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2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三种方法对扁担塘长角涵螺的周年生产量进行了测算 ,结果表明 ,三种方法得到的生产量及P/B系数吻合较好。生产量的带壳湿重和去壳干重分别是 :体长频率法 ,2 .0 88g·m 2 ·a 1 ,0 .1 0 3g·m 2 ·a 1 ;Allen曲线法 ,2 .1 2 2g·m 2 ·a 1 ,0 .1 0 6g·m 2 ·a 1 ;瞬时生长率法 ,2 .2 73g·m 2 ·a 1 ,0 .1 1 4g·m 2 ·a 1 。对应的P/B系数为 4.3 ,4.3 ,4.0。  相似文献   

2.
1996—1997年对扁担塘螺类优势种之一铜锈环棱螺进行了周年研究,结果表明其种群含四个年龄组,其中1996年组生长最快,其带壳湿重瞬时生长率为4.15,去壳干重瞬时生长率为3.40。采用瞬时生长率法测算其周年生产量为:带壳湿重,15.77g·m-2·a-1;去壳干重,0.8624g·m-2·a-1。P/B系数基本一致,分别为0.50,0.51。铜锈环棱螺的生产量的去壳干重(Wd,g·m-2·a-1)和带壳湿重(Ww,g·m-2·a-1)满足下列关系:Ww=17.20Wd。  相似文献   

3.
2005年4月~2006年3月期间,对军山湖耳河螺(Rivularia auriculata)进行了周年逐月采集,分析了耳河螺的种群动态,并采用瞬时生长率法测算了周年生产量.结果表明种群含三个年龄组,年均生物量13.37 g·m-2,年均密度8.12 ind·m-2.种群密度峰值出现在8月为24 ind·m-2,次年3月份有最低值为3.2 ind·m-2.生物量峰值则出现在9月为30.32 g·m-2、次年3月生物量有最小值为3.872 g·m-2.耳河螺周年生产量(带壳湿重)为3.5592(g·m-2·a-1),周年P/B系数为0.27.与其他研究比较,结果较为合理.P/B系数较低,说明这一资源日趋贫乏,需要合理的保护利用.  相似文献   

4.
谈冰畅  朱小龙  宁晓雨  谷娇  安苗  李宽意 《生态学报》2015,35(10):3199-3203
在室外受控实验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密度(0,150,450个/m2)纹沼螺(Parafossarulus striatulus)对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spiralis)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螺类牧食活动促进了苦草生长,与无螺对照组相比,低密度螺处理组中苦草的相对生长率、株高均增加了20%;高密度组中苦草的相对生长率、叶片数和株高分别增加了28%、15%和27%。分析表明,纹沼螺通过牧食活动降低植物叶片上附着生物干重,从而促进了苦草生长。丰富了螺-草互利关系的研究内容,有助于加深理解水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的生态关系。  相似文献   

5.
武汉东湖湖球蚬种群动态及生产力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99年 6月至 2 0 0 0年 5月对武汉东湖湖球蚬进行了周年研究。湖球蚬年均密度和生物量分别为 10 0 2ind /m2 和12 1g/m2 ,密度和生物量的高峰分别出现在 4月 (2 97ind /m2 )和 3月 (4 3 8g/m2 ) ;湖球蚬为一年一代 ,其种群含有 3个年龄组 ,其中 1999年龄组占绝对优势。利用瞬时增长率法和体长频率法计算湖球蚬的周年生产量为带壳湿重4 2 79g/m2 ,去壳干重 2 4 4g/m2 ,P/B系数为 3 5 5。同时湖球蚬的生产力动态也被研究 ,结果表明其生产量累积过程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  相似文献   

6.
保安湖麦穗鱼种生物学V.生产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1995年10月至1996年11月,依据有关种群参数估算了保安湖1#试验围拦中麦穗鱼的生产力。月平均瞬时生长率的变化与年龄和季节有关,随着年龄增加生长率降低,在生活史的早期阶段生长最快,生长率一般在春、夏季较高。在研究期间,种群平均生物量为18.27kg*hm-2,周年生产力为36.53kg*hm-2*a-1,P/B系数为2.0。1996世代对总生产力的贡献为67.9%。种群月平均生物量及生产力均表现出了较明显的季节变化,生物量在秋季(9月)出现峰值,生产力在冬季非常低,在夏季(7月)出现峰值,夏季生产力占总生产力的77.6%。  相似文献   

7.
武汉东湖铜锈环棱螺种群变动和生产量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报道了东湖环棱螺的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种群增长率和生物量、生产量、P/B系数及其在不同湖区中的季节变化;用指数生长模型计算种群增长率。以累计总增长的方法估算种群生产量。研究结果表明,水果湖区铜锈环棱螺年平均生物量为554.37克·米-2,累计生产量为604.99克·米-2·年-1,P/B系数为1.09;郭郑湖区平均生物量为286.74克·米-2,生产量为308.99克·米-2·年-1,P/B系数为1.08。本文还对影响铜锈环棱螺的种群变动和生产量的生态因子作了扼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武汉东湖桡足类生物量及生产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本文主要论述1980—1982年武汉东湖桡足类生物量及生产量的测算结果。三周年来在东湖Ⅰ、Ⅱ采样站上共观察到5种剑水蚤:广布中剑水蚤(Mesocyclops leuckarti)、近邻剑水蚤(Cyclops vicinus vicinus)、透明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hyalinus)、台湾温剑水蚤(Thermocyclops taihokuensis)、锯缘真剑水蚤(Eucyclops serrulatus)和5种哲水蚤:球状许水蚤(Schmackeria forbesi)特异荡镖水蚤(Neutrodiaptomus incongruens)、右突新鏢水蚤(Neodiaptomus schmackeria)、中华原鏢水蚤(Eodiaptomus sinensis)、汤匙华哲水蚤(Sinocalanus dorrii)。其总年平均生物量为321.74毫克干重/平方米。其中剑水蚤为194.70毫克干重/平方米,占60.51%;哲水蚤为127.04毫克干重/平方米,占39.49%。总年生产量为16.959克干重/平方米。其中剑水蚤为11.225克干重/平方米,占66.19%;哲水蚤为5.734克干重/平方米,占33.81%。年P/B比为52.55;其中剑水蚤为57.63,哲水蚤为46.02。各发育阶段的年平均生物量以桡足幼体最高,其次为无节幼体,卵最低。年生产量则以无节幼体最高,其次为桡足幼体,卵最低。从各种类所占总年平均生物量、年生产量的百分比值来看,广布中剑水蚤的比值最大,其次为球状许水蚤、近邻剑水蚤和特异荡鏢水蚤。    相似文献   

9.
武汉东湖不同湖区底泥总磷含量及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2,他引:36  
以武汉东湖为对象,研究了1998.03—1999.02期间不同营养水平湖区底泥中(0—5cm,5—10cm)总磷的含量及季节动态。6个站平均总磷含量为1.15mg/g,同80年代初相比,Ⅰ、Ⅱ站底泥中总磷含量分别增高1.42倍和1.03倍。受污水排放影响较重的0站磷含量高达2.78mg/g,而受污水排放影响较小的Ⅳ、Ⅴ站仅分别为0.52mg/g和0.50mg/g。东湖底泥中磷年平均含量与湖水中磷年平均浓度相关系数极高(r=0.997,n=5,p<0.02)。通过对不同湖泊的底泥磷含量、水柱磷含量和外源负荷的比较和相关分析可以看出,水柱中磷含量较高,磷负荷较大的湖泊底泥中磷含量也高。可以预测,即使东湖的外源负荷得以控制,巨大的底泥磷内源负荷将会继续对东湖水质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0.
腹足类化石在地层中丰富且常见,但在琥珀中保存较少。文中描述了产自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中的陆生腹足类化石2属2种:Euthema naggsi Yu, Wang and Pan, 2018, Truncatellina dilatatus sp. nov.。这些陆生腹足类新材料的发现,提高了缅甸琥珀中陆生腹足类物种多样性,并进一步印证了白垩纪中期缅甸琥珀森林温暖潮湿的热带雨林环境。  相似文献   

11.
武汉东湖针簇多肢轮虫的种群变动和生产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针簇多肢轮虫(Polyarthra trigla)是武汉东湖的优势轮虫,1983,5—1984,4在Ⅰ,Ⅱ站分别测定了这种轮虫卵和种群密度。Ⅰ站卵的密度在0—245个/升之间,平均为27个/升,种群密度为0—6600个/升,平均为362个/升;Ⅱ站卵的密度为0—321个/升,平均为22个/升,种群密度为0—2770个/升,平均为159个/升。在5—30℃的培养温度下,卵的发育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它们间的关系可用下列回归方程表示: lnD=0.4627 1.2929lnT-0.4995(lnT)~2 用直接称重法测定该种轮虫平均干重为0.07微克。计算了针簇多肢轮虫的瞬时出生率,增长率和死亡率。用二种不同的方法测定了这种轮虫的生产量。Ⅰ站的平均日生产量,用世代时间法测得10.19微克/升,用卵比率法测得5.98微克;Ⅱ站分别为3.59和3.01微克/升。  相似文献   

12.
底泥再悬浮对东湖水体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底泥再悬浮对东湖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通过模拟东湖通道施工导致的底泥再悬浮过程, 用原位黑白瓶法测量了水体初级生产力, 同步测定受试水体的光强、营养盐以及藻类叶绿素荧光活性, 结果表明, 随着再悬浮底泥含量的增加, 水体出现明显的光衰减现象, 光强显著降低(P0.05); 总氮总磷浓度升高; 藻类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上升; 水体呼吸作用显著增强(P0.05), 总初级生产力与净初级生产力先增大后减小。与不含再悬浮底泥的对照组相比, 水体再悬浮底泥含量50100 g/L处理组具有较高的初级生产力; 相对其他处理组, 再悬浮底泥含量200 g/L处理组的初级生产力显著降低(P0.05), 且其净初级生产力为负值。研究结果表明, 在一定范围内的底泥再悬浮通过增加水体营养盐含量的方式提高水体初级生产力, 较大含量的再悬浮底泥则通过影响水体光强降低初级生产力, 该结果确认了东湖通道施工引起的底泥再悬浮对水域生态系统的影响, 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