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干细胞及其对脑缺血损伤的潜在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新神经元在成年哺乳动物脑的特定区域出现,起源于海马齿状回和室下带的神经干细胞,神经干细胞可以分化成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采用双标技术可以检测新神经元的发生,神经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方向分化的潜能,受内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调控,证据显示成年人脑海马齿9状回的颗粒细胞产生新神经元,恒河猴的室下带产生新神经元,迁移到新皮质区分化为成熟神经元,人的神经干细胞已从胚胎前脑获得,缺血损伤可以激活齿状回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激活或移植神经干细胞对缺血损伤的脑组织具有潜在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
兔脑内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定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10只青紫蓝兔脑内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定位。结果显示,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分布于下丘脑的室旁核、背内侧核、穹隆周核、外侧区和后区以及底丘脑的未定带。以下丘脑背内侧核、穹隆周核和外侧区的阳性神经元数量较多,下丘脑室旁核、后区和未定带较少。表明了兔脑内Orexin B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与Orexin A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存在一些差异,提示两种Orexin的产生部位和生理功能可能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免疫电镜方法对14只树脑β-内啡肽能神经元胞体和纤维的分布及其在细胞器的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本文首次报道在Broca斜角带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电镜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物质定位于大颗粒囊泡内的小颗粒上和粗面内质网上。下丘脑弓状核及其附近区域观察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胞体。在室周区、室旁核、第3脑室室管膜下层及室管膜上皮细胞间、内侧基底下丘脑及其外侧区、正中隆起内带和外带部可见到β-内啡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和串珠状的膨体。对β-内啡肽的释放途径及其调节因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汪作新 《动物学报》2003,49(2):151-162
哺乳动物成体神经元的再生现象是最近三十年才被科学家们所认识并逐渐接受的。随着科研方法与实验技术的发展,在成年哺乳动物的一些特定脑区,比如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 of the hippocampus)、室下区(Subventricular zone)和杏仁核(Amygdala)中发现了新生细胞。研究表明,内外环境因子可影响成体神经元的再生。具体表现在环境多样性、自主活动、有益社会交往、短日光照、化学刺激以及诸如5—羟色胺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等神经递质水平的增加,都会促进新生细胞的增生或存活。而负面社会交往及应激激素皮质酮对成体神经元的再生有抑制和降低作用。研究还表明,根据种和性别的差异,类脂醇激素对成体神经元的再生起到促进或抑制作用。最新的实验证实新生细胞在成体中具有显著功能[动物学报49(2):151—162,2003]。  相似文献   

5.
鸟类的发声和发声学习涉及处于脑中不同水平的相互联系的一些发声核团。在很多鸟类中, 仅雄性鸣啭, 例如在斑胸草雀(Taeniogygia guttata) 中, 雌雄个体间存在显著的性差异, 雌性发声系统和发声核团中的神经元数量显著少于雄性。推测这种性差异也可能存在于弓状皮质前部大细胞外侧核(LMAN), 但有关这方面的报道还很少。为探讨雌雄鸣禽脑中神经元数量发育的规律, 我们应用半薄切片对斑胸草雀发育不同阶段的神经元数量和密度的变化进行了数量分析。结果表明, 在全部实验组中, 发育10 d和成体雌性LMAN中神经元的密度和神经元数量均无明显变化, 神经元的数量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在雄鸟中, 我们发现在发育早期神经元的数量有极为显著的减少, 这与已有的报道, 即应用非类固醇技术获得的结果相似。LMAN中神经元数量的减少(57%) 一直持续到成体。因此, 成年雌鸟LMAN中的全部神经元数量是雄鸟的4 倍(P<0 001)。推测雌鸟脑中存在较多的神经元数量可能与其在发育和成体期间需维持适当的神经网络有关, 这种神经构筑对于动物种间识别等功能可能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6.
Bcl┐2促进哺乳动物脑中断裂轴突的再生在胚胎发育的一定阶段以后,哺乳动物脑中大多数神经元的轴突都丧失了再生的能力,这是神经系统一个固有的特性,通常认为它是由某种遗传程序所控制。最近Chen等研究证明,原癌基因bcl-2在轴突的生长和再生中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鼠第三脑室、中脑水管及中缝背核内多巴胺能触液神经元的分布情况.方法应用CB逆行追踪、TH免疫组织化学和CB/TH免疫荧光双重标记技术,观察多巴胺能触液神经元在间脑及中脑内的分布情况.结果 TH免疫阳性触液神经元分布在第三脑室尾侧部和中脑水管全程的腹侧室管膜上及室管膜内,其胞体呈倒置梨形、圆形或椭圆形、多角形和梭形;在中缝背核内可见少量CB/TH免疫荧光双重标记的远位触液神经元;另在正中隆起部位TH免疫阳性神经末梢含量丰富.结论大鼠第三脑室、中脑水管及中缝背核内存在多巴胺能触液神经元,其在脑-脑脊液之间的信息传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Bcl2可促进离断的神经轴突再生哺乳类动物中枢神经系统的大多数神经元在发育的一定阶段即丧失再生其离断的轴突的能力,这既与神经元本身的状态有关,也与神经元外环境有关。研究表明,神经元特定的基因表达程序控制着神经轴突的再生能力。例如,体外实验表明,胚胎...  相似文献   

9.
鸟类鸣唱是一种复杂的发声行为,需要感知和运动技能学习等神经过程的参与。与人类语言学习的过程相似,鸟类鸣唱学习过程由脑中的一整套神经结构所控制,我们称之为鸣唱控制系统。研究表明,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在鸣唱控制系统对鸣唱行为的调控中起着关键作用。目前已在BDNF对鸟类鸣唱调控作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批重要的理论成果,主要集中在BDNF影响新生神经元募集及存活、性激素及性别二态性、鸣唱控制系统季节可塑性和鸣曲形成等科学问题。文章对BDNF与鸣唱行为调控关系研究中所取得的进展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0.
神经干细胞--治疗脑神经性疾病的希望(1)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神经干细胞是脑中多潜能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在特定环境和因子的诱导下能定向分化成不同的神经细胞类型,它为脑损伤修复及神经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因此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和重大理论研究意义。已经发现在成体鸟类、啮齿类、灵长类和人类脑中都存在能产生神经元的神经干细胞。祖先干细胞向不同细胞系的分化受内源性和外源性机制的调制,尽管目前对这种调制的分子机制并不清楚,然而关于对神经干细胞鉴定、分离及对其特性的研究已经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相似文献   

11.
近年发现脑疾患特别是下丘脑损伤与应激性溃疡有关。关于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发生的机制,目前尚未阐明。现已知道,室旁核(PVN)神经元能接受多种神经递质的影响,它们在应激性反应和痛调制中起着重要作用,最近有报道NE和ACh对室旁核神经元具有兴奋和抑制作用。因此,探讨下丘脑室旁核对应激性胃粘膜损伤的影响以及脑内重要递质NE和ACh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是具有一定意义的。本工作采用电刺激PVN及侧脑室内注射NE和ACh的方法,阐明PVN和NE、ACh之间在应激性胃粘膜损伤发病中的作用和关系。  相似文献   

12.
Ji YP  Mei J 《生理学报》2000,52(1):29-33
在乌拉坦麻醉的成年SD大鼠上,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的方法,观察了脑室内注射一氧化氮供体及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室旁核大细胞自发电活动的作用。结果发现:脑室内注射一氧化氮供体硝普钠对下丘脑室旁核中的加压素神经元产生剂量依赖性抑制作用;脑室内注射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对加压素神经元也产生抑制作用。上述两种药物对催产素神经元均无作用。这些结果提示:一氧化氮可能在调节加压素和催产素神经元活动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是能量需求旺盛器官,能量底物的传递保证了神经元正常活化。星形胶质细胞在脑能量的产生、传递、利用和储存中具有重要功能。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相互作用是脑能量代谢的核心,也是神经能量学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要综述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各自的代谢特点及两者之间的代谢耦合和代谢机制。  相似文献   

14.
Pan X  Li DF 《生理科学进展》2011,42(1):72-74
多巴胺(DA)与鸣禽的鸣唱行为密切相关.多巴胺能神经元主要分布于中脑VTA和SNc以及PAG,它们投射到前端脑鸣唱控制核团,调节鸣唱的学习和产生.研究表明,环境的改变会影响成鸟的鸣唱产生和幼鸟的鸣唱学习,而这种环境依赖性的鸣唱行为变化是由中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动来介导的.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有关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活动与鸣唱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目前慢波睡眠生理机制研究已有的理论及动物实验结果显示,慢波睡眠中,皮层-丘脑系统神经元存在三种不同节律的振荡:慢振荡(<1 HZ)、δ振荡(1-4Hz)和纺锤振荡(7-14Hz)。这些神经元电活动在皮层水平广泛同步化,产生慢波睡眠脑电。提出了能分别产生这三种节律的三种神经元环路模型,并将之组合简化成一个七细胞环路模型。由这样的大量环路组成的网络模型在合适的突触连接参数范围内,能在皮层处产生人类慢波睡眠脑电2期的完整波形。这一结果说明了如何将动物实验观察到的睡眠生理机制的结果与人自然睡眠活动的脑电结果联系起来,并提示脑信息处理中由微观神经元群放电特征整合为脑的宏观功能状态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神经元再生:抑郁症治疗的新策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成年哺乳动物一生中,海马等脑区神经元是可以再生的,而海马脑区神经元再生的减少和增多分别是抑郁症发生和恢复的重要因素。如果神经元再生过程被抑制,在抑郁症的动物模型上抗抑郁剂将会失去其行为学效应。长期给予不同种类的抗抑郁剂可以显著地促进动物海马神经元再生。随着对神经元再生调节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为进一步探讨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以及发展新型抗抑郁治疗药物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视角。  相似文献   

17.
联合型学习的神经元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施加在哺乳动物脑内某些神经元传入末稍的单个电刺激,当与会聚到该神经元的另一传入末稍的刺激以一定的时间关系结合并重复多次以后,此单个刺激所诱发的电反应可以产生长时程的改变。这种在脑内的神经元水平上的联合型学习的模拟,为探索学习记忆的分子机制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8.
摘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外部感染等引起的炎症反应中起重要作用的是由活化的胶质细胞产生的炎性因子,包括促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1,6、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趋化因子等)和抗炎因子(如白细胞介素4,10、转化生长因子β等)。海马作为学习和记忆相关的重要结构,其神经元再生受损可能与年老所致认知功能下降以及阿尔兹海默病、抑郁等疾病有关。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作为大脑损伤及许多神经退行性病变的并发症,对神经元再生的影响已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炎性因子的种类、释放的时间及含量不同,可对神经元再生产生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神经元再生障碍主要由其自身发育程序决定麻省理工学院的陈东风等科学家通过视网膜与其轴突传入的中脑顶盖外植体的共培养,找到了成熟神经元轴突再生障碍的主要原因。他们指出,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及其支配靶器官的能力受其内在发育程序的调控,生存环境有一定影响,但不是...  相似文献   

20.
入睡K-综合波产生的生理机制模型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确定人类睡眠脑电客观分期的国际标准中,有两类脑电特征波可以用来确定入睡状态(睡眠第二期),即纺锤波和K-综合波。在前文中已提出了产生纺锤波的生理机制模型。按照1998年后对K-综合波形成的生理机制的看法,建立了微观神经元环路模型,其放电节律与实验中入睡时神经元放电的振荡节律相一致。而由大量这种相同环路组成的网络模型则在皮层处可产生符合K-综合波的波形。这一结果再次启示了脑信息处理中如何由微观神经元群放电特征整合为脑的宏观功能状态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