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酶工程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在生物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课程设置中处于桥梁和纽带地位,对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了适应我国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客观需求,提升酶工程课程的实践教学效果,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研究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我们通过在课程教学中引入虚拟仿真技术,开展案例式教学模式探索,并利用"互联网+"技术等多元化方式对该课程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进行尝试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本文就此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能为相关课程的教学改革提供一些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针对“新工科”背景下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对“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包括思政元素的融入)、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方式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所采取的课程改革措施明显提高了学生的课程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的实施为实现符合“新工科”建设要求的复合型工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在新工科建设和绿色生物制造大力发展的背景下,高等学校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工程实践能力方面面临新挑战,传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新工科背景下人才培养的需求。浙江工业大学“酶工程”课程组从课程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以及案例演示、工程虚拟仿真等方面进行了长期的教学改革尝试,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知识模块化讲授+经典文献精读+典型产业化案例演示+项目设计答辩”的教学模式,并通过教学改革实践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运用酶工程理论知识和工程技术来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新工科”建设要求我国工学类高校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过程中除了夯实专业基础,也要关注提高人文素养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开展工程伦理教育。通过学习国外案例教学的成熟思路,结合近几年教学过程中积累的实践经验,本文聚焦于生物与医学工程领域的工程伦理教学,提出从案例选择和教学方法创新两个角度进行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介绍了一些可供选择的典型案例素材,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5.
“生物分离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是生物工程专业建立“新工科”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学团队坚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创新思维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以“学习成果”为导向的创新理念,针对课程长期存在的“理论教学与实验课脱节,学生不能及时地将理论知识内化为实践能力”、“课程内容陈旧,与行业需求脱节”、“授课和考核方式相对单一,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未能有效培养”等痛点问题开展教学改革,重构课程内容。打通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界限,开展“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通过科研反哺教学,使课程内容紧跟行业发展前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更丰富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对学生进行全程化、动态化和多样化的考核,全面提升学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6.
夏险  赵琪  苏平  涂俊铭 《微生物学通报》2021,48(3):994-1000
慕课等线上学习平台是教育信息化的结果,结合慕课对传统教学进行突破是近年来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微生物工程”课程是高等院校生物技术、生物工程专业的必修课,该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为了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研思维,我们在微生物工程实验课的教学中引入了一种基于慕课教学资源的开放式教学模式.结果 表明,...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工程》课程教学探索与改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微生物工程”课程的教学实践, 通过实施整合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措施, 以期达到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了许多高校课程采用的新型教学模式。本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结合传统教学法(Lecture-Based Learning,LBL)和慕课教学的优点,重新构建了“发酵工程”课程的教学过程,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教学章节、教学考核、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并尝试了线上翻转课堂和课程思政融入课堂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得以提高,促进、提升了课程的教与学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生物化学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本文以新工科建设为导向,以OBE(oul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为指导,从提高学生参与度、提高教学质量、优化教学内容、强化学生实践能力4个方面进行剖析,探索高校生物化学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构建“一个中心,两个课堂,三个融合,面向应用”的教学模式,以期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工程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基于科研团队最近几年关于微生物产灵菌红素的科研成果,以灵菌红素系列产品为主线,引入分离纯化所涉及的不同单元操作,辅以其影响因素,尝试构建一套符合国家对应用型创新型生物工程技术人才要求的生物分离工程实验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11.
基因工程学教学改进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立家  何世斌  张璐 《遗传》2012,34(12):1624-1627
基因工程学是生命科学相关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文章根据近年来在基因工程学教学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和体会, 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索和改进, 以提高理论教学质量和效果, 争取达到培养应用型人才和高级基础研究型人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生物学实验教学是生命科学类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面向生物学学科的快速发展和研究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增加,生物学实验教学应设立更加多元化的学习目标,即在实验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与操作能力,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文中结合基因工程实验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过程,介绍基因工程实验在线资源建设方法、混合式教学理念设计和课堂实施细节,并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初步分析。实践证明,基因工程实验的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形成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术的学习效果,并在此基础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专业的研究素质及创新的学术能力。  相似文献   

13.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的思考与探索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4  
发酵工程是微生物工程、生物制药、生物工程、生物技术等专业的重要专业课,课程内容丰富、涉及面宽.我们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手段以及考试方式等方面的改革和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日趋严峻,重大传染病疫情、生物技术误用和谬用、生物武器等生物安全威胁不断显现,生物安全已跃升为我国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与此同时,生物安全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型学科,其教育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还处于起步阶段。受国内外生物安全形势、生物安全产业发展以及国家安全学学科设立的影响,凸显了我国在生物安全这一交叉领域的人才储备的短板和不足。尤其在新工科建设背景下,更加显现出生物安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本文根据作者在实际教学中的经验,从建立交叉融合课程体系、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探索通识教育改革方案和完善持续改进机制等几个方面,系统介绍了新工科背景下完善生物安全领域人才体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国际通行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也是实现工程教育国际互认和工程师资格国际互认的重要基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按照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设计课程教学,教学过程要以学生为中心,最终形成持续改进的闭环式教学模式.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是环境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在教学内容方面多是一些操作性和验证性的实验,在教学手段上多采用灌输式被动教学,这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极大的抑制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改革实践,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兴趣和能力为目标,对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实验进行了一系列教学改革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在总结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和改进教学方法两个方面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7.
工程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新工科人才培养内涵的不断深化,全方位开展课程改革,提高工科人才培养质量正当其时。为了突出新工科人才培养的特色,专业课和实习实践类课程正在成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重点。但是,在专业基础课中如何突出工科特色人才培养的实践亟待探索。本文以生物化学课程为例,采用问题引导式教学方法,选择合适的教学案例,从科学与技术问题出发探索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凝练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实现引导学生从“被动式”到“主动式”学习的转变,提升学生思辨能力的同时,突出科学与技术的工程化应用,并为持续甚至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为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食品微生物学”是面向食品类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主干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抽象性。针对“新工科”背景下该课程存在的思政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学生创新能力不足和协同培养系统不够完善等突出问题,课程团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培养科研素养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创设“一链三融,践行创新”线上线下混合模式,融合思政教育与课程教育、科学研究与课堂学习、区域产业与专业教学,将学科、产业优势转化为创新教学资源,提升“两性一度”,实现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同频共振,赋能食品学科创新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