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引言 三化螟系水稻栽培主要害虫,因气候不同,年生3至6代。在浙江省三化螟年生3至4代,主要为害双季连作晚稻、中稻和晚粳稻,造成枯心和白穗。近几年来因扩种连作稻,形成单季稻、双季稻混栽,引起了三化螟的猖獗为害;特别以晚粳稻区改种连作稻  相似文献   

2.
一.为什么要推广连作稻连作稻是双季稻的一种栽培方式,就是在同一块田里,每年先后种植两次水稻,春季先种植一季早稻,到夏季收割以后,再种植一季晚稻。这种栽培方法,在广东、赣南以及闽南一带,原来是很普遍的。在浙江如余姚、玉环等县农民也有100多年的栽培历史。苏联伟大的科学家季米里亚捷夫曾经说过:“每一分未被绿色植物所摄取到的阳光,都是人类永恒的损失”。而连作稻由于一年种植两次水稻,所以正是一种充分利用阳光的好办法。实践证明,它比间作稻和单季稻都能增产。如浙江省全国爱国丰产模范鄞县石山弄高级农业社在1955年种植245亩连作稻,平均每亩收到  相似文献   

3.
麦长管蚜为害迟熟连作晚稻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0年以来,浙江各地常有蚜虫为害迟熟晚稻。有的年份为害十分严重,仅次于第五代褐稻虱。在1974年晚稻被害期间,经我们调查,系麦长管蚜(Macrosiphum granarium Kirby)危害。 (一)发生为害情况 麦长管蚜为害晚稻,几年来在宁波地区、台州地区、丽水地区、金华地区、绍兴地区、杭州地区都有不同程度的为害。 麦长管蚜为害晚稻,主要集中在迟熟连作晚稻(包  相似文献   

4.
一、地理环境与螟种分布 江西位于北纬25至30度之间,气候温暖,年平均温度约为17—21℃。南部盆地边缘近亚热带地区有大庾九连支脉由南走北,以栽培双季连作稻为主;东与怀玉、武夷山脉接壤,为一季早、中、晚稻区,其中以早、中稻栽培面积最大;西有拔海1,900米的幕阜山脉,多为间作稻区;  相似文献   

5.
<正> 我国为害水稻的螟虫,以三化螟Tryporyzaincertulas(Walker)和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为主。我国水稻改制的经验证明,水稻栽培制度的改革,是稻螟种群演替的首要因素。在改制前,多数地区栽培制度比较简单,或单季中稻、单季晚稻,或双季间作,不利于三化  相似文献   

6.
水稻分蘖期二化螟的为害损失及防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正> 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Walker)是平原稻区的主要害虫。温州地区一年发生四代,其中第一、三代分别在早稻和连作晚稻分蘖期发生为害,对水稻能造成一定的产量损失。为了探求二化螟对分蘖期水稻的为害损失率,拟订合理的防治指标,作者在1984~1986年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7.
<正> 六十年代初,褐稻虱在我国仅是次要害虫,但以后逐步发展成为我国南方稻区的主要害虫之一。它是水稻穗期的暴发性害虫,一般群栖于稻株的下部,刺吸液汁,导致水稻枯萎,甚至死亡。特别是对连作晚稻为害尤为严重,常因其大发生而形成“虱烧”(hopperburn),造成严重损失。据统计,过去10年内,在我国台湾省的中部和南部稻区因褐稻虱造成的损失达40%。此外,褐稻虱还能传播草丛矮缩病(grassy stunt)和蓬乱矮缩病(ragged stunt disease)。随着药剂防治次数的增加,抗药性问题也就随之出现。加上褐稻虱又是一种迁飞性昆虫,其抗药性还与虫源地的防治有关。这  相似文献   

8.
一、越冬习性考查 1.越冬场所调查:台湾稻螟Chilotraea auricilia(Dudgeon)幼虫越冬场所主要是在稻根内,几年来的田间调查资料指出:以中稻田稻根内密度较大;晚稻田稻根内密度较小。此外,中、晚稻稻草内也有幼虫越冬,但密度很小,约占0.06%株。作者曾先后在百色专区的百色、田东、靖西、睦边、东兰、田林等县实地解剖观察高粱稈、玉米稈、小米稈、甘蔗宿根等均尚来发现有越冬幼虫。 2.虫口密度与稻田的关系:1)与稻田耕作制度有关。中稻田台湾稻螟越冬幼虫最多,每苗平均有效越冬幼虫4,745头,占4种稻螟总数的37.5%,二化螟次之,占30.39%,大螟较少,占25.2%,三化螟最少,占6.88%。晚稻田台湾稻螟越冬幼虫较少,每亩平均有效越冬幼虫540头,占4种稻螟总数的14.06%,二化螟也少,占13.14%,大螟最少,占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与方法探讨害虫的长期预测。对衙县1974~1986年晚稻主害代褐稻虱发生量构成的离散数列,建立了灰色系统GM(1,1)灾变长期预测模型,用该模型回测的历史拟合率达100%。对1987年晚稻褐稻虱发生量的跨年度长期预测,其结果与实测相吻合。  相似文献   

10.
稻田水旱复种轮作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具有可持续性、适合南方稻田的水旱复种轮作种植模式,以"冬闲-早稻-晚稻"模式连作为对照处理A,设计了4种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绿肥-早稻-晚稻(B),蔬菜-花生‖玉米-晚稻→紫云英-早稻-晚稻→油菜-花生-晚稻(C),绿肥-早稻-晚稻→油菜-花生-晚稻→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D),油菜-花生-晚稻→马铃薯-玉米‖大豆-晚稻→蔬菜-花生‖玉米-晚稻(E))。通过2014—2016年连续3年的田间定位试验,分析了不同种植模式下的作物产量,主要是晚稻产量,以及土壤养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旱复种轮作模式更具有产量优势,晚稻产量均高于冬闲连作模式;与冬闲连作对照相比,其他模式的土壤有机质含量、速效养分含量均有所提高,同时更加有利于固定有机碳;稻田水旱复种轮作模式是一种增产、改善土壤肥力的种植模式;处理C和处理E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1.
褐稻虱在广西越冬情况和迁飞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水稻品种、栽培制度等条件的改变,过去局部发生的褐稻虱,1969年以后连年早、晚稻普遍发生,威胁着水稻的高产稳产。探明其发生规律,对预测和防治有着重要的意义。 1973年我区组织了褐稻虱 Nilaparvata lu-gens Stal的研究协作组,并得到区北海捕捞公司、广西气象局、有关县气象站的热情帮助,提供条件、资料,得以顺利进行工作。现把几年来对褐稻虱在广西的越冬和迁飞情况分析论证如下。  相似文献   

12.
褐稻虱在我们湖南省桃江县过去只为害早稻和中稻,近三、四年来,为害双季晚稻也日趋严重。1972年冬无明显冰冻,褐稻虱越冬卵比上年增加近一倍;1973年降水偏多,5—9月降雨共1032.6毫米,为上年同期448.1毫米的2.3倍,为褐稻虱大发生创造了条件。特别是7月中旬至8月上旬,收早插晚稻期间多阵雨,降水达209.2毫米,为上年同期52.6毫米的4倍,湿度在80%以上,有利褐稻虱从早稻田向双季晚稻田转  相似文献   

13.
湿地稻-鸭复合系统的CH_4排放规律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采用小区试验。大田试验研究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甲烷排放规律。稻鸭复合生态系统中甲烷排放随季节变化。在早稻—晚稻耕作制度条件下,6月上旬和7月底分别有2个高峰。早稻与晚稻的排放规律也各异。早稻甲烷排放峰值出现在水稻幼穗分化期。最高值为13.693mg/(m^2.h).晚稻峰值出现在分蘖盛期。可达23.145—105.595mg/(m^2.h)。养鸭处理与常规栽培甲烷排放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稻田养鸭的早稻生育期间甲烷排放总量为5.517g/m^2。传统栽培为9.89g/m^2。稻田养鸭的晚稻生育期间排放总量为10.113g/m^2。传统栽培为17.054g/m^2。稻田养鸭与传统栽培比较.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增加15.3mV.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总量、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总量分别降低0.365cmo1/kg、0.242cmo1/kg和0.180cmo1/kg。土壤氧化还原特性影响甲烷排放通量.土壤还原物质总量、活性还原物质及活性有机还原物质数量与甲烷排放通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05、0.791、0.769。湿地稻鸭复合生态系统土壤氧化还原状况改善是甲烷排放减少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稻螟种群历年消长情况及其原因浅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三十多年来,我县测报灯下诱获的三化螟和二化螟的蛾量,此起彼伏,交替消长。三化螟蛾量上升呈现“高峰”时,二化螟蛾量则下降,出现“低谷”,三化螟蛾量下降出现“低谷”时,二化螟蛾量则上升,呈现“高峰”。本文分析其主要原因是:(1)水稻栽培制度和品种布局的变化,是影响稻螟种群消长的主要因素。(2)年度间气候的变化反常,是栽培制度基本稳定时期内影响稻螟种群消长的强烈因素,但其影响持续时间甚短。(3)药剂防治已成为控制稻螟种群繁殖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5.
“双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稻作季节氮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稻鸭共生”是对我国传统农业稻田养鸭的继承与发展.2010年5-10月在长江流域双季稻主产区湖南布置了稻田养鸭田间试验,以常规稻作为对照,研究了早、晚稻两季“稻鸭共生”生态系统氮(N)循环特征.结果表明:“早稻-鸭”共生系统N输出是239.5 kg· hm-2,其中鸭产品N是12.77 kg·hm-2.“晚稻-鸭”共生系统N输出是338.7 kg· hm-2,其中鸭产品N是23.35 kg· hm-2.在早、晚稻两季,“稻鸭共生”系统在目前的N养分投入水平下,土壤均存在N亏缺;鸭子系统N输入主要来自系统外投入的饲料N;鸭粪N作为系统内被循环利用的养分,早、晚稻两季循环率分别为2.5%和3.5%.两季稻作后,土壤截存的N量是178.6 kg·hm-2.  相似文献   

16.
稻飞虱为害损失率测定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褐稻虱、白背稻虱是我国广大稻区混合为害的主要害虫。对这两种飞虱混合为害的损失率测定,国内外未见报道。为了解决生产实践中两种飞虱混合为害的防治指标和发生程度计算问题,我们于1983至1984年对褐稻虱、白背稻虱混合为害损失率测定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 试验材料和方法 一、供试品种 郴晚三号(晚稻)、威优40(杂交早稻)、梅六早(早稻)。  相似文献   

17.
白背稻虱的发生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广西的桂北地区,白背稻虱(Sogata furcifera)是为害早稻的严重害虫之一,在6月中下旬,往往暴发成灾。据在全州地区观察,发生最多的是白背稻虱,褐稻虱和灰稻虱次之,主要为害早稻,晚稻则发生较轻。白背稻虱一年发生6—7世代,第一至第四代为害早稻,第三至第四代为害中稻,第四至第七代为害晚稻。到第三代以后,则出现世代交错重迭,而长短翅型成虫  相似文献   

18.
利用88对籼粳特异性分子标记对收集于我国东北三省的35份杂草稻和36份栽培稻遗传基础及籼粳分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上述标记能够高效地鉴别稻属资源的籼粳属性,共检测到156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a)为1.773。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东北地区杂草稻多样性水平略高于当地栽培稻,其中杂草稻的等位基因数(Na)、杂合度(He)、基因多样性(Hsk)以及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1.659、0.006、0.076和0.085,而东北栽培稻分别为1.557、0.004、0.060和0.067。遗传结构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东北地区杂草稻与栽培稻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籼粳分化。进一步对籼粳血缘进行相对量化分析发现,杂草稻的籼型基因型频率(F_i=0.050)略高于当地栽培稻(F_i=0.043)。东北三省籼型基因型频率变化趋势为:辽宁杂草稻(0.062)辽宁栽培稻(0.058)吉林栽培稻(0.048)黑龙江杂草稻(0.041)吉林杂草稻(0.024)黑龙江栽培稻(0.020)。  相似文献   

19.
我县随着栽培制度的改革,褐稻虱逐步上升为水稻穗期的大害虫。近年来对水稻生产威胁极大。褐稻虱在我县一般于7月中、下旬由外地大量迁入,以后在本地繁殖3—4代。8月下旬—9月上旬发生的第四代,为害单季晚稻;9月下旬—10月上旬发生的第五代,为害单季稻、后季稻。四、五代的虫量很大,一般年份,四代虫口每亩12—30万头,大发生年高达100万头以上;五代虫口单季晚稻50—200万头,后季稻10—80万头;大发生年单、后季稻的虫量分别每亩达220万头和170万头左右。而三代虫量则很少,主要发生  相似文献   

20.
吴中林 《昆虫学报》1978,(3):233-242
水稻栽培制度的变革,改变了稻螟赖以生存的环境条件,导致二、三化螟的发生世代、发生型和为害程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地单季晚稻区从开始发展双三熟制,到双三熟制稳定在100%的过程,螟害为由轻到重,由重到轻。显然,螟害程度的轻重,与稻螟的发生型以及水稻危险生育期是否与大量蚁螟活动期相配合有关。几年来的实践表明,采用合理的耕作制度:进一步提高良种纯度,加强田间肥水管理,促使稻株生育健壮,抽穗整齐:必要时再辅以少量药剂:确能控制稻螟的种群,使它稳定在低密度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