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 况 1993年8月28日,日本的重要港口城市横滨沐浴在太平洋湿润的海风和秋日熙丽的阳光下,来自世界各国的植物学工作者纷纷汇向座落在太平洋之滨的国际会议中心。自1864年第一次植物学会议(当时还未形成国际植物学大会——作者注)举行以来,首次在亚洲举行的(第十五届)国际植物学大会在横滨开幕。开幕式是在宽敞的大厅里进行。大会由本届大会日本全国顾问委员会主席I.Takeuchi先生主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杂志伴随着中国科学院的成立,自1950年创刊至今已届62年.《中国科学》曾经是展示中国科技成果的最主要学术刊物,在过去60多年间发表了大量科学研究论文,见证和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并为促进我国科学家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与了解做出了重要贡献.自2008年以来,《中国科学》进行了全面改  相似文献   

3.
九寨沟是个年轻的自然保护区自1993年12月14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将九寨沟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以来,九寨沟就从一个不知名的山谷,成了蜚声中外的名胜。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人们对自然资源的态度各不相同,九寨沟的发展也经历了不少坎坷。首先是建立林场、大量砍伐森林长达10  相似文献   

4.
正广东鼎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1956年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然保护区,也是1980年我国第一批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的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保护着誉为"北回归沙漠带上的绿色明珠"的地带性森林植被——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及其生物多样性。作为唯一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管理的自然保护区,不仅由科学家主导建立,也一直由科学家主导着建设和管理,其科研监测平台所支撑的科研成果,获得2008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12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国家级奖励。是"全国青少年走进科学世界科技活动示  相似文献   

5.
《生命世界》2006,(5):13-13
国际戒烟竞赛(Quit & Win)是一个通过奖励来支持、鼓励人们戒烟的国际竞赛项目,是在世界范围内,由多国合作并参与的一种低成本、高效益的国际控烟运动.这项大赛从1994年开始,每两年举办一次。我国从1996年开始组织参加国际戒烟竞赛,  相似文献   

6.
自1868年瑞士科学家米歇尔第一次在人体细胞里发现了核酸以来,百余年间,有关核酸研究的进展日新月异。  相似文献   

7.
岳东方 《生命科学》2008,20(6):849-849
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0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授予日本科学家下村修(Osamu Shimomura)、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Martin Chalfie)和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健(Roger Y.Tsien),以奖励其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发现及发展中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彭少麟  吴可可 《生态学报》2015,35(16):5570-5572
<正>第六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于2015年8月23日至27日在英国足球之都曼城(Manchester)召开,这是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自2000年后再次在英国召开。也是国际恢复生态学学会2005年在西班牙召开第17次大会时,将会议定称为"首届国际恢复生态学大会"以来再次在欧洲召开。来自世界64个国家或地区的800余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国际药用植物利用学术讨论会由世界卫生组织和Morris树木园主办,于1993年4月9~12日在美国费城Morris树木园召开。 此次国际药用植物学术讨论会是继世界卫生组织于1989年在泰国青迈召开的药用植物国际会议后,又一次传统药用植物计划的系列会议,到会的有36个国家和地区,共250余人,包括药用植物专家、医药研究和生产的组织领导者、历史、医学、植物、生化等多方面的科学家和生产商等。  相似文献   

10.
由我国生物化学先驱和前辈郑集教授与张昌颖教授出资,特设“郑集优秀论文奖励基金”(1993年建立)和“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2006年建立),奖励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上发表优秀论文的年轻科技工作者。2014-2015年“郑集-张昌颖优秀论文奖励基金”优秀论文在《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编辑委员会成员信函提名“优秀论文候选”基础上,再经编辑委员会成员及部分审稿人信函投票选出,并在2016年全国生化大会上颁发优秀论文的获奖证书及奖励基金。  相似文献   

11.
1993年7月10~15日在瑞典Skvde市召开了1993年国际麻醉性药物研究大会(International Narcotic Research Conference,INRC)。这是20年前召开首届INRC以来一次激动人心的盛会,会上宣布三类阿片受体(mu,delta,kappa)全部克隆成功。本文介绍会议内外的一些背景资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简称"两刊")自1950年创刊以来,曾经发表了大量重要的科研成果,见证和推动了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并为促进我国科学家与国际学术界的交流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08年以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支持下,"两刊"从办刊理念和目标、管理体系、体制机制、办刊队伍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目前已经初见成效,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中国科学:生命科学》(中、英文版,下同)为"两刊"系列期刊之一,力求及时报道生命科学研究领域的  相似文献   

13.
敬告读者     
《生理科学进展》2007,38(4):F0003-F0003
2008年全国期刊征订工作即将开始,请读者及时到当地邮局办理订阅手续。2008年本刊定价为每册10元,全年四期,共40元。邮发代号:2-567。另外,本刊编辑部尚有自1993年以来的存刊,1993、1994年每册4元,1995年每册5元,1996、1997年每册6元,1998~2000年每册7元,2001~2007年每册10元。  相似文献   

14.
自1990年第一届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在捷克举办以来,迄今为止已经举办了15届。15年来,参赛国家也从最初的6个发展到现在的40个。每年比赛都会有一大批天资优异,热爱生物学的中学生从这里走进科学的殿堂,并把生物学研究当作自己一生的职业。从1993年开始,我国每年都会派出选手参加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他们与各国优秀的中学生同场竞技,共获得金牌27枚、银牌18枚、铜牌2枚。其中4人还获得国际金牌榜第一名,是各参赛国之最。2005年第16届国际生物奥林匹克将在北京举办,届时又将有日本等6个国家加入这次聚会。国际中学生生物奥林匹克已成为各国中学生交流学习成果、展示聪明才智的舞台,受到了越来越  相似文献   

15.
《生命科学》2008,20(6):836-836
2008年12月1日下午,第五届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颁奖典礼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隆重举行。该奖项于2004年1月1曰创立,作为欧莱雅一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为投身于科学的女性”计划在中国的延伸和发展,旨在表彰奖励那些在科学研究和科学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的青年女科学家,使更多的年轻女性投身到新时期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中来。五年来,中国青年女科学家奖获奖者达到44名,  相似文献   

16.
我们非常高兴地宣布 ,《生理学报》国际咨询委员会现在正式成立了。国际咨询委员会由北美、欧洲、大洋洲七个国家的九位著名科学家组成。国际咨询委员会的任务是对《生理学报》的进一步改进提出各种咨询意见和具体帮助 ,向世界介绍《生理学报》 ,并鼓励国外的科学家向《生理学报》投稿。我相信 ,国际咨询委员会将成为中国科学家和国际同行之间进行广泛联系的一座桥梁 ,并希望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 ,《生理学报》在不久的将来能进一步走向世界 ,成为一本国际性的杂志。  相似文献   

17.
由国际生物圈地圈计划 (简称 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中人类空间计划 (简称 IHD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 (简称 WCRP)和国际多样性研究计划 (简称 DIVERSITAS)等四个国际项目共同组织的全球变化开放科学大会于 2 0 0 1年 7月 1 0~ 1 3日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会议的主题是“变化的地球面临挑战”。来自全球近 1 0 0个国家和地区约 2 0 0 0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 ,其中中国科学家近 80人 (含台湾科学家 7人 )。1 会议背景随着人类和社会的发展 ,人类活动全面改变着地球的环境。人口增长、CO2 等温室气体排放增加、以及土地利用和覆盖…  相似文献   

18.
周婷  刘碧颖  赵文胜  陈子豪  张朔 《生态学报》2023,43(19):8254-8255
<正>国际植被科学协会(IAVS)第65届年会于2023年9月3—8日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海滨城市科夫斯港(Coffs Harbour)举行。这是年会自2014年后第二次于澳大利亚召开。国际植被科学协会(IAVS)是一个由对植被理论和实践研究感兴趣的科学家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全球性联盟,其前身成立于1939年。IAVS的主要目标是促进世界各地的植被科学家之间的联系和合作,推进植被科学及其应用的各个领域研究。  相似文献   

19.
计划背景继"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又一项重大的基因组计划——水稻基因组计划排上了各国科学家们的日程。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全球近半数人口以水稻为主食。由于巨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国际上对水稻基因组研究的竞争非常激烈。日本于1991年将水稻基因组制图列入研究规划。1997年9月,由日本科学家牵头发起"国际水稻基因组计划"  相似文献   

20.
王虹 《遗传》2006,28(9):1055-1056
自1900年诺贝尔奖设奖以来, 许多科学家获得这一科学上的最高奖, 但能两次摘取诺贝尔奖桂冠的科学家少之又少, 弗雷德里克·桑格就是这样的杰出科学家。桑格于1955年完成了第一个蛋白质——牛胰岛素化学结构的测定, 获得1958年的诺贝尔化学奖;1977年, 他的研究小组成功地测定了第一个噬菌体ΦX174全基因组5 386碱基对的核苷酸序列, 并发明快速测定DNA序列的新方法。因此, 与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伯格(P. Berg)和吉尔伯特(W. Gilbert)分享1980年诺贝尔化学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