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全株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酚苷,通过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为丁香酸-4-O-a-L-鼠李吡喃糖苷(1).同时还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两个已知倍半萜内酯和一个已知木脂素:1β,4β-二羟基-5a,8β-二氢-7(11)Z-桉叶烯-8,12-内酯(2),lβ,4a-二羟基-5a,8β-二氢-7(11)Z-桉叶烯-8,12-内酯(3),(-)-(7S,8R)-dihydrodehydrodiconifery alcohol(4).  相似文献   

2.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中药半夏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半夏内酰胺(1)、2-(furan-2-yi)-5-(2,3,4-trihydroxy-butyl)-1,4-diazine(2)、环-(脯氨酸-亮氨酸)(3)、β-carboline(4)、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半乳糖苷(5)、芹菜素-6-C-半乳糖-8-C-阿拉伯糖(6)、6-0-angeloylprenolin(7)、4-0-meth-y1.3'-0-demethyl-seeoisolariciresinol(8)。其中1是新化合物,2—8系首次从该药用部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臭牡丹中一个新的过氧化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四川眉山地区产的臭牡丹(Clerodendrum bungei Steud.)地上部分分离到一个新的过氧化物,命名为bungeinA。其结构通过各项波谱分析得到鉴定,这是首次从马莰草得桐属植物中分到的过氧化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多种色谱技术从中药半夏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波谱学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分别为:半夏内酰胺(1)、2-(furan-2-yl)-5-(2,3,4-trihydroxy-butyl)-1,4-diazine(2)、环-(脯氨酸-亮氨酸)(3)、β-carboline(4)、芹菜素-6-C-阿拉伯糖-8-C-半乳糖苷(5)、芹菜素-6-C-半乳糖-8-C-阿拉伯糖(6)、6-O-angeloylprenolin(7)、4-O-methyl-3'-O-demethyl-secoisolariciresinol(8)。其中1是新化合物,2~8系首次从该药用部位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旨在探究草珊瑚叶和根中萜类化合物的组织特异性分布差异,解析其药效品质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LC-MS)和Illumina HiSeqTM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草珊瑚[Sarcandra glabra (thunb) naka]叶和根的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数据。代谢组学结果表明参与叶和根中萜类合成的差异代谢物有50个,包括法尼西基半胱氨酸、甘油醛-3-磷酸、甲羟戊酸-5-磷酸等。转录学结果表明差异代谢酶基因有57条,包括ACTCHMGCRMVKDXSKS等,并预测了MYBC2H2AP2/ERF-ERF等7个转录因子参与调控草珊瑚不同组织部位中萜类的合成和积累差异。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qRT-PCR)结果显示,随机选取的8个参与萜类合成的酶基因在草珊瑚不同组织部位中的表达趋势与转录组学测序结果一致。本研究有助于阐明草珊瑚叶和根临床疗效差异形成的分子机制,同时为草珊瑚的资源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中药芫花(Daphne genkwa)的干燥花蕾化学成分及其抑制皮肤病原真菌活性,采用正相硅胶及半制备HPLC等多种色谱技术对芫花花蕾95%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得到2个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并通过MS、NMR和ECD等波谱技术和文献数据比对鉴定化合物结构,分别为daphgenin A(1)和yuanhuakine B(2),其中化合物1为新的瑞香烷型二萜类化合物。同时,结合MIC法测定该化合物对皮肤真菌犬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和马拉色菌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对皮肤病原真菌有一定的抑制活性,化合物1对红色毛癣菌和须癣毛癣菌的抑制活性与阳性对照组相当(MIC值4.0μg/mL),化合物2对红色毛癣菌显示显著的抑制活性,其MIC值为2.0μg/mL。  相似文献   

7.
从垂子买麻藤(Gnetum pendulum)茎中分离到四个双烯苯类化合物,经波谱学鉴定为3,5-二羟基4-甲氧基均二苯代乙烯(1)、银松素(2)、丹叶大黄素(3)、射干乙素(4).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 GEL CHP 20P、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分离纯化技术,从烟叶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化合物。根据波谱数据分析确定新化合物的结构为3-O-二十六酰基-1-O-(6-去氧-6-羟基氨基-α-D-葡萄糖基)-甘油(3-O-heptacosanoyl-1-O-(6-deoxy-6-hydroxyamino-α-D-glucosyl)-glycerol),命名为烟草羟基氨基糖苷(1)。化合物1为首个羟基氨基糖类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9.
从黄棉木(Metadina trichotoma(Zoll.et.Mor.)Bakn.)树皮中分离得到2个新的三萜类化合物:3-oxo-29-hydroxy-urs-12-en-27,28-dioicacid(黄棉木素A,1)和3-oxo-21β-hydroxy-urs-12-en-27,28-dioicacid(黄棉木素B,2)。其结构主要通过MS,1D以及2DNMR等波谱方法鉴定。  相似文献   

10.
从岷江金丝桃(Hypericum henryi subsp.uraloides)中分离得到了一个新的问苯三酚类化合物(1),命名为umloidin A.其结构主要通过Ms,1D以及2D NMR等波谱方法鉴定.同时,还得到7个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1.
从粗枝崖摩(Amoora dasyclada (How et T.Chen)C.Y.Wu)中分离到5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方法鉴定为:24,25-epoxy-tirucall-7-ene-3,23-dione(1),24,25,26,27-tetranortirucall-7-ene-3-oxo-23(21)-lactone(2),taraxerone(3),taraxerol(4)andβ-sitosterol(5).其中化合物1为一个新的三萜,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是首次从天然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个四降三萜,对它的碳谱和氢谱数据进行了全归属.此外化合物2在碳7位上的双键和14位上的甲基并未发生变化,以前文献中没有报道过与此类似的四降三萜,据此进一步讨论了四降三萜的生物合成路径.  相似文献   

12.
金黄喇叭菌中一个新的炔酸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担子菌金黄喇叭菌(CratereUus aureus)子实体中分离到3个炔酸类化合物,其中-个为新化合物,其化学结构通过波谱学方法和量子化学计算鉴定为(8E,10R,14Z)-10-羟基-8,14-十八碳二烯-12-炔酸(1).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胆木(Nauclea offcinalis)木质部正丁醇组分化合物及其生物活性,利用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等多种色谱学方法,对化合物进行了分离纯化,通过分析包括核磁共振和质谱等波谱数据结合理化性质鉴定了化合物的结构,分别采用pNPG法和MTT法测试了化合物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和肿瘤细胞毒活性。从中分离鉴定了15个化合物:胆木酚苷A(1)、4-O-β-D-香草酸-6-O-香草酰基吡喃葡萄糖苷(2)、saccharumoside B(3)、1-O-香草酸-6-(3″,5″-二甲氧基没食子酰)-β-D-吡喃葡萄糖苷(4)、獐牙菜苷(5)、phoenixoside A(6)、杜仲树脂酚(7)、rel-5-(1 R,5 S-dimethyl-3 R,4 R,8 S-trihydroxy-oxa-6-oxobicyclo-[3,2,1]oct-8-yl)-3-methyl-2 Z,4 E-pentadienoic acid(8)、3,4-二甲氧基-肉桂酸(9)、反式肉桂酸(10)、3,4-二甲氧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11)、3,4,5-三甲氧基苯酚-β-D-吡喃葡萄糖苷(12)、苯甲酸(13)、原儿茶酸(14)和1,3,5-三甲氧苯(15)。其中胆木酚苷A(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4和6~8均为首次从胆木中分离得到。活性筛选结果表明化合物3、7、8、13和14显示出弱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且所有化合物在测试浓度下无细胞毒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银杏叶中聚戊烯醇类化合物的研究作了综述,主要包括它们的化学结 构、提取分离方法、光谱特征、分析方法、作用,以及多萜醇的合成等。并对其研究前景进 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从青海产鄂西香茶菜(Isodon henryi)的叶中分离得到1个新的苯取代二酮,利用波谱技术鉴定其结构.同时,还得到了8个已知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短瓣金莲花中一个新的黄酮炭苷化合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新的酰化黄酮炭苷化合物(1)和9个已知的黄酮炭苷从短瓣金莲花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的结构通过HRMS、IR、1H、13C NMR、HMQC、HMBC等光谱学方法鉴定为7-甲氧基-2″-O-(2-甲基丁酰基)荭草苷.并以耳肿胀法评价所得黄酮化合物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17.
18.
从鳞盖红菇(Russula lepida Fr.)的氯仿/甲醇(1:1)部分分离得到一新化合物rulepidol(1),其结构经现代波谱技术鉴定为一aristolane型倍半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对细胞培养体系中出现的杆状污染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并探讨如何清除该污染物。【方法】采用固体培养基平板划线法分离细菌株,通过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合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进行菌株鉴定;用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上清复苏冻存的已经污染的细胞,检测细胞复苏的存活率。【结果】该污染物经形态学和16S rRNA基因序列鉴定为苯基杆菌。形态学观察表明它有一个二态生命周期:即游动期和附着期。大多数情况下该菌可以与宿主细胞共生,常规抗生素均不能彻底清除该细菌。采用生长状态良好的细胞上清复苏冻存细胞可以明显提高了细胞的存活率。【结论】本实验报导了苯基杆菌的二态生命周期,同时我们发现用细胞上清复苏冻存细胞可以显著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20.
大叶仙茅中一个新的木脂素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采自云南西双版纳的大叶仙茅(Curculigo capitulata)中分离得到一个新的木脂素苷和8个已知化合物,通过光谱方法、化学方法和与参考文献比较(质谱,氢谱和碳谱)的方法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其中化合物2—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