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在不同的逆境条件下可以生成一类受脱落酸(ABA)诱导的蛋白质[脱落酸响应蛋白(ABAresPonsiveProtein,RABpr。tein)](Bray1993)。RAB蛋白分布在不同的物种之中,许多[如Lea(Lateembryogen-。isabundant)蛋白(Dure1993)]形成于植物胚胎成熟失水过程中,但也有一些是植物受到不同逆境处理后在营养器官内所形成的「如脱水蛋白(Dehrdrin)](Dure1993)。已发现的70余个RAB蛋白中,有30余个属于脱水蛋白。(Close等1993)RAB蛋白在植物体内的功能目前尚不了解(Bray1993)。由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这些…  相似文献   

2.
[目的]预测、分析立枯丝核菌AG-3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分泌蛋白,并明确其基本特征,筛选其效应蛋白。[方法]依据已经公布的立枯丝核菌AG-3全基因组数据库中的12 726个蛋白序列,利用信号肽预测软件SignalP-4.1,细胞器定位分析软件ProtComp 9.0,跨膜螺旋结构预测软件TMHMM 2.0, GPI-锚定位点预测软件big-PI Fungal Predictor和亚细胞器中蛋白定位分布预测软件TargetP-1.1进行典型分泌蛋白的预测分析,并用LipoP-1.0进行信号肽切割位点的预测分析,最后对预测得到的分泌蛋白通过EffectorP进行效应蛋白的预测。[结果]在立枯丝核菌AG-3中有401个蛋白被预测为分泌蛋白,其编码蛋白长度集中于100~600 aa。信号肽长度介于11~35 aa之间,-3至-1位置上的氨基酸相对保守,切割位点为A-X-A类型,可被SpⅠ型信号肽酶识别并切割。在预测得到的分泌蛋白中通过EffectorP筛选得到140个效应蛋白。[结论]通过全基因组预测得到401个具有典型分泌蛋白特征的蛋白,从预测的分泌蛋白中筛选得到140个效应蛋白。  相似文献   

3.
了解病毒与人类蛋白的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病毒感染宿主机制非常重要,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病毒如何进入宿主细胞、复制、扩散和致病等方向上,对病毒与人类蛋白的相互作用模式缺乏系统研究。本研究中我们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病毒与人类之间的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涵盖来自218种病毒的1 674种蛋白与来自人类的13 724种蛋白的108 832对蛋白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鉴定出109个至少与12种病毒家族存在蛋白相互作用的人类蛋白,定义为人类的病毒互作广谱蛋白(简称广谱蛋白);从结构、功能、蛋白互作网络以及组织表达量等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广谱蛋白的特征,发现广谱蛋白相较于非广谱蛋白以及其它人类蛋白具有更密集的转角结构、更多的结构域、更高的网络中心度和组织表达量,表明它们可能在病毒感染宿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研究有助于加深我们对于病毒感染人类模式的理解,同时也对进一步探究病毒与疾病之间的关联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P~(53)蛋白的结构已被弄清P53蛋白存在于细胞中,能结合并激活细胞分裂制动基因,从而控制细胞的生育与增殖.所有癌症中有一半由P53基因缺陷引起。最近,美国《科学》杂志报道了两项P53蛋白研究中的两项开创性成果,弄清了P53蛋白的两个关键区域,从而...  相似文献   

5.
分析GⅡ.4基因型中国香港株(GⅡ.4 HongKong,GⅡ.4 HK)P颗粒蛋白与组织血型抗原的相互作用方式以探索GⅡ.4 HK的受体结合特征。利用大肠杆菌蛋白表达系统得到GⅡ.4 HK及GⅡ.4 Sydney的P颗粒蛋白,通过寡糖和唾液结合实验研究其与不同组织血型抗原的结合特异性;对序列和结构进行分析,比较P蛋白的结构和功能特征。成功制备到GⅡ.4 HK与GⅡ.4 Sydney的P颗粒蛋白,GⅡ.4 HK和GⅡ.4 Sydney P颗粒与人A、B、AB、O型唾液均有结合,也与含fucose的H双糖寡糖有很好的结合。GⅡ.4 HK与GⅡ.4 Sydney流行株具有相似的组织血型抗原结合特征,但结合能力弱于GⅡ.4 Sydney流行株,GII.4 HK在多个抗原位点有氨基酸改变,可能引起抗原改变,有必要对GⅡ.4 HK流行情况的持续监测。  相似文献   

6.
5种不同的M受体亚型的基因已被克隆,用免疫沉淀法观察了它们在体内的分布;G蛋白调节许多膜受体介导的细胞内功能,在牛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发现至少有5种独立的G蛋白,且每种G蛋白都由3个亚基构成。实验表明,5种M受体亚型通过不同的G蛋白,可同时与cAMP改变和PI翻转发生偶联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葛根素对极低频电磁场(ELF-EMFs)诱导的人胚胎眼巩膜成纤维细胞(HFSFs)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与I型 胶原(COL1Al)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FSF 细胞,并将其分为对照组、辐射组、葛根素组,通过明胶酶谱法检测MMP-2的活性, Western-Blot 检测MMP-2、COL1A1 蛋白的表达。结果:暴露于0.2 mT、50Hz 的电磁辐射系统24 h 后,HFSF 细胞(辐照组)MMP-2 酶活性较对照组增高20%,MMP-2 蛋白表达升高45%,而COL1A1的蛋白表达下降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辐射 组比较,葛根素组HFSF细胞MMP-2 酶活性下降33 %,MMP-2 蛋白表达降低44.1 %,COL1A1 蛋白升高80%,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P<0.05)。结论:极低频电磁辐射可提高HFSF 细胞中MMP-2 的活性与蛋白表达,抑制COL1Al的合成,葛根素可在一定程度上 逆转这一作用。  相似文献   

8.
HIV TAT介导蛋白质入哺乳细胞的方法1988年就有文献报道,但近年才日趋成熟,且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传统的调控哺乳细胞的途径有转导目的蛋白的表达型载体、微注射目的蛋白等。与之相比,TAT介导法有操作简单、迅速、应用广泛、可控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蛋白磷酸酶是在调节细胞内蛋白磷酸化水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的酶。研究表明,蛋白磷酸化水平与肿瘤的促进作用密切相关,激活蛋白激酶C和抑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Ser/ThrProtein…。s…atase,简称PP,根据对抑制剂的敏感性和对二价阳离子的依赖性,分为1,ZA,ZB,ZC四类)的物质都对肿瘤形成起促进作用。近期研究发现,天然有毒物微囊藻毒素对PPI和PPZA活性具有极强的抑制作用l’]。对PPI和PPZA具有极强抑制作用的这一物质的发现有重要意义,从酶学研究来看,由于这类物质对酶抑制作用专一和灵敏,因而可作为理想的分…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血脂异常、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糖脂代谢异常性疾病(简称“糖脂代谢病”)是当前威胁人类健康的突出公共卫生问题。在细胞水平,内质网作为脂质和甾醇生物合成、胞内钙池、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等活动的重要细胞器,其稳态失衡和功能障碍将影响糖脂代谢。硒作为人体必要的微量元素,主要以25种硒蛋白广泛参与机体生理功能,其中至少有9种硒蛋白主要位于内质网膜上或其腔内;尤其是脱碘酶、硒蛋白N、硒蛋白S和硒蛋白T等硒蛋白与内质网和糖脂代谢有关的研究在近几年受到了相对较多的关注。该文将综述该领域的研究进展,籍此启发未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血链球菌产生细菌素(血链素)至培养上清液中,无论是需氧或厌氧环境,血链球菌均可产生血链素。采用无水乙醇沉淀法提取血链球菌培养上清液中的蛋白质,运用SDS-PAGE分析其蛋白成份,发现有130kd、120kd、74kd、和56kd四条蛋白区带,通过电泳凝胶弥散法抑菌试验显示,56kd蛋白带具很强的抑菌活性,提示此蛋白质可能为血链素的所在位置。  相似文献   

12.
人乳头瘤病毒E6及E7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E6及E7蛋白是致瘤蛋白,均有锌指结构,致瘤方式都是作用于抑癌蛋白使细胞周期紊乱,E6还能激活端粒酶,使细胞不能正常凋亡,对E6及E7免疫表位的研究表明,E7及E7蛋白的鼠T细胞表位均在C端区及锌指区,但其HLA-A表位除了存在于锌指区,也存在于N端区,E6及E7蛋白的结构,功能及免疫表位的研究为防治HPV疾病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了从一系列旨在降解靶蛋白的化合物中筛选出高效的蛋白质水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本文建立了一个稳定的高通量PROTAC筛选方法。方法 Nanoluc荧光素酶有LgBiT和HiBiT两个亚基组成,通过将HiBiT标签与mCherry(红色荧光蛋白)、目的蛋白、Halo标签融合表达,LgBiT与GFP (绿色荧光蛋白)融合表达,利用GFP与mCherry的共定位情况可直观评价Nanoluc荧光素酶的组装情况,而通过监测Nanoluc的活性可以指示目的蛋白的含量。利用慢病毒包装系统构建稳定过表达GFP-LgBiT和HiBiT-mCherry-Target-Halo的细胞系,使用可募集Halo标签融合蛋白被Cul2-Rbx1-Elo BCVHL复合体降解的Halo PROTAC3诱导HiBiT-mCherry-Target-Halo降解,进一步利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Nanoluc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系统和流式细胞术分别评价Halo PROTAC3诱导底物降解的效率。结果 Halo PROTAC3高效降解HiBiT-mCherry-Target-Halo,并呈现浓...  相似文献   

14.
[目的]鉴定鲍曼不动杆菌感染HeLa细胞前后与YY1互作的差异蛋白。[方法]用脂质体转染法在HeLa细胞中过表达YY1;之后用Co-IP技术捕获与YY1相互作用的蛋白质;最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鉴定互作差异蛋白。用GO注释和KEGG分析预测蛋白质的功能。[结果]经Co-IP和蛋白银染发现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和YY1捕获组与IgG组比较在45~55 kDa和70~100 kDa处有明显的差异条带;质谱结果显示YY1捕获组的特有蛋白有81个,GO注释和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及核膜,具有RNA结合功能,主要参与了RNA剪切的生物学过程;与IgG组和YY1捕获组比较在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组中获得了SFRS4、CPSF2、LUC7L2和U2AF65这些差异蛋白。GO注释和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蛋白定位于细胞核散斑,具有RNA结合功能,主要参与了mRNA剪切和核输出的生物学过程。[结论]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HeLa细胞中与YY1作用的蛋白均参与了RNA剪切过程,提示鲍曼不动杆菌很可能利用这些蛋白来调节YY1,为进一步研究鲍曼不动杆菌与YY1的相互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CD45在T细胞活化中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D45是表达于所有造血干细胞来源的有核细胞表面的一个同源二聚体分子,它具有蛋白酷氨酸磷酸水解酶活性,可通过调节一系列底物蛋白的磷酸化程度来参与T细胞活化,另外,它还直接与T细胞表面其它分子发生关系,作用于T细胞,关于CD45分子的作用机制虽然已有初步了解,但仍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讨姜黄素衍生物减缓大鼠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进展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30只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构建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DPN大鼠模型;研究组1按10 mg/kg体重喂养10 μM的姜黄素衍生物;研究组2按10 mg/kg体重喂养100 μM的姜黄素衍生物;对照组喂养同等量的生理盐水。利用Von Frey电子测痛仪检测各组大鼠痛觉机械戒断阈值(MWT)。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检测AMPK、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最后测定活化剂AICAR处理的RSC96细胞中mTOR的表达水平。结果:喂养姜黄素衍生物大鼠的痛觉机械戒断阈值(MWT)随时间推移逐渐降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1大鼠的MWT显著降低,而研究组2大鼠的MWT也显著低于研究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1的AM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表达显著降低(P<0.05);而研究组2的AMPK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研究组1,mTOR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研究组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活化剂AICAR处理RSC96细胞后,活化剂AICAR组的mTOR mRNA和mTOR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活化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衍生物可能通过AMPK调节mTOR信号通路改善DPN,其可能具有潜在的治疗DPN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Epstein—Barr病毒是一种与人类肿瘤有密切关系的DNA病毒,BARF1编码蛋白被认为是除LMP1外的另一个具有致瘤作用的病毒蛋白,可促使上皮细胞永生化和转化,并参与免疫调控,与上皮细胞性肿瘤如鼻咽癌和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8.
《生命世界》2006,(2):8-8
每个人都有L—SIGN蛋白,那是因为人体基因组中含有一个与生俱来的编码L—SIGN的基因。来自香港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L—SIGN蛋白结构和数目的不同会直接影响人体消灭SARS病毒的能力,这项研究结果刊登在《自然&#183;遗传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19.
随着转苏云金芽孢杆菌基因(Bacillus thuringiensis, Bt)作物(后面全用转Bt基因作物代替)的推广应用,有关转Bt基因作物对土壤中微生物的生态风险尚无统一的结论。丛枝菌根(Arbusular Mycorrhiza, AM)真菌在土壤中分布广泛,是监测转Bt基因作物生态风险评估的重要微生物群落。Bt杀虫蛋白的表达及释放,可能会使AM真菌共生过程中一些重要阶段的生态共生效应受到影响。转Bt基因作物对AM真菌的影响可作为转Bt基因作物生态风险评价的重要指标。文章以紫云英为宿主植物,通过盆栽实验,人为添加提取的Bt蛋白,检测Bt蛋白对AM真菌侵染率、酶的活性以及生物量的影响,以探索Bt蛋白对AM真菌侵染性及共生效应的影响,从而为转Bt基因作物的生态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钩吻(Gelsemium elegans)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日益凸显,但钩吻在生长过程中不耐低温,挖掘其低温响应基因,为钩吻的抗寒育种研究奠定基础。植物中,脂氧合酶(lipoxygenase, LOX)在种子老化、抗逆境胁迫等方面的生理生化过程中有重要影响。基于课题组构建的钩吻转录组数据库,挖掘响应低温胁迫的钩吻LOX基因,运用RT-PCR技术,从中克隆到一条GeLOX1的cNDA全长序列,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亚细胞定位、基因表达、原核表达及平板胁迫等分析。结果显示,GeLOX1所编码蛋白的氨基酸长度为761 aa,蛋白相对分子质量为87.00 kD,预测为不稳定的亲水性蛋白,含有28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22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9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进化树分析结果表明,GeLOX1属于9-LOX家族的成员。亚细胞定位检测结果显示,GeLOX1蛋白定位于细胞质中。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GeLOX1在钩吻的根中高表达,且其在4℃低温胁迫下的表达量呈现下调的趋势。经原核表达诱导后,GeLOX1的重组蛋白在约111 kD处出现目标条带,且重组蛋白的积累量在诱导8 h时达到峰值。此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