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固本抑瘤Ⅲ号方以及与吉西他滨联合治疗人胰腺癌裸鼠异位移植瘤的抑瘤作用。方法将40只荷瘤裸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组,每组10只。于接种后第8天开始给药,观察指标为瘤重、裸鼠体重、移植瘤体积。结果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组的抑瘤率分别为49.2%、68.9%和28.0%。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较吉西他滨组抑瘤作用更强(P0.05)。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固本抑瘤Ⅲ号组移植瘤体积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固本抑瘤Ⅲ号联合吉西他滨组体重下降明显,体重较对照组、吉西他滨组及固本抑瘤Ⅲ号组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固本抑瘤Ⅲ号方具有增加吉西他滨化疗治疗人胰腺癌裸鼠腋下移植瘤疗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喷司他丁是一种核苷类抗生素,对腺苷脱氨酶有极强的抑制效果,在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具有广泛应用。但其生产成本高、市售价格昂贵,难以满足需求。近10年来,关于生物合成喷司他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菌种选育、优化培养基组分与发酵工艺等方面。目前,尽管喷司他丁的生物合成机制得到了阐明,但生物合成喷司他丁方面的综述尚无。对此,文中综述了喷司他丁的生物合成进展,为其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首先,简介了喷司他丁的合成方法及其生产现状;其次,总结了喷司他丁在不同微生物中的生物合成机制;最后,探讨了生物合成喷司他丁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调控微生物合成喷司他丁的策略,以期为喷司他丁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
广东白蚁专家李始美同志在京期间,我有机会和他有不少接触,对他的研究成绩深为钦佩。又有机会陪同他去上海,亲自参加了现场灭蚁的活动,从而对他的造诣得到更进一步的认识。同时,我认为上海之行,也可以说是对他的研究工作的一个群众性的“论文答辩”或鉴定。所谓群众性不仅有行政工作干部、灭蚁队的工人,而且还有江苏、安徽、浙江、山东和上海  相似文献   

4.
二零零零年,我们的老学长、老同事、挚友涂长晟教授悄然逝世于沈阳。今年2月5日是他逝世八周年的日子。每当我们想起他和我们一同工作过的那些日子,他那谦和的工作态度、出众的组织能 力、他低调表达的文字才气、和他对生物化学和生命科学所做出的贡献就呈现在我们的脑际,而深感享年78岁的涂长晟同志在我们的心中也仍属于“英年早逝”的。  相似文献   

5.
纳他霉素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的多烯大环内酯类还原性抗真菌剂,广泛应用于食品真菌污染的防治和临床真菌感染的治疗。纳他霉素胞外转运效率可能是限制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发酵高产纳他霉素的重要因素。通过生物信息学及分子对接技术分析纳他霉素胞外转运蛋白SgnA/B,发现SgnA和SgnB两个异源二聚体组成的ABC转运蛋白是内向开口构象的转运蛋白,且2个结合位点与纳他霉素结合能力有强弱差异,更有利于纳他霉素的胞外转运。本研究以纳他霉素生产菌株——褐黄孢链霉菌F607为出发菌株,构建了sgnA/B基因超表达菌株F-EX,以分析sgn A/B基因超表达对纳他霉素合成及胞外转运的影响。研究发现,纳他霉素对数合成期的F-EX菌株不仅提高了纳他霉素胞外/胞内比,其120 h发酵总产量也提高了12.5%,达到7.38 g/L。最后,通过转录组测序发现,sgnA/B基因超表达除提高纳他霉素胞外转运效率外,还影响了与多种氨基酸、丙酸盐、糖、五碳化合物代谢和TCA循环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表明,强化纳他霉素胞外转运有利于纳他霉素的合成,是提高褐黄孢链霉菌纳他霉素产量的有效...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个戎装铁马的军人,也是一个救死扶伤的医生;他在基础科学方面的研究成果享誉世界,同时在临床医学方面也成绩斐然;他,在美国有幸福的家庭和蒸蒸日上的事业,却毅然决然地选择扎根祖国……他就是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等功的郭亚军教授。他逆境求进、顺境求新、奋发图强、不苟科研的精神,铸就了中国医学研究领域的一枚闪耀的勋章。  相似文献   

7.
华南农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49,自引:4,他引:45  
研究华南农业区典型植物的他感作用,结果表明,用萝卜作生测受体时地上部水浸出物表明有他感作用的植物有拧檬按、隆缘按、赤按、木麻黄、茶、蟛蜞菊、胜红蓟、三叶鬼针草、香芳、马唐、马占相思、马尾松、蕃茄等,但无明显他感作用的有白茅、铺地木兰、凤尾竹、大叶桉、糖蜜草。研究表明柠檬桉、蟛蜞菊、胜红蓟的地上部挥发物和地部分泌物都有他感作用。木麻黄、茶、蟛蜞菊地上部水浸出物有自毒作用,花生、大豆、绿豆发芽中分泌出的物质也有自毒作用。三叶鬼针革、胜红蓟、香芳、蟛蜞菊、柠蒙桉和木麻黄地上部水浸物他感作用强度一般随着浓度而加剧,但低浓度下常表现有促进作用。三叶鬼针草水提物及柠檬桉地上部挥发物的他感效应强度与采集前一个月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木麻黄小枝他感作用物浓度与温度有交互效应。柠檬桉的水浸提物在土壤中易随水流失而挥发物却易被土壤吸附。在土壤中柠檬棕叶的他感作用效应随时间成负指数减少,蟛蜞菊在土壤分解后的残留率与残留物的他感效应指数绝对值显著正相关。他感成份的分离鉴定结果表明,茶叶他感作用的主要成份为茶多酚与咖啡因,木麻黄小枝他感物中分离出五种黄酮类化合物和一种阿魏酸,胜红蓟地上部分离出胜红蓟素和一种豆甾醇。  相似文献   

8.
《古生物学报》1982,(1):1-10
尹赞勋教授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今年二月二十三日,是他的八十寿辰.五十多年来,他博闻好学、刻苦钻研、谨严治学、精益求精.他长时间担任大量的学术和行政领导工作.兼负多年的教学领导和讲课任务.在制定我国地学规划、科研管理和组织协调等方面,付出了很大精力,作出重要贡献.与此同时,他始终抓紧时间进行科学研究,取得了卓越的成绩.他重视野外调查,提倡自测、自采、自定和自研,足迹遍及祖国各地.他的知识面广、工作细致;他带头攻坚、敢于创新;他关心后进、积极培养.从三十年代初到现在,发表了包括专著、论  相似文献   

9.
我画朱鹮     
我选择画朱鹮,正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人类生存状态的一种忧虑。 1996年前后,是我创作丝网版画的丰收季节。在完成丝网版画《向日葵》、《鸡冠花》之后,又满怀激情地创作了《朱鹮》。画家在他的生命旅途中,并不知道他将会创作什么,但他知道他关注什么,他关注什么他就会发现什么,并最  相似文献   

10.
于勇 《生命世界》2006,(3):93-95
蚂蚁阿良是一只拟黑多刺蚁,在蚂蚁的世界里,他的种族算是人高马大,而且蚁丁兴旺,是很成功的家族。阿良小时候住在地底温暖安全的家里,受到兄长们无微不至的照料,现在他已经成年,长得高大英俊,和其他兄弟姐妹们一样拥有他的家族所有的传统美德:勤劳、勇敢和虔诚——就是对蚁后——他的家族的母亲、至高无上的女神的绝对忠诚。根据与生俱来的分工,他成为一只工蚁,他每天辛勤而热诚地投入工作,只为了惟一的一个信仰:把最好的奉献给他的女神。  相似文献   

11.
傅孝溪     
傅孝溪老师,196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生物学系。他从小就喜欢大自然,工作后他从自己的菲薄收入中,购买多种生物学书籍、杂志,刻苦钻研,并利用出差机会,向教授求教。他挤出时间到省、地兄弟学校听课,引进别人的教学经验。他参加学术活动,悉心探讨,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  相似文献   

12.
正首先我们来看为什么一个人会有孤独感。当一个人对你说他不被别人喜欢了,他觉得在人群当中向别人求助、分享、依靠都不能得到回应,他觉得没有人可以求助,没有人可以分享,没有人可以依靠,他觉得孤单,他常常感觉到孤单。他觉得不能够跟别人亲近,也不能够感受到跟别人的交往有意义。那么这样的一种感觉就是孤独感,这样的感觉也是一种心病。如果说这种孤独感只是偶尔存在的话,影响不是很大。如果这种孤独感是长期存在的话,那么他的生活质量就会下降,也会产  相似文献   

13.
彭加木,一个新中国科学家的典型代表,在那物质条件极其匮乏,科研实验条件简陋的艰苦岁月,他以科学的态度,顽强拼搏、吃苦耐劳的精神,奋战在科研的第一线上。连病魔也不能将其从科研的前线拉回,最后,他长眠于自己的科研阵地上。也正是因为中国当时有一大批这样的科学家,我们才能取得当时国外认为我们不可能取得的研究成果,才能树立中国这样一个大国形象,才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一套像样的科研体系。而今,他离去我们很多年以后,我们发现,我们现在缺乏的,正是他的那种精神,那种纯粹、和利益毫无半点关系、吃苦耐劳的科研精神,希望这种精神,不会因为他的逝去而远高。关于他的失踪,社会各界都给予的广泛的关注,其所在单位,其他探险队,曾多次搜寻他的下落,当今的互联网,时不时有发现他遗体的消息,且不论这些消息是否真实准确,从大家不断的关注和搜寻中,我们可以看出,我们没有忘记他,我们在搜寻他的下落,也在搜寻他的精神,希望他的精神能够代代相传,永远支撑着中国的科学家不断前行。  相似文献   

14.
他虽年逾八旬,可在南国葱茏的植物科学园地里,他既是一位辛勤耕耘、受人尊敬和爱戴的老园丁,更似一棵饱经风霜雨雪、根深叶茂的不老松。他为广西和我国的植物科学事业,60年如一日,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就是我国植物分类学家、广西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李树刚先生。  相似文献   

15.
赵彦艳 《遗传》2014,36(11):1183-1184
正2014年10月初,在沈阳,尊敬的孙开来教授带着太多的艰辛、太多的希望,离开了他眷恋的亲人,他奋斗的学校和他培养的学生,享年80岁。孙开来教授选才、育才、用才独具慧眼、教学、治学、勤学,他以超常的智慧、超前的思维和超人的耕耘,为中国遗传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许根俊 《生命的化学》2001,21(3):182-185
王应睐先生已经离开了我们、离开了我们的研究所 ,远远地离去了。可是每当我走进生化大楼 ,我就听到他的稳重而又带着匆忙的脚步声 ,听到他那略带福建口音的呼唤声。我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他已经永远离开了我们这一事实。在他最后的日子里 ,我去华东医院看他 ,当我退出他的病房时 ,他两次召我回去 ,似乎有什么话要交待 ,可是我两次回到他的身边 ,他却发不出声音。我递去铅笔 ,他那颤抖的手 ,却写不出一个字来 ,这成了我的终身遗憾。1 95 7年 ,我来到生理生化所。当时 ,中国的大学里还没有生化系 ,国外生物化学也大都是依附在生理系或化学系 ,…  相似文献   

17.
孙册  黄爱珠 《生命的化学》2006,26(3):269-272
沈昭教授是我国知名生化学家,也是原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最年长的学,大家一直亲切地尊称他为“沈老”,如今他已永远地离开我们近八年了。今年7月12日将是他百岁生日,我们怀着敬重、爱戴、感恩和无限缅怀的心情来纪念他的百岁诞辰。  相似文献   

18.
【背景】纳他霉素(Natamycin)是一种天然、广谱、高效的多烯大环内酯类抗真菌剂,褐黄孢链霉菌(Streptomyces gilvosporeus)是一种重要的纳他霉素产生菌。目前S. gilvosporeus基因组序列分析还未有报道,限制了该菌中纳他霉素及其他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及调控的研究。【目的】解析纳他霉素高产菌株S. gilvosporeus F607的基因组序列信息,挖掘其次级代谢产物基因资源,为深入研究该菌株的纳他霉素高产机理及生物合成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相关软件对F607菌株的基因组序列进行基因预测、功能注释、进化分析和共线性分析,并预测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对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进行注释分析,比较分析不同菌种中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差异;分析预测S.gilvosporeusF607中纳他霉素生物合成途径。【结果】F607菌株基因组总长度为8482298bp,(G+C)mol%为70.95%,分别在COG、GO、KEGG数据库提取到5 062、4 428、5063个基因的注释信息。同时,antiSMASH软件预测得到29个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其中纳他霉素基因簇与S.natalensis、S. chattanoogensis等菌株的纳他霉素基因簇相似性分别为81%和77%。除2个参与调控的sngT和sgnH基因和9个未知功能的orf基因有差异外,S. gilvosporeus F607基因簇中其他纳他霉素生物合成基因及其排列顺序与已知的纳他霉素基因簇高度一致。【结论】分析了S. gilvosporeus全基因组信息,预测了S. gilvosporeus F607中纳他霉素生物合成的途径,为从基因组层面上解析S. gilvosporeus F607菌株高产纳他霉素的内在原因提供了基础数据,为揭示纳他霉素高产的机理及工业化生产和未来新药的发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五、巨大的身影学生时代的摩尔根勤奋好学,是罗彻斯特联合学院的最高等奖金获得者。在课业上他从未遗漏过一个小数点,锥线法的96分成绩做为一种“耻辱”使他一直保持警惕,他的操行评语总是表彰他的严正的决心和品德。他曾在学院里读到一些古典文献,其中提到的某些社会状态似乎与易洛魁人的情况类似,这就导致他长期地征询和探求那遥远而迷蒙的古代社会,他的坚实的科学知识基础,自发的唯物主义探索精神终于使他得出了一系列的结论,引起了深刻的世界性影响。他的代表作《古代社会》在当时的美国大受赞扬,《纽约每  相似文献   

20.
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发现者、我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裴文中不幸于9月18日12时19分在北京病逝,终年七十九岁。裴文中同志早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系。1929年12月,年青的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化石,他的这一划时代的发现,以及不久发现的中国猿人石器,震动了当时的国际学术界,揭开了人类学研究史上灿烂的一页。他的这一成就,使他年轻时起即在国内外享有盛名。1957年,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他名誉会员称号;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史前学和原史协会推选他为名誉常务理事;1982年,国际第四纪研究联合会推选他为荣誉会员。他一生从事旧石器考古学、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第四纪地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