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 毫秒
1.
摘要 目的:调查二胎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现状,并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5~10月期间在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600例二胎产妇,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其喂养方式和母乳喂养知识掌握情况,采用中文版母乳喂养态度量表评估产妇的母乳喂养态度。根据实际喂养方式将600例二胎产妇分为纯母乳喂养组和非纯母乳喂养组,以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纯母乳喂养的影响因素。结果:600例二胎产妇中,纯母乳喂养组470例,非纯母乳喂养组130例,纯母乳喂养占比为78.33%;423例二胎产妇母乳喂养知识评分>20分,母乳喂养知识掌握率为70.50%;253例为积极母乳喂养态度,积极母乳喂养态度的二胎产妇占比42.1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纯母乳喂养组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8次、一胎主要为纯母乳喂养、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6000元、掌握母乳喂养知识、积极母乳喂养态度的产妇比例高于非纯母乳喂养组(P<0.05),而剖宫产、乳头凹陷、乳汁分泌不足的产妇比例低于非纯母乳喂养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剖宫产、乳头凹陷、乳汁分泌不足、新生儿每天吸吮次数≤8次、一胎主要为非纯母乳喂养、中专(高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6000元、未掌握母乳喂养知识、非积极母乳喂养态度均是二胎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的不利影响因素(P<0.05)。结论:二胎产妇住院期间纯母乳喂养现状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其影响因素包括分娩方式、乳头凹陷、乳汁分泌情况等,临床应结合相关影响因素针对性干预以提高产妇纯母乳喂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中国0~24月龄婴幼儿母乳喂养状况,分析其可能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招募0~3月龄婴儿及其母亲459对为调查对象,在婴儿6~8、12~14、18~20、24~26月龄随访。通过问卷调查0~6月龄纯母乳喂养、7~24月龄继续母乳喂养状况及可能影响因素。结果:调查对象3月龄内、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34.4%和14.1%,基本纯母乳喂养率分别为61.6%和55.6%;12~14、18~20、24~26月龄继续母乳喂养率分别为59.1%、32.2%、19.5%。多因素分析显示,自报母乳充足(OR=3.155,95%CI:1.146~8.687)和自然分娩(OR=0.486,95%CI:0.239~0.986)是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促进因素,奶瓶喂养是不利因素(OR=0.486,95%CI:0.239~0.986)。自报母乳充足是12~14月龄(OR=2.144,95%CI:1.311~3.507)和18~20月龄(OR=0.596,95%CI:1.041~3.163)继续母乳喂养有利因素。奶瓶喂养(OR=0.405,95%CI:0.214~0.766)和健康食物禁忌(OR=0.447,95%CI:0.229~0.870)是24~26月龄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结论:城市婴幼儿0~24月龄母乳喂养率随月龄增加不断降低,尤其12月龄后明显减少;母亲剖宫产、母乳分泌不足、健康食物禁忌和奶瓶喂养是母乳喂养的不利因素,应作为母乳喂养促进重点干预目标。  相似文献   

3.
母乳喂养是比较符合人类生存发展的一种哺育方式。本文就母乳喂养的益处及喂养中的影响因素做一简要分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周明芳 《蛇志》2017,(3):359-361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对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2年12月~2015年11月在我院行剖宫产产妇19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予任何关于母乳喂养的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品管圈活动行母乳喂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当天及术后1、2、3天的母乳喂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乳房肿胀和乳腺炎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应用于剖宫产产妇的护理中,可有效提高剖宫产产妇母乳喂养率及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邱世香  赖华英  姚丽丽 《蛇志》2021,(3):280-282,292
目的 探讨母乳成分在纯母乳喂养婴幼儿生长发育速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20年1~12月我院治疗的纯母乳喂养足月婴幼儿56例,根据婴儿生长发育速率的不同分为正常发育组(28例)和非正常发育组(28例).统计两组婴幼儿的基本信息,并分析母乳成分,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影响婴幼儿生长发育速率的因素.结果 两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骨密度、维生素A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2016年来我院体检的婴儿120例,根据不同喂养方式的不同分为母乳喂养组、混合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比较三组婴儿1、3、6月的身长、头围、体质量、骨密度,6月时的维生素A及6月内的患病率。结果:三组婴儿1、3、6月内身长、体质量及头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3月时,母乳喂养组与混合喂养组骨密度与明显高于人工喂养组(P0.05);母乳喂养组与人工喂养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时,混合喂养组婴儿的骨密度显著高于人工喂养组和母乳喂养组(P0.05),人工喂养组显著低于母乳喂养组(P0.05)。6月时,母乳喂养组的维生素A明显低于人工喂养组及混合喂养组(P0.05)。母乳喂养组6月内的患病率明显低于混合喂养组及人工喂养组(P0.05)。结论:6个月前不同喂养方式对婴儿的体格发育无明显影响,而6个月左右母乳喂养的婴儿骨密度及维生素A含量均低于混合喂养,母乳喂养可降低婴儿的患病率,6个月内应提倡母乳喂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针对性输液知识教育在门诊输液病人中的应用.方法 对220例门诊输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以发放自行设计制作针对性输液知识教育卡的门诊输液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未发放针对性输液知识教育卡的门诊输液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问的药物相关知识掌握、焦虑担心、配合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药物相关知识的掌握、配合度、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焦虑担心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 在门诊输液病人中开展针对性输液知识教育,可规范门诊输液流程,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及输液安全.  相似文献   

8.
黄秀美 《蛇志》2011,23(1):67-68
目的 探讨对剖宫产产妇施行系统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对实验组40例产科剖宫产产妇采用一对一,面对面的交谈方式,并发放宣传资料,且在入院当日、住院期间、出院时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与未接受系统健康教育的对照组40例剖宫产产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母乳喂养知识及方法技巧的掌握,自我护理保健能力,医疗护理满意度等均较对照组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和服务情况,为有效提高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课堂集中填写问卷的方式对某县1046名村医就服务知识和服务能力进行调查.结果:乡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知识调查显示,慢性病服务知识知晓率最高,为78.0%,传染病报告及处理知识知晓率最低,为50.7%,农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知识知晓率为56.4%,健康教育服务知识知晓率为51.7%.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调查显示,55.1%的村医能较为熟练操作微机,99.7%的乡村曾对患者进行过健康教育.结论:某县乡村慢性病服务知识知晓率较高,服务能力尚可,但需进一步强化乡村传染病防治法、慢性病随访内容、健康教育服务内容和健康档案有效使用的专项培训和全员培训.  相似文献   

10.
《生物磁学》2012,(14):I0004-I0004
医学界一直支持母乳喂养,并称这不仅对婴儿有益,也有助于女性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一项新研究则进一步指出,这种效果对部分携带特定基因的女性来说尤其明显。  相似文献   

11.
生物知识迁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知识迁移初探袁维新(江苏省淮阴师范学校,223300)1生物知识迁移的理论依据教育心理学认为,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甚至方法和态度对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是生物学习中的普遍现象,其实质就是建立新旧知识的联系。现代认知理论认为,学生对...  相似文献   

12.
丁宗一 《生命世界》2005,(11):72-74
儿童要达到最佳生长,需要三个阶段都进行科学喂养,犹如三级火箭的发射:出生后立即开始母乳喂养,换乳期及时添加泥糊状食物,固体食物期进行自然食物的合理膳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母乳成分对纯母乳喂养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速率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纯母乳喂养正常分娩足月婴儿共120例,根据婴儿生长发育速率不同,分为60例正常发育组(正常组)、60例非正常发育组(非正常组)。统计所有婴儿出生时体重与身高,两组婴儿于1月龄、2月龄、3月龄时入院检查体重、身高净增长量,计算平均体重、身高净增长量,同时采集婴儿对应母乳样本,进行母乳成分分析,并记录喂养相关信息,将分析结果以及喂养相关信息与婴儿生长发育速率做相关性分析。结果:两组婴儿基线资料相比,观察组婴儿平均体重净增量与平均身高净增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统计项两组婴儿无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母乳蛋白质、脂肪以及总能量含量明显高于非正常组,干物质含量明显低于非正常组,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糖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以所有婴儿平均体重净增量为应变量,做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喂养时间间隔与婴儿平均体重净增量表现出相关性(B=-0.108,P=0.004,95%CI=-0.180~-0.035);母乳蛋白质含量与婴儿平均体重净增量表现出相关性(B=0.338,P=0.014,95%CI=0.069~0.608);母乳脂肪含量与婴儿平均体重净增量表现出相关性(B=0.072,P=0.002,95%CI=0.026~0.118)。以所有婴儿平均身高净增量为应变量,做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婴儿吮吸时间与婴儿平均身高净增量表现出相关性(B=-0.154,P=0.019,95%CI=-0.283~-0.025);母乳蛋白质含量与婴儿平均身高净增量表现出相关性(B=2.050,P=0.000,95%CI=1.156~2.944)。结论:纯母乳喂养方式下,母乳中蛋白质、脂肪等主要营养物质含量可能直接影响婴幼儿早期生长发育速率,应尽可能保证母乳成分构成均衡健康,利于婴幼儿成长吸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孕期健康教育在产科门诊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011年3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妊娠期妇女12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64例以及对照组6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检查以及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孕期健康教育,对比分析两组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产后出血以及相关知识掌握率。结果:在经过不同的护理模式后,观察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为96.9%(62/64)、产后出血1.6%(1/64)、母乳喂养98.4%(63/64);对照组孕产妇自然分娩率为81.3%(52/64)、产后出血7.8%(5/64)、母乳喂养82.8%(53/64),两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护理中采用孕期健康教育能够提升孕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以及母乳喂养,同时降低了产后出血,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高通量测序分析纯母乳喂养的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婴儿的肠道菌群和母乳菌群特点,探讨两类菌群与该类婴儿FC发生发展的相关性。方法以6月龄以下纯母乳喂养的婴儿为研究对象,收集19例FC婴儿(病例组)与6例健康婴儿(对照组)的粪便样本及母乳样本,提取菌群的基因组DNA,扩增16S rRNA基因的V3-V4片段,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进行测序,并对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6月龄以下纯母乳喂养的FC婴儿中,病例组肠道菌群的物种丰富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t=2.279,P<0.05),母乳菌群的分布均匀度较对照组显著降低(t=2.874,P<0.05)。肠道菌群在属水平上,病例组放线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Z=2.673,P<0.05),而葡萄球菌属(Z=2.617,P<0.05)、罗斯菌属(Z=2.155,P<0.05)及梭菌属(Z=2.011,P<0.05)的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母乳菌群在门水平上,病例组变形菌门的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Z=2.800,P<0.01),在属水平上,病例组的罗尔斯通菌属(Z=2.354,P<0.05)、罗伊杆菌属(Z=2.484,P<0.05)、不动杆菌属(Z=3.055,P<0.05)及伯克霍尔德菌属(Z=2.611,P<0.05)的丰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随访病例组婴儿,大部分(13例/19例)患儿在6月龄~8月龄时排便频次增加至1~2次/d,且其身高体质量均位于中位数正负两个标准差之间。结论6月龄以下纯母乳喂养FC婴儿的肠道菌群及母乳菌群的物种多样性、组成及丰度与健康对照人群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大部分纯母乳喂养的FC婴儿的便秘症状可自行缓解,临床应避免过度检查及干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传统环境知识已成为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制定和实施国家创新体系和教育发展规划的一种重要知识基础。讨论了传统环境知识的概念,传统知识作为一种课程资源在人才培养以及生物新课程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新疆哈密市某地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行为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新疆哈密市某地区1 820名居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新疆哈密市某地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与行为的平均得分分别为4.90±2.29、5.55±1.31、3.54±1.38分;营养知识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程度(β=0.313,P<0.01),其次是接受营养健康教育的机会(β=0.193,P<0.01);营养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接受营养健康教育的机会(β=0.292,P<0.01);营养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亦为接受营养健康教育的机会(β=0.233,P<0.01)。结论:新疆哈密市某地区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总体水平一般,表现为态度现行,知识和行为相对滞后,营养健康教育和文化程度是居民营养知识、态度及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今后应该重点加强营养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蛇志》2018,(4)
目的探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在产科母乳喂养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产检分娩的160例孕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运用常规方法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观察组运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五个阶段方法进行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至出院后6个月,观察比较两组产后纯母乳喂养率、婴儿添加辅食时间、婴儿成长指标达标情况。结果产后6个月,观察组的纯母乳喂养率、婴儿添加辅食时间及婴儿成长指标达标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行为转变理论模式进行产科母乳喂养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产后纯母乳喂养率,推迟婴儿添加辅食的时间,提高婴儿成长指标达标量。  相似文献   

19.
莫美珠  蒙丽萍  樊英云 《蛇志》2010,22(3):247-248
目的提高患者对所患疾病饮食知识的掌握程度和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方法随机选取2008年1~12月在我院内科住院的几种常见疾病患者20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按要求给予实验组提出与其疾病相关的饮食问题,并当面纠正不正确的答案和补充不完整的答案;对照组按照传统的教育方式将饮食知识告诉患者,出院前发放试卷进行测试。结果实验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提问式健康教育比传统的传授式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患者获取健康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广州、深圳、珠海等地几所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及行为的现况调查,了解他们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并对大学生知识-态度-行为相关关系模式的探讨,提出有效防控措施.方法:采用流行病学横断面研究方法,对广东省珠三角地区的广州、深圳、珠海三个城市10所大学院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获得基础数据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广州-深圳-珠海等地被抽调的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不高,仍有部份大学生对艾滋病及其患者存在一些错误理解和歧视,对艾滋病存在恐惧心理,同时大学生性行为发生率高,安全套使用率低,部分大学生还存在滥用药物和同性性行为的现象.结论:政府应组织有关技术部门从理论到实践来探讨艾滋病预防中知识-态度-行为相关模式,并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计划,合理设计教育内容与方式提供科学依据,使大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基础上发生态度及行为的改变,最终降低青少年人群的艾滋病感染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