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很多研究发现常春藤(H.helix)能吸收甲醛(HCHO),对常春藤气体HCHO吸收能力分析表明常春藤能有效清除空气中污染的气体甲醛.13CNMR分析发现用高浓度气体H13CHO处理常春藤,在叶片中出现的主要代谢中间产物为13CH3OH、[[5-13C]Met、U-13C]Gluc、[U-13C]Fruc、[3-13C]Ser、[2-13C]Gly、[5-13C]Arg、[3-13C]Ala、[4-13C]malate、[3-13C]malate及少量的[2-13C]Ser和H13COOH.此外,在气体H13CHO处理短时间的叶片抽提物中有游离H13CHO和甲醛加合物H13CHO-Gln,证实H13CHO确实被吸收到叶片细胞中,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这两个峰消失,说明通过自身的代谢作用H13CHO被有效清除.在气体甲醛胁迫下,常春藤叶片丙二醛、过氧化氢和羰基化蛋白质的含量升高,说明甲醛胁迫在常春藤叶片里诱发了氧化损伤,从而使叶片气孔传导率下降,甲醛吸收速率和效率减小.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多胺参与植物应答气体甲醛胁迫的生理特性,以模式植物烟草为实验材料分析了在气体甲醛胁迫下分别采用100μmol/L精胺和200μmol/L亚精胺预处理对烟草叶片甲醛吸收效率、叶绿素含量、过氧化生理指标、抗氧化酶系统活性及甲醛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1)精胺和亚精胺预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烟草对1、3和5 mg/m~3气体甲醛的吸收效率,且精胺的效果好于亚精胺。(2)在气体甲醛胁迫下,精胺和亚精胺预处理延缓了烟草叶片中叶绿素b降解,且对过氧化氢(Hydrogen peroxide,H_2O_2)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积累有抑制作用。此外,精胺和亚精胺预处理不同程度提高了气体甲醛胁迫下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corbate peroxidase,APX)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活性。(3)精胺与亚精胺预处理对烟草代谢气体甲醛没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很多研究结果证实常春藤可以有效吸收气体甲醛,本研究结果表明常春藤叶片也可以有效吸收液体甲醛,甲醛吸收量和时间呈指数函数关系。2、4、6mmol·L-1液体甲醛处理均在常春藤叶片内诱发氧化胁迫,但2mmol·L-1液体甲醛胁迫在常春藤叶片内诱发的氧化胁迫水平较低。此外,2mmol·L-1液体甲醛胁迫还显著提高了常春藤叶片内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说明常春藤对2mmol-L-1液体甲醛胁迫的抗性较强。通过构建2mmol.L-1液体甲醛胁迫2-48h常春藤叶片的正向SSHcDNA文库,分离鉴定常春藤叶片中的甲醛胁迫应答基因并对甲醛胁迫应答基因进行功能聚类,结果说明光合作用和代谢相关基因占的比例最大,表达分析结果证实光合作用和代谢相关基因在2mmol·L-1液体甲醛胁迫的不同阶段被诱导上调表达,这些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和甲醛在常春藤叶片内的代谢脱毒有关。此外,参与植物对多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应答的14—3-3蛋白基因(14—3-3p)也受2mmol·L-1液体甲醛胁迫的强烈诱导,该基因的上调表达可能参与甲醛胁迫下常春藤叶片内可溶性蛋白的合成与抗氧化系统活性的调控作用,是常春藤叶片应答甲醛胁迫的重要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4.
贺辉  彭其安 《广西植物》2019,39(6):737-742
该研究采用密封舱法模拟室内甲醛污染环境(熏蒸箱内甲醛浓度设置为0.1~0.5 mg·m~(-3),熏气时间12 h),对6种常见室内观赏植物进行甲醛熏蒸实验,测定了植物对甲醛的吸收效率、叶面伤害指数及过氧化物酶(POD)等指标。结果表明:这6种常见观赏植物对甲醛均具较好的净化效果,甲醛熏蒸浓度为0.1~0.3 mg·m~(-3),白鹤芋对甲醛的净化效果最好;熏蒸浓度0.5 mg·m~(-3),绿萝和吊兰具有较好的净化和抗逆性能;铁线蕨对甲醛的耐受力较弱,适合作为室内甲醛污染的指示性植物。几种受试植物的POD酶与甲醛吸收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表明植物POD活力变化是受甲醛胁迫后的主要抗逆应答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植物对甲醛的吸收和耐受,利用拟南芥CAT的编码区构建植物过表达载体pk2-Prbc S-*T-CAT,在野生型(WT)烟草叶绿体中过量表达CAT产生2个表达量不同的转基因株系(C1、C3)。用10ppm、20ppm和40ppm气体甲醛处理WT和转基因烟草,分析过量表达CAT的转基因烟草对甲醛的吸收效率和耐受性。结果表明,转基因烟草对气体甲醛的吸收量明显高于WT,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转基因株系叶片的可溶性总糖、总蛋白质和总叶绿素含量都显著高于WT;转基因株系叶片氧化损伤指标H202、丙二醛(MDA)和羰基化蛋白(PC)的含量都显著低于野生型。转基因烟草(C1)的PM H+-ATPase和氢泵活性在40ppm处理后为WT的3倍和2.5倍,C1的气孔导度为WT的2.67倍。这些结果表明,在烟草中过量表达拟南芥CAT能降低甲醛进入烟草细胞引起的氧化损伤,提高烟草对甲醛的脱毒能力,增强烟草对甲醛的吸收和抗性。揭示气体甲醛胁迫时质膜H+-ATPase和氢泵活性影响叶片气孔的导度,这可能是转基因烟草甲醛吸收效率提高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4种藤本植物对锰污染土壤的耐受性及其生理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对Mn污染土壤具有较高耐受性的藤本植物并探讨其抗Mn生理机制,以薜荔、忍冬、五叶地锦和络石扦插苗为材料,采用模拟Mn污染土壤培养法,配置Mn含量分别为3 000mg/kg(T1)、6 000mg/kg(T2)、9 000mg/kg(T3)和12 000mg/kg(T4)的Mn污染土壤,以不加Mn的土壤为空白对照(CK),研究不同浓度Mn胁迫对4种藤本植物生物量、生长量、不同部位Mn含量、叶绿素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并对其耐性指数(Ti)、转移系数(TF)、生物富集系数(BCF)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随着Mn处理浓度的升高,薜荔、五叶地锦、忍冬、络石的生物量、生长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平均耐性指数依次分别为82.48%、84.86%、89.21%和95.41%。(2)地上部分、根系的Mn含量随着Mn处理浓度的增加总体呈现升高的趋势,且根系的Mn含量都高于地上部分,TF值均小于1,地上部分和根系的BCF平均值均依次为:络石忍冬五叶地锦薜荔。(3)随土壤Mn处理浓度的升高植物叶绿素含量总体呈现下降的趋势,MDA含量持续上升,而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在T4处理时络石的叶绿素含量和三种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幅度、MDA上升幅度均低于其他3种植物。研究表明,络石较其他3种植物具有更高的Mn耐受性以及Mn转移能力和富集能力,可作为Mn尾矿污染土壤修复的潜力植物。  相似文献   

7.
选择巢蕨(Neottopteris nidus)、巴西铁(Dralaena fragrans)、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和黑美人(Aglaonema commutatum)4种室内盆栽植物作为典型的试验材料,以15mg·m~(-3)甲醛分别进行熏蒸处理,测定单位干物质甲醛的吸收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以研究这些植物在甲醛胁迫下的生理动态反应。结果表明:在甲醛胁迫的4d时间内,巢蕨和巴西铁的单位干物质甲醛吸收量均在第3天达到峰值,而黑美人和虎尾兰则一直在缓慢增加,其中以巢蕨吸收的量最多,巴西铁单位干物质甲醛吸收量最少;4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的含量均随甲醛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巢蕨的相对电导率最高,虎尾兰最低,但巴西铁的丙二醛的含量最高,巢蕨最低;4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均随甲醛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黑美人降低幅度最高,虎尾兰最低。  相似文献   

8.
葎草幼苗的生理生化特征对盐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法研究葎草(Humulus scandens)幼苗的生物量、气体交换参数、叶水势、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对不同浓度盐(NaCl)(分别为0、100、200、300、400mmol/L)胁迫的响应,以探讨葎草幼苗对盐胁迫的适应机制及耐性机理。结果表明:(1)随着NaCl胁迫浓度的增加,葎草幼苗生长受到严重抑制,显著降低了根、茎、叶的干重、单叶面积、比叶面积(SLA)和根冠比(R/S)。(2)NaCl胁迫后,葎草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蒸腾速率(Tr)和叶水势(Ψw)均随盐浓度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气孔限制值(Ls)和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i)却显著增加。(3)NaCl胁迫下,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 b)等光合色素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均显著降低,但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升高,说明植株的抗氧化酶系统对NaCl胁迫具有积极的响应策略。(4)NaCl胁迫显著提高了幼苗最小荧光(F_o)、可变荧光(F_v)、最大荧光(F_m)、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有效降低了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m′/F_o′)、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 N),并在不同盐浓度梯度下存在着显著的效果差异。研究表明,低浓度(100mmol/L)NaCl胁迫对葎草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浓度的增加,葎草幼苗的气体交换、叶绿素含量、PSⅡ反应能力、抗氧化酶系统均受到抑制,植株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9.
甲醛胁迫下四种盆栽植物的生理动态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巢蕨(Neottopteris nidus)、巴西铁(Dralaena fragrans)、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和黑美人(Aglaonema commutatum)4种室内盆栽植物作为典型的试验材料,以15 mg·m-33甲醛分别进行熏蒸处理,测定单位干物质甲醛的吸收量、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等,以研究这些植物在甲醛胁迫下的生理动态反应。结果表明:在甲醛胁迫的4 d时间内,巢蕨和巴西铁的单位干物质甲醛吸收量均在第3天达到峰值,而黑美人和虎尾兰则一直在缓慢增加,其中以巢蕨吸收的量最多,巴西铁单位干物质甲醛吸收量最少; 4种植物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的含量均随甲醛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增加,以巢蕨的相对电导率最高,虎尾兰最低,但巴西铁的丙二醛的含量最高,巢蕨最低; 4种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均随甲醛胁迫时间的增加而降低,其中黑美人降低幅度最高,虎尾兰最低。  相似文献   

10.
镉与锌复合污染对栝楼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室内盆栽实验,研究镉(Cd)、锌(Zn)复合污染对栝楼(Trichosanthes kirilowii Maxim.)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Cd、Zn浓度的升高,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可溶性糖及紫外吸收物含量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升高再下降,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及类胡萝卜素含量呈升—降—升趋势;丙二醛(MDA)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呈S"型及倒N"型曲线变化.与对照相比,在不同浓度复合污染条件下,光合色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紫外吸收物含量及SOD活性均有所下降,POD活性和MDA含量上升.研究表明,栝楼幼苗对Cd、Zn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力,但高浓度Cd、Zn对幼苗正常生长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黑麦草(Lolium perenne)与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鸭茅(Dactylis glomerata)、白茅(Imperata cylindrical)、芒(Miscanthus sinensis)、绣线菊(Spiraea japonica var. nepalensis)和地榆(Sanguisorba officinalis)等6种植物之间在不同压力和干扰条件下的竞争关系进行了试验研究,以便进一步探讨黑麦草草地群落退化演替的机理,为今后这种草地的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置水分条件和土壤肥力两个压力因子处理及刈割频率和刈割强度两个干扰因子处理,其中,水分条件处理包括自然降水(1 800 mm)和自然降水+浇水(2 300 mm)两个水平;土壤肥力处理包括施肥0 kg·hm-2·a-1、75 kg·hm-2·a-1和150 kg·hm-2·a-1 3个水平;刈割频率处理包括每年刈割1、3、6次3个水平;刈割强度处理包括刈割留茬2 cm和10 cm 两个水平。在专门设计的固定试验装置中,按各种植物单植和分别与黑麦草混植的方法以相同密度种植植物,通过对各处理植物产量的测定,运用de Wit提出的植物相对拥挤系数(RCC),确定在不同压力和干扰条件下黑麦草对其它6种植物的竞争关系。试验表明,黑麦草对白三叶、鸭茅、地榆、白茅、芒、绣线菊的竞争力依次增强。同时,随着刈割次数的增加、水分条件和土壤肥力的提高,黑麦草的竞争力也明显增加,其中刈割次数对黑麦草竞争力变化的影响最大。另一方面,试验还表明,黑麦草等栽培牧草的生长速度和竞争力及耐刈割干扰程度均高于大部分野生杂草植物,但它们忍受环境压力的能力明显低于野生杂草植物,在环境压力大的地区,它们对杂类草的竞争力明显减弱,使得杂类草逐渐占优势。此外,分析表明,对于黑麦草来说,在试验的其它6种植物中绣线菊是压力忍耐(S)型植物;白三叶和鸭茅属于干扰忍耐(D)型植物;其它几种植物对压力和干扰的忍耐性处于中等水平。  相似文献   

12.
以西芹‘文图拉’幼苗为试材,通过水培方式研究了不同浓度NO3-(0、1、5、10、15、50、100、150mmol·L-1)对芹菜植株生物量、养分含量、叶绿素、丙二醛(MDA)及两种渗透调节剂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随着NO3-浓度的增加(1~50mmol·L-1),芹菜株高、生物产量、根冠比以及叶面积显著增加,植株对N、P、K养分的吸收和叶绿素明显提高,同时植株的MDA含量上升,POD和CAT的活性增强,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增加。(2)当NO3-浓度等于或大于100mmol·L-1时,芹菜的生物产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植株对K、P养分的吸收降低,膜脂过氧化物MDA、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SOD活性达到最高峰值,POD和CAT活性有所下降。研究表明,NO3-浓度为15mmol·L-1时最有利于芹菜植株的生长;NO3-浓度为100mmol·L-1时对植株生长产生了硝酸盐胁迫,导致膜脂过氧化伤害,但芹菜植株能通过调节抗氧化物酶活性及渗透调节剂的合成代谢抵御环境胁迫,从而表现出一定的硝酸盐耐受性。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学、生理学方面探讨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和獐毛耐盐碱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生长在含盐、潮湿而贫瘠的土壤上,朝鲜碱茅分布地段的土壤多含碱性盐(Na2CO3)。而獐毛所在地的土壤则多含中性盐(NaCl),这些体现出它们对盐碱适应性的差异。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胁迫对这两种植物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均以logistic曲线y=k/(1+ea-bx)或直线方程:y=a+bx形式较好地表达出来。说明朝鲜碱茅对NaCl的胁迫敏感,獐毛则对Na2CO3的胁迫敏感。两种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适应与实验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相近。  相似文献   

14.
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揭示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个核基因组微卫星标记对普洱茶3个居群、大理茶3个居群及过渡型大理茶2个居群共104株古茶树进行了遗传学分析。研究表明,普洱茶、大理茶和过渡型大理茶居群的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平均等位基因(Na)为4.852,平均香农多样性指数(I)为1.17,平均期望杂合度(He)和观测杂合度(Ho)分别为0.59和0.52,其中大理茶的遗传多样性水平低于普洱茶和过渡型大理茶。AMOVA分析表明,普洱茶和大理茶之间遗传分化显著(FST=0.305),遗传变异主要在居群内(分别为93.51%和89.41%),而居群间的遗传变异较低(分别为6.49%和10.59%)。主成分分析和STRUCTURE聚类分析均支持大理茶和普洱茶为不同的组,过渡型大理茶主要由大理茶驯化而来,并在栽培过程中与大理茶产生了遗传分化。在混栽的大理茶和普洱茶居群间存在由大理茶向普洱茶的明显基因渐渗,证实了大理茶参与了普洱茶的驯化过程。最后,讨论并提出了对大理茶和普洱茶古茶树资源保护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方法,从生态学、生理学方面探讨了松嫩平原碱化草甸朝鲜碱茅和獐毛耐盐碱的特性。结果表明:两种植物均生长在含盐、潮湿而贫瘠的土壤上,朝鲜碱茅分布地段的土壤多含碱性盐(Na2CO3),而獐毛所在地的土壤则多含中性盐(NaCl).这些体现出它们对盐碱适应性的差异.不同浓度的NaCl、Na2CO3胁迫对这两种植物的细胞膜透性、游离脯氨酸含量有明显影响,均以logistic曲线y=k/(1+e(a-bx))或直线方程:y=a+bx形式较好地表达出来。说叫朝鲜碱茅对NaCl的胁迫敏感,獐毛则对Na2CO3的胁迫敏感。两种植物在自然条件下的生态适应与实验条件下的生理适应相近。  相似文献   

16.
蔡永立  宋永昌 《植物生态学报》2001,25(1):90-98,T003,T004
利用解剖学方法对浙江天童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的10属11种木质藤本叶片的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藤本植物叶片结构在不同种类子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同种藤本的不同植物的叶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除受遗传因子控制外,环境因子(主要为光照和水分)也有重要作用;攀援方式对藤本叶片特征有一定影响,但未表现出规律性。尽管叶片的基本结构仍属中生类型,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趋异适应,根据叶片适应特征的差异,11种藤本植物可分为3种类型,即偏旱生或阳生叶类型(包括薜荔(Ficus pumila)、珍珠莲(Ficus sarmentosa var.henry)和藤构(Broussonetia kaempferi)),偏阴生叶类型(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和昆明鸡血藤(Millettia reticulata)中和生叶类型(广东蛇葡萄(Ampelopsis cantoniensis)、中华常春藤(H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短梗南蛇藤(Celastrus rosthoniauns)、暗色菝葜(Smilax lanceiofolia var.opaca)、薯莨(Dioscorea cirrhosa)和香港黄檀(Dalbergia millettii)。藤本叶片的各部分结构特征对生境条件的适应并未表现出一致的同步变化,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或可塑性,这可能由藤本生长环境经常发生变动所致。  相似文献   

17.
The objective of the present study was that of verifying a possible synergistic antibacterial effect between Pelargonium graveolens [Lis-Balchin, M., Deans, S.G., Hart, S., 1996. Bioactive Geranium oils from different commercial sources. J. Essential Oil Res. 8, 281-290.] essential oil (and its main components) and Norfloxacin antibiotic. As a first step growth inhibition by some types of essential oils was assessed in five microbial species. The antimicrobial effects of P. graveolens oil, as well as those of its components, were evaluated by means of the agar dilution method (ADM) against Bacillus cereus ATCC 11778, Bacillus subtilis ATCC 6633, Escherichia coli ATCC 35218, Staphylococcus aureus ATCC 6538 and S. aureus ATCC 29213. The results obtained highlighted the occurrence of a pronounced synergism between P. graveolens essential oil and Norfloxacin against three of the five bacterial species under study with a FIC index in the 0.37-0.50 range. Such antibacterial effects were also shown to increase, although to a lesser extent, when Norfloxacin was given with the main components of P. graveolens essential oil. SIGNIFICANCE AND IMPACT OF THE STUDY: The combination of Norfloxacin with either P. graveolens essential oil, or with some of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is latter, in the treatment of infections caused by some bacterial species is likely to reduce the minimum effective dose of Norfloxacin thus minimizing the side effects of the antibiotic.  相似文献   

18.
利用解剖学方法对浙江天童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的 10属 11种木质藤本叶片的解剖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因子分析 ,结果表明 :藤本植物叶片结构在不同种类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 ,同种藤本的不同植物体的叶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些差异除受遗传因子控制外 ,环境因子 (主要为光照和水分 )也有重要作用 ;攀援方式对藤本叶片特征有一定影响 ,但未表现出规律性。尽管叶片的基本结构仍属中生类型 ,但也表现出一定的趋异适应 ,根据叶片适应特征的差异 ,11种藤本植物可分为 3种类型 ,即偏旱生或阳生叶类型 (包括薜荔 (Ficus pumila)、珍珠莲 (Ficussarmentosa var. henry)和藤构 (Broussonetia kaempferi) ) ,偏阴生叶类型 (羊角藤 (Morinda umbellata)和昆明鸡血藤(Millettia reticulata) )和中生叶类型 (广东蛇葡萄 (Ampelopsis cantoniensis)、中华常春藤 (H edera nepalensis var.sinensis)、短梗南蛇藤 (Celastrus rosthonianus)、暗色菝葜 (Smilax lanceiofolia var.opaca)、薯莨 (Dioscorea cirrhosa)和香港黄檀 (Dalbergia millettii) )。藤本叶片的各部分结构特征对生境条件的适应并未表现出一致的同步变化 ,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或可塑性 ,这可能由于藤本生长环境经常发生变动所至  相似文献   

19.
广东省春季三叶草斑潜蝇寄主种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广东省冬后蔬菜调查结果表明,三叶草斑潜蝇Liriomyzatri folii(Burgess)的寄主主要有菊科茼蒿、非洲菊,伞形科西芹、香芹,豆科豆角,葫芦科冬瓜,茄科番茄等;其中,茼蒿、芹菜、番茄等受害较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