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及健康宣教对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5月~2012年4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7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而观察组则以强化心理护理及出院前健康宣教进行干预。然后,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1个月及2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进行比较。结果i观察组干预后1个月及2个月的疾病知识掌握程度及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及出院前健康宣教对耐药性肺结核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较大,为治疗效果的改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抑郁焦虑情绪的康复作用及对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我院老年科、神经内科、康复医学科治疗的脑卒中并出现抑郁焦虑情绪障碍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入院以后给予脑血管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和日常功能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心理干预并根据病情应用抗抑郁抗焦虑药物等。于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6个月、1年分别对两组患者用SCL-90量表、总体幸福感指数量表、Barthel指数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并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分均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SCL-90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与干预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总体幸福感评分和Barthel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3个月、6个月和1年观察组总体幸福感评分和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总体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改善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病人抑郁和焦虑的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囊性动脉瘤介入手术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随机选择囊性动脉瘤患者60例。其中病例组30例,对照组30例,在相同治疗条件下病例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结果:病例组使用临床护理路径后,与对照组相比平均住院日缩短P〈0.05,住院费用减少P〈0.05,患者满意度提高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对囊性动脉瘤患者介入手术的干预效果有效,值得临床护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医患通平台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4例冠心痛行PCI治疗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医患通平台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情况,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并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实施干预后,试验组血压、血脂、血糖的控制率优于对照组(P〈0.05),MACE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两组干预前HAMA、HAMD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HAMA评分、HAMD评分有所下降,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O.01),对照组干预前后无变化(P〉0.05)。结论:医患通平台能有效地让PCI术后患者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降低MACE的发生,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是较好的健康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对肠内营养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0月间入院诊治的高血压颅内出血并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办法,实验组在其基础上应用早期康复护理,随访1年后观察两组患者预后的生活质量情况、GCS(格拉斯哥昏迷指数)评分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随访1年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GCS评分无差异,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的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在肺部感染、下肢静脉血栓、肩手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的高血压颅内出血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昏迷程度、预防并发症,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康复及照顾着生活质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60例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在死亡、再梗死、梗死后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临床并症状及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差异,采用总体健康状况量表及照顾能力测量表评价干预前后照顾者生活质量与照顾能力。结果:两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无差异(P〉0.05),试验组梗死后心绞痛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协同护理能明显提高心肌梗死患者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及生活质量,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70例NSCLC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l=36)和阳性对照组(n=34),另设正常对照组(n=30),治疗组进行心理干预,阳性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不给予干预,30天后,计算患者的EORTCQLQ—C30积分并测定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指标。结果: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一般情况、躯体功能、社会功能等)及CD3+、CD4+、CD8+含量较干预前均有差异(P〈0.01或P〈0.05),治疗组患者干预后的生存质量及CD3+、CD4+、CD8+含量较阳性对照组干预后均有差异(P〈0.01或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有积极作用,同时能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本次选择的研究对象共92例,均为住院的高血压合并脑梗塞患者,采用简单随机分组方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在入组时、入组后1个月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一90)作为测评工具,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入组时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治疗1个月后干预组较对照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及SCL-90各项分值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干预不仅能缓解患者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而且有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药热敷疗法对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应。方法:选取50例F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热敷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的改善及治疗效果,并在干预前后检测血液胃动素(motilin,MTL)的浓度。结果:试验组实施干预后,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对排便费力、排便不尽感、大便性状的改善及缩短排便时间亦优于对照组(P〈0.01);干预前两组患者MTL浓度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MTL浓度上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中药热敷疗法能有效的改善FC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体内胃动素的浓度,增强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段明  方艳  匡琴  聂晚年  贾维迪 《生物磁学》2014,(9):1734-1736,1715
目的:探究并分析肾穿刺术后患者血肿感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自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行肾穿刺活检术的肾脏病患者,将其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将上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穿刺术期间采取常规护理预防血肿感染的发生;将下半年收治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较少,尿潴留、肉眼血尿及轻度腰疼的发生率两组较为相近,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发生率分别为3.00%、4.0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血肿直径及穿刺点渗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重度血肿及重度感染的人数分别占25.00%、24.00%,明显高于观察组,血肿及感染的严重程度较观察组重(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肾穿刺患者术后血肿感染的预防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术血肿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吴晓红  刘翔  韩非  许静红  叶升  王国年 《生物磁学》2013,(24):4752-4755
摘要目的:调查了解肿瘤内科住院患者的常见心理问题,探讨心理干预对肿瘤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改善作用。方法:对我院2011年3月-2012年4月肿瘤内科86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心理干预组,采取问卷调查及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对患者心理问题和生活质量进行调查。结果:对86例目标患者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心理状态没有显著性差别,生存质量测定量表各个项目的评分无显著性差别;经治疗后,心理干预组的心理问题明显改善(p〈0.05),生存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多数肿瘤内科住院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实施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其心理问题并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于白血病骨髓抑制期的治疗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1 年1 月至2012 年12 月收治的白血病的患者47 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4 例化疗的同时给予参麦注射液,观察组患者23 例只给予化疗,比较两组患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情况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化疗效果显示总有效率分别为66.7%和65.2%,无显著差别(P〉0.05)。两组患者化疗骨髓抑制后WBC, Hb, PLT 的恢复时间分别为(6.32± 2.75)天,(9.32± 2.12)天和(7.31± 3.21)天,明显低于对照组(11.34± 4.34)天,(12.54± 3.21)天和(12.41± 4.32)天,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性粒细胞ANC〈0.5× 10^9/L持续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感染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可以明显减轻白血病化疗后的骨髓抑制现象,有效保护骨髓的造血功能,缩短骨髓受抑制时间,和降低感染率,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求助者中心疗法结合放松训练对肿瘤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90项症状清单(SCL-90),筛选存在负性情绪的120例肿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D 4组。在肿瘤常规治疗的基础上,A组病人给予传统的常规护理,B组病人应用求助者中心疗法干预,C组病人采用放松训练,D组病人给予求助者中心疗法和放松训练联合干预,干预6周后再次进行SAS、SDS、SCL-90测评,比较各组心理干预疗法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结果传统护理组患者干预前后负性情绪无明显改善(P0.05);应用心理疗法干预的B、C、D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应用两种心理疗法的D组与单独应用其中一种方法的B、C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独应用一种心理疗法的B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求助者中心疗法结合放松训练能更有效改善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难治性抑郁症(TRD)患者康复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36例(脱落7例,实际完成129例)TRD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实施心理干预与否分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HAMD、CGI、NOSIE、GQOLI-74等量表评分,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因疗程不足,观察组(原68例)脱落2例,实际完成66例;对照组(原68例)脱落5例,实际完成63例,共129例。两组患者的各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治疗8周后的HAMD和cGI减分率明显升高;NOSIE积极因子和消极因子分数明显下降;心理健康、躯体健康、物质生活、社会功能评分明显升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主要以体重增加、锥体外系副反应、口干、便秘、头晕与头痛等为主,均未影响治疗。结论:对于TRD康复治疗,辅行心理干预,有助于增强药物治疗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深究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将84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训练及护理方法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5.23%(40/4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Nmss评分为5.63±3.8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61±4.75,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ADL评分为50.62±15.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85±12.16,两组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胡十齐  周新伏  罗自勉  刘利华  刘康 《生物磁学》2012,(23):4479-4481,4525
目的:检测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regulatoryTcell,Treg)的改变,探讨Treg与NHL的相关性。方法:病例组(n=60)为本院收治的初诊NHL患者,对照组(n=60)为本院健康体检者,用流式细胞技术联合标记CD4、CD25检测对照组及病例组化疗前、化疗后的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分布特点。结果:(1)病例组化疗前外周血中CD4+细胞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病例组化疗后,CD4+细胞比例明显高于化疗前(P〈0.05),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化疗前(P〈0.05);(3)病例组化疗后CD4+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升高,存在机体免疫抑制,化疗可降低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  相似文献   

17.
周向成  李佐青  苏丹  王波  王佳 《生物磁学》2014,(8):1479-1481
目的:通过检测各类型白血病骨髓中RASSFlA基因启动子区甲基化水平,探讨其对白血病分型的临床检测意义。方法:抽选93例不同类型白血病患者(观察组)予以甲基化特异性PCP(MSP)方法进行骨髓RASSFlA基因甲基化状态检测,研究不同类型白血病甲基化状态差异,同期抽选93例非白血病者为对照研究(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有13例(13.98%)检测到RASSFlA基因甲基化,而对照组中RASSFlA基因甲基化率为0%,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同类型白血病RASSFlA甲基化率比较:淋巴系显著高于髓系(P〈O.05),急性与慢性白血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白血病骨髓中MSP法检测存在RASSFlA甲基化;而RASSFlA基因在淋巴系白血病中的甲基化概率明显增高,因此,对RASSFlA进行甲基化检测有可能作为白血病临床诊断分型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