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姜悦 《生命世界》2010,(1):50-53
猝死是指平时身体“健康”或病情基本稳定的患者,发生非预料中的突然死亡,一般将发病后1小时内死亡定为猝死的时间标准。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猝死发生率有上升趋势,并以中老年人居多。  相似文献   

2.
《生理通讯》2009,28(4):106-107
众所周知,高血压是中老年常见的多发病,对人身健康危害很大,长期的高血压会引起脑、心、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导致中风、心肌梗塞、心力衰竭和肾功能衰竭,最终引起死亡或猝死,故有人称之为人类健康的“隐蔽的杀手”。  相似文献   

3.
陈绍萱 《蛇志》1997,9(4):69-69
食疗降脂98例观察结果陈绍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530027)血清胆固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降低血清胆固醇可减少冠心病死亡及心肌梗死,猝死等发生[1]。目前,药物降脂效果尚不太理想,有些药物价格较贵且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探讨食疗降脂...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一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的特点。方法:对我院就诊的一肥厚型心肌病大家系进行临床调查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绘制家系图谱。结果:该家系为连续四代遗传,家系成员共35例,患者11例,猝死3例,死亡2例。有1例患者房颤及脑梗塞,2例患者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猝死年龄最小3岁,符合肥厚型心肌病高发病率、高猝死率、发病年龄早等特点。结论: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详细的家系调查有助于了解疾病全貌,更好地揭示其遗传规律。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脑血管畸形致猝死的法医病理理论。方法:选择法医学工作中31例脑血管畸形致猝死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病例的猝死原因以及病理类型等情况。结果:31例中有25例有明显的外伤史,其中大部分为斗殴造成的外伤,脑血管破裂出血之后导致死亡。脑动脉或静脉畸形是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畸形病理类型,28例患者为此类病理类型,畸形的主要发生部位有脑底部、脑室、蛛网膜下腔和脑干;最为常见的出血类型是蛛网膜下腔出血,占14例。结论:就法医病理学研究而言,脑血管畸形致猝死的鉴定具有一定的难度,再结合法医病理学特点的同时可以联合脑血管造影、磁共振检查等措施,确保得到科学、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黎红 《蛇志》2001,13(2):47-48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 AOIP)其病死率是目前在急诊学中居前位之一 ,尤其在基层农村更为突出 ,其中部分为中毒后期猝死 ,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是心脏损害 [1] ,若能对其及时正确的防治 ,可挽救病人的生命 ,降低死亡率。为探讨 AOIP后期猝死与心率[2 ] 、心律失常的关系 ,本文对 1 0 0例AOIP患者的心率、心律与转归进行临床分析。1 对象与方法   1 0 0例 AOIP患者均为口服有机磷农药 ,男 36例 ,女 64例 ;年龄 8~ 66岁 ,平均 ( 30± 1 0 )岁 ,病程 ( 4± 2 )天 ,按治愈出院和 AOIP后期猝死分为两组。治愈组 85例 ,猝死组 1 5例。两组…  相似文献   

7.
冯庚 《生物学通报》2000,35(10):8-9
疾病突发之后 ,对病情的严重程度做出正确判断十分重要。疾病和外伤有轻有重 ,但什么是轻 ,什么是重 ?可以这样回答 :病情发展越快越重 ,距死亡越近病情越重。根据这个原则 ,将常见的急危重病按其严重程度分成 3级 ,每一级都有其独特表现 ,这样 ,我们就能根据患者的表现判断病情的轻重。1 第 1级 :极危重 ,4min就可致命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 ,把人类所有的疾病都算在一起 ,最紧急、最危险的疾病只有一个 :猝死。故名思意 ,猝死就是患者猝然而死。引起猝死的直接原因是 :心脏骤停。也就是说种种原因使病人的心脏突然停止跳动 ,此时…  相似文献   

8.
多媒体教学在急诊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威  李其斌 《蛇志》2009,21(4):337-339
随着社会经济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目前我国疾病谱、死因顺位发生明显变化,每年因猝死、心脑血管急症、交通意外、急性创伤等所致死亡或伤残事件急剧上升。人民群众对急诊医疗服务的需求和对急诊医学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迫切需要在医学生中进行急诊医学专业的相关教育与培训。  相似文献   

9.
[目的] 检测自德国进境云杉原木夹杂的水青冈植物叶片上是否携带栎树猝死病菌。[方法] 采用磁珠法提取水青冈植物叶片DNA,根据巢式PCR方法和DNA序列测定分析方法,进行栎树猝死病菌的检测。[结果] 采用巢式PCR方法,能够扩增出约280 bp的特异性条带;DNA序列测定表明,该DNA序列与GenBank中多个栎树猝死病菌分离物DNA序列相似性达99%,位于同一个发育分支。[结论] 样品中检出栎树猝死病菌,这是我国口岸首次从进境德国云杉原木中截获栎树猝死病菌。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早几年前一种阔叶橡树Quercus spp)发生“猝死病”的传染病流行,造成美国西部海岸数万株橡树的突然死亡,这是一种恶性传染病,在加州沿海300多公里地带都蔓延这种传染病,邻近的州如俄勒冈州也有这种树的传染病发生。这些受感染的橡树,在其树干下部流出一种深红褐色稠汁,继而出现腐坏而逐渐死亡,这种病还殃及其他许多树种,这说明此传染病并非专一性的,  相似文献   

11.
牛猝死症(sudden death syndrome, SDS)又称为暴死症或急性死亡综合征,近年来许多病畜前期不见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该病一般病程也不超过12 h,各年龄段的牛均能发病,是一种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疾病。发病牛以全身实质性器官衰竭以及消化道出血、小肠坏死为主要病变特征。目前发现该病的致病因素较多并且给中国的养牛业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本综述就近年来牛猝死症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以及防治措施等研究进展作总结概述,以期对该病的深入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生物磁学》2009,(6):I0002-I0003
美国《新英格兰医学杂志》1月15日刊登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显著增加患者因心律失常及其他心脏疾病而猝死的风险,而且剂量越高,风险也越大。  相似文献   

13.
心内科老年病人院内中后期猝死的临床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阎卫民 《蛇志》2004,16(2):37-38
院内病人猝死在临床上常见,尤以老年病人居多,当住院中后期病情已稳定后,预期存活者突发猝死,常因此而导致医疗纠纷.本文就我科10年间21例老年病人住院中后期猝死的病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猝死心肌肌红蛋白缺失的免疫组化进一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冠脉狭窄程度与心肌肌红蛋白缺失的关系及心肌肌红蛋白缺失在冠心病猝死中的意义和诊断价值.方法综合应用常规病理学方法、免疫组化技术(SABC法)和图像分析处理系统,对本教研室26例冠心病猝死病例和17例非冠心病猝死的对照组病例的心肌肌红蛋白缺失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冠心病猝死者心肌内均有肌红蛋白缺失,呈多发散在灶片状分布,且冠脉狭窄最严重处相应部位心肌的肌红蛋白缺失较其他部位更明显,而对照组无或仅见轻度缺失.用SAS统计软件包对图像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处理发现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心肌的肌红蛋白缺失情况可用作冠心病猝死的诊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血管疾病患者常见死亡的原因、危害程度、以及年龄性别的差异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因为心血管疾病造成死亡的患者113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每一种疾病致死的人数及其构成比,并计算心力衰竭及心脏猝死在直接死因中的构成比。结果:60岁以上罹患冠心病和高血压的患者的概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的患病概率;在心血管系统疾病合并并发症中,肺部感染、多器官衰竭最为常见,且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生概率也越高;心源性猝死、多器官衰竭和心源性休克是心血管疾病死亡患者中发生频率最高的直接死亡原因。结论:医院应进一步提高对高血压疾病和冠心病的重视程度,提升医疗质量和技术水平,提高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心肌缺血猝死患者心肌干细胞及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mi RNA-206表达的变化。方法收集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的100例尸检标本,早期心肌缺血猝死组(n=40),心肌梗死组(n=30),正常心肌组(n=30),运用免疫组织化学二步法染色,采用卡方检验比较分析早期心肌缺血组、心肌梗死猝死组、正常心肌组中心肌干细胞、HMGB1及mi RNA-206的表达情况,并采用Spearman相关系数法分析早期心肌缺血组中HMGB1与mi RNA-206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早期心肌缺血猝死组中HMGB1的阳性表达率为97.50﹪(39/40)与心肌梗死猝死组100﹪(30/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761,P=0.383),但二者均显著高于正常心肌组的3.33﹪(1/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2=273.297,P=0.000);早期心肌缺血猝死组中c-kit+的阳性表达率为77.50﹪(31/40)与心肌梗死猝死组86.67﹪(26/3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0.953,P=0.329),但二者明显高于正常心肌组的10.00﹪(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2163.431,P=0.003);早期心肌缺血猝死组中mi RNA-206的表达为正常心肌组的3.02±0.53倍,心肌梗死猝死组中的表达是正常心肌组的4.63±0.71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70,P=0.000);早期心肌缺血猝死组中HMGB1的阳性表达率为97.50﹪(39/40)明显高于c-kit+阳性表达率的77.50﹪(31/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2=0.824,P=0.031)。结论心肌干细胞及HMGB1、mi RNA-206在早期心肌缺血猝死中阳性表达率比较高,正常心肌中均为弱性表达,比较分析三者的差异性表达,可以为早期心肌缺血猝死的死因鉴定提供有效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老龄化的进一步加剧,冠心痛、高血压、心肌病、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病率也成为导致人群中猝死率上升的重要诱发因素.对猝死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室性心动过速和室颤往往是导致病人发生猝死的最主要的终末事件.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通过12导联心电图(ECG)的心电学预测因子的研究,揭示心电学预测因子在预防心源性猝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另一方面,如何能提高预防猝死的预测因子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发现新的更有临床应用价值的心电学预测因子,更好的防治猝死对社会人群的危害,成为临床研究中不断探寻的答案.最后,我们将近年来对心源性猝死的防治措施及未来的发展方向做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8.
汤思琦  武扬  梁定东  郭恺 《生态学报》2023,43(1):388-397
基于中国国家有害生物检疫信息平台的有关记录和文献以及WoldClim网站,获取栎树猝死病菌的地理分布数据及气候数据,并用SPSS软件和刀切法筛选主导环境变量。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和ArcGIS软件,对栎树猝死病菌现代和未来情景下在我国的潜在适生区进行预测,并计算和绘制栎树猝死病菌高风险区质心转移轨迹。通过不同年份和不同气候情况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训练集和测试集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值均大于0.91,说明MaxEnt模型准确并适用于预测栎树猝死病菌在我国的潜在分布,同时结合其主要寄主植物的地理分布进一步增强预测模型的可信度。预测结果表明,最冷季度降水量、最冷季度平均温度、最干季度平均温度和年均降水量是影响栎树猝死病菌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而2030s(2021—2040年)、2050s(2041—2060年)和2070s(2061—2080年)在3种气候情景下(SSP1-2.6、SSP2-4.5、SSP5-8.5),栎树猝死病菌的潜在适生区相较于现代情景下都有所增加。此外,高风险区面积在3个年代3种情景下的面积增长率均高于45%。高风险区质心变化的预测结果表...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心源性猝死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为心源性猝死的诊断和预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36例心源性猝死病例的尸检解剖资料,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36例心源性猝死者中,冠心病21例,占心源性猝死者总数的58.33%;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猝死者3例,占心源性猝死者总数的8.33%。结论:科学系统的尸检可以明确猝死原因,为医疗纠纷鉴定提供可靠依据,同时,对提高医疗质量,早期诊断、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减少猝死发生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孙景太  潘向荣 《蛇志》1998,10(4):33-34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嗜心性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非特异性间质性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病原以肠道病毒和流感病毒常见,轻者呈局灶性病变,可无症状,预后好;重者心肌细胞水肿、坏死、溶解,细胞浸润,心肌断裂,可引起心律失常,猝死或转为慢性,有的虽然临床治愈,但常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