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醋酸铜溶液的配制问题:醋酸铜加入50%醋酸中达到饱和,然后再加4份水即成.但实际上醋酸铜在50%醋酸中溶解度甚小,约为1%,配成的溶液浓度太稀,处理标本所需时间长,标本易泡坏.后来采用100毫升50%醋酸中加入6克的醋酸铜,加4份水配成溶液,一般标本在其中泡制10—20分钟即成.因此我们认为以此比例来配置醋酸铜的溶液比较适宜.(2)泡制时的温度问题:我们认为控制在70—85℃之间较为适宜.如温度过低,则处理标本所需时间长,过高则标本易泡坏.(3)配制福尔马林溶液问题:市售的福尔马林都含有甲醛多聚  相似文献   

2.
结合蔗糖转化酶(INV)酶管与葡萄糖氧化酶(GOD)-葡萄糖变旋酶(MUT)双酶电极构成一种新的蔗糖传感器。该传感器可以分别用于蔗糖及葡萄糖的测定。蔗糖经酶管作用产生α-D-葡萄糖,再用COD-MUT双酶电极定糖。若是样品中蔗糖和葡萄糖共存,比较样品流经不同路径(Ws和Wg)时传感器的响应值,可以排除葡萄糖对蔗糖测定的干扰。传感器的最适pH和温度范围分别为:5.0—6.5和30—40℃。在稳态法实验中,传感器的线性范围为:2.5×10~(-4)—5×10~(-3)mol/L。传感器的重复性很好,CV<1%。该传感器在用于测定发酵培养基(含葡萄糖)的蔗糖含量,平均回收率为97.9%。传感器与糖度计法测定的相关系数为0.997。传感器至少可以稳定使用8天以上。  相似文献   

3.
耐高温酵母菌株的分离、鉴定及其酒精发酵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 38 1个自然样品中筛选得到 2株耐高温酵母THFY 4和THFY 1 6。THFY 4能够在51℃ ,含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 ;THFY 1 6能够在 45℃ ,30 %葡萄糖的培养基中生长。经初步鉴定 ,THFY 4为克鲁维属酵母 ,THFY 1 6为酵母属酵母。进一步的 37℃发酵实验证明 ,THFY 4在静置条件下的发酵性能很差 ,发酵 60h只能从 2 0 %的葡萄糖产生 4 88% (v v)的酒精 ;而THFY 1 6在相同的条件下从 2 0 %的葡萄糖中产生 1 1 44%  相似文献   

4.
利用盐酸水解法处理尼龙丝表面,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将蔗糖酶固定在尼龙丝上,制成酶丝,进而制成酶管.该酶管可用于蔗糖的测定,蔗糖通过酶管分解成葡萄糖,再用葡萄糖氧化酶(GOD)电极测糖.酶管的最适 pH 为5—6,最适温度范围:30—40℃.溶液的流速对酶管的转化效率有显著影响.流速为1.3ml/min 时,蔗糖浓度在0—5mmol/L 范围内,酶管的转化效率基本恒定,约为28.5%.用同一浓度的蔗糖溶液重复实验,酶管的重复性很好,CV<1%。酶管活力至少稳定8d(天)以上.  相似文献   

5.
每期10题     
(2)血管_含葡萄糖较多。(3)血管①的特点是 8.下面哪项功能不是肝脏所有的: A.分泌消化酶B.贮存糖类C解毒作用D.分泌胆汁 9.下面曲线表示温度对某种植物呼吸速度的影响呼吸作用的相对速度 1.若检查植物光合作用的速度,最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是: A.测量CO:的消耗量B.测量放出的0:量C测量植物体产生叶绿素的多少D.测量植物体内葡萄糖的消耗量 2.在明亮的实验室里,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细胞壁和细胞核都看得很清晰,但液泡却看不清,其原因是_。此时应调节显微镜的_和_,直到看清为止。 3.将下列试管置于25℃一小时巳1。一 图1 (1)…  相似文献   

6.
本实验通过氢氧化铵(NH_4OH) 气体分子经挥发,透过膜与酚酞溶液(指示剂)产生颜色反应,来模拟细胞膜对气体分子的通透性,并借此来说明动物体內由于气体分子的浓度差,O_2和CO_2分子可经细胞膜扩散。材料氨水(氢氧化铵溶液)、1%酚酞溶液、肠衣(或玻璃纸)、试管、小口瓶、线。方法步骤 1.取一试管,倒入1%酚酞溶液约2/3,用一块稍大于试管口径浸湿的肠衣(或浸湿的玻璃纸)覆盖在试管口上,用线沿管口牢牢地结扎。2.取一瓶口稍大于试管口径的小口瓶,倒入10%—50%的氨水(以原液作为纯液配制,溶液浓度稍提高,可缩短实验所需时间)。3.将试管倒置放在盛有氨水的小口瓶上,如试管口径大于瓶口,可用手扶着试管。不久,即可见试管内有徐徐上升的呈樱桃红色的色流,这是由于小口瓶内呈碱性的NH_4OH气体分子由于气体分子浓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产生胞外葡萄糖异构酶的一株嗜热放线菌进行研究。根据它形态和生理特征,可以初步鉴定为不吸水键霉菌嗜热亚种(Streptomycetes ahygroscopicus subsp.thermophilus Yan,Zhang et al.)并对通过紫外线诱变得到的变异株M1033所产生葡萄糖异构酶的某些性质进行了初步探讨。该菌的胞外酶占80%左右,发酵条件粗放,发酵温度为41±1℃,酶的热稳定性温度是70℃。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7.7—8.8和70~80℃。Zn~(2 )、Mn~(2 )、Cu~(2 )、Fe~(2 )和Ba~(2 )等金属离子对它的酶活力虽有抑制作用,但Co~(2 )和Mg~(2 )二种金属离子却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要求:用干酵母研究酒精发酵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材料用具:干酵母加热器具试管注射器(10ml)烧杯温度计胶塞(打孔,将注射器插入)葡萄糖溶液(10%) 方法步骤:1.把50ml葡萄糖溶液加热煮沸后,冷却至室温,然后加入2g干酵母,搅均,成发酵液。 2.用注射器抽取4ml发酵液,注意不要吸入空气,然后将注射器插在胶塞上。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改善阿司匹林药效,降低其毒副作用,探索出一条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的糖基化方法,研制出一种副作用低的缓释药物葡萄糖-阿司匹林偶联物。方法:本文采用吡啶、浓NaOH溶液和浓硫酸作催化剂,在常压、不同温度、不同n(乙酰水杨酰氯):n(葡萄糖)条件下,合成葡萄糖-阿司匹林共价偶联物,通过FT-IR、~1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催化剂、反应温度以及反应物料比对酯化反应的影响,同时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偶联物的接枝率。结果:在常压,50℃,n(乙酰水杨酰氯):n(葡萄糖)=5:1,吡啶为催化剂条件下,偶联物的接枝率可达到54.9%。结论:在此反应中,吡啶是一种良好的催化剂;50℃是该反应的最佳反应温度;n(乙酰水杨酰氯):n(葡萄糖)=5:1时,偶联物的接枝率和乙酰水杨酰氯的转化率都比较高。  相似文献   

10.
研究壳聚糖吸附和戊二醛交联对木聚糖酶固定化条件 .将酶液加入到经醋酸溶液处理过的脱乙酰壳聚糖的pH 4 8的悬液中 ,加入浓度为 0 3%~ 0 4 %的戊二醛溶液 ,室温下 ,8h后得到固定化酶 .固定化酶的半失活温度比游离酶高 ,由 5 1℃升至 71℃ ,Km 值由游离酶的 1 2mg ml增加到1 5mg ml ,最适反应温度也由 5 5℃增加到 71℃ ,而最适反应pH由 4 6下降到 3 8.该固定化木聚糖酶可用于制造低聚木糖 .经过 10次连续应用实验后 ,该固定化酶的活力保持 81%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  相似文献   

12.
本文研究了D-葡萄糖两步串联发酵中前一步菌株的发酵产酸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含有D-葡萄糖、适量的玉米浆、碳酸钙和磷酸盐的培养基中,摇瓶培养48小时,一株葡萄糖酸杆菌突变株SCB611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25—3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25%左右;另一株欧文氏菌突变株SCB247可产生2,5-二酮基-D-葡萄糖酸45—50mg/ml,克分子转化率为40%。随发酵时间适当延长,2,5-二酮基-D-葡萄糖酸可逐渐增高。温度28℃,种龄15小时,接种量10%及良好的通气条件,有利于菌株产生2,  相似文献   

13.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课本(分子与细胞)第86页有一道课后练习拓展题:下图表示的是在最适温度下,反应物浓度对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请解释在A、B、C 3点时该化学反应的状况. 2)如果在A点时温度升高10 ℃,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出变化后的曲线. 3)如果在B点时往反应混合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曲线会发生什么变化?为什么?请画出相应的曲线.  相似文献   

14.
本实验研究了康氏术霉AS.3.4290(白色突变株)纤维素酶产生和糠醛渣酶解的适宜条件。在稻草粉固体培养基上,纤维素酶产生的最适条件是:稻草粉细度为0.35厘米筛孔的筛下物;培养基含水量67%左右;pH 6.0—6.5;添加氪源是必要的,其中以磷酸氢二铵(4%)和硫酸铵(2%)为佳;培养温度28℃;时间为3天;葡萄糖在浓度低时,对纤维素酶产生有好处,而浓度过高时(大于6%),反而对酶形成有抑制作用。上述培养物直接用于糠醛渣的酶水解,其酶作用的最适条件是:pH5.0,温度50℃,作用时间48小时。葡萄糖和单宁对纤维素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适合大量培养的红球藻藻种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 4个雨生红球藻 (Haematococcuspluvialis)品系在 10℃、15℃、2 0℃、2 5℃和 2 8℃时的生长速率 (μ)、生物量、虾青素含量和产量 ,从中选出适合于大量培养的品系H .pluvialis2 6和H .pluvialisWZ。 2个品系的虾青素含量和产量分别达到 2 .4 1%— 3.16 % ,4 6 5 1— 5 4 35mg/L和 2 4 0 %— 2 5 9% ,39 84— 4 0 15mg/L。 2个品系的温度适应具有互补性 :H .pluvalisWZ适应于较低温度 (10℃— 2 0℃ ) ,H .pluvialis2 6适应于较高温度 (2 0℃— 2 8℃ ) ,在低温季节使用H .pluvialisWZ ,在高温季节使用H .pluvialis 2 6进行生产 ,可以延长生产期 ,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6.
贮藏番茄的气体中,氧分压低于1%时,产生生理损伤。在13—27℃的温度下,7%的氧分压是不能抑制番茄后熟的临界值。在12—14℃的温度下,2—4%的氧分压是长期贮藏番茄的最适条件,可以推迟呼吸高峰的到来。氧分压高到40—50%有一定的催熟作用。乙烯利在27℃和氧分压为0—1%的条件下,没有催熟作用。当氧分压高于2%时,有催熟作用,并可诱导呼吸高峰的提前出现。适当浓度的 CO_2对番茄的后熟有抑制作用,浓度过大则产生毒害作用。CO_2抑制后熟的作用和对番茄的毒害作用与 O_2分压有拮抗。在一定浓度的 CO_2条件下,提高氧分压可减弱CO_2对后熟的抑制和减轻 CO_2对番茄的生理毒害。  相似文献   

17.
广东省 2 0 0 0年生物高考试题中第 4 2题考得非常好。现在来分析一下 ,这道题是如何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题目如下 :4 2  (8分 )将动物的肝细胞研磨并除去ATP后 ,分别放入 3只标号为 、 、 的锥形瓶中。实验装置和处理如图 a所示。将实验用的 3只锥形瓶的瓶口密封后 ,放入 2 0℃水浴锅中 ,1h后的结果如图 b所示。图 a 实验装置和处理   图 b 实验结果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 :1)实验中可以看到的明显变化是。由此可以推断号锥形瓶中发生了作用。2 )该实验的全部结果说明。解析 :1)观察能力 :观察图 b实验结果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18.
在4个温度(15、20、25、30℃)和3个食物浓度(1×104,1×105,5×105 cells ml-1)下研究了大型溞(Daphnia magna)淮河种群的动态和两性生殖,结果表明:(1)在实验初期,大型溞种群密度不断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种群密度呈现缓慢下降或趋于稳定的趋势.除15℃下最大瞬时增长率(1.36 d-1)出现在中食物浓度组外,20℃(1.51 d-1)、25℃(1.39 d-1)、30℃(0.69 d-1)下的最大瞬时增长率均出现在高食物浓度组.(2)相同温度下,食物浓度与大型溞最大种群密度间存在显著正相关(p<0.01).(3)相同食物浓度下,随温度升高,大型溞首次产幼溞时间(5~21d)和到达最大种群密度的时间(15~29d)缩短,首次抱卵时的体长(1.75~2.67 mm)减少.(4)在较低的温度和中食物浓度组下,大型溞产生了较多的休眠卵或卵鞍(15℃:(16.7±2.5) ind. 和20℃:(18.3±3.8) ind.);30℃下没有出现休眠卵或卵鞍.除15℃、中食物浓度组外,其它实验组均产生雄体.实验25d后,雄体密度与种群密度呈显著的相关性(30℃:p<0.05;15~25℃:p<0.01).(5)本研究结果暗示大型溞休眠卵的形成受温度、食物浓度和种群密度的共同影响,且较低的温度是大型溞休眠卵形成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9.
培养条件对海洋假单胞菌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一株海绵附生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在不同碳源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脂肪酸变化.结果表明,该海洋菌生长最适温度为30℃,在以淀粉作为外加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实验菌含13种脂肪酸,主要是c16:1(n7)、c15:0、c16:0、c17:0、c18:1(n6)、c18:1(n9)、9,10cp c17:0和其同分异构体.在30℃温度条件下,不饱和脂肪酸的相对含量急剧减少.在有外加碳源(葡萄糖和淀粉)的培养基中生长的细菌,奇数脂肪酸和环丙基脂肪酸含量远比未外加碳源的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环境因子中,温度比碳源的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鲁铁  图力古尔 《生态学报》2013,33(17):5194-5200
白蜡多年卧孔菌生于白蜡树、檫木、杨树、柳树等阔叶腐木上,造成白色腐朽,药用具有抑肿瘤功效.该菌在山东省广泛分布.对采自山东省的子实体进行组织分离获取菌株作为实验材料对其生物学特性和驯化栽培进行研究,得出最佳的菌丝生长条件和子实体出菇培养条件.生物学特性研究中,首先对温度、pH值、碳源、氮源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实验.温度组选取15、20、25、30、35℃5个梯度,pH值组选取pH值4、5、6、7、8等5个梯度,碳源组选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乳糖、果糖6种,氮源组选取酵母膏、蛋白胨、硫酸铵、牛肉膏、黄豆粉、亚硝酸钠6种,进行单因素实验.根据菌丝在培养皿中的日均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综合比较,分别选取4个因素中最优的3个,温度组选取20℃、25℃、30℃3个;pH值组选取pH值5、6、7等3个;碳源组选取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果糖3个;氮源组选取酵母膏、蛋白胨、牛肉膏3个.然后通过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得出如下结论:4种因子对白蜡多年卧孔菌的影响程度为:温度>pH值>碳源>氮源,各因素之间呈极显著差异,最终得出该菌菌丝生长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温度30℃,pH值为6,碳源为麦芽糖,氮源为酵母膏.出菇试验中,对驯化栽培过程按二级种制作、栽培袋制作、发菌、催蕾、出菇期管理、采收6个步骤进行实验.二级种选用液体菌种,其配方:每1000 mL的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0 g、蛋白胨6 g、酵母膏5 g、MgSQ1 g、KH2PO4 2 g.培养条件温度25℃、摇床转速150 r/min,待培养6d后使用.出菇栽培采用棉籽壳、麸皮、石灰为主要原料,按棉籽壳79%、麦麸20%、石灰粉1%的配比进行出菇实验,每袋接种量5 mL.发菌阶段需要在清洁的环境中进行,以防止杂菌的污染.白蜡多年卧孔菌菌丝最佳培养温度为30℃,需要通风、避光.出菇时需要14-16℃的低温刺激.子实体生长温度为21-27℃,空气湿度80%-90%.需要一定的散射光光照.当出现乳白色子实层且子实体不再生长时可以进行采收,子实体形态和野生形态相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