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芦荟汁对银杏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无菌芦荟汁按不同比例添加于银杏细胞悬浮培养基中,研究其对银杏细胞的生长及次生代谢产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1%的芦荟汁,银杏细胞干重达16.07g/L,比对照提高了13%;添加0.05%的芦荟汁可明显促进银杏悬浮培养细胞次生代谢产物合成,总黄酮含量比对照提高了16.74%。 相似文献
2.
干旱胁迫下外源一氧化氮促进银杏可溶性糖、脯氨酸和次生代谢产物合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一氧化氮(NO)供体,研究其在干旱胁迫下对银杏叶片物质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相对含水量为35%的干旱胁迫下,250μmol/LSNP显著提高可漆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 Manineammonia lyase.PAL)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和银杏内酯含量。NO清除剂血红蛋白(hemoglobin)抑制了SNP对银杏叶片可溶性糖、脯氨酸、PAL酶活性、黄酮和银杏内酯合成的促进作用,说明SNP是通过其分解产物NO影响这些物质的合成。推测在干旱胁迫下次生代谢产物黄酮类物质和银杏内酯的作用类似脯氨酸和可溶性糖,NO通过促进这些物质的合成,来缓解干旱胁迫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4.
水母雪莲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黄酮类活性成分合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MS培养基上进行水母雪莲(SausureamedusaMaxim.)细胞悬浮培养,研究了摇床转速、接种量、培养液初始pH、碳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摇床转速为90~120r/min,接种量为50~80gFW/L,培养液初始pH5.5~6.0,对水母雪莲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最有利。碳源以蔗糖最适合,蔗糖浓度则以40g/L较好,此时细胞生长量为18~19gDW/L,总黄酮合成量可达1423.25mg/L。用HPLC检测显示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jaceosidin)和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hispidulin)的含量分别达到总黄酮含量的22.11%和0.15%。 相似文献
5.
NO对金丝桃悬浮细胞生长及金丝桃素生物合成的促进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氧化氮 (NO)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植物信号分子。以硝普钠 (Sodiumnitroprusside ,SNP)为一氧化氮 (NO)的供体 ,研究外源NO对金丝桃悬浮细胞生长及金丝桃素生物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 ,金丝桃悬浮细胞在含 0 5和 15 0mmol LSNP的培养基中培养 2 0d后 ,细胞的干重分别为对照组的 140%和50% ;细胞中金丝桃素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 98%和210%。试验结果表明 ,低浓度SNP处理有利于金丝桃悬浮细胞生长 ,而高浓度SNP可以促进金丝桃素的合成。在细胞培养初期 (0d)加入 0.5mmol LSNP并在指数生长后期 (14d)加入15.0mmol LSNP的金丝桃悬浮细胞在培养 2.5d后 ,细胞的干重和金丝桃素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1.4和1.8倍 ,金丝桃素的产量达15.2mg/L ,比对照高3.2倍。SNP对金丝桃悬浮细胞生长及金丝桃素含量的影响可以被NO专一性淬灭剂CPITO(2-4-carboxyphenyl-4 ,4 ,5 ,5-tetramethylimidazoline-1-oxyl-3-oxide)所抑制,说明SNP是通过其分解产物NO影响细胞生长和金丝桃素的合成。试验结果同时表明,在15.0mmol/L的SNP处理下,金丝桃悬浮细胞中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显著升高,推测NO可能通过触发金丝桃悬浮细胞的防卫反应,激活了细胞中金丝桃素的生物合成途径。 相似文献
6.
水母雪莲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黄酮类活生成分合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MS培养基上进行水母雪莲细胞悬浮培养,研究了摇床转速、接种量、培养液初始pH、碳源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摇床转速为90 ̄120r/min,接种量为50 ̄80gFW/L,培养液初始pH5.5 ̄6.0,对水母雪莲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最有利。碳源以蔗糖最适合,蔗糖浓度则以40g/L较好,此时细胞生长量为18 ̄19gDW/L,总黄酮合成量可达1423.25mg/L。用HPLC检测显示4',5,7-三 相似文献
7.
银杏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分化与萜内酯化合物的积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来源于银杏种子胚和幼苗茎的悬浮细胞的生长、分化和培养物中的白果内酯、银杏内酯A和B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在悬浮培养中,细胞聚集而成的细胞团大小、细胞中叶绿体的分化、外植体来源都影响培养物中的萜内酯的种类和含量,胚来源的悬浮细胞培养物中,银杏内酯B仅存在于直径<2mm的小细胞团悬浮培养中,且在<1 mm的细胞团中的含量最高,达0.437 mg /g(DW);而直径>3mm的细胞团悬浮培养物中只含有白果内酯和银杏内酯A。相同大小的悬浮细胞团中,胚来源的细胞中萜内酯含量高于茎来源的细胞。 相似文献
8.
银杏致密细胞团颗粒悬浮培养生产银杏内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MS培养基上培养的银杏高产细胞系MH-3为材料,SH培养基为出发培养基,通过优化营养元素和激素配比,建立银杏致密细胞团悬浮培养体系,在培养过程中添加前体异戊二烯和香叶醇有助于提高银杏内酯产量。结果表明:颗粒粒径大小影响银杏内酯的产生,选用0.8SH培养基,添加浓度为3mg/L的2,4-D和2mg/L的6-BA,致密颗粒的平均粒径为3.36mm,细胞中银杏内酯的含量为557μg/g.dw.在培养过程中的10d添加100mg/L的香叶醇,细胞中银杏内酯的含量达到676μg/g.dw。 相似文献
9.
碳源和氮源对水母雪莲悬浮培养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MS培养基上进行水母雪莲(Saussurea medusa Maxim)细胞悬浮培养时研究了碳源和氮源的影响。结果表明碳源以蔗糖最适合,蔗糖浓度则以40g/L较好,细胞生长量干重为18.12g/L,总黄酮合成量达到1423.25mg/L。在培养过程中,水母雪莲细胞能够快速将蔗糖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并首先利用葡萄糖。氮源总浓度(包括NH+4和NO-3)为60~120mmol/L,NH+4/NO-3比例为20/40有利于雪莲细胞生长和黄酮合成。用HPLC检测显示4′,5,7-三羟基3′,6-二甲氧基黄酮(Jaceosidin)和4′,5,7-三羟基-6-甲氧基黄酮(Hispidulin)2种黄酮的含量分别达到细胞干重的1.46%和0.010% 相似文献
10.
NO和茉莉酸甲酯对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及黄芩苷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 SNP)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 NO)的供体, 向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悬浮培养细胞系中添加SNP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 MJ), 考察这两种诱导子在不同的添加时间、添加浓度及混合配比使用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生长和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外源NO有利于细胞的生长, 但对黄芩苷积累无作用, 而MJ有利于黄芩苷的合成, 但抑制细胞生长,且两者的适用浓度范围和添加时间存在差异。在细胞培养初期(0天)添加0.05 mmol.L-1 SNP, 而在细胞生长对数中期(8天)添加10 μmol.L-1的MJ, 细胞鲜重可达到对照的1.2倍, 黄芩苷总量达到对照的2.96倍。 相似文献
11.
从银杏(Ginkgo biloba L.)的根、茎、叶中共分离得到18株内生真菌,用显色反应、薄层层析(TLC)及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对发酵提取液进行分析并筛选得到一株产黄酮类物质的内生真菌(编号ROOT3.1),经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初步鉴定其为镰孢属黄色镰孢菌(Fusarium culmorum).对此菌株发酵液中的黄酮含量进行了测定,其含量为0.017 2 mg·mL-1. 相似文献
12.
贮藏时间对银杏花粉保护酶活性和萌发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室温贮藏对银杏花粉萌发率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花粉萌发率由88.89%降到15.76%;贮藏15d之后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了80%;过氧化物酶活性减少到原来的10%;过氧化氢酶活性也减少了70%。在室温贮藏条件下萌发率随保护酶活性的下降而降低。POD酶对花粉萌发率的影响比SOD、CAT酶显著。 相似文献
13.
银杏种子和叶的蛋白质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分级提最方法提取银杏(Ginkgo biloba L.)种子和银杏叶蛋白质,并进行各组分蛋白质含量测定和银杏种子后熟过程中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的分析。结果表明,银杏种子以水溶性和盐溶性蛋白质为主,银杏叶以醇溶性蛋白质为主。银杏叶中主要蛋白质在HPLC柱中的保留时间为3.457min,相对含量达70%以上。银杏叶蛋白质含有丰富的亮氨酸、缬氨酸、赖氨酸和色氨酸,其含量分别为20.23%、13.35%、4.81%和3.73%。萌发种子胚体中的蛋白质主要是醇溶性蛋白质和谷蛋白类蛋白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加,播种后第3周和萌发时总蛋白质含量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14.
NO和茉莉酸甲酯对黄芩悬浮细胞生长及黄芩苷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为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的供体,向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悬浮培养细胞系中添加SNP和茉莉酸甲酯(methyl jasmonate,MJ),考察这两种诱导子在不同的添加时间、添加浓度及混合配比使用对黄芩悬浮细胞系生长和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浓度的外源NO有利于细胞的生长,但对黄芩苷积累无作用,而MJ有利于黄芩苷的合成,但抑制细胞生长,且两者的适用浓度范围和添加时间存在差异。在细胞培养初期(0天)添加0.05 mmol·L~(-1)SNP,而在细胞生长对数中期(8天)添加10μmol·L~(-1)的MJ,细胞鲜重可达到对照的1.2倍,黄芩苷总量达到对照的2.96倍。 相似文献
15.
银杏叶黄酮提取方法比较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比较不同溶剂提取银杏(GinkgobilobaL.)叶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率,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以70%乙醇作为提取溶剂更为有利。在分级沉淀中,黄酮含量与蛋白质含量呈正相关,在乙醇提取液中黄酮和蛋白质含量最高;蛋白质的存在有助于提高黄酮的溶解度。乙醇提取液用饱和(NH4)2SO4浓缩两次,可使醇相中的黄酮沉淀析出。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银杏叶黄酮的优化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6.
银杏胚珠发育进程的解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15 a生银杏(Ginkgo bilobaL.)品种‘佛指’(G.bilobacv.‘Fozhi’)为材料,观察了授粉后胚珠结构、雌配子体发育和种皮分化形成的过程。结果表明:(1)授粉后2 d胚珠已分化出珠心、珠被和珠托组织,珠被顶端形成直径为162.16μm的珠孔与540.54μm长的珠孔道,珠心组织顶端形成长约520.83μm、最大直径约125.06μm的瓶状贮粉室,花粉粒经珠孔道已到达贮粉室并在其中停留;(2)雌配子体的发育先后经历了游离核阶段(授粉后5~30 d)和细胞化阶段(授粉后30~45 d),之后在近珠孔端形成颈卵器,其余部分发育为胚乳薄壁细胞,其营养物质的积累高峰期为授粉后60~80 d;(3)种皮分化与形成分别经历珠被分化期(授粉期至授粉后30 d)、种皮分化期(授粉后30~50 d)、种皮形成初期(授粉后50~80 d)、种皮形成期(授粉后80~90 d)。 相似文献
17.
银杏叶中聚戊烯醇含量及其季节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银杏 (GinkgobilobaL .)叶中聚戊烯醇 (polyprenols)含量较高[1] ,聚戊烯醇在人体中是多萜醇的中间体[2 ] ,对细胞膜糖蛋白生物合成具有重要作用[3 ] ,用于多发性硬化症 (痛风 ,红斑狼疮等 )等免疫功能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炎及肿瘤病人化疗的辅助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粘红酵母产L-苯丙氨酸解氨酶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单因子和正交试验 ,对粘红酵母产 L -苯丙氨酸解氨酶 ( PAL )培养基进行优化 ,L-苯丙氨酸的积累浓度可以从 2 .0 g/1 0 0 ml提高到 3 .3 g/1 0 0 ml,最终得到了 L-苯丙氨酸解氨酶发酵的最适条件 相似文献
20.
天目山银杏群体遗传变异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本文利用同工酶电泳方法,研究了天目山银杏群体的遗传变异性,计算了4种同工酶(GDH,G-6PDH,PRX,SDH)8个位点上的等位基因频率和每个位点的平均杂合率。结果表明:天目山银杏群体的遗传变异性较小,各位点的平均杂合率仅为0.150±0.004,呈现较大程度的遗传同一性,因此认为天目山银杏很可能是僧人在寺庙旁栽植的银杏留下的后代。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