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癌基因及相关基因实验室设在上海市肿瘤研究所。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为顾健人研究员。该实验室主要从事细胞的癌基因与抗癌基因以及生长因子及其受体的基因,与人体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基因的研究。致力于揭示细胞癌变的原理和病毒化学致癌因子导致癌变的分子基础,并通过基因和抗癌基因及其产物的研究,为生物技术诊断和防治肿瘤提供新方法或新途径。主要研究内容 1.我国常见肿瘤(肝、肺癌为主)的癌基因谱(包括生长因子及其受体);  相似文献   

2.
头颈部鳞癌(HNSCC)是世界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尽管现有治疗手段不断完善,HNSCC的5年生存率仍徘徊在50%。肿瘤生物标志物是由肿瘤细胞合成、释放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反应而释放的物质。它有助于肿瘤的分子诊断、预后判断及疗效预测。因此生物标志物具有诊断、预后和预测三大作用。本文分别就与HNSCC相关的临床确定的和正在热研的,主要具有预后作用的生物标志物进行阐述。临床确定的标志物包括EBV和HPV。迄今为止众多生物标志物被研究且结果喜人。本文介绍的热研的标志物包括细胞周期调控、转录因子和信号传导三个方面。除了综述生物标志物预后作用的最新研究信息,还对研究中出现预后作用不一致的原因进行分析。分子细胞生物学的发展促使更多的生物标志物及潜在治疗靶点被发现。从预后到预测的发展是实施肿瘤个体化治疗的目标。以生物标志物为治疗靶点,有望改善HNSCC的预后,实现个体化精准治疗。  相似文献   

3.
临床蛋白质组学———蛋白质组学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临床蛋白质组学是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研究,它主要围绕疾病的预防、早期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开展研究,其中,恶性肿瘤是临床蛋白质组学研究的一个重点研究对象.由于肿瘤生物标志物对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所以临床蛋白质组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寻找合适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多分子生物标志物已成为寻找肿瘤生物标志物的一个研究趋势.简要介绍了临床蛋白质组学的基本概念,实验设计,临床样本收集与预处理以及蛋白质组学技术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  相似文献   

4.
胃癌前病变及胃癌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癌是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胃癌的早期诊断有助于发现并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以降低其死亡率.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血清学标志物以其创伤小,痛苦少而成了研究的重点.由于胃癌通常由一系列癌前疾病发展而来,因此与胃癌前病变各个阶段相关的血清学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对于胃部肿瘤的早期诊断同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述了目前胃癌前病变阶段及胃癌诊断相关的血清学生物标记物研究的最新进展.这些血清学标志物对于病情估计以及胃癌的早期诊断、组织分型及判断预后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随着下咽癌研究的深入,有关其肿瘤标志物的报道愈来愈多,但由于病例数相对较少,对各种标志物与下咽癌临床表现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目前尚难以作出准确评价.本文介绍了可应用于下咽癌的四类肿瘤标志物,即癌基因和抑癌基因,与糖蛋白与糖代谢有关的标志物,与细胞增殖有关的标志物以及与细胞间质、粘附有关的标志物,并按类别具体介绍了目前研究较多的各相关标志物的进展情况,如p53,真核生物启动因子4E,半乳凝素-7,糖运载体-1,增殖细胞核抗原,细胞周期蛋白D1,转化生长因子Bl等,对其在下咽癌的诊断及指导治疗方案方面的应用以及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液体活检是一种基于分析体液样本中的生物标志物来诊断疾病、监测疾病进展和评估疗效的非侵入性的新型微创诊断技术。液体活检主要包括探查和检测循环肿瘤细胞、ctDNA、非编码RNAs和细胞外囊泡等。非编码RNA之前被认为是一类无功能的RNA,但近年来研究表明它们在肿瘤的发病机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构成了基因调控的一个重要层面,其表达水平在多种癌种中呈现失调势态,这提示了它们作为肿瘤生物学标志物的临床应用潜力。飞速发展的高通量测序技术使得在泛癌领域建立非编码RNA表达谱的分子表征成为可能。该文系统阐述了非编码RNA作为非侵入性肿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评估了其作为肿瘤生物标志物的适用性,同时总结了近期的检测技术突破对肿瘤分子标志物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Oncomine 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癌基因芯片数据库和综合数据挖掘平台之一,该数据库整合了GEO、TCGA和已发表文献来源的RNA和DNA-seq数据。数据库目前含有715个基因表达数据集(datasheet)、86 733个人体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样本的信息,且有新的数据不断更新。Oncomine 数据库囊括的肿瘤类型有19种,包括:膀胱癌、脑/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乳腺癌、宫颈癌、结直肠癌、食管癌、胃癌、头/颈肿瘤、肾癌、白血病、肝癌、肺癌、淋巴瘤、黑色素瘤、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肉瘤。本文就如何利用Oncomine数据库,进行肿瘤组织中癌基因表达差异性分析以及基因共表达分析、癌基因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拷贝数分析、多组研究数据集的荟萃分析(meta analysis)、以及癌基因表达与患者生存率关系等进行分析。通过该数据库可以对肿瘤癌基因进行研究前的筛查,有利于发现新的肿瘤生物标记物或治疗靶点,为临床科学研究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血浆游离DNA(Plasma cell-free DNA,cf-DNA)是存在于人体血液中一种无细胞状态的胞外DNA。作为细胞死亡的标记物,近年来cf-DNA检测已用于多种急性或慢性疾病的诊断和预后评价中。虽然在健康人群的血浆中也可测量到一定量的cf-DNA,但据相关报道称在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中风,败血症,先兆子痫和器官移植排斥中cf-DNA呈显著的高水平。本文对cf-DNA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新进展做出综述,观察其在肿瘤诊断,产前诊断,脓毒症及老年免疫衰老评估作用中的新进展,发现其相较其他生物标记物敏感性并无太大差别,但特异性更高,还可能与肿瘤的转移机制相关。对于老年个体衰老的机制尚未明确,炎症学说也尚未得到证实,如何评定衰老以及明确衰老的标记物已成为全世界研究的难点,而cf-DNA浓度可能代表了一种全身炎症反应和老年人死亡率新的生物标志物。这些研究都使得cf-DNA应用于临床工作中的前途更加光明。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疾病。传统的肿瘤治疗方法如手术、放疗、化疗和靶向治疗等不能完全满足临床治疗的需求,新兴的免疫治疗成为了肿瘤治疗领域的研究热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作为一种肿瘤免疫治疗方法,已获批用于治疗多种肿瘤,如肺癌、肝癌、胃癌和结直肠癌等。然而,ICIs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只有少数患者会出现持久反应,一些患者还会出现耐药和不良反应。因此,预测生物标志物的鉴定和开发对提高ICIs的治疗效果至关重要。肿瘤ICIs预测生物标志物主要包括肿瘤生物标志物、肿瘤微环境生物标志物、循环相关生物标志物、宿主环境生物标志物以及组合生物标志物等,对患者筛查、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肿瘤ICIs治疗预测生物标志物的前沿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清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临床确诊的乳腺癌患者307例为乳腺癌组,非乳腺癌的其他恶性肿瘤患者495例为对照组。应用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系统检测12种肿瘤标志物水平,评价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在乳腺癌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CA153,CEA,Free-PSA这三项指标为诊断乳腺癌的独立相关因素(P<0.05),比较三项指标ROC曲线下面积可见,CA153对于鉴别乳腺癌准确性更高,其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78.92和56.14,女性乳腺癌患者Free-PSA可见明显升高,对乳腺癌有特殊提示意义,手术前后标志物CA199、CA242、Ferrin、CA12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临床常用的肿瘤标记物中,CA153,CEA,Free_PSA水平的升高与乳腺癌发生独立相关,其中CA153具有更高的诊断准确性,Free_PSA水平升高对乳腺癌的诊断有特别提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