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和DNA体外重组方法,克隆出579bp的丙型肝炎病毒(HCV)NS4b基因片段,插入到原核高效表达载体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NS4b,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经IPTG诱导培养后,获得了目的蛋白的高效表达。SDS-PAGE分析显示在30kD处有一条表达的目的蛋白区带。通过固定化金属配体亲和层析(IMAC)纯化目的的蛋白,ELESA检测结果表  相似文献   

2.
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的克隆和乳酸乳球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RT-PCR技术从人肝总RNA中分离扩增了0.45kb的人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基因的cDNA序列,首先克隆至大肠杆菌表达质粒pET23b,进行了序列测定和超高表达,将Cu/Zn,SODcDNA亚克隆至乳酸乳球菌表达载体pMG36e,用电穿孔法将重组质粒pMG36esod转化到乳酸乳球菌,获得Cu/Zn SOD的组成型表达,其表达量约占乳酸乳球菌可溶性蛋白的5%以上,活性染色表  相似文献   

3.
产甘油假丝酵母胞浆3-磷酸甘油脱氢酶编码基因的克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酵母细胞处于高渗压环境时,甘油被诱导合成以提高其胞内渗透压,这一过程受HOG途径的调控。GPD1基因为HOG途径的重要靶基因,高效表达使胞内3磷酸甘油脱氢酶酶活水平提高可极大地提高甘油的产量。本研究将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glycerologenesis)染色体DNA经Sau3AI部分酶解后的5~10kbDNA片段与经BamHI线性化及CIP处理过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YEp51连接,以大肠杆菌DH5α为受体,构建产甘油假丝酵母的染色体基因文库。通过遗传互补法,在含50g/L氯化钠的培养基上筛选出15个转化子,对转化子0601进行了进一步鉴定,转化子0601所含质粒YEp0601带有YEp51的标记并可以消除Saccbaromycescerevisiae642菌株由于其GPD1,GPD2两基因的缺失突变而表现出的渗透压敏感性,表明已克隆到产甘油假丝酵母的编码胞浆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用PCR方法从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中克隆出0.9kb的DNA片段,经DNA测序证明是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acetolactate decarboxylase,α-ALDC)基因。将α-ALDC基因重组到质粒,pBV220后,转化大肠杆菌,经筛选获得的高效表达的重组子菌株。  相似文献   

5.
从 He La 细胞中提取总 R N A,采用反转录 P C R 技术,从该总 R N A 中扩增了约 530 bp 的sh T N F R55 基因的 c D N A,并克隆至质粒 p U C m el中酪蛋白酶 m el Cl 分泌信号肽编码序列的下游,构建成含融合基因 m el/ T N F R 的重组质粒 p U C m el/ T N F R.把融合基因 m el/ T N F R 插入链霉菌表达质粒 p I J459 的多克隆位点,使之位于 erm 强启动子的下游,得到重组表达质粒 p I J459 m el/s T N F R.经 Southern 杂交证明重组质粒 p I J459 m el/s T N F R 插入了 s T N F R55 基因片段.对重组菌株 Streptom yces lividans(p I J459 m el/s T N F R)的发酵液进行 S D S P A G E、受体配基杂交( Ligand blot)分析、对 T N F 敏感的 L929 细胞的细胞毒性中和试验表明,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 s T N F R55 在链霉菌中得到了分泌表达,表达产物具有生物学活性.表达产物的分子量约在 26~28 k D 之间.  相似文献   

6.
刘菊萍  李元 《遗传学报》1993,20(6):481-487
以质粒pIJ486为载体,将来源于质粒pHT1的肿瘤坏死坏因子(TNF-a)cDNA克隆至变铅青链霉菌,以新霉素(30μg/ml)为选择标记,获得了数百转化子,实验表明No.7转化子s.lividans TK54-HT所含重组质粒pIJT7已克隆有TNFcDNA。L929细胞毒实验结果表明该转化子TNF表达量可达10^8活性单位/升以上,中和实验确证其表达产物为人TNF-a,SDS-PAGE表明克  相似文献   

7.
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以大肠杆菌JM83基因组DNA为模板,扩增了精氨酰-tRNA合成酶(ArgRS)基因。将该基因重组到载体pUC18上转化到大肠杆菌TG1中,得到在转化子中ArgRS的高表达。粗抽液中ArgRS的氨酰化活力,TG1和TG1转化子分别为1.65U/mg和210U/mg,后者为前者的127倍。DNA顺序测定表明,与从大肠杆菌JA200中克隆到的ArgRS基因相比913位碱基为A而不为C,这种变化使ArgRS的305位氨基酸残基由Gln变为Lys,但这种改变不影响酶的活力。  相似文献   

8.
体外研究汉滩病毒(HTNV)S基因及其5'端表达的意义,为核蛋 白T细胞表位的研究奠定基础。设计2套引物,用PCR方法从PBV220-S22原核质粒中扩增出S 基因全读码框(37-1326bp)及S基因5'端(37-501bp),用TA克隆将其克隆入pcDNA3.1/V5-His-TOPO载体中,成功构建pcDNA3.1-S及pcDNA3.1-S-N真核表达载体,并通过脂质体转 染至Vero细胞中,进行了瞬时表达。间接免疫荧光成功检测到pcDNA3.1-S及pcDNA3.1-S-N在Vero细胞中的表达。pcDNA3.1-S及pcDNA3.1-S-N真核表达载体有较高的转染效率,目 的基因能在宿主细胞中表达,有利于研究HTNV-S基因在T细胞表位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重组质粒pGXN300中的 2.3kb EcoRI片段测序分析发现,其上有一完整的lrp基因和部分 putA基因,与 King ND等[1]报道的 B.japonicum的lrp基因DNA序列有 88%同源性。利用 Tn5 gusA5定位 诱变方法,对质粒pGXN300进行插入诱变,得到2.3kb EcoRI片段上有Tn5gusA5插入位点的质粒pGXN300- T38,将pGXN300-T38转移到大豆馒生根瘤苗(B.japonicum)GX201中,得到的GX201转移接合子与不相容 质粒pPH1JI发生同源双交换。通过抗性及gusA活性检测,筛选到一lrp基因突变株。Southem杂交分析证 明这突变株的 Tn5 gusA5插入确实是同源交换而不是转座产生,表明 Tn5 gusA5 诱变可以应用于大豆慢生根 瘤菌中的突变林筛选。  相似文献   

10.
当酵母细胞处于高渗压环境时,甘油被诱导合成以提高其胞内渗透压,这一过程受HOG途径的调控。GPD1基因为HOG途径的重要靶基因,高效表达使胞内3磷酸甘油脱氢酶酶活水平提高可极大地提高甘油的产量。本研究将产甘油假丝酵母(Candidaglycerologenesis)染色体DNA经Sau3AI部分酶解后的5~10kbDNA片段与经BamHI线性化及CIP处理过的酵母大肠杆菌穿梭质粒YEp51连接,以大肠杆菌DH5α为受体,构建产甘油假丝酵母的染色体基因文库。通过遗传互补法,在含50g/L氯化钠的培养基上筛选出15个转化子,对转化子0601进行了进一步鉴定,转化子0601所含质粒YEp0601带有YEp51的标记并可以消除Saccbaromycescerevisiae642菌株由于其GPD1,GPD2两基因的缺失突变而表现出的渗透压敏感性,表明已克隆到产甘油假丝酵母的编码胞浆3磷酸甘油脱氢酶的基因  相似文献   

11.
用PCR扩增和克隆马立克氏病病毒糖蛋白D基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CR技术,从GA株马立克氏病病毒(MDV)感染的成纤维细胞(GEF)基因组DNA中扩增出MDV糖蛋白D(gD)抗原基因片段的约1300bp编码序列,将该pcR扩增的产物于EcoRI和Kpnl位点克隆到pUC18质粒载体中,在以digoxigenin(dig)标记的gDPCR产物作为探针,进行原位杂交初步筛选到阳性重组质粒克隆,再根据酶切分析筛选到含MDVgD基因的重组质粒p18MgD。将p18MgD质粒DNA用dig标记后,在Southernblot中,该探针能识别MDV基因组DNA的BamHI-A克隆中的A片段DNA。酶切位点分析表明,该gD克隆也和已发表的MDV的RBIB株gD一样,不含有EcoRⅠ、HindⅢ、PstⅠ、SmaⅠ、pvuⅡ等酶切位点。证明该重组质粒是MDVgD克隆。  相似文献   

12.
SINPV p10基因簇的序列及结构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以病毒感染后期的cDNA为探针,将SlNPV p10基因杂交定位于基因组DNA的BanHI-3.0kbp片段上。SINPV p10基因长318nt,编码一105aa的P10蛋白,为目前发现的最长的p10基因;基因的启动子内含有两个ATTGTA模体(motif),是目前发现的p10基因中唯一含有两个A/TTTGTA模体者。SINPV P10蛋白含有10个七肽重复单元,可形成一个相对较长的卷曲螺旋。S  相似文献   

13.
水稻D1snoRNA及其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和比较了籼稻(OryzasativaL.sp.indica)、粳稻(O.sativaL.sp.japonica)和多年生野生稻(O.rufipogonW.Grifith)hsp70基因第一个内含子中D1DNA以及部分上游序列,并通过Northern杂交及cDNA序列分析对D1DNA编码的D1snoRNA进行了实验鉴定。D1snoRNA属于反义snoRNA家族,它与水稻25SrRNA互补序列为14个核苷酸长。根据理论计算,D1snoRNA具有指导水稻25SrRNA中第807位的核糖甲基化功能。D1DNA与C1DNA相隔仅105个核苷酸,在内含子中如此短的距离内连续编码两种snoRNA是罕见的,这一结构为研究串联结构的snoRNA转录后加工机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4.
从AspergillusnigerT21分离到自发性的氯酸盐抗性株,再经氮源生长试验获得硝酸盐还原酶缺陷的niaD突变体N44。用含有niaD的质粒pSTA10转化N44,转化频率为5个/μg(转化子/DNA)。转化子的Southern印迹分析表明niaD基因同源整合到N44的染色体DNA中。pSTA10与含葡糖苷酸酶基因(uidA)的质粒pNOM102共转化N44,共转化频率为40%。共转化子的GUS(葡糖苷酸酶)活力测定结果表明uidA基因已在N44中表达。由此可知,以niaD为选择标记,uidA为报告基因,以N44为受体的转化系统可用于丝状真菌启动子功能检测和已知调控序列的功能分析。  相似文献   

15.
蓝藻的一种人工转化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用溶菌酶处理SynechococcusPCC6301细胞诱导人工感受态,并用外源质粒pBR325转化受体细胞表达氯霉素抗性,转化频率接近5×10 ̄(-5)转化子/细胞。用转化子DNA再进行次级转化,转化频率可达5×10 ̄(-4)转化子/细胞。这比以前的研究者对同种藻株,用克隆的DNA、通过生理感受态进行转化得到的转化频率要高。DNA电泳、次级转化和斑点杂交证明外源质粒通过单交换已经整合到了受体细胞染色体上。这些结果表明,人工转化系统是有效的,并具有可重复性。对于影响转化的一些条件,如DNA与细胞保温时间、藻龄、光照或黑暗培养,也同时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6.
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基因在BCG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外源基因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Sj26GST)在卡介苗(bacilusCalmete-Guerin,BCG)、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和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运用重组DN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表达Sj26GST的E.colipGEX衍生质粒为模板,经PCR得到编码Sj26GST的全长cDNA片段.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顺序,克隆到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70的启动子下游,再将HSP70启动子和Sj26GST基因一起亚克隆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2000中,得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BCG-Sj26.pBCG-Sj26电转化入BCG和M.smegmatismc2155中表达Sj26GST抗原,所表达的天然重组Sj26GST(rSj26GST)为可溶性蛋白,在SDS-PAGE上分子量为26kD处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其表达量分别占BCG和M.smegmatis菌体总蛋白的15%和10%.可见,Sj26GST基因能在BCG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7.
编码大肠杆菌精氨酰t R N A 合成酶( Arg R S) 的基因arg S 被克隆到p M F T75 载体上。将此质粒转化的大肠杆菌 J M109( D E3) 中, 该转化子粗抽液的比活是宿主菌的2 500 倍。通过 D E A E Sepharose C L6 B Fast Flow 和 Blue Sepharose C L6 B两步柱层析在一天内即可将精氨酰t R N A 合成酶纯化至电泳一条带, 比活为36 000 u/mg , 总收率可达69 % 。与以前报道的 Arg R S的高表达质粒相比, 使用该重组质粒可以很方便地将昂贵的标记氨基酸高效地参入酶分子内。目前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新系统能够很方便地提供大量的更高比活的大肠杆菌精氨酰t R N A 合成酶以进行该酶的 N M R 和结晶学研究  相似文献   

18.
p53最早发现于SV40转化的细胞系,后来几乎在所有不同类型的细胞内均检测到这种蛋白质,野生型P58是一种有效的肿瘤抑制因子,但突变体p52可与ras-肿瘤基因协同转化体外的腺代细胞,而且在肿瘤发生时常伴随有p53基因的突变。乳腺癌内,p53基因的突变率为40%,并可见到某些肿瘤基因参与癌症的形成过程,暗示p53基因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可能与这些基因的重排和扩增有关。本实验选择4种不同年龄的172~(Arg-Leu)突变型p53转基因小鼠为受试动物,将同系动物的垂体腺植入小鼠的肾脏后,再以致癌剂DMBA处理,以使动物乳腺内的p53基因表达和诱导小鼠乳腺癌形成。从乳腺癌小鼠分别摘取乳腺组织,提取DNA和RNA,以H-ras、PCNA、CylinD1、p53基因的DNA片段作为特异性核酸探针,进行SouthermBlotting和NorthernBlotting分析,以检测在突变体P53表达的情况下,PCNA、H-ras、CyinD1等基因在体内的变化规律。实验发现,在4组不同的受试动物中,其乳腺癌细胞的PCNA和H-ras两种基因发生了基因重排,特征是其DNA标本中分别出现了一条很强的额外杂交带,但对照动物乳腺该类  相似文献   

19.
秦玉静  高东  王祖农 《遗传学报》2000,27(2):165-169
以pUC19质粒为载体,以E.coli JM109为受体,构建了含α-乙酰乳酸脱羧酶(α-ALDC)基因的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 AS10106的基因文库,得到4800个重组转化子中均含有4~10kb的外源插入DNA片段,从基因文库中筛选到6个阳性克隆,对其中1个克隆的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片段进行亚克隆分析表明,该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位于1.6kb的BamHⅠ  相似文献   

20.
表达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的转基因油菜的研究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细菌Bacilusamyloliquefaciens染色体DNA中克隆了barnase抑制剂barstar的基因,构建了带有TA-29基因5′调控区(-1300-+3)与barstar基因编码区、CaMV35S启动子与除草剂抗性基因bar两个表达框架的植物表达质粒pBBS。以“双低”油菜“5-4”的子叶柄为受体,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获得了在含有10mg/L卡那霉素和20mg/LPPT的筛选培养基上再生的转基因植株。PCR分析结果表明,barstar基因已整合到油菜染色体上;Northernblot检测表明,barstar基因及bar基因在转基因植物中得到了正确的调控与表达。以转基因油菜“5-4”为父本授粉给表达barnase基因的雄性不育植株,不育株能正常结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