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遮光对蚕豆花荚形成和脱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旨在研究蚕豆开花前后不同时期光照强度对花荚形成和脱落的影响。产量补偿能力以及花荚形成和脱落的生理生态原因。蚕豆花前遮光,开花总数和结荚数降低,但花荚脱落率下降,粒重增加。花期和花后遮光,对开花总数没有明显影响,但花荚脱落严重,减产最多。任何时期遮光均使比叶重、遮光后期叶绿素含量、光合生产量、生殖器官干物质分配率,可溶性糖和含N量下降,但成熟期可溶性糖和含N量,营养元素吸收量不受影响。遮光导致花荚形 成和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C/N比值下降,而不是改变营养元素的丰度所致。  相似文献   

2.
1)扬州沙豆、岔路口两个品种的花荚脱落盛期是从开花盛期至开花末期,即由8月中下旬脱落最为严重,其中落花最多,落荚较少(见表3)。花荚脱落的持续时间较长,一般的要一个多月左右。2)脱落与花荚着生的部位有一定的关系。据观察结果,扬州沙豆(无限结荚习性)上部各节的花荚较下部各节易于脱落,岔路口(有限结荚习性)则相反。3)据40株(盆栽大田)观察结果,扬州沙豆、岔路口雨个品种的花荚脱落均相当严重。脱落率一般在50%左右,最高达80%以上(见表3)。指出了脱落率(包括花荚)与产量呈显著的负相关,即脱落率高,产量低。因此减少脱落是争取大豆丰收的途径之一。4)根据对20株(两品种各占一半)观察的结果,发现了扬州沙豆、岔路口两个品种的落花是顺序发生的,与开花的顺序性是一致的。5)根据我们对呼吸强度测定的结果可以看出:呼吸强度与花荚的脱落有着密切的关系,即呼吸强度与花荚的脱落成反比。  相似文献   

3.
采用人工干扰方法,探讨多花菜豆和蚕豆花的冗余及其对不可测干扰的适应。结果表明,多花菜豆和蚕豆的花序、花的时间冗余和花的数量冗余,保证了总有一部分花序和花能避开外界因子的干扰而结荚。多花菜豆受干扰与未受干扰(对照)植株的花有效率均为2.2%;而受干扰植株的花序有效率为29.0%,比对照(15.9%)增加近1倍。对蚕豆连续摘除开放的花朵和连续摘除嫩荚这两种处理与对照的单株平均结荚数十分接近。分别为3.2、3.1和3.1。多花菜豆花序上部的花和蚕豆花序中较小的花常常凋落不结实,表现出花的自疏现象,所谓的无效花,但当分别只保留上部花和小花时,它们即可成为结荚的有效花。另外,研究表明,即使给多花菜豆和蚕豆提供充足的养分,每个花序的平均结荚数并无明显增加,说明养分不是产生大量无效花的主要原因。多花菜豆和蚕豆所开的大量花是一种备用。不是多余的或可有可无的,是对付外界随机干扰的一种适应;其花序和花的时间冗余以及花的数量冗余在个体繁殖和物种延续中起着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4.
李秀菊  孟繁静 《植物学报》1999,16(4):464-467
大豆开花结荚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蕾与花荚的脱落率不同,其中以花后5d内的幼荚脱落最严重。与败育花荚相比,正常花荚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细胞分裂素(DHZRs,ZRs,iPA)含量也较高,花后3~5d的幼荚中表现更明显。脱落酸(ABA)则是以败育幼蕾及花后3~5d的幼荚中含量较高。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豆生殖器官中,正常开放花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5.
大豆花荚败育期间的植物激素变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豆开花结荚期,不同发育阶段的幼蕾与花荚的脱落率不同,其中以花后5d内的幼荚脱落最严重。与败育花荚相比,正常花荚中的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细胞分裂素(DHZRs,ZRs,iPA)含量也较高,花后3~5d的幼荚中表现更明显。脱落酸(ABA)则是以败育幼蕾及花后3~5d的幼荚中含量较高。不同发育阶段的大豆生殖器官中,正常开放花中的玉米赤霉烯酮(ZEN)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6.
植物激素在大豆生殖器官脱落过程中的变化(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大田生长条件下,大豆品种──早12花及幼荚脱落过程中植物激素变化。结果表明,自盛花期始,位于大豆第8~12节位的花序,其上、中、下三个部分花荚的脱落率逐渐升高,至最后一次取样时,三部分花荚的脱落率分别为77.4%、54.7%和18.3%,说明同一花序的基部花荚不易脱落。由内源细胞分裂素(iPA,ZRs,DHZRs)的分析发现,基部幼荚在生长前期,其内源iPA、ZRs、DHZRs均出现一个含量高峰,总CTK含量明显高于中、下部,而在后期脱落酸含量则明显较低;后期基部幼荚的生长速率及干物质积累量均高于中、上部。可见,植物激素参与调控了大豆生殖器官的脱落过程。  相似文献   

7.
以4个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inn.)品种‘鄂豇豆6号’、‘鄂豇豆2号’、‘鄂豇豆7号’和‘美国地豆’为材料,在现蕾期叶面喷施植物细胞分裂素(CTK),于喷施后第7、14、28、42 d测定脱落花荚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纤维素酶活性,并统计花荚脱落率和豇豆产量,研究CTK在豇豆生长发育过程中对花荚脱落的影响。结果显示,喷施CTK后,豇豆各品种的花荚脱落率均小于对照,豇豆产量均高于对照,且差异极显著(P0.01);喷施CTK后第14、28、42 d豇豆各品种脱落花荚的PG活性显著降低(P0.05);喷施CTK后第7 d各处理组脱落花荚的PG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喷施CTK后第7 d和第42 d豇豆各品种脱落花荚的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喷施CTK后第14 d和第28 d各处理组脱落花荚的纤维素酶活性极显著降低(P0.01)。研究结果表明喷施CTK可调节脱落花荚的PG活性和纤维素酶活性,从而降低花荚脱落率,实现对豇豆产量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蚕豆分枝期和鼓粒期植株可溶性糖含量各有一个高峰期,始花期含量最低;全氮含量从分枝至结英期呈逐渐下降趋势。植株碳氮比主要受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最大,鼓粒期比值最高。不同产量类型田块的植株碳氮比与蕾花荚脱落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 -0.809~-0.890。  相似文献   

9.
钼酸铵浸种和在花荚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可显著提高蚕豆干物质、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效率。但多元素混合后对蚕豆的生长及增产的生理基础的影响报道尚少。本文在大面积单施钼肥和磷钾复合肥提高蚕豆产量的基础上,研究了微量元素钼和大量元素磷钾混施对蚕豆根瘤生长状况、植株碳氮含量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大田条件下,以大豆品种‘合丰50'为材料,比较研究了在V3(第3节龄期,三叶期)、R1(初花期)和R3(始荚期)期叶面喷施DTA-6、S_(3307)和TIBA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花荚脱落率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V3期叶喷TIBA、S_(3307)、DTA降低了大豆花荚脱落率,降低了大豆花荚和脱落花荚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R1期叶喷植物生长调节剂显著降低了大豆花荚及脱落花荚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以DTA-6调控效果最佳,S_(3307)次之;R3期叶喷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了大豆荚及落荚的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以DTA-6调控效果最佳,TIBA次之。综合分析表明,V3、R1和R3期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降低大豆花荚脱落率及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活性,对大豆花荚的脱落有一定的调控作用,有利于提高产量,其综合调控效果为,V3期:S_(3307)〉DTA-6〉TIBA〉CK;R1期:DTA-6〉TIBA〉S_(3307)〉CK;R3期:DTA-6〉TIBA〉S_(3307)〉CK。  相似文献   

11.
1963-1965年我们在江苏海安地区对苜蓿蚜(Aphis medicaginis Koch)进行了观察,现将初步结果整理如下: 一、苜蓿蚜的为害性 苜蓿蚜除为害蚕豆外,还为害苜蓿、苕子、豇豆、扁豆、花生和洋槐等。它集中在嫩头、花序上吸收汁液,常造成生长停滞、植株矮小、花易脱落、结荚少而籽粒轻。被害重的成为“龙头”),甚致整株枯死。据测定,单枝有虫70头的比38头的平均减少结荚21%。龙头枝比健全枝平均减少结荚59%,每荚减少0.23粒、百粒重减少17.6%,总的产量损失70.64%。 二、主要习性 1.耐寒性:据1965年1月11日大田观察,在  相似文献   

12.
乌拉尔甘草花部特征和开花结荚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观测和室内数据分析,对内蒙古杭锦旗乌拉尔甘草的花部特征和开花结荚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甘草群体中,花颜色性状存在变异.对甘草的开花习性研究发现,一日内,以10:00-16:00开花最多,占开花总量的38.9%;20:00至第2天早晨6:00次之,占开花总量的35.3%.小花数和单荚应结种子数服从近似正态分布.供试花序中单个花序的平均结荚率为30.8%,一个花序表现的种子生产能力约为196粒,实际一个花序的种子生产能力约为41粒.本研究表明,甘草小花具备闭花授粉的自交条件,花序小花数和单荚应结种子数都属于数量性状遗传,可以通过多种措施提高种子产量,为揭示甘草的有性生育规律和甘草杂交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了豇豆荚螟Maruca vitrata Fabricius在武汉地区春豇豆开花结荚期的为害情况,并分析了幼虫分布的虫龄结构。结果表明,豇豆荚螟在豇豆开花结荚期对花的危害率显著高于豆荚;百花虫量和百荚虫量最高分别为65头和15头,分别位于盛花末期和盛荚中后期。花器中1龄幼虫比例显著高于3~5龄幼虫,而荚中4龄和5龄幼虫比例显著高于1~3龄幼虫。豇豆花不同部位的虫龄结构存在显著差异,如花药中的1龄幼虫比例显著高于3~5龄幼虫;花萼中1~3龄幼虫比例显著高于4龄和5龄幼虫;而子房中各龄期幼虫分布比例不存在显著差异。花萼中各龄期幼虫的比例均显著高于花药和子房。本研究明确了豇豆荚螟幼虫在豇豆开花结荚期的为害情况及虫龄结构,对于制定该虫的科学防控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低异交率短翼瓣型蚕豆材料的发掘及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豆属常异花授粉作物,平均异交率30%左右,高异交率导致其在推广应用中品种一致性、稳定性降低。受媒介及气候因素影响,由传统种质中选育得到的低异交率品种稳定性差。选育具有特殊花器结构的蚕豆品种,减少虫媒觅食授粉,可降低自然异交率,使品种一致性、稳定性得以稳定保持。本研究从云南地方资源中发掘自然变异短翼瓣型蚕豆材料1份,命名为81-37。短翼瓣型花器可避免虫媒与花器接触,即短翼瓣花器结构不利于虫媒驻足采蜜,大幅减少虫媒为介质的异交现象,实现自花授粉,使异交率由30%左右降低至5%以内。以短翼瓣型蚕豆材料、普通型蚕豆材料为亲本进行杂交或回交,从子代中选育具有短翼瓣型花器结构的高产优质蚕豆品种进行推广应用,使品种熟期、花色、种皮种脐颜色、子叶颜色、株高、荚形及营养品质得以稳定保持,提高农产品质量,稳固产量;使品种抗逆性、适用性得以稳定保持,增加原种使用年限,推进产业发展。为蚕豆种质资源保存、品种选育及良种繁育提供优良材料及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在正常状态下,花生子房柄延长是花生结荚的前提。如果子房柄长度不够,未能把子房送入土中,子房就不会膨大结荚。低节位的花结荚率高、高节位的花结荚率低,道理主要在此。与其他器官或细胞一样,子房柄伸长是受植物激素调节的。 关于花生果针的内源激素的研究,Bademi(1935)和 Yasuda(1943)认为胚珠分泌植物激素,控  相似文献   

16.
我们认为有机物质的转化,尤其是含氮的可塑性物质是新的原生质的形成和旧的原生质更新的必要材料,所以器官的形成和脱落与含氮有机物质的转化应有重要的联系,在研究棉花的蕾铃脱落中曾指出:由于含氮的可塑性物质从叶到子房的供给受到破坏的结果,所以在脱落的子房内按照与同一铃期而不脱落的棉铃来比,氮的含量是减少了,而醣的代谢也发生了改变。我们采用色层分析法,研究在开花盛期的叶、荚等器官中氨基酸转化的情况与花荚脱落的关系,由于这  相似文献   

17.
营养生理上处于优势地位的低节位花簇和小花的脱落率比中上节位的花蔟和花位低25%以上。去除低节位的花簇或小花后.上节位和上位小花的脱落率显著减少。去除中上节位花簇或中上位小花,低节位和低位花朵结荚率以及产量都有增加。  相似文献   

18.
1963年3月,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农业科学研究所航寄新鲜蚕豆病株标本并附说明:(1)当地称蚕豆火风病。自治州几个县每年均有发生。(2)病状是中间死,两头活;尖尖死,花活着。(3)一般在花期到结荚期(2—3月)  相似文献   

19.
针对大豆落花落荚问题,选取花器官脱落性质存在差异的4份大豆(Glycine max)花序样品进行了RNA提取、转录组测序和分析。共获得原始数据20 GB,其中有效数据14.87 GB。结果表明,多荚与少荚品种花序转录水平差异主要集中在物质代谢、胁迫应答(GLYMA02g03301、GLYMA02G03230等)、刺激应答、病害抗性等方面,与脱落直接相关的基因表达上并无显著差异,表明参与上述生理过程的相关基因表达的差异与不同品种大豆落花落荚性质上的差异具有一定相关性。该结果系统地了解了不同品种大豆在花期花序部分的转录组特征与差异,分析了相关表达差异对于大豆落花落荚的影响,同时丰富了大豆转录组数据信息。  相似文献   

20.
去花(荚)提高蚕豆源-库比率,加强营养生长,总干重增加5~13%,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提高40%、22%和34%,植株推迟38天死亡。去叶降低源-库比率,削弱营养生长,株高降低20cm,叶片叶绿素和蛋白质以及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减少70%,15%和50%,植株提前10天死亡。去50%叶使后期相对电导率明显上升,减产7.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