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生物新课程标准带来了许多全新的教学理念,面对新课程、新理念、新教材,如何组织和开展生物教学,是摆在生物教育工作者面前必须思考、研究和解决的紧迫问题。教学设计是连接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的桥梁,它既是教学理念的载体又是教学实践的依据,在教学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教学研究,简称“教研”。学校一般是以学校的学科教研组、年段的学科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学期教研活动计划,按计划开展教研活动,通常教研活动的方式有组织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围绕专题开展听课、说课与评课活动、进行阶段性的教学研讨、开设专题讲座等,从而运用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教学经验改进自己的教学,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教学反思、教学小结、教学论文等,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几年新课程改革的课堂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感到,新课程改革需要的不仅仅是我们教学理念、教学观念的更新,更需要我们教学方式、手段、方法等具体教学行为的改变,更需要我们的教学理念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而善于用特有的教学机智,去捕捉课堂中的每一个教学细节,从  相似文献   

4.
融美育于微生物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众多自然科学课程中,蕴藏着丰富的美育教育资源。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团队把美育纳入教育目标,丰富课程教学中的美育实践,通过开展形象化教学、实践型教学、启发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有机融入美的欣赏、美的表现和美的创造。实践表明,融美育于微生物学教学不仅有助于开发和增强学生的审美需求、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还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专业自信、培养健全人格。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包含大量实践元素,教学中可围绕教学主体、教学重难点、新闻热点和教学目标适当提炼实践元素,并采取质疑、情境教学、课堂调查、课后作业和数据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加以处理。教学过程中合理选择实践元素,并采取适当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全面系统掌握微生物学的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践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微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6.
王丹  程丽萍  刘云军  王祎玲 《生物学杂志》2011,28(2):108-110,113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倡导进行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理念的构成要素,它是对传统的传递式——被动接受式的教育理念的革新。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理论教学、问题情境教学、实验教学、科研成果的引入等4个方面阐述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研究性教学模式,贯穿研究性教学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7.
独立学院微生物学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针对独立学院的培养目标与学生自身特点, 结合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实际情况, 介绍了独立学院微生物学教学过程中综合运用举例式教学、启发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比较式教学、归纳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实践。实践证明:综合运用以上多种教学方式, 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流课程是新时代高校加强教育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必然要求。融合式教学是促进一流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团队通过思政教育与知识传授融合、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创新融合、教学环节与信息技术融合、多元考核与教学过程融合,不断深化融合式教学改革,并着力打造教学团队、丰富课程资源、编写课程教材、建立评价体系,有效促进了一流课程建设,课程被评为首届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  相似文献   

9.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其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对医学院校而言,提高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是培养优秀医学人才的重要手段。而教学基本功比赛是交流教学经验,展示教学风采,提升教学能力的重要平台。通过比赛不仅能提升教学水平,激发教学热情,更能提升教师的全面素质,同时也为广大青年教师提供了良好的互相交流和沟通的平台,以取得共同进步。笔者结合自身多年来的教学实践,参加教学比赛及观摩体会,介绍了全国医学院校教学基本功比赛的背景及意义,同时从课堂设计、教学技巧、教学手段等3个方面深入探讨了如何提高教师临床课授课能力及教学效果,旨在更好的发挥教学比赛对日常教学的辐射作用,为提高广大青年教师临床课教学水平提供参考及帮助。  相似文献   

10.
张静  汪洋 《生命世界》2009,(11):88-90
测验是教学评价所使用的一项重要方法。通过测验,要对教师教学工作和学生学习效果做出科学的评价,以便更有效地指导教学促进学生发展。作为教师或教学管理者,不仅要了解命题制试题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还要通过科学的测验分析,达到了解教学状况以及不同学校教师教学优劣势,有针对性地指导教学的目的。充分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能够对测试成绩作出全面、  相似文献   

11.
高校微生物学多媒体教学及双语教学一些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5  
叶姜瑜   《微生物学通报》2002,29(6):95-98
多媒体教学和双语教学是国家教育部鼓励的教学方式之一。多媒体教学克服了传统的微生物教学可视化差、形象不够直观等缺点 ,但全课堂多媒体教学则会扼杀教师教学中的即兴创造 ,成为典型的电脑“满堂灌”。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应符合教学规律 ,片面强调声形兼备 ,会导致许多环节与课堂脱节。使用双语教学能使我国的微生物教学同世界接轨 ,有效地促进高质量人才的培养 ,教学中应目的明确、树立信心、化难为易 ,探索其固有教学规律 ,努力做到教学相长。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学是生命科学类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关键环节,对培养生命科学各专业人才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构建科学、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是生命科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探讨了生命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其中包括生命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实验实践教学平台建立、增强学生科研参与度、加强毕业论文的管理和考核、加强实践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总结了辽宁大学生命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为综合性大学生命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为综合型、应用型生命科学人才培养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3.
一体化教学能够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操相结合,提升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理解能力,已经在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以数控车加工专业教学研究为依据,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分析教学的组织形式、设备数量、师资力量和教材质量对数控专业一体化教学的作用,同时,介绍了数控车一体化教学的方法和教学成果。此研究的目的为数控车一体化教学的进一步研究和科学实施提供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石春海  肖建富  吴建国 《遗传》2013,35(1):101-106
文章根据《遗传学》精品教育的要求,总结了形成优质教学体系的一些方法,阐述了精品课程建设在《遗传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及进一步的设想。《遗传学》优质教学体系的构建内容主要包括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实用课件的研制、精品教材的编写、实验教学的改革、教学网站的建设以及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等。通过不断完善优质教学体系,使课程教学始终保持一种新鲜的活力,提高了《遗传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终端设备的迅速发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得到飞快的发展。本文在分析当前高职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思路的基础上,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微生物学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包括线上教学平台的选择、教学内容的重构、教学设计与实施、教学评价与考核等4个方面的内容,最后讨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及反思。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采用碎片化教学资源,突破教学的时空限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了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绪论课教学在整个微生物课程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大连大学的教学目标从教学定位、教学实施2个方面对绪论课教学进行了探索,经过一定时间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动物资源学是近几年生物学科新设课程之一,到目前为止,尚无明确的教材和教学体系。本文结合近几年的教学经验,就该课程的定位、教学对象、教学体系与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实践等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旨在就动物资源学的教学体系抛砖引玉,为丰富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深度学习已成为教育教学追求的目标。本文通过深度教学意识、激发学生积极人格、利用多元化信息资源、营造学习成果展示氛围、深化教学反思和教学评价层次等方面进行新策略的教学实践后,学生学会了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锻炼了高阶思维能力并养成了终身学习的习惯,有效达成了深度教学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个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工程是由多学科交叉形成的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新兴学科,实践教学在其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合格专业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多年的实践教学经验,从实践教学的地位与作用、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内容优化、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完善实践教学条件等方面总结了我校提高生物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高职教育真谛认识的不断追寻和探究的深层化,教学思想、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内容也随之从传统走向现代。教学价值观念的嬗变迫使人们重新审视既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利弊,重构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理念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