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最近由于转化技术的长足进步,已在越来越多的禾谷类作物中培育出转基因植株。为了借助基因工程改良禾谷类作物的品质及其它农艺性状,目前的重点已开始放在那些能调控外源基因在转基因禾谷类作物中表达的分子元件的鉴定上。 禾谷类作物包括一大群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种,如果引入一些控制优良品质及其它农艺性状如抗病性和抗逆性的外源基因,并让其表达,那么这些作物对人类的价值会更高。然而,自从首次发明在双子叶植  相似文献   

2.
根癌农杆菌转化禾谷类作物及影响其转化的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秀君  荆玉祥 《生命科学》2001,13(5):219-221,213
综述了根癌农杆菌转化禾谷类作物的研究现状,根癌农杆菌与禾谷类作物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根癌农杆菌成功转化禾谷类的例子;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成功的因素,如菌株类型,感受态细胞的选择,Vir基因的活化,选择合适的转化途径等。这些将为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入禾谷类作物提供有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玉米比较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玉米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 ,长期以来一直是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组学研究的重点对象。近十多年来 ,涉及到玉米的基因组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不仅在利用比较遗传作图方法方面发现玉米和其它植物 (尤其是禾谷类作物 )的基因组存在广泛的共线性 ,在较小的DNA区域上也发现存在微共线性。尽管还存在一些共线性的例外情形 ,进一步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将深入阐明玉米基因组的结构和进化 ,并把这些研究成果应用于基因发掘中。  相似文献   

4.
禾谷类原生质体培养研究是植物生物技术的主要内容,也是重要基础之一。许多种遗传操作(体细胞杂交、细胞质重组、DNA直接摄入和转基因植株形成等)都依赖于原生质体的培养与再生。禾谷类植物是世界粮食作物的最主要来源,因而禾谷类原生质体培养也成为当今植物生物工程的主要目标之一。利用原生质体进行外源基因转移是禾谷类作物中少数几种能产生转基因植株的途径之一。遗憾的是,禾谷类原生质体特别难以培养,这方面进展很慢。最近三,四年来,通过利用胚性愈伤组织或胚性悬浮细胞系来分离原生质体这一方法,研究者们才相继在珍珠谷、羊草、紫狼尾草、水稻、玉米、小麦、大麦、甘蔗、谷子、高粱、小偃麦、鸭茅、羊茅、黑麦草和棒头草植物上获得了再生植株。但是,成功的培养方法仍是一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禾谷类作物中的启动子元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基因禾谷类作物中的启动子元件初立业,邵宏波(四平师范学院生物工程研究室四平136000)禾谷类作物是世界上粮食作物的最主要来源,对这些作物引进并表达一些如控制粮食质量、抗病性及抗逆性的外源基因,农业必将受益并发生根本性的变革[1-4]。由于转基因技...  相似文献   

6.
应用于禾谷类作物转化中的报告基因邵宏波,初立业(四平师范学院生物工程研究室,吉林四平136000)关键词禾谷类作物,报告基因,基因转移由于基因转移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产生了许多的转基因禾谷类作物。为了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改良禾谷类作物的品质与重要的农业性...  相似文献   

7.
影响根癌农杆菌附着禾谷类作物培养细胞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利用水稻、小麦、玉米等主要禾谷类作物悬浮培养细胞,观察农杆菌对禾谷类作物培养细胞的附着,实验结果表明:植物细胞的生理状态和分化发育进程对农杆菌的附着有明显的影响;通过对农杆菌的Vir 区基因进行预活化诱导处理,能显著提高其在禾谷类作物培养细胞上的附着,胭脂碱型农杆菌C 58 C 1(pMP 90+pBI 121)预处理后增加附着的效果较章鱼碱型农杆菌LBA 4404(pAL 4404+pBI121)更显著些。此外,在改善共培养环境条件下(如添加对农杆菌表现强烈趋化性的精氨酸和施行抽气减压处理),农杆菌能大量附着在经过果胶酶预处理的禾谷类作物悬浮培奍细胞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细胞击孔向植物导入外源基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禾谷类植物的基因转移工作由于缺乏适当的转化系统而进展缓慢,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电激基因转移技术、基因枪喷射基因转移技术和激光微束基因转移技术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可能,并已利用电激法成功地将外源基因转入水稻和玉米,得到了转化植株。本文扼要介绍了上述几种外源基因转移新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要点及其在基因转移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并对这几种新技术在基因转移特别是禾谷类植物基因转移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9.
中国禾谷类作物野生近缘植物在育种中的利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中国主要禾谷类作物有水稻、小麦、大麦、燕麦、玉米、高粱、粟、黍稷,它们的野生近缘植物在中国禾谷类作物育种中得到了较好的利用,不仅拓宽了作物的遗传基础,而且培育出优良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在提高粮食产量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sgna基因小麦高效表达载体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在禾谷类作物中表达效率较高的启动子Ubi对含目的基因sgna的现有载体进行了改造,并引入筛选标记基因bar;为提高目的基因的表达水平,在目的基因5′端引入了Ω和kozak序列,3′端引入了poly(A)序列,成功构建了适用于小麦的抗虫基因植物表达载体pGU4AGBar和pGBIU4AGBar,基因pGU4AGBar含有顺向连接的Ubi-sgna及Ubi-bar基因表达盒,pGBIU4AGBar含有T-DNA边界序列,并在其左右边界中间插入了含有顺向连接的CaNV35S-nptⅡ,Ubi-sgna和Ubi-bar基因表达盒,人工合成的雪花莲外源凝集素基因sgna可以编码对同翅目昆虫具有毒杀作用的蛋白。  相似文献   

11.
基因枪转化技术及其在禾谷类作物遗传转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因枪转化法广泛用于禾谷类作物的遗传转化研究,是目前禾谷类作物遗传转化的有效方法。简要介绍了基困枪转化法的产生与发展、转化的特点以及影响转化频率的主要因素;系统地概述了基因枪法在禾谷类作物遗传转化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生物弹技术在禾谷类植物基因转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植物基因转移,遗传转化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将外源基因导入禾谷类植物细胞,获得转基因单株的成功事例很少,这主要是因禾谷类植物细胞的特殊性和现有基因转移技术固有的缺陷所致。由Sanford等发明的生物弹基因转移技术可克服上述不足,成功地将外源基因导入细胞。本文综述了该技术的发明、作用、特点及在禾谷类植物基因转移中的应用,并分析了该技术的优缺点,认为生物弹基因转移技术可望成为实验室常规的基因转移技术。  相似文献   

13.
影响根癌农杆菌转化的因素及其在单子叶作物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植物转基因方法中,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应用最为广泛,进一步提高其转化频率并扩大其宿主范围到禾谷类作物是人们所关注的问题。有多种因素影响根癌农杆菌的转化频率,包括植物的受伤反应、细菌的吸附、致病基因的诱导、植物细胞DNA合成及修复的活力、外植体的状态等。最近的研究结果证明在适宜的条件下,根癌农杆菌还是可以有效地转化禾谷类作物。本文试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论述。  相似文献   

14.
第一个植物基因工程载体——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i质粒载体的构建,开创了植物基因工程的新篇章。迄今为止,利用Ti质粒载体已获得数十种植物的转基因植物,如:番茄、烟草、大豆、马铃薯、黄瓜、苜蓿及向日葵等。现在利用植物基因工程的手段来改造植物已成为现实可行的了,给农作物育种带来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是,根癌农杆菌只侵染单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引起肿瘤,一般不侵染单子叶植物,而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大麦、玉米及高梁等禾谷类作物属单子  相似文献   

15.
玉米叶片三维形态的数学模拟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根据玉米叶片三维形态特征,应用悬臂梁模型来描述玉米叶曲线,对描述玉米叶片边缘扭曲的数学模型进行改进后,提出了基于特征参数的玉米叶片三维形态数学模型及其实现方法,本模型大大减少了描述全米叶片三维形态的信息量,并具有较高的逼真性,同时适用于描述其它禾谷类作物叶片的三维形态。  相似文献   

16.
通过PCR反应扩增出了玉米花药特异启动子CA55,将其分别与Barnase和Barstar基因融合,构建成了植物雄性不育基因CA55BNNOS和其育性恢复基因CA55BSNOS,再将它们分别插入到pCAMBIA3300中,获得了应用于禾谷类作物的基因工程雄性不育及育性恢复的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17.
重要禾谷类粮食作物的遗传转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转化方法、报告基因、筛选系统和外源基因的整合与表达调控等内容 ,对近几年水稻、玉米等几种重要禾谷类粮食作物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作了介绍和展望。  相似文献   

18.
串珠镰孢菌种名的废弃及其与腾仓赤霉复合种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正>通常所说的串珠镰孢菌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是镰孢菌属Fusarium Link中最重要的植物病原菌之一,可侵染多种作物引起严重病害,特别是在禾谷类作物上,如玉米穗腐病、小麦赤霉病、水  相似文献   

19.
超声波介导法转化玉米愈伤组织及可育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超声波介导法,首次成功地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了重要的禾谷类作物玉米,并获得了可育的转基因植株及后代.Southern分子杂交结果证明,外源基因已整合进R_0植株和R1代的染色体组中.超声波声强和处理时间是决定超声波介导法转化效率的2个最重要的参数,以 0.5W/cm2的声强、30min处理的转化效果最佳,最高相对转化频率达到13.3%.适当参数的超声波处理能使细胞表面形成大量的小孔,又减少了外源DNA分子的断裂,从而使外源DNA分子进入细胞.  相似文献   

20.
四、禾谷类作物体细胞变异 的分子遗传学基础 禾谷类作物体细胞变异的另一主要因素就是分子水平上发生的基因变化,这里通称为分子遗传学上的变异,包括点突变,基因扩增和丢失,转座子活化,核外基因组重排等。现分别阐述于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