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新知     
<正>打破迁徙纪录的座头鲸谁是哺乳动物中迁徙距离最长者?一头雌性座头鲸几乎将哺乳动物的迁徙纪录翻了一番。研究人员最早在远离巴西海岸的一个座头鲸繁殖海域发现了这头庞然大物  相似文献   

2.
第三纪动物的洲际迁徙李雅轩在北美,欧洲和南亚的哺乳动物区系有许多相同的生物类型都经过了新生代。现在的亚洲与北美也仅有白令海峡相隔。在新生代的某一时期,白令海峡曾作为哺乳动物迁徙的通道。在新生代的早期,欧洲与北美之间亦有大陆相连,哺乳动物可以自由地周游...  相似文献   

3.
野性放大镜     
正座头鲸的游泳速度比较慢,时速只有8~15千米。座头鲸经常发出类似歌声的复杂音调,音域十分宽广。座头鲸会从鼻孔中喷出气体,把周围的海水一起卷到空中,形成一股数米高的水柱,十分壮观。座头鲸夏天到凉爽的高纬度海域觅食,冬天在热带和亚热带的温暖海域繁殖,每年的迁徒路程长达25000千米。座头鲸进食的时候,嘴巴张开的角度可以超过90度。  相似文献   

4.
古龙山动物群的时代及其对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辽南古龙山洞穴堆积物中含有极其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计有64种,时代为晚更新世。哺乳动物群明显地反映出华北哺乳动物群和东北哺乳动物群的过渡性质,因此它对研究动物群的迁徙、对比以及辽南地区第四纪地层划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座头鲸     
正座头鲸,又名大翅鲸、驼背鲸。因背鳍较低且短小,背部以曲线状向上弓起,形似琵琶,故得名"座头鲸"。雄性成年座头鲸的平均体长为12.9m,雌性为13.7m,其中雌性的最大体长可达18m。体重一般在25~30t。座头鲸以其跃出水面的姿势与奇特的叫声而闻名。它的叫声,听似在彼此交流,实为吸引异性注意力。2015年3月,加籍华人摄影师陈胜在夏威夷大岛用Canon 5d.Mark Ⅲ带EF 100-100f/4.5-5.6LIS Ⅱ USM镜头拍摄。  相似文献   

6.
猛禽是我国野生鸟类中的重要资源类群之一,也是自然界中控制鼠类数量消长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以往有关国内猛禽的报道资料较为贫乏,且多散见于地方志和区系报告中,而对猛禽迁徙生态的研究则更为少见。丹麦人汉明生于1942—45年在河北省北戴河进行迁徙鸟类观察时曾纪录了22种昼行性猛禽(Hemm-  相似文献   

7.
安徽潜山、宣城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古新世哺乳动物化石是十分稀少和非常珍贵的。长期以来,世界上也只有少数国家的为数不多的地点发现过古新世地层与哺乳动物化石。解放后,在我国广大地质古生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先后在广东、新疆、湖南、江西、安徽和内蒙等地发现了分布相当广泛的古新世陆相沉积物和哺乳动物化石。这些发现不仅填补了我国新生代地层的这一空白,开拓了哺乳类化石研究的新篇章为研究哺乳类起源、发展、迁徙提供了可贵的资料,同时,对中、新生代地层时代的划分和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黄海须鲸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近海产须鲸类过去研究甚少,作者于1955—1963年从事捕鲸技术工作,曾长期对黄海产须鲸类进行观察研究,近年来又作了一些调查。黄海区所产须鲸类据以往捕获纪录有露脊鲸Eubalaena glacialis Borowski、灰鲸Eschrichtius gibbosus Erxleben、蓝鲸Balaenoptera musculus Linnaeus、长须鲸B.physalus Linnaeus、鳁鲸B.borealis Lesson、小鳁鲸B.acutorostrata Lac(?)p(?)de、座头鲸Megaptera novaeangliae Borowski等3科7种。根据调查资料结合实际观察研究,现就所获5种须鲸的形态、生态、分布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刘井元  林文  陈辉 《蛛形学报》2011,20(2):115-118
自1989年以来,先后从湖北西部山地6个不同海拔、12个不同类型生境捕获的啮齿、食虫等小型哺乳动物体外采集到一大批革螨、恙螨和吸虱标本,经初步整理,鉴定有革螨l1科32属73种、恙螨有3亚科11属41种和亚种、吸虱3种,其中有中国新纪录1种,籁氏巨刺螨Macronyssus leucippe(Domrow)和湖北新纪录41种。  相似文献   

10.
探讨古环境和古气候变化与哺乳动物演化之间的关系是目前古生物学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而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的碳、氧同位素分析是恢复古环境和古气候的一个重要手段。以往的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稳定同位素分析多集中在大哺乳动物化石,这主要是受到技术手段的限制,所需的样品量较大所决定的。但最近几年随着激光和离子显微探针技术的应用,对小哺乳动物化石(如啮齿类和兔形类)的牙齿釉质碳、氧同位素的分析和应用日趋成熟和广泛。除了传统的化学处理方法之外,对小哺乳动物化石牙齿釉质碳、氧同位素的分析还有以下三种方法:1)激光剥蚀气相色谱/同位素比值质谱分析;2)直接激光氟化技术;3)离子显微探针技术(SHRIMPII)。这些技术需要的样品量少,对标本的破损小,准确度和精密度高,所以在小哺乳动物化石和一些珍贵标本(如古人类化石)的稳定同位素分析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相对于大哺乳动物化石,小哺乳动物化石数量多、演化速度快,更能反映多个层位长时间序列的古环境和气候变化;而且小哺乳动物通常没有长距离迁徙的行为,栖息地局限,所以更能准确反映化石埋藏地点的古环境和气候状况。  相似文献   

11.
K/T界线绝灭事件后残存类群的迁入和地方性辐射在北美西部内陆地区的古新世最早期(Puercan期)哺乳动物群的进化中所起的作用存在争议。持续的野外工作和室内研究极大地扩展和提升了我们对北美地区的白垩纪最晚期(北美陆相哺乳动物分期的Lancian期)和Puercan1期(Pu1)的地方动物群组成的认识,也揭示了这些地方动物群生物年代学对比的局限。总的来说,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北部的Pu1地方动物群主要由多瘤齿兽类和真兽类组成,而Lancian期存在的有袋类各类群绝灭。大多数的Pu1哺乳动物是由其他地区迁移而来,其中许多类群在K/T界线后不久就迁徙到这个地区。北美洲古纬度高的地区和亚洲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白垩纪最晚期或者古新世最早期哺乳动物群的缺乏,妨碍了对异地迁移到北美的哺乳动物起源于亚洲这一假说的验证。另一个假说认为,大多数迁入北美西部内陆地区北部的Pu1哺乳动物可能来自北美大陆的其他地区。这一假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支持,并且没有证据表明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12.
在一系列关于野生动物生活史和相关行为主题的纪录片中,法国导演雅克佩兰推出的记录片—《迁徙的鸟》,绝对是永恒中的经典。通过揭示鸟类生活史最为绚烂的周期—迂徙—的壮美,导演用最美的故事和场景打动了人心。观看影片的人们,随着鸟儿,完成了从南极到北极、从热带到苔原、从低地到喜马拉雅波澜壮阔的迁徙旅程。  相似文献   

13.
在一系列关于野生动物生活史和相关行为主题的纪录片中,法国导演雅克佩兰推出的记录片—《迁徙的鸟》,绝对是永恒中的经典。通过揭示鸟类生活史最为绚烂的周期—迂徙—的壮美,导演用最美的故事和场景打动了人心。观看影片的人们,随着鸟儿,完成了从南极到北极、从热带到苔原、从低地到喜马拉雅波澜壮阔的迁徙旅程。  相似文献   

14.
苗林  罗述金 《生物多样性》2014,22(1):40-651
东南亚地区东起菲律宾群岛, 西至印度次大陆, 北及中国中部, 南至巽他群岛, 涵盖了世界上25个最重要的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中的6个, 具有极其重要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战略意义。该地区复杂的地质地貌和气候历史使其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都极为丰富。经典的生物地理分界线华莱士线和克拉地峡将该地区进一步划分出包括部分巽他群岛和马来半岛在内的南部巽他区和北部印度支那区两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主要基于形态学的生物地理学研究认为巽他区和印度支那区通过马来半岛陆地相连, 并且第四纪大部分时间海平面下降形成大陆桥, 直到一万年前该地区的众多岛屿仍与大陆连接, 促进了哺乳动物的种群迁徙与基因交流, 因此物种种群间的差别将很细微。然而近来分子遗传学研究表明, 由于其他生态因素制约, 哺乳动物的迁移能力可能比以往认为的低, 大陆桥的存在并不一定导致迁徙的发生, 许多种群的隔离早在200万年前便已形成, 并且没有因为后来冰川期海平面降低而恢复种群交流, 而距今7.3万年前发生的苏门答腊多巴超级火山爆发也可能进一步影响了物种间和物种内多样性的形成和分化。通过已有的东南亚哺乳动物种群遗传学研究结果, 我们认为物种间或种群间的差异主要表现为三个层次: 巽他区种群与印度支那区种群间约百万年尺度的分化, 巽他区不同岛屿种群间约数十万年尺度的分化, 以及发生于晚更新世的分化事件。已有的东南亚种群遗传学研究主要采用线粒体及核基因多位点数据进行分析, 而种群基因组学分析则使得获得详尽的种群历史动态成为可能, 并使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东南亚哺乳动物类群所经历的物种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始新世中、晚期哺乳动物群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童永生 《古生物学报》1989,28(5):663-682
对于哺乳类来说,始新世中、晚期是一个很重要的“更新”时期。许多古老的哺乳动物明显地衰退,甚至绝灭,同时,更为进步的种类的出现,却为现代动物群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对于这一哺乳动物发展的重要时期的研究,在我国起步较晚,但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1892年,俄国著名的地质学家V.A.Obruchev在内蒙古采到一块雷兽的牙齿碎片(见Osborn,1930),这也许是我国中、晚始新世哺乳类化石第一次有纪录的发现。在本世纪的二、三十年代,国外学者在我国进行大规模的调查研究,奠定我国中、晚始新世哺乳类研究基  相似文献   

16.
鸟类迁徙:在全球变暖趋势下的演化、调控与发展(英文)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最近几十年的研究证实 ,鸟类迁徙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遗传因素的直接控制。有证据表明 ,存在某种先天的迁徙动因并涉及以下几方面的遗传调控 :(1)迁徙过程的起始、持续以及结束 ;(2 )迁徙活动量 ,即决定鸟类飞行距离的遗传参数 ;(3)迁徙方向 ;(4)生理参数 ,特别是迁徙期间的脂肪贮存 ,以及对于那些部分个体迁徙的鸟种而言 ,决定个体迁徙与否的生理参数。双因素选择实验表明 ,部分迁徙群经由几个世代的选择即可转变成完全的迁徙群或非迁徙群。新迁徙方向以及由此导致的新越冬区的改变 ,也能在野生鸟类中迅速实现。至少在以往研究得最为透彻的鸟种 (黑顶林莺Sylviaatricapilla)中 ,“迁徙”或“非迁徙”是先天性的 ,与特异性迁徙活动量相关 (尤如一时间程序 ) ,前者 (迁徙的 )已证实是由一种阈机制所控制的。一项新的鸟类迁徙理论假设 ,即使好些完全迁徙的类群 ,较低水平的迁徙活动量选择也会导致阈的异位 ,低于这一阈值就会出现非迁徙个体。因此 ,通过选择作用 ,一个迁徙型种群可以通过部分迁徙型转变为非迁徙型。这种中间阶段在现存鸟类中十分普遍。它始见于生物演化早期 ,就鸟类而言 ,可能在原始鸟类就已具备。模型运算表明 ,在施以强定向选择情况下 ,迁徙鸟类经过约 4 0年可转变为留鸟 ,反之亦然。这就解  相似文献   

17.
两栖类的繁殖迁徙是其繁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能否成功完成繁殖迁徙将直接影响到繁殖成功率。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研究对于了解物种和种群对繁殖栖息地的需求、物种的繁殖活动规律,以及科学合理地进行繁殖湿地以及相应栖息地的规划、管理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国际上对两栖类的繁殖迁徙已有大量的研究,内容涉及多个方面,而国内的研究还非常少。本文从两栖类的繁殖迁徙物候、迁徙模式、迁徙方向与定向、迁徙距离等方面总结了影响两栖类繁殖迁徙时间、繁殖迁徙方向的因素以及两栖类的定向和导航机制,分析了两栖类不同类群和性别在繁殖迁徙距离上的差异及其原因,介绍了两栖类繁殖迁徙常用的研究方法及其优缺点。开展两栖类繁殖迁徙的研究将对我国的两栖类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正>普通斑马又称平原斑马(Equus burchelli),隶属于奇蹄目马科,是一种极具观赏价值的大型哺乳动物。广泛分布于非洲,喜欢栖息在平原和草原,随季节和食物迁徙。普通斑马是社会性动物,习惯群体生活,规模较小的群体由1只雄性和2-6只雌性以及它们未成年的子女组成;或是由十几只未成年的雄性普通斑马组成;较大的群体则有几百只,它们通常是由若干个小规模的群体组成。雄性  相似文献   

19.
在鸟类迁徙季节,夜间鸟击事故频发是机场鸟击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了解鸟类的夜间迁徙规律对于改进夜间鸟击防范措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综合采用网捕法和声音记录法对沈阳桃仙机场夜间鸟类迁徙物种组成和迁徙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56种鸟类(占比88.9%)具有夜间迁徙习性,且以后半夜迁徙为主;鸟类夜间迁徙具有明显的时间动态和迁徙次序,春季鸟类迁徙较为集中,迁徙高峰在5月中旬,主要鸟类由鹌鹑、红尾伯劳、栗耳鹀、黑喉石鵖、普通夜鹰、黄眉柳莺等组成,秋季迁徙较为分散,迁徙高峰出现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主要由鹌鹑、灰背鸫、红喉鹨、丘鹬、矛斑蝗莺和灰头鵐等组成.对夜间迁徙鸟类的危险等级评估发现,春季严重危险物种是鹌鹑和红尾伯劳,秋季严重危险物种是鹌鹑、纵纹腹小鸮、灰背鸫和丘鹬.分别从夜间迁徙鸟类组成、迁徙动态、时间节律和物种危险等级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鸟击防范对策,为桃仙机场鸟击防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鸟类迁徙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鸟类的迁徙长期以来一直是人类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研究方法被应用到鸟类迁徙的研究中,为深入了解鸟类的迁徙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介绍了野外观察、雷达监测、环志、卫星跟踪、稳定同位素和室内控制实验等鸟类迁徙的主要研究方法、并介绍了近年来在鸟类的迁徙停歇地和迁徙路线以及鸟类迁徙的能量代谢方面的研究成果,供广大读者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