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以温度为单因素变量,在人工饲养环境中,分析水温对拟目乌贼幼体日生长率与存活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水温处于28.1~32℃之间时,拟目乌贼幼体的日生长率与水温呈正相关关系;当水温处于32~32.67℃时,拟目乌贼幼体的日生长率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当水温处于29.5~32.6℃时,拟目乌贼幼体不易出现幼体死亡(死亡率<6.25%),适宜拟目乌贼幼体的存活;而当水温处于32.3~34℃之间时,拟目乌贼幼体出现了13.16%~61.16%的幼体死亡,不适宜拟目乌贼幼体的存活。实验结果表明,当水温处于29.5~32℃之间时,拟目乌贼幼体的存活率高(存活率>93.75%),且日生长率处于0.24%~1.76%,适宜拟目乌贼幼体的存活。  相似文献   

2.
4种生态因子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与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旨在研究温度、盐度、饵料种类、投饵量对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幼体生长与存活率的影响,以确定其生长发育的最佳生态条件,为人工育苗提供理论依据。在室内控制条件下,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温度(18、21、24、27、30和33℃)、不同盐度(18、21、24、27、30和33)、不同饵料种类(虾糜、活糠虾、卤虫无节幼体、桡足类、死糠虾、虾糜+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活糠虾不同投饵量(0、2、4、6、8和10 g/d)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温度对虎斑乌贼幼体生长影响显著(P〈0.05),最适温度为24-27℃,在最适温度下,存活率为84.4%-91.1%,特定生长率为4.82%-6.13%,存活率(y)与温度(x)的函数关系为y=-0.15x3+30.637x-447.002(r2=0.923)。幼体适宜盐度为24-33,最适盐度为27,在最适盐度条件下,其存活率为(90.0±5.29)%,特定生长率为(3.71±0.34)%。投喂7种开口饵料,以活糠虾效果最佳,存活率为(96.7±2.94)%,特定生长率为(3.77±0.23)%;强化卤虫后无节幼体效果次之,存活率为(95.6±2.31)%,特定生长率为(2.54±0.15)%,其余各组培养效果均不理想。投喂活糠虾,随着投饵量的增加,其存活率随之提高,摄食量(y)与个体重(x)的回归方程为y=0.227x-0.063(r2=0.921)。  相似文献   

3.
几种生态因子对拟目乌贼胚胎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彭瑞冰  蒋霞敏  于曙光  罗江  唐锋  王春琳 《生态学报》2013,33(20):6560-6568
摘 要:本实验旨在研究盐度、光照周期、孵化密度、溶解氧对拟目乌贼(Sepia lycidas)胚胎发育的影响,以确定其胚胎发育最佳生态条件。在室内控制条件下,采用单因子试验研究了不同盐度(18、21、24、27、30、33、36),光照周期L:D(0 h:24 h、6 h:18 h、12 h:12 h),孵化密度(3、6、9、12、15 ind/L)等对其胚胎孵化率、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卵黄囊完全吸收率和初孵幼体大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盐度对胚胎发育影响显著(P<0.05),适宜盐度为27~33,最适盐度为30,最适盐度下孵化率达(93.33?2.89)%、培育周期为(25.67?0.58)d、孵化周期为(5.33?0.58)d、卵黄囊完全吸收率达(89.27?0.33)%、初孵幼体体重达(0.247?0.006)g;光照周期对孵化周期影响不显著(P>0.05),对其它指标影响显著(P<0.05),适宜光照周期为L:D(6 h:18 h),最适光照周期下孵化率达(80.33?2.89)%,培育周期为 (35.67?0.57) d、孵化周期为(4.67?0.57)d、卵黄囊完全吸收率达(82.18?7.72)%、初孵幼体体重达(0.243?0.012)g;在各孵化密度下充气与否,对胚胎发育有显著影响(P<0.01),水中含氧量≤5.55 mg/L时,胚胎发育受阻。在充气情况下不同孵化密度对胚胎发育影响显著(P<0.05),适宜孵化密度3~9 ind/L,最适宜孵化密度6 ind/L,最适孵化密度下孵化率达(96.67?2.89)%、培育周期为(29.67?0.58)d、孵化周期为(5.67?1.15)d、卵黄囊完全吸收率达(89.65?0.31)%、初孵幼体体重达(0.244?0.005)g。由此确定,其适宜的孵化盐度为27~33,光照周期为L:D(6 h:18 h),孵化密度为3~9 ind/L。由此确定,其适宜的孵化盐度为27~33,光照周期为L:D(6 h:18 h),孵化密度为3~9 ind/L。  相似文献   

4.
在水温(23±0.5)℃、pH 7.0~8.0、溶解氧>5 mg· L-1的条件下,研究孵化过程中不同盐度对拟目乌贼胚胎发育和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拟目乌贼卵透明略带奶油色,近椭圆形,短径为0.596~1.758 cm,长径为1.452~3.136 cm,刚产出的卵重约2g;孵化完成时,卵膜内的重量达到4.5g.在盐度为28‰时,经过28~30 d孵化,卵的短径和长径平均分别增加了0.601、0.615 cm,孵化率为57.0%;盐度为23‰时,卵的长径和短径也相应增加,增幅分别为0.567、1.263 cm,孵化率为13.5%;盐度为33‰时,经过28~30 d孵化,卵短径平均增长0.150 cm,而长径却缩短了0.141 cm,孵化率为9.5%;在盐度为13‰、18‰、38‰和43‰条件下,胚胎停止发育,孵化率为0.结果表明,拟目乌贼属于狭盐性种类,盐度变化对拟目乌贼胚胎发育和孵化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不同日龄(1日龄、7日龄、15日龄)的日本无针乌贼在不同盐度(10、15、20、25、30、35、40)条件下的生长及存活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日龄组日本无针乌贼的存活率及增重率均随盐度的升高而升高,但当盐度超过一定值后,其存活率及增重率随盐度的升高而降低。日本无针乌贼的适宜盐度范围为20~30,不同日龄乌贼幼体的适宜盐度范围略有不同,其中15日龄幼体对盐度的耐受性要优于1日龄及7日龄乌贼幼体。乌贼幼体的最适盐度约为25,其生长和存活均较高。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光照对虎斑乌贼受精卵孵化的影响,确定其胚胎发育的最佳光照条件,本研究采用单因子试验方法,分析了不同光照强度(10、30、50、70、90 μmol·m-2·s-1)和光周期L∶D(24 h∶0 h、18 h∶6 h、12 h∶12 h、6 h∶18 h、0 h∶24 h)对虎斑乌贼胚胎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光照强度对虎斑乌贼胚胎发育的孵化率、卵黄囊断裂率、培育周期、初孵幼体体质量与胴长均影响显著;而对孵化周期和幼体出膜7 d后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其中孵化率、培育周期、初孵幼体体质量与胴长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先增大后减小,而卵黄囊断裂率则逐渐增大.最适光照强度为30 μmol·m-2·s-1,此光照强度下孵化率为(90.0±4.1)%,卵黄囊断裂率为(7.3±1.5)%,培育周期为(25.50±0.35) d,孵化周期为(8.10±0.89) d,初孵幼体体质量为(0.213±0.011) g,胴长为(1.013±0.022) cm,出膜7 d后存活率为(97.1±4.0)%.不同光周期对虎斑乌贼胚胎发育的孵化率、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均影响显著,而对卵黄囊断裂率、初孵幼体体质量、胴长和幼体出膜7 d后存活率无显著影响.其中孵化率和孵化周期随着光照时间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最适光周期为LD(12 h12 h),此光周期下孵化率达(88.7±1.8)%,卵黄囊断裂率为(8.7±1.8)%,培育周期为(25.00±0.50) d,孵化周期为(7.00±3.20) d,初孵幼体体质量为(0.209±0.005) g,胴长为(0.998±0.026) cm,出膜7 d后存活率为(96.8±7.1)%.说明弱光照强度30 μmol·m-2·s-1和半日光照强度L∶D(12 h∶12 h)更有利于虎斑乌贼的胚胎孵化.在实际生产中,应避免阳光直射,采取适当的遮光措施.  相似文献   

7.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虫匽)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虫匽)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8.
拟目乌贼幼体日摄食量及其对体重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工养殖条件下,对拟目乌贼幼体的日摄食量和日增重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水温、盐度、pH等条件相对稳定的环境下,10~15d的拟目乌贼幼体平均日摄食虾苗(体长0.5mm)的条数分别是8、11、12、13、78、83条,在这种摄食量下,拟目乌贼幼体的日增重率分别为6.8%、5.68%、6.44%、8.81%、12.5%。其胴长、体重的生长符合S型曲线生长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体重、盐度和温度对不同规格的虎斑乌贼(Sepia pharaonis)幼体耗氧率、排氨率以及其窒息点的影响。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和密闭静水法, 对不同体重下(0.212、0.385、0.476、0.597、0.754和0.946 g)虎斑乌贼幼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 以及不同体重(0.476、0.673、1.341、3.873和4.205 g)幼体的窒息点进行了测定, 同时研究了不同盐度(19‰、22‰、25‰、28‰和31‰)和温度(18、21、24、27和30℃)对不同规格[A: 体重(0.366±0.042) g, B: 体重(0.556±0.038) g, C: 体重(0.844±0.051) g]的虎斑乌贼幼体耗氧率(RO)和排氨率(RN)的影响。结果表明: (1)虎斑乌贼幼体体重对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影响显著(P<0.05)。随着幼体体重的增长, 耗氧率和排氨率显著下降, 个体越小耗氧率和排氨率越大; (2)盐度对幼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 均随着盐度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 其中, A规格和B规格的幼体在盐度25‰时, 耗氧率和排氨率显著低于盐度19‰、22‰和31‰时的3个试验组(P<0.05), 而与盐度28‰时无显著差异(P>0.05); C规格幼体的耗氧率在盐度28‰时显著低于盐度19‰组(P<0.05), 而排氨率在盐度25‰时显著低于盐度19‰和31‰两组(P<0.05)。盐度对A规格幼体的氧氮比(O/N)值有显著影响(P<0.05), 而对B规格和C规格的幼体无显著影响(P>0.05)。(3)温度对不同规格幼体的耗氧率和排氨率有显著影响(P<0.05), 均随温度的增长, 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其中, A规格和C规格幼体的耗氧率在27℃时, 显著高于18和30℃两组(P<0.05), B规格的在水温24℃时显著高于18和30℃(P<0.05); A规格和B规格幼体的排氨率分别在24和27℃时, 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组(P<0.05), C规格的在温度27℃时, 显著高于18和30℃两组(P<0.05); 温度对A规格幼体的O/N值有显著影响(P<0.05), 而对B规格和C规格的幼体无显著影响(P>0.05)。(4)虎斑乌贼幼体的窒息点为0.84—1.62 mg/L, 随着体重的增加而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0.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虫匽)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虫匽)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11.
12.
13.
通过对6种藓类植物,即褶叶青藓(Brachythecium salebrosum(Web.et Mohr.)B.S.G.)、湿地匐灯藓(Plagiomnium acutum(Lindb.)Kop.)、侧枝匐灯藓(Plagiomnium maximoviczii(Lindb.)Kop.)、大凤尾藓(Fissidensnobilis Griff.)、大羽藓(Thuidium cymbifolium(Doz.et Molk.)B.S.G.)和大灰藓(Hypnum plumaeforme Wils.)嫩茎和老茎的石蜡切片和显微观察发现,同一藓类植株的嫩茎和老茎,茎结构稳定,不同种藓类植物茎横切面具有不同特征.植物体茎横切面形状、表层细胞的层数、细胞大小和细胞壁厚薄、皮层细胞大小和形状、中轴的有无以及比例等特征可以作为藓类植物的分科分类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