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小鼠原生殖细胞体外培养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许新  严缘昌特 《生命科学》1999,11(3):114-116
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germcell,PGC)是胚胎生殖谱系最原始形式的细胞,在体胚胎迁移期PGC增殖极为旺盛。体外培养的小鼠迁移期PGC在饲养层细胞和三种生长因子(干细胞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及白血病抑制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可发展为长期增殖并维持不分化状态的胚胎性干细胞,即胚胎生殖细胞(embryonicgermcell,EG),具全能性发育潜能。EG建系成功对于研究生殖细胞发育以及寻找新的转基因动物操作的有效载体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内含子的位置不影响转基因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含子在转基因动物的基因表达中具有重要作用,以乳清酸蛋白(WAP)基因5′区为调控序列,人基因组G-CSF基因为目的片段,将WAP基因第一内含子插入G-CSF基因5′端,构建成转基因动物乳腺表达载体。将其直接注射到小鼠乳腺,在泌乳期表达出人G-CSF。表明内含子在5′端的位置不影响转基因的表达,同时也表明内含子对表达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从人正常胸主动脉分离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HASMC)合成PG的影响。HASMC在不加(对照)或加HSPG(19μg醛酸/ml)的 ̄(35)S-硫酸钠培养液中培养,以标记PG。继之,培养液及细胞层的4mol/L盐酸胍提取液中的PGs经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发现加HSPG后,培养液中的HSPG,硫酸软骨素PG(CSPG)及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PG(DSCSPG)均明显增高,而细胞层中仅HSPG和CSPG增高,且加HSPG后细胞层的DSCSPG分子大小有所不同,进一步分析DSCSPG中DS及CS含量发现加HSPG组HASMC细胞层中的DS%含量略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HSPG可刺激HASMC的PG合成,其可能与血管壁修复及动脉壁脂质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4.
将猪生长激素基因(PGH)克隆到质粒pUC19上,经酶切分析,确定其酶切图谱.把PGH转录起始位点以前的序列切掉,换上羊MT-1a基因的启动子,构建成可以调控的表达载体pSMTPGH,用于转基因动物的研究.采用微注射法将线状pSMTPGH导入猪、鼠和金鱼的受精卵中,得到了相应的转基因动物.对这些动物鉴定分析表明,外源基因整合率因动物不同而异,但该基因在这3种动物中的整合率均在9%以上,其生长速度都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5.
猪生长激素基因表达质粒的构建及其转基因动物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猪生长激素基因(PGH)克隆到质粒pUC19上,经酶切分析,确定其酶切图谱。把PGH转录起始位点以前的序列切掉,换上羊MT-1a基因的启动子,构建成可以调控的表达载体pSMTPGH,用于转基因动物的研究。采用微注射法将线状pSMTPGH导入猪、鼠和金鱼的受精卵中,得到了相应的转基因动物。对这些动物鉴定分析表明,外源基因整合率因动物不同而异,但该基因在这3种动物中的整合率均在9%以上,其生长速度都  相似文献   

6.
动物的生殖细胞是从哪里来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殖细胞是机体内一种特殊分化的细胞。动物的个体发生就是从雌、雄配子的受精开始的,并借此达到种族繁衍。那么,这些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是怎样形成的?从什么时候开始产生的?以及怎样形成生殖腺的? 现在已证实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中八个门近九十种动物的生殖细胞是从胚胎的原生殖细胞(Primordial germ cell)发育来的。原生殖细胞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有些卵裂球内含有一种特殊的细胞质,它可被一定的染料着色,呈现出一定的形态结构,人们把这种物质称为生殖质(germinal plasm)。含有这种生殖质的卵裂球就被称为原生殖细胞,胚胎的生殖细胞就是由它形成的。当然在不同的动物中,这种特殊的细胞质还有别的名称。如昆虫中称为极质(Polar  相似文献   

7.
从人正常胸主动脉分离硫酸乙肝素蛋白聚糖,观察其对体外培养的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PG的影响,HASMC在不加或加HSPG的^35S-硫酸钠培养液中培养,以标记PG继之,培养液及细胞层的4mol/L盐酸胍提取液是PGs经离子交换及凝胶过滤柱层析分离,发现加HSPG后,培养液中的HSPG,硫酸软骨素PG及硫酸皮肤素-硫酸软骨素PG(DSCSPG)均明显增高,而细胞层中仅HSPG和CSPG增高,且加HS  相似文献   

8.
探索动物性别决定及其控制的问题,在很早以前就引起了许多研究者的注意。因为这一问题的解决,将大大促进农畜数量上和质量上的增长。但是,到目前为止,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王永忠同志在《生物学通报》上发表的“控制家兔性别的研究”报告中,声称得到效果为100%的结果。他采用结扎母兔某侧输卵管和公兔某侧输精管的外科手术,以控制所需的一侧生殖细胞令其受精,来达到控制性别的目的。他认为:“家兔的性别决定于两侧生殖腺细胞代谢类型的相对强弱。在正常情况下,右侧生殖腺排出的生殖细胞为强型,左侧相反。如果使强  相似文献   

9.
植物中蔗糖和淀粉合成的关键酶Ⅱ.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高振宇黄大年(中国水稻研究所,杭州310006)关键词UGPUDPG负协同顺序机制基因表达调控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GP,EC2.7.7.9)在植物、动物和细菌中广泛分布,在植物的...  相似文献   

10.
朱顶红花粉管中营养核和生殖细胞位置的变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一种改进的FITC微管蛋白免疫荧光和DAPI双定位的技术,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同时显示花粉管中的生殖细胞(GC)和营养核(VN)。在朱顶红(Am aryllis vittata Ait.)花粉萌发的最初1—2 小时内,GC和VN 都有可能从花粉粒先进入花粉管。然而,在GC分裂前VN 总是变为在GC之前和接近花粉管顶端的位置。因此,在生殖细胞先进入花粉管的情况下,VN必然越过GC而使位置发生变换。根据观察的图象可以总结出三种基本的过程。1. 在萌发后约2小时,营养核位于GC后端延伸的细胞质附近,形成暂时的物理联结。2.VN 进一步向前更快地移动,以致整个VN 与GC并列和紧靠,它们常相互扭结在一起。3.VN 越过GC,并变为高度延长,它的后端常部分地插入生殖细胞的细胞质中。观察结果表明:VN和GC通过花粉管时移动的速度是明显不同的。这种速度的差别可以认为存在各自独立运动的机制,以及VN 和GC本身结构的差别,为它们在花粉管中的移动提供各自运动的动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