肝功能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肝癌组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63.11%)显著高于非肝癌组(消化道其他肿瘤对照组)(11.47%)。肝癌组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sAg、抗-HBe 和抗-HBc 三者均表达为阳性者”(37.2%)显著高于“HBsAg、HBeAg 和抗-HBc 三者均表达为阳性者”(6.4%)。肝功能检测结果,“HBsAg、HBeAg 和抗-HBc三者均表达为阳性组”与“HBsAg、HBeAg 和抗-HBc 三者均表达为阳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肝癌组与非肝癌组比较,肝癌组肝损害显著高于非肝癌组(P<0.01)。表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在原发性肝癌病因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HBsAg、抗-HBe 和抗-HBc 三者均表达为阳性者”是原发性肝癌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X基因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其编码的蛋白质(HBxAg)具有的反式激活功能,可通过结合细胞核内的转录因子和改变细胞质内信号转导途径而激活宿主基因的转录及调控细胞凋亡等。研究发现,用HBx基因转染HepG2细胞,有10个细胞基因有表达差异,其中8个基因表达增强,2个基因表达减弱。已经证明,HBx诱发的这种高水平表达的细胞基因产物及其相应的抗体常存在于肝癌发生之前的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而且这些细胞蛋白及其相应抗体的出现早于甲胎蛋白几个月,甚至一年以上。提示,这些指标有可能用于原发性肝癌的筛查和早期诊断,成为原发性肝癌颈警、早期诊断和疗效评估的新指标。  相似文献   

6.
何葆光 《遗传》1985,7(6):25-31
乙型肝炎是全世界广泛流行的传染病之 一。它可经输血、胃肠道、母婴及昆虫叮咬等途 径传播。据统计,乙型肝炎携带者在全世界约 有2亿人,其中半数在我国。母亲带毒往往传 给婴儿。患乙型肝炎的婴儿由于免疫功能的影 响,大多数演变为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其 中部分可能诱发肝癌。为此迫切需要一种能预 防乙型肝炎的疫苗。  相似文献   

7.
在肿瘤细胞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在染色体畸变。东方土拨鼠(Marmota monax)易感染与肝硬化和肝癌有关的乙型肝炎病毒,它是研究人类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关系的最合适的动物模型。因此,了解土拨鼠正常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患者血清蛋白电泳谱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患者血清蛋白的变化特点,探讨其与疾病进程的关系。从临床收集正常体检者血清和乙型肝炎病毒不同感染阶段的患者血清,按疾病类型进行分组。选用血清蛋白电泳技术检测白蛋白(AL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γ球蛋白百分含量及A/G。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重度慢性肝炎组、肝炎肝硬化组和原发性肝癌组中ALB、α1球蛋白、α2球蛋白明显降低,而γ球蛋白明显升高;重度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三组中A/G比值依次明显降低。急性乙型肝炎组和轻度慢性肝炎组的蛋白电泳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前白蛋白含量在急性乙型肝炎、轻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肝炎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癌组均明显降低。结果提示,蛋白电泳图谱随着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不同阶段会发生相应变化。A/G能够反应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中晚期进展,对乙型肝炎的诊断,治疗以及病情转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致死率第3的恶性肿瘤,也是全球第5大常见癌症。肝癌在临床上的治疗手段非常有限,患者的总生存率也很低。因此,肝癌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总生存率有着重要的影响。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是最早发现也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肝癌标志物之一。目前,多项研究表明,作为一个特异性的癌基因,AFP在肝癌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有巨大的研究价值。文中简述了AFP在肝癌发生发展中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在肝癌细胞逃避免疫监视中的作用,着重阐述AFP作为重要的肝癌靶标分子在肝癌的临床诊断和治疗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李建辉  杨克政 《遗传》1987,9(3):31-31
当今国内外应用微核技术研究遗传疾病,恶性肿 瘤已有不少报道。对肝炎、肝硬化是否作为肝癌的癌 前病变尚有不同的观点,一般认为患乙型肝炎、肝硬化 的病人容易发生肝癌,特别是HBsAg阳性者。因此, 我们进一步研究肝癌、肝硬化和乙型肝炎病人外周淋 巴细胞胞浆中微核出现的规律,以便探讨机体的恶变 状况和癌变机理。我们选取经门诊确诊的和刚入院的 HBsAg阳性、未经任何治疗的肝癌、肝硬化和乙型肝 炎病人各50例,同时取50例健康供血员作对照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是一种全球性流行疾病,严重时可引起肝功能衰竭,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也已发现CHB的发生和发展与肠道菌群的组成和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为进一步探究肠道菌群结构与肝脏生化指标之间的联系,文中随机纳入14名CHB患者和11名健康对照者(Co...  相似文献   

12.
乙型肝炎病毒树鼩体内慢性感染模型的研究历程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瑗  苏建家  杨春  曹骥  欧超  梁亮  杨芳  王琦 《动物学研究》2011,32(1):104-108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全球和我国的重要健康问题,建立方便有效的HBV感染动物体内模型是开展HBV相关基础和临床研究的重要前提。该实验室地处乙型肝炎和肝癌高发流行的广西地区,自建立以来一直以肝癌的病因、发病机制和化学预防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树鼩体内感染HBV模型方面的研究并持续至今。该文对此研究历程作一概述,并重点介绍关于用新生树鼩慢性感染HBV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3.
曹韵贞 《遗传》1985,7(3):28-28
在肿瘤细胞形成及发展的过程中,普遍存 在染色体畸变。东方土拨鼠(Marmota monax) 易感染与肝硬化和肝癌有关的乙型肝炎病毒, 它是研究人类乙型肝炎病毒与原发性肝癌关系 的最合适的动物模型。因此,了解土拨鼠正常 的染色体结构,可为深入研究土拨鼠肝癌细胞 的染色体畸变及其肝炎病毒基因的表现提供基 础,进而为了解人类肝癌病因和发病机理提供 线索。  相似文献   

14.
202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哈维·阿尔特(Harvey J. Alter)、查尔斯·赖斯(Charles M. Rice)和英国科学家迈克尔·霍顿(Michael Houghton),以表彰他们在发现丙型肝炎病毒方面做出决定性贡献.在他们的发现之前,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的研究均有重大突破,但是大部分血源性肝炎病例仍然无法解释,而丙型肝炎病毒的发现揭开了这些肝炎的病因,并推动了相应的血液检测与新药研发.丙型肝炎病毒进入细胞之后引起慢性炎症,并通过多种途径诱导肝癌的发生.本文总结了丙型肝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及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导致肝癌的机制,并介绍了丙型肝炎防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乙型肝炎病毒在其复制过程中需通过以 RNA 为中间体的逆转录过程,因而其突变率较一般的 DNA 病毒高,随着对 HBV 研究普遍和深入开展,最近几年发现了一些新的具有不同生物功能的变异株.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对 HBV 变异株研究的进展,内容主要包括:表面抗原相关变异,e 抗原表达变异,核心抗原相关变异以及变异与肝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激活补体类HBsAg循环免疫复合物(HBsAg/C3-CIC )的检出率,与HBV复制标志的关系,在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中表现不同。在慢性肝病(包括慢性迁延性乙型肝炎、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后肝硬化和HBV感染指标阳性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中,HBeAg阳性者,其HBsAg/C3-CIC的检出率显著高于HBeAg阴性者,且随HBeAgS/N值的升高而增加。在由HBV e系统组合成的四种模式中,单纯HBeAg阳性模式的检出率显著高于其它三种模式;在多聚白蛋白受体(PHSAr)阳性者中检出率显著高于PHSAr阴性者。而急性乙型肝炎(AH)的HBsAg/C3-CIC检出率无类似差异。这些结果提示,HBsAg/C3-CIC在HBV感染的急慢性肝病中具有不同的病理生理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些卫生规划人说,乙型肝炎属可能消灭的疾病之列。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组织完善的肝炎预防计划以征服这种传染性疾病,这种病能导致一些合并症,如肝硬变、肝癌,以及死亡。必须更广泛地,甚至是普遍的使用现有的乙型肝炎疫苗,至少在世界感染率高的居民中应该这样。这是美国传染病防治基金会(NFIP)主持的、1989年11月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第四届国际艾滋和乙型肝炎会议”的明确意见之一。  相似文献   

18.
正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最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全球大约有2.5亿HBV慢性携带者。我国大约有7500万HBV慢性携带者,位列全球各国之首。HBV感染后可能引发一系列肝脏疾病,包括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和肝癌。因此,预防和治疗HBV慢性感染意义重大。成年个体感染HBV后,绝大多数个体可以清除病毒,只有少部分个体(~10%)会发展成为慢性感染者。病毒因素和环境因素均可能导致这种个体化差异。病毒因素和环  相似文献   

19.
HBXIP基因对乙肝病毒X蛋白诱导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结合蛋白(hepatitisBXinteractingprotein ,HBXIP)基因在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BX)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时对细胞周期的影响.构建HBXI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hbxip ,进行瞬时基因转染,将克隆有HBx基因的pCMV X (分别为1μg、2 μg和3μg)和pcDNA3 hbxip质粒分别和共转染至人H74 0 2肝癌细胞中(总体积分别为5 0 μl) .发现瞬时转染3μgpCMV X质粒后,肝癌细胞凋亡发生率为34 4 % ,肝癌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 7表达水平发生明显上调;与对照组相比,瞬时转染1μg、2 μg和3μg时,细胞周期蛋白D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上调,但随着HBX水平的增加细胞周期蛋白D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水平发生明显下降;在稳定转染pCMV X质粒的H74 0 2 X肝癌细胞中无明显的细胞凋亡发生,研究发现p2 7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下调,而细胞周期蛋白D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水平发生了明显上调;当pcDNA3 hbxip质粒与pCMV X质粒进行共瞬时转染时,细胞凋亡发生率由pcDNA3质粒与pCMV X质粒共转染时的2 9 2 %下降为13 3% ,p2 7的表达水平发生了下调,但细胞周期蛋白D和细胞周期蛋白E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瞬时转染一定剂量的x基因可导致肝癌细胞发生凋亡,细胞周期相关蛋白p2 7、细胞周期蛋白D和  相似文献   

20.
肝癌是全球第四大致死肿瘤,对人类健康构成重大威胁。进展期肝癌缺乏有效靶点,以及目前标准疗法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是肝癌研究领域亟待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CRISPR-Cas9功能基因筛选技术促进了肝癌生物学研究的发展,借助该技术,研究者发现了诸多参与肿瘤发生发展的靶基因。此外,无偏倚的CRISPR-Cas9功能基因筛选为探索耐药驱动机制和确定潜在治疗新靶点提供了基础。该文将系统阐述CRISPR-Cas9高通量功能基因筛选技术在肝癌研究领域取得的进展和突破,这些研究将有助于加深人们对肝癌的理解及开辟新的潜在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