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膨式食管金属加膜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和气管食管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对63例恶性食管狭窄和气管食管瘘患者实施食管支架置入,男45例,女28例;年龄45~81岁,平均69.3岁。支架为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支架植入均在DSA监视下操作完成。结果:63例均一次性放置成功,即刻口服造影通过顺利剂。结论:自膨式食管金属加膜支架是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和气管食管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自膨式食管金属加膜支架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和气管食管瘘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对63例恶性食管狭窄和气管食管瘘患者实施食管支架置入,男45例,女28例;年龄45~81岁,平均69.3岁。支架为MTN型形状记忆钛镍合金食管加膜支架(南京微创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支架植入均在DSA监视下操作完成。结果:63例均一次性放置成功,即刻口服造影通过顺利剂。结论:自膨式食管金属加膜支架是治疗恶性食管狭窄和气管食管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孟初飞  孙利民  何亚龙 《蛇志》2010,22(1):53-53
食管贲门良恶性狭窄病变是临床常见疾病,我院及镇江市江滨医院自2004年3月至2009年12月,采用探条扩张术治疗食管贲门狭窄患者69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新型生物可降解支架治疗颈部食管吻合口瘘的效果,为治疗食管吻合口瘘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采用切开吻合置管造瘘法建立颈部食管吻合口瘘的动物模型,1周后,食管造影确定食管瘘口完成。完全随机分组,空白对照组(A组,n=5),对照组(B组,n=5)和实验组(C组,n=5)。实验组使用生物可降解支架封闭瘘口,而对照组应用同规格不可降解支架封堵食管瘘口。植入后每周行食管造影,观察支架及瘘口情况,植入后8周为实验终点。结果:本研究成功建立了兔颈部食管吻合口瘘的动物模型,至实验终点,普通支架组,支架覆盖瘘口,未发生支架移位及穿孔等现象。新型可分解支架组,3例支架分别在支架植入后5-8周分解,发生移位。实验组与对照组闭合率无统计学意义(4/5比3/5,P0.05)。结论:新型生物可降解支架支架是治疗食管吻合口瘘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食管内照射支架与普通支架治疗晚期食管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09年08月份-2010年03月份就诊于我院进行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4例(采用食管内照射支架治疗),对照组64例(采用普通支架治疗),回顾性分析患者的KPS评分以及生存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KPS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KPS评分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术后3个月KPS评分为87.63±8.25分,术后6个月KPS评分为85.41±6.51分,与对照组比较,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存在显著性.结论:食管内照射支架能够显著改善食管癌患者的身体情况,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是一种较为安全有效地方法,建议临床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洁俐  刘剑梅  王自秀 《蛇志》2014,(3):318-319
目的探讨纤支镜定位法置入支架治疗难治性恶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配合与护理。方法对2006~2010年收治的9例难治性恶性气管-支气管狭窄的患者在行气管-支气管支架治疗中,给予精心的护理和密切的病情观察。结果 9例难治性恶性气管-支气管狭窄患者顺利置入支架,术后呼吸困难症状均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做好术前充分准备和患者心理护理,准确的护理配合及术后精心护理,对提高支架置入成功率、缩短支架放置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采用自膨式覆膜支架封堵治疗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6例经碘水造影检查证实的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患者,植入覆膜支架后,持续性胸腔引流,抗感染治疗。结果:6例患者共植入7枚支架,支架展开良好,1枚移位。有效率6/7(86%)。置入覆膜支架后,既封堵了瘘口又解决了进食问题,控制了感染。结论:采用自膨式覆膜支架封堵治疗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采用自膨式覆膜支架封堵治疗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临床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6例经碘水造影检查证实的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患者,植入覆膜支架后,持续性胸腔引流,抗感染治疗。结果:6例患者共植入7枚支架,支架展开良好,1枚移位。有效率6/7(86%)。置入覆膜支架后,既封堵了瘘口又解决了进食问题,控制了感染。结论:采用自膨式覆膜支架封堵治疗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22例大脑中动脉狭窄患者行血管内支架成形术,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疗效及治疗经验.结果:22例患者共植入22枚支架,均获得成功.术后即刻造影狭窄率为(11.2±4.5)%,较术前(79±15)%明显改善.术后残余狭窄程度均小于20%.临床随访无TIA发作或脑卒中再发,DSA随访除1例外均无再狭窄发生.结论:血管内支架成形术治疗大脑中动脉狭窄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后患者临床预后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 年1 月到2014 年1 月我院收治的接受支架置入术的颈动脉狭窄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5 例,对照组给予 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连续治疗1 年,比较两组支架内再狭窄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治 疗前和治疗后两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研究组1 年内支架再狭窄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 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s-CRP 和IL-6 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狭窄并支架置入术患者,能 显著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率及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良性中心气道狭窄支气管镜介入治疗术后近远期再狭窄相关因素。方法对2011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60例良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经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治疗方式包括高频电刀、冷冻、球囊扩张、金属覆膜支架置入等。治疗后对患者的治疗时机、局部感染情况、治疗方法、气道狭窄病因、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情况进行分析,随访观察评估术后疗效、出现再狭窄的时间,探讨近远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 Cox回归分析表明,患有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治疗时机不当(溃疡坏死增值阶段)、局部感染是良性气管狭窄支气管镜下腔内介入治疗术后近期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其对再狭窄影响的风险比(OR值)依次为6.715、2.197、5.820、6.914、5.345。支架置入和治疗时机不当(溃疡坏死增值阶段)是良性气管狭窄支气管镜下腔内介入治疗术后远期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其对再狭窄影响的风险比(OR值)分别为6.706,7.154。结论良性中心气道狭窄患者支气管镜下腔内介入治疗术后近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是基础疾病、球囊扩张、支架置入、局部感染、治疗时机不当,远期再狭窄危险因素是支架置入和治疗时机不当。  相似文献   

12.
摘要 目的:研究支架置入术(SI)治疗椎动脉起始段狭窄(VAOS)的临床疗效及术后支架内再狭窄(ISR)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从2018年1月到2020年2月在我院接受SI治疗的VAOS患者83例纳入本次研究。剔除1例手术失败及1例死亡患者的病例后,对剩余81例患者根据患者是否发生ISR,将其分成ISR组28例和无ISR组53例。随访分析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患者发生ISR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同时分析患者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与血管狭窄情况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相关性。结果:83例VAOS患者接受SI术式治疗后,手术成功率为98.80%(82/83)。术后有3例患者发生动脉痉挛,另有1例患者在术后7 d由于继发脑出血而死亡,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4.82%(4/83)。ISR组的高脂血症、合并颈内动脉的狭窄、椎动脉的狭窄部位为双侧、支架类型为裸支架的比例分别高于无ISR组(均P<0.05)。根据Pearson法分析相关性显示,患者NIHSS评分与血管狭窄率、狭窄血管长度、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和舒张期末流速(EDV)均呈正相关(P<0.05)。根据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发生ISR影响因素包含高脂血症和支架类型为裸支架,以及合并颈内动脉的狭窄和并发双侧椎动脉的狭窄(P<0.05)。结论:SI术式治疗的VAOS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且术后ISR的影响因素主要包含高脂血症和支架类型为裸支架,以及合并颈内动脉的狭窄和并发双侧椎动脉的狭窄,临床上应引起相应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Ⅲa型食管闭锁的疗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3年6月我院采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的8例Ⅲa型食管闭锁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例,女2例,食管两盲端距离均大于3 cm。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手术。6例治愈出院,1例死亡,1例家长放弃治疗。术后5例有严重肺炎,近期吻合口瘘2例。随访6个月至5年,吻合口狭窄2例,均行食管扩张术治愈,轻度胃食管反流4例,均未行抗反流手术,采用少量多餐及体味喂养治疗后症状缓解。结论:新生儿期采用Ⅰ期胃代食管术治疗Ⅲa型食管闭锁临床可行,避免了分期手术,缩短了治疗周期,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改善认知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颈动脉狭窄患者支架置入术时其认知功能的影响及简易精神评估量表(MMSE)与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CA)有无相关性。方法:收集124例颈动脉支架置入患者,在支架置入前及置入后1、3、6月分别应用简易精神评估量表(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北京版(MoCA)、P300检测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对患者卒中有无复发进行登记,所有患者意识清楚,能配合完成上述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安全、成功的置入颈动脉支架,无相关并发症出现;支架置入前颈动脉的狭窄率为(84±8.6)%,支架置入以后颈动脉狭窄率为(4.8±3.8)%,狭窄率较术前明显狭窄:支架置入前患者的MMSE、MoCA及P300潜伏期分别为21±3.1、14±3.6 ms,在治疗后随访的1、3及6个月,MMSE、MoCA明显提高而P300明显缩短;MMSE与MocA呈正相关;在随访期内患者无有症状的卒中复发。结论:颈动脉狭窄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颈动脉支架置入可以改善患者认知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5.
作者研制了了钛镍记忆合金扩张支架,用于治疗晚期气管癌或肺癌侵犯气管造成的严重气管狭窄及梗阻,并取得成功。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支架能否用于良性病变。如:气管化学灼伤;气管软化症等所引起的严重气管狭窄和梗阻,设计了本实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颈动脉狭窄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CAS)患者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神经内科收住的急性脑梗死(前循环)患者75例,按颈内动脉狭窄程度,分成无狭窄组,轻度狭窄组(狭窄程度〈30%),中度狭窄组(30-69%)和治疗组(70.99%),前三组给予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应用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MSE)、搭火柴测验(stickTest),对患者进行认知功能评估,比较术前、术后不同时期认知功能的变化,同时利用SPECT/CT对治疗组20例患者术后局部脑血流改善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术前比较MoCA总分、MMSE评分、StickTest评分,发现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且随着颈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认知功能受损越明显;治疗组在术后1周与术前比较,评分反而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前比较,评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通过SPECT/CT对治疗组术前感兴趣区血流量与同侧小脑平均脑血流量比较,术后再与同侧小脑比较,结果显示术后脑灌注明显改善。结论:颈动脉狭窄与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有关,而且认知功能障碍的程度与颈动脉狭窄程度呈正相关,颈内动脉支架置入术可最终改善认知功能,尤其表现在视空间/执行能力,延迟回忆能力,注意力等方面。  相似文献   

17.
张小明  胡卫列  宋波 《生物磁学》2009,(20):3988-3989,3993
支架在泌尿外科中广泛应用,在尿道狭窄中的应用日益增多。按其降解属性可分为可降解支架和非降解支架。非降解支架为金属支架和硅胶管。降解支架目前正在兴起,其适应症及功能仍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就支架在尿道狭窄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血管支架是一种植入血管狭窄性病变区的金属丝网管状器械,用于治疗冠心病等血管性疾病,进行血管重建手术的植入器械,可支撑动脉血管开启的作用。目前应用的是裸金属支架和药物涂层支架,这两种支架都有导致血栓等风险的缺陷。  相似文献   

19.
加热支架治疗食道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腔内支架放置是治疗食道癌引起的狭窄与梗阻的有效姑息性治疗手段,但仅仅是机械性的扩张来解除梗阻,肿瘤仍然继续生长,可引起食道的再狭窄.利用各种方法对植入的支架进行加热,对食道癌既进行扩张治疗,又进行积极热疗,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管状胃代食管术与全胃代食管术治疗食管癌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2005年1月到2015年2月选择我院收治的100例食管癌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所有患者都行食管癌切除术,同时对照组给予全胃代食管手术,治疗组给予管状胃代食管术,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指标、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完成手术,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胃肠减压时间及术后闭式引流时间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反流性食管炎、胃排空障碍、胸胃综合征、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日常生活、一般状况、治疗相关症状、社会影响、情感活动评分都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对于全胃代食管术,管状胃代食管术在治疗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具有更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